《道德经》名言欣赏
时间:2022-04-19 13:57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泽光书院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道德经》名言欣赏
1.老子名句赏析,300字左右
老子老子(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先驱。
姓李,名耳,谥号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所著《道德经》五千言是简括而有韵的理论文。主张绝圣弃智,忘情寡欲,无为而治。
政治思想是“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乌托邦。他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有对立的矛盾面,而且会互相转化“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是朴素的辩证观点。
他也认识到“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因而痛斥残酷的剥削者;更认识到人们在英勇斗争中的力量和牺牲精神,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2),音声之相和也,前后之相随,恒也。(《第二章》)【注释】(1)盈:充实【解读】人们都认为“美好的事物”才美好,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是善,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和声互相协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三章》)【解读】不推崇贤人智士的社会地位,让百姓不会生起纷争;不宣扬那些珍稀的财物为宝贵,让百姓不会生起偷盗之心;不强调那些可以激发起人们欲望的事物,让百姓的内心不会混乱。所以,有智慧的人治理天下的做法是:让人们的内心虚无恬淡,而充实他们的腹中实力;减弱人们各自过多的打算,而提高他们的筋骨强度;使百姓保持较少的谋虑与欲望,使那些足智多谋的人不敢乱做。
真心实意去行事,而不用华丽的表面文章去迷惑百姓,这样就没有治理不好的道理。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是道家的主要政治思想在今天看来是落后的,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曾经产生过重要的作用。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处众人之所恶(1),故几于道。
(《第八章》)【注释】(1)所恶(wù):所厌恶的地方。【解读】最高明的智者,就象水一样。
水具有种种美德它滋润万物有利于它们生成而又不和万物相争保持平衡,总是处于人们所不喜爱的较低位置,所以它的完美接近于天地的精神。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1)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注释】(1)强行:坚持力行不退缩。
【解读】能够认识别人的人是聪明人,能知道自己真实需要的人是明白人。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具备能力的人;能够战胜私心的人,是自强不息的人。
内心懂得满足的人,是真正富有的人;行动永不退缩的人,是胸怀远志的人。不脱离客观条件的人,是能长久的人;面对生死不忘大道的人,是不死的人。
知道别人的肚肠固然重要,明白自己的需求更为重要;提高自身的力量固然重要,无私地协调大局更为重要。有了知足常乐作为基础,还需要有对大道的长远追求;不违背现实作无端妄想,面对考验时却决不怀疑大道。
如此,才能真正与大道相合,这才是真正的长生不老。5、将欲拾之,必故张之。
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去之,必故与之。
将欲夺之,必故予之。是谓微明。
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三十六章》)【解读】要想收缩它,必须故意扩张它。
要想削弱它,必须故意增强它。要想除掉它,必须故意交好它。
要想夺取它,必须故意给予它。这叫做微妙的谋略。
因此柔会胜刚,弱会胜强。鱼不能离开深渊的水,治国者不可强大权势来显耀威吓广大人民。
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第四十四章》)【解读】知道满足就不会招致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7、大成若缺,其用不敝。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第四十五章》)【解读】最高境界的成就,看起来似乎很多缺陷,其实在悄悄地发挥功用,没有长远弊病;最高境界的盈满,看起来似乎空无一物,其实在默默地发挥作用,永远无穷无尽。
最高境界的正直,看起来似乎屈从邪恶;最高境界的灵巧,看起来似乎笨手笨脚;最高境界的辩驳,看起来似乎理屈词穷。静默才能克制浮躁,冷淡才能克制喧嚣,自己内心能清静,才能无形地整治社会。
8、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第四十九章》)【解读】圣人没有自己永恒不变的思想,而是把百姓的思想作为自己的思想。
善良的人,我以善意对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意对待他,结果就会使他也变得善良。诚实的人,我相信他,不诚实的人,我也相信他,结果就会使他也变得诚实。
老子在这里告诉我们要多为他人着想,要以真诚之心待人,这样可以感化他人,引导他人向善,这也是一种美德。9、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第五十六章圣》)【解读】大智大慧的人,不会随便妄语;妄语的人,则是因为缺乏智慧。10、祸。
2.名言警句及赏析,什么都行,啊,,只要是有句子就行,还带着赏析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道德经》第33章 释义:能战胜别人,是有力量的人;能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成为强者的前提是先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愚昧无知和软弱无能,天天进步,变得越来越“有力”;要战胜自己怠惰不负责任的习惯和率性而为的作风,获得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一个人具有强大的自我控制能力,才是真正的强者。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道德经》第63章 释义:天下难事,一定从易处着手;天下大事,一定从小处努力。问题容易解决时听之任之,等到问题成堆,就变成了老大难题;小事情掉以轻心,等到积重难返,这时候想努力改进,可能已经力不从心。
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我们不缺少各式各样的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地执行。细节就像人体的细胞一样举足轻重,而且无处不在,只有认识它、注意它的人,才能把握住成功的机会。
选自。
3.庄子 孟子 老子 名言
孟子 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孟子》)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 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6.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 7.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8.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9.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 10.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公孙丑上》 11.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12.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 13.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14.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 15.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离娄下》 16.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17.孟子曰:“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18.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19.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20.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孟子·离娄上》 《老子》名句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5.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6.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8.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9.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1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3.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7.“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8.为无为,则无不治 1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庄子》名句 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庄子•让王》 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3.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4.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庄子•盗跖》 5.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6.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胠箧》 7.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8.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10.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庄子•让王》 11.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
《庄子•渔父》 12.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齐物论》 1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养生主》 14.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养生主》 1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大宗师》 16.“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外篇•秋水》 17.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庄子•杂篇•天下》 18.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 19.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溃痈 20.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
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
4.《诸子百家名句赏析》全文,全部
一、儒家 儒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学派。
由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立,由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孟子加以发展。 儒家崇尚《周礼》,认为人人安分守己,互相关怀,达至一个大同世界,就是“仁”。
“仁”是儒家的核心内容。其主要内容如下: 伦理观∶“仁”是是伦理道德的总纲。
“仁”就是“爱人”,君主要体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若要实践仁德,需要“忠”和“恕”。
“忠”是尽自己的本分;“恕”是推己及人。提倡以“礼”、“乐”,约束人的行为,陶冶人的性情。
政治观∶主张以礼义治国,回复西周时期的德治。而社会各阶层人士应尽本分,以达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阶局面,这就是正名思想。
教育观∶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认为教不应分贵贱贤愚。他认为“因材施教”是理想的教学方法。
他又提倡“温故知新”及“举一反三”等学习方法。 宇宙观∶对鬼神之说抱着“存而不论”的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但却十分重视祭祀祖先。
其后孟子以“性善说”论述“仁”,“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他认为人性本善,具备了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善端,加以发扬,便可成为仁、义、礼、智的德行。
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与禽兽无异,“饥而欲饱,寒而欲暖”,若顺从人的本性而行,必会引起纷争。他主张通过教育改变人的本性,为善去恶。
荀子强调通过“礼治”维持社会秩序,使社会各阶层人士安守本分,社会便能安定。 儒家学说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被历代统治者及学术界所尊崇,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及道德的主流。
代表人物: 孔子孔子、孟子、荀卿、董仲舒、二程、朱熹、王守仁、王阳明。 代表人物介绍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
据史记所说,他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年七十三。他是儒家的始创人物,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也被称为“圣人”。
孔子周游列国,先后到了卫、陈、蔡、楚、宋等国,宣扬其政治抱负,但皆不得要领。孔子不能伸展自己的抱负,心灰意冷,遂返回鲁国,是为鲁哀公十一年,孔子已六十八岁。
自此以后,他潜心讲学和著书,在此其间与弟子重新编订了《五经》和撰写《春秋》,为的是要记载春秋时代所发生的大事,阐发儒家的价值观。其一生主要贡献在于,奠定了教育的基础,他在政治上采取保守主义,主张恢复西周礼乐制度;但在教育上倡导“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些开明的启发式教育方法,以及他对于思想领域的开创性见解间接的促进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这一文化鼎盛现象的形成。
五年后,孔子去世,终年七十三岁。及后弟子们将老师一生的话语,去芜存菁地摘录下来,编成《论语》,是孔子的“言行录”,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是儒家学说的必读经典。
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
他是孔子的孙子思的再传弟子,也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 孟子在母亲的教育下,用功读书,学成以后以孔子的继承者自任,招收弟子,并且游历列国,宣扬“仁政”、“王道”的主张,提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他到过齐、宋、鲁、滕、梁等国,见过梁惠王,齐宣王等君主。虽然受到了尊敬跟礼遇,可是因为被认为思想保守,不合当时潮流,又没有得到重用,只有滕文公曾经试图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到了晚年,孟子回乡讲学,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从事著书的工作,写成了“孟子”七篇。它的篇目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以及尽心。
由于每篇的分量很多,又分成上、下两篇,因此全书共有十四卷。孟子的言论和事迹差不多都保存在这七篇之中。
荀子 荀子,名况,字卿,赵国郇邑(今山西安泽)人,生于周郝王二年(公元前313年),卒于秦始皇九年(公元前235年),战国后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关于荀子的记载很少,而且颇有出入。
荀子是继孔子、孟子以后最大的儒学的。他的思想记载于《荀子》一书中,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荀子曾经游历燕、齐、楚、秦赵多国,后家居兰陵至死。 在兰陵时荀子开始教书与写书,有名的韩非和李斯就是他这时候的学生,他也在这段时间完成他的代表作品-《荀子》。
荀子虽是儒家之继承人,但他并没有盲目地将儒家学说全盘接收。反之,荀子将儒家学说融会贯通、加以发挥,提出了“性本恶”等影响后世深远的学说。
二、道家 “道”是“老庄”学说的思想中心,是一切事物的根源。“道”亦是循环不息。
道家强调凡事均无须强求,应顺应自然,达至“道”的最高境界。道家精神在于精神上的超脱,不界限于形驱,只求逍遥及心灵上的开放。
以下是道家的观念∶ 宇宙观∶“道”是无形及不可见的,是超时空的绝对精神,是宇宙最高本体及一切事物的根源。 政治观∶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民生困苦,人们必须放弃逞才、逞智、逞强、逞力、回归朴素、无知的。
5.求四书五经及老子、庄子里面的名句经典
都很经典的,太多了,兄弟,我呕心沥血啊!!! 四书五经 《大学》 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中庸》名句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自成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5。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则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孟子》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论 语 名 句 录(好多) 学而篇第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今译】 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高兴吗!有朋友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今译】 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和气善良的脸色,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今译】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实呢?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讲信用呢?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今译】 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要严肃慎重、专心认真办理政事,又 严守信用;节约财政开支,又爱护民众;按照农时的忙闲去役使人民。” 5、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今译】 孔子说:“孩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信用,广泛地与众人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
这样做了还有馀力,就要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6、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不学,吾必谓之学矣。” 【今译】 子夏说:“尊重有贤德的人,而看轻貌美的女色;事奉父母,能尽力而为;为君主做事,能有献身精神;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能讲信用。
这样的人即使是说没学习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是学习过了。” 7、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无惮改。” 【今译】 孔子说:“君子[举止]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态度]不庄重,学习的知识学问就不巩固。
做人主要讲求忠诚,守信用。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如果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 8、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今译】 子禽问子贡:“我们老师每到一个诸侯国,一定会了解那一国的政事,是他主动询问别人而得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来了解政事的。
[也可以说是求来的,但是]老师求得的方法,大概与别人求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9、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今译】 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享受安逸,做事勤快敏捷,说话小心谨慎,向有道德的人看齐,时时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这样做,]。
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1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今译】 孔子说:“不怕别人民不了解自己[的长处好处],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的好歹]。” 为政篇第二 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今译】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2、子曰:“道之以政①,齐之以刑②,民免而无耻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④。”
【今译】 孔子说:“用行政命令来治理,用刑法来处罚,人民虽然能避免犯罪,但还不是从心里知道[犯罪]是可耻的;用道德教化来治理,用礼来约束,人民就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会[自觉地]改过。”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②,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今译】 孔子说:“我十五。
赏析《道德经》中的50句经典名言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老子》,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老子的《道德经》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道德经》这本书。《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道德经》书中有着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下面我们来一起赏析《道德经》中的50句经典名言。
0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出处:《道德经》第八章
【翻译讲解】: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感悟】水是生命的源泉。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为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为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02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翻译讲解】: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因为不争,所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感悟】“不争”被道家视为一种天道自然准则,它实际上是一种以不争为争的君子之术和处世之方。
03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出处:《道德经》第七章
【翻译讲解】: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其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感悟】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以天地体现大道之品格而昭示人类社会。
04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翻译讲解】: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感悟】老子主张“希言自然”,即少施教令是合于自然的。飘风、骤雨不能持久,故尔:暴政是不会持久的。
05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弛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出处:《道德经》第十二章
【翻译讲解】: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五音(铿锵)使人听觉不敏,五味悦口使人口味败坏,驰马打猎使人心发狂,珍贵的财物使人偷和抢。
【感悟】“五色”、“五音”“五味”本身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老子并非主张禁欲,而是反对纵欲。
06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
【翻译讲解】:把持拥有得多多的,不如适可而止。锤尖了又从而磨得锋利无比,不可能保持长久。满堂都是金玉,却无法永久的守藏。身处富贵而又骄纵无度,只能自取灾殃。
【感悟】老子以盈满、锐利为譬喻,说明金玉满堂、富贵而骄者容易招来灾祸,主张“功遂,身退,天之道”。
07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译解】委曲反能求全,弯曲则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成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感悟】 以上六句是古代成语,老子主张用辩证的思想,来认识和把握社会生活的变化。
08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出处:《道德经》第十六章
【翻译讲解】: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感悟】只有符合于自然,才能体现主宰万物的道,只有符合于道,才能久远。
09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出处:《道德经》第十九章
【翻译讲解】: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就能为道无忧)。
【感悟】老子提出素朴、寡欲的主张。丝不染为素,木未雕为朴,见素抱朴谓:不为外物所惑而失其本真。老子主张人不能没有欲望,但不可有贪欲,更不能纵欲。
10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翻译讲解】:诚信不足,就会失去信任。
【感悟】 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11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翻译讲解】:大道永远顺应自然而无为,但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
【感悟】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命题。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无不为是对无为的作用的最高评价。
12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翻译讲解】:踮起脚跟不能久立,跨步过大无法远行。自以为有见识的人反而不明白,自以为是的人是非不分,自我炫耀的人不能见功,自高自大的人不会有长进。
【感悟】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只有不违背自然,不去强以为意,才能达到目的。
13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翻译讲解】: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感悟】 此句为老子理论的纲领,阐述了老子“道”的理论中与天、地、人之间的基本关系。“道法自然”,指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都必须效法“道”,而“道”只是效法自己而已。
14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翻译讲解】: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失去主宰。
【感悟】《老子校诂》云:“重谓寡欲自重,轻谓纵欲自轻,二者皆以治身言。静谓清静无为,躁谓急功好事,二者皆以治国言。”
15 物壮则老。
——出处:《道德经》第三十章
【翻译讲解】:事物达到强盛之时,也就走向衰老。
【感悟】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16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翻译讲解】:要让其收缩,必先让其张大;要使其削弱,就先加强他;要废除他,就先让他兴盛,要想夺取他,就先给予他。
【感悟】老子通过四对矛盾运动的分析,阐述了他的辩证法思想。他把这一原则归结为“柔弱胜刚强”,并认为作战和治国不能离开这一原则。
17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翻译讲解】: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刚强。知道满足者(总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感悟】此为老子精神修养论。了解自己,反省自己,战胜自己,实为做人之至要。“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实为千古名言。
18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翻译讲解】:最方正的东西却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感悟】此句老子意在解释为什么“道”的存在而常人难以理解。因为大道具有无限性,而常人的感官难以体察,是“无状之状,万物之象”。
19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翻译讲解】:天下最柔的东西,反而能驰骋穿越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中。
【感悟】“柔弱胜刚强”,这是老子对自然的感悟,深刻提示了“道”的本性。
20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翻译讲解】:过分爱惜名声必带来大的损伤,过多的积聚财物,必定给自己带来不幸。知足的人就不会遭受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平安。
【感悟】常人多轻身而徇名利,贪得而至危亡。“知足”、“知止”应当成为人们在生活中奉行的一个原则。
21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出处:《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翻译讲解】:以正道治国,以奇计用兵,与民休息安定民心才能臣服天下。
【感悟】治国须正,用兵须奇,顺应自然,才能达到无为而治。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用兵、平天下的基本策略。
22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出处:《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翻译讲解】:察见几微叫做明,守持柔弱叫做强。
【感悟】有为者当明察秋亳,而对外又能守持柔弱。
23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翻译讲解】:最完善的,总让人感到有什么缺失的地方,但它的作用永不衰竭。最充盈的好像空虚,它的作用没有穷尽。最正直的好似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拙笨,最善辩的却好像有理说不出。
【感悟】 老子认为,事物达到最高的境界,其表现形式将归于自然。
24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出处:《道德经》第五十八
【翻译讲解】: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感悟】 这是老子具有辩证思想的名言。要正确对待祸福,从不利中看到有利,有利中发现不利。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引用了这句话,说明了“好的东西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25 治大国若烹小鲜。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章
【翻译讲解】:治理大国就像烹煮小鱼(一样的道理)。
【感悟】 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的方略。毛传云:“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矣。”
26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翻译讲解】:处理困难的事,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做大事要从细微处做起。
【感悟】只有由易入难,积少成多,才能成就大事。
27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翻译讲解】: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感悟】对天下大事难事,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没有办不成的。往往有为的人,从不大而化之一做事,却成就了大事。小事不做,大事不成!
28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翻译讲解】:做事要做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处理祸乱一定要在祸乱发生之前。
【感悟】老子提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观点。事物在量变之中,但还未形成质变之前,有的尚处于萌芽状态,就要及早动手解决。
29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翻译讲解】:合抱的大树,是从幼芽发起,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土积累的;千里远行,也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
【感悟】揭示了量变与质变的深刻道理,只有从实际出发,一点点积累,才能成就大事。
30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翻译讲解】:对待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感悟】做事贵在坚持。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3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出处:《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翻译讲解】:诚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诚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不善良;大智的人不杂博,杂博的人不智慧。
【感悟】老子提出了“真善美”之说,这是《老子》五千言的精辟结语。
32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翻译讲解】:我有三件宝物永不放弃:一是慈爱,二是俭约,三是不逞强好胜。
【感悟】老子提出“三宝”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慈爱是“三宝”的出发点和归宿;生活上节俭及为政简约,是“三宝”的关键;“不敢为天下先”,才能处处争先,这是老子“三宝”的核心。
33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八章
【翻译讲解】:善于为将帅的人从不夸逞勇武;善于作战者不轻易冲动发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不与敌人正面交锋,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谦下。
【感悟】“处下”与“不争”是老子思想的重要方面。此处结合用兵、用人,阐述了“不争之德”,强调“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在军事上的运用。
34 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翻译讲解】:两军势均力敌,哀痛的一方胜利。
【感悟】哀兵必胜,军队在悲愤与压迫面前,战斗力最强。
35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出处:《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翻译讲解】:当人民不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大乱的威胁将要到来。
【感悟】赢得民心,关注民生,是社会安定的根本。
36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翻译讲解】: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从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从不自显尊贵。
【感悟】自知自爱,是人的自身修养达到很高境界的体现。
37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出处:《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翻译讲解】:当人民连死都不怕时,还会怕你以死相威胁吗?
【感悟】治理国家,当施仁政。以暴治民,民必反也。
38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出处:《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翻译讲解】:坚强者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者属于富有生机的一类。
【感悟】弱可能转强,而强还会转向衰落。
39 柔胜刚,弱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出处:《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翻译讲解】:柔弱胜刚强,没有不知道的,但很少有人能做到。
【感悟】柔弱胜刚强。世人皆知而不能行。众人难以做到的事,往往是品行高尚的人所追求的目标。
40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翻译讲解】:江海永远处于(百川)最低处,能纳百川,故能为河谷之王。
山海争水,水必归海。只有善于为下,善待他人,才能得到人们的拥戴和支持。
【感悟】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翻译讲解】: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一定是因为有的丑恶;天下皆知善之所以为善,一定是有了恶。
【感悟】美与丑,善与恶相对立而存在。
42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翻译讲解】:深知本性雄强,却守持雌柔,(将成为)天下所归的沟溪。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将成为)天下的范式。深知身份荣耀,却安守卑辱的位置,(将成为)天下归附的川谷。
【感悟】此句成为历史上众多名士的诉求。
43 塞其兑,闭其门,终生不勤。
——出处:《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翻译讲解】:塞信私欲的通道,关闭情感的门户,终身不会窘困。
【感悟】老子此语,道出洁身自好,抑欲生安的道理。
44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出处:《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翻译讲解】:大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
【感悟】老子对“道”作了总结性论述。“天之道,利而不害”,是老子的自然观。“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他的政治观。
45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翻译讲解】:孕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力而不自恃己劳,大功告成而不居功自傲。
【感悟】器小易满,海纳百川。浅陋的人才居功自傲,做大事的人总是谦虚的。
46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翻译讲解】:轻易就许下诺言的人,必然容易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想不到的困难。
【感悟】一诺千金,言出则必行。遇事思虑周详,才能成竹在胸,成就大事。
47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翻译讲解】: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感悟】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人们尽管把他装饰得很漂亮,但用后就扔掉,不是爱他,也不是恨他,人们对待刍狗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圣人无偏爱,还百姓以自然。
48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章
【译解】天下万物生于(看得见的)具体事物(有),而具体事物(有)由看不见的“道”产生。
【感悟】这是老子关于宇宙观的诊断。
49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章
【翻译讲解】: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
【感悟】这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是一样的道理。
50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翻译讲解】:天道对人无所偏爱,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人。
【感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道无为而任自然,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良的人。
欢迎关注@泽光书院 ,让思想充实生活。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我们注重于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相关文章:
- 上一篇:关于粥的名言(关于白粥的句子)
- 下一篇:责任与成功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