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教无类的名言
时间:2022-04-20 13:55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农人学书法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孔子有教无类的名言
1.孔子和学生中最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句子是什么
孔子“有教无类”的信念,来源于他对人性的剖析。
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孔子认为人们的生性本来是相近的,只是由于习染和教育的不同,使人彼此间的差别悬远了。因此,教育和环境对人的作用远远超过遗传。他认为人们虽有良好的素质,但不能自发成才,必须经过学习与教育,才能有所提高,日进不已。
孔子对他的弟子子路的一段对话,深刻地阐明了这种观点。子路曾问:“学亦有益乎?”,“南山有竹,弗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又何学为乎?”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砥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心悦诚服地说:“敬受教哉!”(刘向:《说苑·建本篇》)。
愿对你有所帮助!
2.关于孔子的“有教无类”
梅朵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解
由于《论语•泰伯》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话,孔子便被打成“愚民祖师爷”,其实,“可”和“不可”,本来就有二重意义:一是应该不应该;二是能够不能够。用第一种解释法,当然属愚民主张;若照第二种解释法,则似乎说出了当时的事实,因为人民在奴隶制时代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就连普通的事,也只能遵命去办而不明其所以然,更不用说对于较高级以上的事了。孟子云:“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这段话,正好说出了当时的事实。孔子应该是有感于此的,所以便提出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主张。宦懋庸在《论语稽》中对这一主张作了较为符合原话含,义的诠释:“对于民,其可者使其自由之,而所不可者亦使知之。或曰,舆论所可者则使共由之,其不可者亦使共知之。”孔子反复强调“教民”。他到卫国去,坐在冉有替他驾的车子上,便说过一段“先富后教”的著名的话。此外,他还倡导“有教无类”,“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等等。其实法家中倒很有些人的言论大成问题!就说商鞅,他鼓吹“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崇尚所谓“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商君书•更法》)。这不是愚民言论?
补白
“把有争议的、未有定论的问题,当做科学结论来讲,是不妥当的。”这特别表现在对孔子的评价上。课文把孔子的思想说成是保守的,实际上这个问题历来有重大分歧。课文根据“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一句话,片面地概括为孔子的世界观,也欠斟酌。孔子作为教育家,课文中没有提“有教无类”是不对的。尽管学术界对它的内涵和外延有不同的解释,但它是孔子使教育由宫廷官府扩散到民间的理论依据,是教育史上一大解放运动,则是基本肯定的,不应忽略。
3.孔子和学生最能表达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句子是
因材施教。
原文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编辑本段]译文
子路问:“听到了就该去做吗?”孔子回答:“家有父兄在,如何能一听到了就去做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该去做吗?”孔子回答:“听到了就该去做。”公西华问:“仲由问听到了就该去做吗,你说有父兄在;冉求也问听到了就该去做吗,你说听到了就该去做。我很困惑,大胆再问一问。”孔子回答:“冉求做事总是退缩,所以我激励他勇敢去做;仲由行事勇气超人,所以我限制他太过刚勇。”
有教无类。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集注中解释:修,脯也,十脡为束。脯就是干肉,脡就是条状的干肉。用现代文解释,就是:只要有人自行送给我十条干肉,我就没有不教他的。
4.孔子关于教育理念的名言
希望帮到你 呵呵O(∩_∩)O~ 祝高考顺利!孔子论人生态度;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孔子论做人: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论政治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
5.孔子和学生最能表达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句子是
因材施教.原文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编辑本段]译文 子路问:“听到了就该去做吗?”孔子回答:“家有父兄在,如何能一听到了就去做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该去做吗?”孔子回答:“听到了就该去做.”公西华问:“仲由问听到了就该去做吗,你说有父兄在;冉求也问听到了就该去做吗,你说听到了就该去做.我很困惑,大胆再问一问.”孔子回答:“冉求做事总是退缩,所以我激励他勇敢去做;仲由行事勇气超人,所以我限制他太过刚勇.”有教无类.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集注中解释:修,脯也,十脡为束.脯就是干肉,脡就是条状的干肉.用现代文解释,就是:只要有人自行送给我十条干肉,我就没有不教他的。
6.描写孔子教育思想的名言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说乎
学习态度:1.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方 法: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交 友:1.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礼之用,和为贵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朝闻道,夕死可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德不孤,必有邻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思而后行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敬鬼神而远之
"有教无类",孔子的这一教育理念,影响了中华民族2000多年
在今天,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人人都可以上学校读书。但是,在古代,教育都是官府办的,官府为了培养人才,办起了官学,能够入学的人,都是贵族子弟,那时的学校,是贵族子弟学校。普通老百姓是不能入学的,普通老百姓受教育的权利被剥夺了,受教育是贵族的特权。
一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出了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名字叫孔丘,字仲尼。因为他对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人们尊称他为孔子、圣人。是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了民办学校。私人兴起,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可以说是伟大的创举,也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史上一场最伟大的革命。孔子先后教育过的学生有三千余人,其中优秀者七十二人,所以后人称孔子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汉代史学大家司马迁在他著的《史记》中,不仅写了《孔子世家》,将孔子与公侯宰相并列,还写了《仲尼· 弟子列传》,专门记述孔子的学生,可见孔子的教育事业影响之大,在历史上地位之高。
二
自孔子以后,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就形成了"两条腿走路",的格局,教育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历朝历代都有官府办学和民间办学两种形式。官府办学,往往有很多清规戒律,将很多人排斥在学校之外。私塾则不然,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少有清规戒律,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只要能教给孩子文化知识,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办学,于是产生了书院、学堂、私塾、家塾等,为很多人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孔子有句名言,叫做"有教无类",意思是任何人,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是富豪还是乞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在今天,这句话并无惊人之处,而在当时,教育是贵族阶层的特权,说这句话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是对当时等级制度的一种挑战,是要冒风险的。幸而,当时正值春秋战国时代,等级制度虽然森严,但思想意识的统治并不严,百家争鸣之风很浓,各种学说可以自由发挥,孔子的"有教无类"之说,虽然有悖于当时的等级制度,却没有遭遇到围攻或迫害。此事若发生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思想统治之后,孔子必将遭到杀身之祸。
三
孔子不仅创立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而且是个伟大的实践者。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悟未尝无悔嫣。"脩,脯也;十脯为一束,古人相见以礼,束脩是当时最微薄的礼物。孔子说,不论什么人,只要带十条以上的肉干来向我求教,我没有不教诲的,换言之,任何人只要尊重我,诚心诚意以礼来向我求教,我都教他,绝不拒绝。后人将"束脯"解释为学费,那是对孔子的曲解。
四
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既有出身贵族的,也有出身平民的,甚至有出身社会最底层的,父母从事贱业的,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冉雍,字仲弓。
仲弓问政,孔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孔子以仲弓为有德行,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父,贱人。孔子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仲弓的父亲是"贱人",可能是从事某种被人瞧不起的低贱之业,但是孔子仍然收仲弓为学生。在仲弓向他求教如何从政时,孔子并不认为可笑,而是很认真地教导他从政应注意的事项,不仅如此,孔子还通过实际考察,发现仲弓有德行,是个人才,"可使南面",即可以担当管理诸侯国的大任。当时,可能有人不同意孔子的意见,认为像仲弓这样出身微贱的人,怎么能担当治理诸侯国的大任呢?于是,孔子打了个比喻:耕牛生下的小牛,牛毛尽是赤色,两只角也生得很周正,像这样的小牛不用作祭祀,山川会舍得吗?意思是说,虽然仲弓的父亲是贱人,但是仲弓本人却是个品德高尚而有才华的人,我们怎么能不用他呢?在两千多年前,在那个等级制度很严格的社会里,孔子能提出不论家庭出身,不管父母是哪一类人,只问人的品德和才干,用人"唯德唯才"的观念,这实在是很了不起的。
五
孔子的私人办学,也就是民间办学,是中华民族教育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创举,他的"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也是划时代的学说。在两千多年前,孔子的一个教育创举,以及随之而来的教育理念,为千千万万中华民族的子孙,打开了受教育的大门,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今天,中华民族璀璨辉煌的文化为世界各民族所崇尚,孔子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用什么词都不足以表达孔子贡献的伟大。
相关文章:
- 上一篇:重新再出发名言(求重新再来重新开始的诗句名言)
- 下一篇:孔子有关生活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