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随名言

时间:2022-04-20 09:52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昆明信息港 | 评论: 次 | 点击:

顾随名言

1. 顾随诗词谁知道

顾随(1897—1960),本名顾宝随,字羡季,笔名苦水,别号驼庵,河北清河县人。中国韵文、散文作家,理论批评家,美学鉴赏家,讲授艺术家,禅学家,书法家,文化学术研著专家。 顾随的学生、红学泰斗周汝昌曾这样评价他:“一位正直的诗人,而同时又是一位深邃的学者,一位极出色的大师级的哲人巨匠。”诗词作品:临江仙 石佛、樗园对神仙对。石佛出海上一孤鸿,樗园得天边无伴月。余甚爱之,因赋此阕。

无赖渐成颓废,衔杯且自从容。霜枫犹似日前红。争知林下叶,不怨夜来风。

病酒重重新恨,布袍看看深冬。石阑干畔与谁同。天边无伴月,海上一孤鸿。

行香子·三十初度自寿

陆起龙蛇,归去无家。又东风、悄换年华。已甘沦落,莫漫嗟呀。拼一枝菸,一壶酒,一杯茶。

我似乘槎,西渡流沙。走红尘、晚日朝霞。卅年岁月,廿载天涯。共愁中乐,苦中笑,梦中花。

不作超人,莫怕沉沦。一杯杯、酸酒沾唇。读书自苦,卖赋犹贫。又者般疯,者般傻,者般浑。

莫漫殷勤,徒事纷纭。浪年华、断送闲身。倚阑强笑,回首酸辛。算十年风,十年雨,十年尘。

春日迟迟,怅怅何之。鬓星星、八字微髭。近来生活,力尽声嘶。问几人怜,几人恨,几人知。

少岁吟诗,中岁填词。把牢骚、徒做谈资。镇常自语,待得何时。可唤愁来,鞭愁死,葬愁尸。

浣溪沙·咏马缨花

一缕红丝一缕情。开时无力坠无声。如烟如梦不分明。

雨雨风风嫌寂寞,丝丝缕缕怨飘零。向人终觉太盈盈。

生查子

身如入定僧,心似随风草。心自甚时愁,身比年时老。

空悲眼界高,敢怨人间小。越不爱人间,越觉人间好。

蝶恋花·独登北海白塔

不为登高心眼放。为惜苍茫,景物无人赏。立尽黄昏灯未上,苍茫展转成惆怅。

一霎眼前光乍亮。远市长街,都是愁模样。欲不想时能不想,休南望了还南望。

我爱天边初二月。比着初三,弄影还清绝。一缕柔痕君莫说,眉弯纤细颜苍白。

休盼成圆休恨缺。依样清光,圆缺无分别。上见一天星历历,下看一个飘零客。

临江仙·游圆明园

眼看重阳又过,难教风日晴和。晚蝉声咽抱凉柯。长天飞雁去,人世奈秋何。

落落眼中吾土,漫漫脚下荒坡。登临还见旧山河。秋高溪水瘦,人少夕阳多。

临江仙

皓月光同水泄,银河澹与天长。眼前非复旧林塘。千陂荷叶露,四野藕花香。

恍惚春宵幻梦,依稀翠羽明珰。见骑青鸟上穹苍。长眉山样碧,跣足白于霜。

浣溪沙

微雨新晴碧藓滋。老槐阴合最高枝。风光将近夏初时。

少岁空怀千古志,中年颇爱晚唐诗。新来怕看自家词。

浣溪沙

自着袈裟爱闭关。楞严一卷懒重翻。任教春去复春还。

南浦送君才几日,东家窥玉已三年。嫌他新月似眉弯。[1]

《送嘉莹南下》

蓼辛荼苦觉芳甘,世味和禅比并参。十载观生非梦幻,几人传法现优昙。

分明已见鹏起北,衰朽敢言吾道南。此际泠然御风去,日明云暗过江潭。

食荼已久渐芳甘,世味如禅彻底参。廿载上堂如梦呓,几人传法现优昙。

分明已见鹏起北,衰朽敢言吾道南。此际洽然御风去,日明云暗过江谭。

《蝶恋花》

少岁诗书成自娱。将近中年,有甚佳情绪。仆仆风尘衣食路。茫茫湖海来还去。

殢酒消愁愁更苦。醉里高歌,醒后心无主。客舍怕听闲笑语。开窗又见廉纤雨。

——《蝶恋花》 1924

2. 顾随说:“当今这世,吾辈书生只有抱残篇老牖下

来源:深圳特区报 杨 键

1948年4月20日,顾随先生在给周汝昌的信中,谈到自己的处境时感叹道:“当今这世,吾辈书生只有抱残篇老牖下,伴橐鱼枯死而已。勿论飞黄腾达,即饱食暖衣,已属分外。”

在此之前的1947年8月14日,顾随先生在北平的讲演中谈到关于诗心的问题,其实只是一颗“无计较,无利害,无是非,甚至于无善恶的心。”顾随有此之心,当然也就会有无计较无利害无是非无善恶之相貌。另有一人也有此等面貌,那就是俞平伯,俞先生的面貌真的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心静自然凉”一般。

而他的同门师兄或者师弟废名则是另一番面貌。

周作人说废名文字平淡朴讷,如同树阴,而鲁迅的评价则很不相同,说他:“顾影自怜”,“吞吞吐吐”,至于朱光潜又是另一番评价,说废名的小说《桥》是“破天荒”的作品,“表面似有旧文章的气息,而中国以前实未有这种文章”。

废名是那种唐人绝句式的人物,疏淡,若有若无,喜爱六朝文和晚唐诗,喜爱李义山,“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废名的诗好,文好,小说好,清凉如晚明小品文。有几年,在我的阅读记忆里,废名几乎就是性灵的代名词。那个时代的人前后都经历了两种人生,废名也不例外,前一个废名是一个隐士,一个厌世派,一个佛学爱好者和实践家,有一个桃花源式的梦,也有愁苦,但“以华贵之音出之”(朱光潜语),后一个废名虽愁苦,但过于粗糙,他讲鲁迅,讲杜甫,但却是另一个意义上的鲁迅和杜甫。前一个废名所从事的虽然是新文学,新小说和新诗歌,但同中国数千年古典精神一脉相承,后一个废名是一个平民,农民子弟意义上的废名,同李有才板话之类可以混为一谈,前后两个废名,完全是两个人,真是天上人间。废名的最后岁月几乎无人知晓,他的死期是被后人推算出来的,那是1967年10月的某一天,废名在吉林被一辆平板车推进了殡仪馆。废名有一张估计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的照片,我始终不敢看,那是一个死去的人来探望活人时哀告再哀告的眼神。但废名其实也有那种无计较无利害无是非无善恶的面容。

3. 名言警句 励志的, 不要古代的,差不多就行

1、我们的生命被琐碎消耗至尽。

(Our life is frittered away by detail. )──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 2、我喜欢人甚于喜欢原则,我喜欢无原则的人甚于喜欢其余的一切。──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道连格雷的画像》 3、不能忍受无聊的一代人,将是平庸的一代人。

不能忍耐无聊,生活就会变成持续的对无聊的逃离。──罗素(Rusell) 4、“什么是最困难的?”“与生活讲和。”

──米奇·阿尔博姆(Mitch Albom)《相约星期二》 5、在黑暗的时代不反抗就意味着同谋。——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 6、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你就应该说出来。

生命只是时间中的一个停顿,一切的意义都只在它发生的那一时刻。不要等。

不要在以后讲这个故事。──詹妮特·温特森(Jeanette Winterson)《守望灯塔》 7、我们拥有艺术,所以不会被真相击垮。

──尼采 8、我年轻时,听一位教授讲:“人生都只有一个想法,终其一生不过是不断丰富它。”我当时觉得:“一辈子只围绕一个念头转?这未免也太反动了!”五十岁时,我明白他是对的:我这一辈子都在追随一个想法,问题是我从来都不知道是哪个。

──翁贝托·埃科《密涅瓦火柴盒》 9、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是他不知道有一个阴谋在他身后。——张锐锋《古战场》 10、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做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胡适 11、他们如此单纯,以至于认为贫穷是一种罪过,还以为可以通过赚钱来遗忘。——杰拉尔·萨利克 12、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

──维克多·雨果(Hugo Victor) 13、几个朋友祝我安乐,几个仇敌祝我灭亡。 我却总是既不安乐,也不灭亡。

不上不下地生活下来,都不能副任何一面的期望。──鲁迅 14、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冰心 15、发生过的事,以后还会发生;做过的事,将来还要再做。太阳底下没有新的事。

有谁能说,看,这是新事?不,在我们出生之前早就有了。以往的事没有人去追忆,今后的事也没有人去挂念。

──《旧约·传道书》 16、人生中有些事是不得不做的,于不得不做中勉强去做,是毁灭;于不得不做中做的好,是勇敢。——叶弥《成长如蜕》 17、善 / 没有理由 / 战胜不了恶,/ 只要天使们 / 能像黑手党那样 / 组织起来。

──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没有国家的人》 18、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致橡树》 19、必然的王国必然地过去了,自由的王国自由得不肯来,现在是什么王国呢?这个查之有头,望不见尾的“现在”。 ──木心《真的》 20、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空中飞扬;一半散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三毛 21、最高境界的处世艺术是不妥协却能适应现实,而极端不幸的个人素质是尽管不断地妥协却总是达不到适应现实的要求。

——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Simmel Georg) 22、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

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

——东野圭吾《白夜行》 23、回忆,是一种内心的谣言。──斯蒂芬·金(Stephen Edwin King)《杜马岛》 24、和好友们说说你的新鲜事…我们真正的敌人是随波逐流、不管对当下思想认不认同都随之起舞的应声虫。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 25、世界只有一个,就是此刻压迫着你的这个,你也只在这一分钟活着,就是此刻这一分钟;而唯一的生命之道,就是接纳每一分钟,视之为独一无二的奇迹。 26、人一切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王小波 27、当我们表达的时候,我们应当像文学一样说话,而不让文学像我们的生活一样。 28、很不幸的是,任何一种负面的生活都能产生很多烂七八糟的细节,使它变得蛮有趣的;人就在这种有趣中沉沦下去,从根本上忘记了这种生活需要改进。

──王小波 29、一个人并不是经常找到休息的机会,只有作为人的自我,作为一个楔形的内核,才能获得休息。抛弃了外表的个性,你就抛弃了那些烦恼、匆忙、骚动;当一切都集中到这种和平、安宁、永恒的境界之中,于是某种战胜了生活的凯旋的欢呼,就升腾到她的唇边。

——弗吉尼亚·吴尔夫《到灯塔去》 30、不降志,不屈身,不追赶时髦,也不回避危险。──胡适(励志名言 ) 31、快乐属于那些选择了孤独的人,因为你是从那儿来的,而且你还要回到那儿去。

——《托马斯福音》(Gospel of Thomas) 32、一对年老夫妇,一起走过大半辈子,多年来他们每晚睡前最后一刻必定会跟对方说一句:我爱。

4. 《临江仙,王缄》词里的名句是哪几句

《临江仙·送王缄》中的名句是“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临江仙·送王缄

苏轼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结尾两句,苏轼吐露将整个人生一切看破之意。《汉书·盖宽饶传》云:“富贵无常,忽则易人。此如传舍,阅人多矣。”此词“此身如传舍”一句借用上述典故而略加变通,以寓“人生如寄”之意。又《列子》:“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歇拍“何处是吾乡”暗用其意。对此,顾随评曰:“人有丧其爱子者,既哭之痛,不能自堪,遂引石孝友《西江月》词句,指其子之棺而詈之曰:‘譬似当初没你。’常人闻之,或谓其彻悟,识者闻之,以为悲痛之极致也。此词结尾二句与此正同。”

5. 深入解释诗句“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

【解释】:我所有做的,就好比是在这样一个梦一样的世界里,跟随着情境、与之推移,

所成就的,也大概是如同恒河里沙子的数目一样繁多的、如同梦一般的功德吧。

“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这句话出自王安石的《梦》。

《梦》

宋代:王安石

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空寂。

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

【译文】:

世间就像梦一样没有什么好追求,

明白了这个道理,心就会空虚、寂静、什么都装的下。

我所有做的,就好比是在这样一个梦一样的世界里,跟随着情境、与之推移,

所成就的,也大概是如同恒河里沙子的数目一样繁多的、如同梦一般的功德吧。

【赏析】:细味此诗,其实是执著智者对人生的一种大彻悟。人生苦短,世事如梦。一

个人,无论是伟人还是凡夫,终不免一死。一个人,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终是悲剧。因为时间会将成败一同埋葬。中国古人对此体味颇深,于是有人不免及时行乐,醉生梦死,浑浑噩噩度日。但智者不同,他们承认人生的这种不可避免的悲剧,但是,却在悲剧中积极进取。首句即言明了世事如梦,故无所求取,而一无所求时,人心会虚静空寂。内心虚静之后,却能“无所为而无所不为”,反而成就许多汲汲营求时不可获取的事业与功德。今人顾随,于禅多有参悟,有一句名言,称“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态,过乐观之生活。”

【配图】

6. 原来花谢也是痛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作者: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注释⑴相见欢: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三十六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⑵谢:凋谢。⑶胭脂泪:原指女子的眼泪,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

在这里,胭脂是指林花着雨的鲜艳颜色,指代美好的花。⑷相留醉:一本作“留人醉”。

⑸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译文林花调谢,失去了春天的红艳,未免过于匆匆。

无奈摧残它的,有那朝来的寒雨和晚来的风。风雨中的残花,像女子脸带胭脂把泪淌,使人迷醉,更不知何时才能重逢?人生长恨,就像那流水长向东。

赏析南唐后主的这种词,都是短幅的小令,况且明白如话,不待讲析,自然易晓。他所“依靠”的,不是粉饰装做,扭捏以为态,雕琢以为工,这些在他都无意为之;所凭的只是一片强烈直爽的情性。

其笔亦天然流丽,如不用力,只是随手抒写。这些自属有目共见。

但如以为他这“随手”就是任意“胡来”,文学创作都是以此为“擅场”,那自然也是一个笑话。即如首句,先出“林花”,全不晓毕竟是何林何花,继而说是“谢了春红”,乃知是春林之红花,——而此春林红花事,已经凋谢。

可见这所谓“随手”“直写”,正不啻书家之“一波三过折”,全任“天然”,“不加修饰”,意欲成“文”,诚梦呓之言也。且说以春红二字代花,即是修饰,即是艺术,天巧人工,总须“两赋而不来”方可。

此春红者,无待更言,乃是极美好可爱之名花无疑,可惜竟已凋谢。调零倘是时序推迁,自然衰谢,虽是可惜,毕竟理所当然,尚可开解;如今却是朝雨暮风,不断摧残之所致。

名花之凋零,如美人之夭逝,其为可怜可痛,不止倍蓰。以此可知,“太匆匆”一句,叹息中着一“太”字;“风雨”一然,愤慨中着一“无奈”字,皆非普通字眼,质具千钧,情同一恸矣。

若明此义,则上片三句,亦千回百转之情怀,又匪特一笔三过折也。讲说文学之事,切宜细思寻玩,方不致误认古人皆荒率浅薄之妄人,方能于人于己两有所益。

过片三字句三叠句,前二句换暗韵仄韵,后一句归原韵,别有风致。但“胭脂泪”三字,异样哀艳,尤宜着眼。

于是让人们想到老杜的名句“林花着雨胭脂湿”,此乃南唐后主也熟读杜之证也。后主分明从杜少陵的“林花”而来,而且因朝来寒“雨”竟使“胭脂”尽“湿”,其思路十分清楚,但是假若后主在过片竟也写下“胭脂湿”三个大字,便成了老大一个笨伯,鹦鹉学舌,难有意味。

他毕竟是艺苑才人,他将杜句加以消化,提炼,只运化了三字而换了一个“泪”字来代“湿”,于是便青出于蓝,而大胜于蓝,便觉全幅因此一字而生色无限。“泪”字已是神奇,但“醉”亦非趁韵谐音的妄下之字。

此醉,非陶醉俗义,盖悲伤凄惜之甚,心如迷醉也。末句略如上片歇拍长句,也是运用叠字衔联法:“朝来”“晚来”,“长恨”,“长东”,前后呼应更增其异曲而同工之妙,即加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

顾随先生论后主,以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其美中不足在“恰似”,盖明喻不如暗喻,一语道破“如”“似”,意味便浅。周汝昌先生认为“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恰好免去此一微疵,使尽泯“比喻”之迹,而笔致转高一层矣。

学文者于此,宜自寻味,美意不留,芳华难驻,此恨无穷,而无情东逝之水,不舍昼夜,“淘尽”之悲,东坡亦云,只是表现之风格手法不同,非真有异也。

7. 关于爱孩子的诗词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全文如下: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顾随名言

感悟顾随先生诗歌的灵魂

今年2月13日,是顾随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回望这位文化老人的一生,他为我们留下了哪些智慧矿藏?让我们来倾听几位阅读者和研究者的声音。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冷成金:顾随先生一生波折,但始终能以诗词之心观照生命,春风化雨,将君子之精神永留世间。这种激励感发的作用,正是中国古典文学为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遗产,这对今天探索诗歌的时代意义是一个有益的启示。顾随一生致力于国民教育事业,这是道德存续的最好方式,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今天应秉持和传承的精神所在。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宁稼雨:我的导师刘叶秋先生是顾随先生的弟子。刘先生在世时,我去北京总住在老师家中,有幸听到诸多关于顾随做学问的故事。好的老师讲求言传身教,顾随教学生,是真正的传道。顾随的言传之妙,自不待言,他能够用自己的人生态度影响自己的学生,进而影响更多的人,称得上是真正的大师。刘叶秋老师曾长时间居住在北京珠市口的一套老房子里,与师母及师母的大姐生活在一起,只在街上搭建了一个2.7平方米的屋子作为书房,但先生取谐音将书房命名为“贰密栖”,既诙谐又诗意。这种人生态度完全继承了顾随先生的风格。

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周绚隆:古典诗词与现代生活需要一个更好的对接方式。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极具亲和力的文化,从前几年兴起的“读经热”,到最近文化类节目的热播,都已经让国人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形式之美,但诗词中包含的艺术纹理、人类情感、中国智慧还有待挖掘。目前学术界的文学研究有一种过于技术化的倾向,对如何提炼传统文化精髓思考得不够。顾随先生从不过多地在“记问之学”上打转,也不纠缠于“知人论世”的作者背景,而是将自己的体验与过往的文学结合,让生活成为诗歌最真实的注脚。在他的诗歌和学问里,蕴含着文学最重要的主题:对人类有限之生活的悲悯叙写,对无限之精神的执着追求。后者吸引智慧,前者存有深情。

南京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赵鑫:“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态过乐观之生活。”顾随先生的这句名言一直影响着我。我读顾随的著作,感受到的是一个学者的情感力量,一个诗人的执着追求,一个传道者的历史使命。先生的诗歌虽有生命之悲情,但毫无怨气;先生的学问自成一体,有一种抚慰心灵的深度和力量。我时常浮想先生给众弟子讲诗时的情态,那是怎样的一种风采!先生传授的是诗歌的灵魂和生命,唤起的是学生内心深处最幽微的感受。在我走进学术殿堂的道路上,顾随先生于我有引导之功。他启示我,文学有无数种可能,徜徉在古典文学的海洋里,脚踏实地的同时也要仰望星空,除了翔实的考据之外,不能忘却对文字本身美好感受的捕捉。(光明日报 记者秦浩整理)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