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的名言名句
时间:2022-04-20 15:37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当当网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王夫之的名言名句
1.王夫之名言有哪些 王夫之名言大全
16.君子择交莫恶于易与,莫善于胜己。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有德篇》。易与:轻鄙之词.犹言容易对付。这几句大意是:有才格的人择友交游,最坏的是结交那些庸碌无能易于对付的人.最好的是结交那些才识卓绝超过自己的人。要作强人就要敢于结识强者,在噼子群里逞能算不得英雄。在社交活动中.~具有启示意义。
《张子正蒙注·有德篇》
17.学易而好难,行易而力难,耻易而知难。
清·王夫之《俟解》学习知识容易但不容易学得好,做容易但认真去做就难,羞愧容易而知理就难。
《俟解》
18.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
19.情之所至,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
20.耳限于所闻,则夺其天聪;目限于所见,则夺其天明。
21.政着于一时,而传于后世者显而易见,教垂于后,而其在当时则隐而难知。
22.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
2.白居易的古诗和王夫之的名言分别反映了什么哲学思想
白居易: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
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立身行事,以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
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
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
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 王夫之:“太虚一实”的唯物论思想 他认为,客观世界万事万物的本质和现象都是客观实在的,“从其用而知其体之有”,“日观化而渐得其原”,可以通过认识各种物质现象而概括出它们的共同本质。
从而否定了唯心主义空无本体的虚构。 唯物主义的道器观 王夫之坚持“无其器则无其道”、“尽器则道在其中”的唯物主义道器观,系统地驳斥了割裂、颠倒道器关系的唯心主义思想。
他给传统道与器范畴以新的解释,认为“形而上”的“道”与“形而下”的“器”所标志的一般(共同本质、普遍规律)和个别(具体事物及其特殊规律),两者是“统此一物”的两个方面,是不能分离的。他提出“天下惟器而已矣”的命题,肯定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具体的存在,任何具体事物都具有特殊本质,又具有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道者器之道”,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终无有虚悬孤致之道”。
犹如没有车马便没有御道,没有牢醯、璧币、钟磬、管弦便没有礼乐之道一样。他明确指出,在器之外、器之先安置一个“无形之上”的精神本体,乃是一种谬说。
他通过论证“道”对于“器”的依存性,得出了“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的结论,驳斥了“理在事先”、“道本器末”的观点。王夫之的唯物主义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顶峰。
“太虚本动天地日新”的辩证法思想 王夫之与宋明以来流行的主静说相对立而坚持主动论。他提出“物动而已”,“动以入动,不息不滞”,“天地之气,恒生于动而不生于静”,把自然界看作永恒运动化生着的物质过程。
他否定了周敦颐、朱熹所宣扬的太极动静而生阴阳的观点,指出:“动而生阳,动之动也,静而生阴,动之静也,废然无动而静,阴恶从生哉”。说明运动是物质世界所固有的,否定从气以外寻找事物运动原因的外因论。
王夫之发展张载的气化论,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把荣枯代谢、推移吐纳看作是宇宙的根本法则。旧事物的死亡准备了新事物诞生的条件。
这种变化发展观,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并富于革新精神。 王夫之把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明确地归结为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但他更强调“由两而见一”,认为矛盾双方绝非截然分开,而是“反者有不反者存”。按他的分析,矛盾双方互相逼迫、激烈搏斗的状态是“反常”的,而互相联合、贯通,保持同一性状态才是“正常”的。
在他看来矛盾是相互转化的,有时会发生突变,但在更多的情况下,转化是在不断往复、消长中保持某种动态平衡而实现的。 王夫之的辩证发展观,尤其是他的矛盾学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但他过分强调矛盾的同一性,则是时代给予他的局限。
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王夫之利用和改造了佛教哲学的“能、所”范畴,对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主观认识能力和客观认识对象加以明确的区分和规定,主观认识由客观对象的引发而产生,客观是第一性的,主观是客观的副本。从而抓住了认识论的核心问题,表述了反映论的基本原则。
他对“惟心惟识之说”的批判,并非简单否定,而是在否定心学唯心论夸大主观精神作用的同时,吸取和改造其中的某些思辨内容,如把认识对象规定为“境之俟用者”,把人的认识能力规定为“用之加乎境而有功者”,注意到人的认识的能动性。 在知行关系问题上,他力图全面清算“离行以为知”的认识路线,注意总结程朱学派与陆王学派长期争鸣的思想成果,在理论上强调“行”在认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得出了“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的重要结论。
他以知源于行、力行而后有真知为根据,论证行是知的基础和动力,行包括知,统率知。人可以在。
3.顾炎武的爱国名句
名言分类:爱情 失败 成功 母爱 学习 珍惜时间 读书 诚信 志向 感恩 励志 师德 友谊 人生 理想 教育 创新 金钱 事业 生命 爱国 健康 目标 自信 朋友 人才 天才 尊严 >>更多名言作者:王安石 孔子 莎士比亚 陶行知 亚里士多德 鲁迅 王夫之 康有为 魏源 诸葛亮 爱因斯坦 白居易 瞿秋白 列宁 更多英语名言:商务篇 爱情篇 经验篇 家庭篇 法律篇 工作篇 逆境篇 文化篇 道德篇 励志篇 悲伤篇 顾炎武的名言名句集锦 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钢为不可缺矣。
——顾炎武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顾炎武 君子之学,死而后已。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钢为不可缺矣。
——顾炎武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顾炎武 天下无不可之风俗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 ——顾炎武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清·顾炎武 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明)顾炎武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顾炎武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顾炎武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清·顾炎武。
大儒王夫之十句经典语录,一句比一句精辟
船山,即王夫之,湖南衡阳人,字而农,号姜斋,别号一壶道人,是明清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清三大学者。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界称“船山先生”。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1、天下之术,皆生于好。
出自《庄子通·天运》。
【译文】天下的技艺,都产生于爱好。
2、君子之过,不害其为君子,唯异于小人之文过而已。
出自《读通鉴论·卷十三·明帝》。
【译文】君子的过错,不妨害其成为君子,跟小人掩盖过失是不一样的。
3、我之与天子,皆天之子,则天子无以异。
出自《庄子通·人间世》。
【译文】我与天子,都是天的儿子,那么天的儿子就没有什么特别的。
4、谁能以生恩天地乎,则谁能以死怨天地。
出自《老子衍》。
【译文】谁能因为生而感谢天地,那么谁就能会因为死而怨恨天地。
5、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
出自《读四书大全说·卷十》。
【译文】极尽天地之间,没有不是气,也没有不是理的。
6、王者能臣天下之人,不能擅天下之士。
出自《读通鉴论·卷十四·孝武帝》。
【译文】君王能使天下人向自己称臣,但是不能独占天下的贤士。
7、形也,神也,物也,三相遇而知觉乃发。
出自《正蒙注·卷一上》。
【译文】形,神,物,三者相遇时知觉才发生。
8、师心不如师古,师古不如师天,师天不如师物。
出自《庄子通·人间世》。
【译文】以自己的心为师不如以古人为师,以古人为师不如以天为师,以天为师不如以万物为师。
9、离事无理,离理无势,势之难易,理之顺逆为之也。理顺斯势顺矣,理逆斯势逆矣。
出自《尚书引义·卷四》。
【译文】离开事没有理存在,离开理也没有势存在,势的难易,是理的顺逆导致的。理顺了其势就顺,理逆了其势就逆。
10、天下在我,吾何取?我在天下,吾何为?天下如我,吾何欲?我如天下,吾何执?
出自《老子衍》。
【译文】天下在我心中,我还有什么可要夺取的?我在天的里面,我还有什么可作为的?天下像我一样,我还需要什么呢?我与天下没什么区别,我还有什么可执著的呢?
- 上一篇:一句你喜欢的名人名言
- 下一篇:人际交往重要性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