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苦和乐的名言

时间:2022-04-21 00:37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人间子言 | 评论: 次 | 点击:

关于苦和乐的名言

1.关于苦和乐的名言警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僮巢慌??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

(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

(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 富贵不能*,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 H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

(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L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 M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N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Q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

2.关于苦和乐的名言警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僮巢慌?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

(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

(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 富贵不能*,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 H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

(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L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 M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N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Q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

3.关于苦与乐的名言

苦尽甘来 苦思冥想 苦心孤诣 苦口婆心 乐在其中 乐不可支 乐不思蜀 乐善好施 乐天知命 乐极生悲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助人为快乐之本。 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 人固然应该生存,但为的是进化;也不妨受苦,但为的是解除将来的一切苦;更应该战斗,但为的是改革。 生死祸福久不择,更论甘苦争媸妍! 快乐是从艰苦中来的。只有经过劳作、经过奋斗得来的快乐,才是真快乐。不可能有从天上掉下来一个快乐来给你享受。

苦中作乐 苦中有乐,变苦为乐 苦中有乐,乐中有苦,没有苦就无所谓乐,没有乐也无所谓苦 不知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避苦求乐是人性的自然, 能苦会乐是做人的坦然, 化苦为乐是智者的超然 苦多乐少是人生的必然 乐不是苦的积累,而是对苦的总结 何不乐对生活,与世界同笑,苦中乐一乐又有何妨?

4.关于苦和乐的名言要有作者和出处

关于苦与乐的名言警句

1、通过痛苦,得到欢乐。---罗曼罗兰

2、苦恼有人分担,也是一种乐趣。---罗曼罗兰

3、我命运中一切不痛快的事情都会由愉快来补偿。---高尔基

4、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俗语

5、吃得苦中苦,方位人上人。---俗语

6、生活的悲剧不在于人们受到多少苦,而在于人们错过了什么。---卡莱尔名言

7、苦难显才华,好运隐天资。---贺拉斯

8、虽然世界多苦难,但是苦难总是能战胜的。---海伦凯勒

9、从希望中得到欢乐,在苦难中保持坚韧。---肯尼迪

10、良药苦口利于病。---中国俗语

11、有时候缺憾也会带来快乐,这就需要我们以平和的心态看待缺憾。---好词句

12、快乐就在你的身边,用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用感恩的心去享受,刻意追求快乐往往带来烦恼。---好词句特供

13、体会过痛苦的人才会更加珍惜快乐的现在,还可以吸取教训,绕过某些可以预见的痛苦

14、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苦辣酸甜都是生活的本色,人要学会最大可能的趋利避害,但完全没有痛苦是不可能的。

5.收集有关苦与乐的名言或谚语十句

1、不经冬寒,不知春暖。(谚语)

2、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谚语)

3、久住坡,不嫌陡。(谚语)

4、头回上当,二回心亮。(谚语)

5、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谚语)

6、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明·冯梦龙辑《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名言)

白话文:吃得千辛万苦,才能获取功名富贵,成为别人敬重、爱戴的人。

7、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谚语)

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民间《警世贤文》(谚语)

白话文:宝剑的锋利和梅花的无比清香都是经过了很多的磨难才的来的,所以一个人要取得成就,就要能吃苦,多锻炼,靠自己的努力来赢得胜利。

9、助人为快乐之本。(谚语)

10、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谚语)

11、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谚语)

12、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谚语)

6.人生苦乐的名人名言

1、被人爱和爱别人是同样的幸福,而且一旦得到它,就够受用一辈子。——托尔斯泰《哥萨克》

2、幸福就像那些星星。它们不能遍布整个夜空;它们之间有空隙。——泰戈尔《姨妈》

3、一个人苦味尝得越多,他对甜的渴望就愈是厉害。——高尔基《鲍列斯》

4、苦恼有人分担,也是一种乐趣。——罗曼·罗兰《哥拉·布勒尼翁》

5、轻忽,就无视法度和规范。——莎士比亚《鲁克丽丝受辱记》

6、一个人叹赏湖上的小舟平稳而幸福地航行,等到自己坐上小舟的时候心情就有些两样。——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7、通过痛苦,得到欢乐。——《罗曼·罗兰传》

8、痛苦的顶点是甘美的,痛苦的顶点是很苦涩的……啊!隐秘的苦涩,它藏在某些酒杯之底!可是,在心的苦难之上是微笑的天,优雅的讽刺,典雅的花朵散发出骄傲的芬芳,掺杂在暴风雨中……——《罗曼·罗兰回忆录》

9、我命运中一切不痛快的事情都会由愉快来补偿。——高尔基《肯斯科伊家的大娘》

10、在使最冷静的头脑都感到恐怖的、惨无人道的、而且毫无希望摆脱的确恶劣境况下,生活中唯一乐趣就是忘却。(托尔斯泰《一八五五年八月的塞瓦斯托波尔》)

11、当我们能够说“这是最不幸的事”的时候,那还不是最不幸。——莎士比亚《李尔王》

12、不幸难道不是品格的试金石吗?——巴尔扎克《家庭复仇》

13、不幸,从来不是一件事,而是生活——漫长的不幸的生活,也即一种其中保留着幸福条件但却失去了幸福意义的生活。——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过程》

14、越是缺少担负悲哀的勇气,悲哀压在心头越是沉重。——莎士比亚《查理二世》

15、用言语把你的悲伤倾泄出来吧,无言的哀痛是会向那不堪重负的心低声耳语,叫它裂成片片的。——莎士比亚《麦克白》

16、深沉的痛苦像潮水,滚滚地奔流向前,它若是遭到歇止,就溢出拦截的堤岸:悲哀一旦被我们对这种奇怪的痛苦了解得越深刻,就越能减轻痛苦的程度。——狄更斯《荒凉山庄》

17、世界上最悲惨的事莫过于毫无理由地被人贬低而无法翻身的了。——巴尔扎克《一桩神秘的案件》

18、人世的痛苦总有它的尽期。——普希金《鲁斯兰和柳德米拉》

19、在人生中痛苦是迫切需要的,因为只有在忧愁的烈焰中,一个什么认识自己的更内在的自我,这个自我是永恒的。——《家庭中的泰戈尔》

20、生活的唯一目的是,为无限修筑一条有限的堤坝。——《泰戈尔评传》

7.关于“苦与乐”的名人名言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助人为快乐之本。

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

人固然应该生存,但为的是进化;也不妨受苦,但为的是解除将来的一切苦;更应该战斗,但为的是改革。

生死祸福久不择,更论甘苦争媸妍!

快乐是从艰苦中来的。只有经过劳作、经过奋斗得来的快乐,才是真快乐。不可能有从天上掉下来一个快乐来给你享受。

8.关于苦和乐的名言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一个爱读书的人,他毕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13.一本书象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14,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15,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1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唐)

1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时!---颜真卿(唐书画家)

1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荀子

20,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21,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威尔逊

22,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23,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知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24,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25,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26,阅读最大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27,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2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2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3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2,路漫漫其道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3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

3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4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4,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关于苦和乐的名言

刘良华博士之家庭教育格言100条

今天意外中看到一篇推文,就是刘良华博士的家庭教育格言100条。

100条,很多,也许看到最后就忘记了前面,但每一条都值得看,值得思考。

第6条:性格好的标准是“文明其精神”,身体好的标准是“野蛮其身体”,学习好的标准是“自学自得”。尤其是学习好的标准,是否还是4岁会说英语?6岁开始研究物理?是否是能够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是否是找到一份薪酬高的工作?是否是30岁前在一线城市买到房子车子?

在转发文章之前,我先打印了一份出来,让各位家长共勉:

家庭教育格言100条

1、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家庭教育是人的成长的根部和根本,它是“培根教育”。

2、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得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3、家长的责任是为孩子提供两个“遗传”:一个是先天遗传。一个是后天遗传。教育者可以对教育持乐观的态度,但不要乐观到不考虑遗传的程度。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主要不是丑小鸭努力学习的结果,而是丑小鸭的妈妈生了一个鹅蛋而不是鸭蛋。

4、孩子出生之后,父母的责任是尽可能让孩子接受好的“后天遗传”。重视“后天遗传”,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适合成长的家庭环境,把家庭环境的重要性提到类似“遗传”的高度。

5、对孩子来说,家庭环境类似母亲的子宫。母亲的子宫是孩子的第一宫殿,家庭环境是孩子的第二宫殿。

6、父母的第一使命,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家庭环境。父母要做的事并不太多,只要为孩子提供并维护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行。成为好父母,就是成为家庭环保主义者。家庭环境好,孩子好;家庭环境出了问题,孩子就成为问题儿童。有时候,孩子生病了,需要吃药的并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7、不让孩子早产,也不让孩子过早地入学。孩子不能早产,因为孩子需要在母亲的子宫里获得足够的保护,让胎儿有了足够的抵抗力之后,再出去和外面的他人交往。孩子不能过早地入学,因为孩子需要在家庭获得足够的保护,让孩子有了足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之后,再出去和外面的他人交往。中医的说法是:“争气内存,邪不可干”。

8、学校教育总是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站在“知识本位”那边;家庭教育必须站在“性格-身体本位”这边,更重视孩子的性格和身体。家庭的归家庭,学校的归学校。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

9、性格好的标准是“文明其精神”,身体好的标准是“野蛮其身体”,学习好的标准是“自学自得”。

10、有效的学习是边缘学习,无效的学习是焦点学习。孩子的学习出了问题,病因却在孩子的情感或身体那里。父母直接指令孩子学习,类似园丁把水分和养料直接抛洒给“枯黄的树叶”。

11、学业成绩是人的成长的冰山一角,冰山下面是人的性格和身体。性格和身体是学业成绩的两个支点。

12、3岁前后严格管理,做孩子的家长;13岁前后逐步放手,做孩子的朋友。有效的教育是先严后松,无效的教育是先松后严。有效的激励是朝五晚九,无效的激励是朝九晚五。

13、孩子的成长需要同伴,只有孩子才能理解孩子,也只有孩子的同伴才能陪伴孩子成长。孩子从来不期望庞然大物的成人能够理解自己,孩子也从来不把居高临下的成人当作自己的朋友。父母可以独生,但不能让孩子独长。若既没有兄弟姐妹,又没有伙伴,“独生”子女就跌入双重的孤独:不仅独生,而且独长。

14、孟子的母亲三次搬家,卢梭则把“爱弥尔”带到了乡村。在孩子没有形成成熟的理性和判断力之前,不让孩子有过多的伙伴,警惕孩子沾染同伴的坏习惯。

15、无论父母有多大的成就,孩子的教育失败,整个人生就失败。

16、好的父母守望孩子,让孩子自己主动成长;坏的父母代替孩子做事,让孩子被动成长。

17、好母亲把儿子当朋友,坏母亲把儿子当情人。

18、人类有两件事情最难:一是如何“统治”他人;另一个是如何“教育”他人。(康德语)

19、“要想身体安,三分饥和寒”。饭前禁止吃零食,让孩子有足够的饥饿感。不能从粗糙的木桶中饮到甘露的人是不幸的。让孩子尽可能少吃糖果、巧克力等甜食。吃甜食而不节制的孩子,身体必不好,性格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必让孩子穿太厚重的衣服,孩子并不像成人那样畏寒。

20、口里呼喊和平,但手里要有大棒。成功的家庭教育总是让孩子的身边有一个或几个最喜爱又最敬畏的人。

22、管吃管睡适合驯养宠物,不适合教育孩子。

23、应该尊重保姆的劳动,劳工神圣,但不应该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卸给保姆。

24、贫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25、谋生型父母必须让孩子体验父母劳动的辛苦和辛酸。

26、谋生型父母不能因外出打工而对孩子有愧疚感,更不能因愧疚而迁就孩子的胡闹。

27、工作型父母必须让孩子因父母的守望而尽早养成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最有守望感的父母是孙悟空的父母。有修养的父母就是像孙悟空的父母那样:让孩子自己解除障碍,让孩子自己经历磨难,让孩子自己经历困难,只在孩子努力之后实在无法解决困难时,才降落到孩子的身边。

28、事业型父母必须有一个人在家里陪伴孩子,或者为孩子聘请家庭教师。

29、如果事业型父母双方都无法陪伴孩子,就必须为孩子寻找合适的、受过专业训练的家庭教师,而不是简单地把孩子移交给祖父母或保姆。

30、孩子的祖父母可能只有一些有限的教育经验,而这些有限的教育经验又因为祖父母的溺爱和放纵而派不上用场。

31、贫穷是教育资源,富裕是另一种更高级的教育资源。更高级的教育资源需要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如果没有高级的教育技艺,富裕的家庭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灾难。

32、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必须警惕“人穷志短”。

33、所有纨绔子弟都是富裕子弟,尽管并非所有富家子弟都是纨绔子弟。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34、谁能让孩子“动如脱兔,静如处子”,谁就掌握了教育的秘密。

35、谁能让孩子有主见又懂得妥协,既果敢又懂得顺从,谁就遏住了教育的关键。

36、让孩子玩“自食其力”的游戏,让孩子离开父母,到苦难的地方:如果他不劳动,他就饿死。改变孩子不劳而获的坏毛病的唯一办法是让孩子暂时离开父母。

37、让孩子在艰苦的地方体验他人的苦难,让他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改变孩子自暴自弃的坏毛病的唯一办法是既让他面对他人的苦难,让他为苦难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38、让孩子在帮助他人时体验无能为力的尴尬和痛苦。让孩子想帮助他人又力所不能及、无能为力,由此激发他的“自强欲望”,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负责任地成长,以便将来能够帮助更多的他人。

39、孩子的成长有两个关键期,第一个关键期在3岁前后。3岁前后是孩子智力和性格发展的关键期;第二个关键期在13岁前后,13岁前后是孩子的青春发育和独立生活的关键期。家长如果在利用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以后的教育就会一路顺畅。如果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会后患无穷。

40、有虫的枣子早红,有病的孩子早熟。智力上的神童,常常以剥夺性格和身体的成长为代价。

41、人的成长遵循“潜能递减法则”。生来具备100度潜能的儿童,如果从0岁就对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他就可能成长为具备100度能力的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也只能具备80度能力;如果从10岁才开始教育的话,充其量只能具备60度能力。这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能力的实现就越少。(木村久一语)

42、有修养的父母总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已经开始耐心地征求孩子的意见。有修养的父母是“伏尔泰主义者”:“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43、成功的教育是“虎父无犬子”,失败的教育是“母强子弱”。有修养的父母总是把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当作教育孩子的头等大事。

44、让孩子“自食其力”的秘诀是给孩子提供选择的自由。自由选择导致自己负责。如果孩子丧失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如果他所做的事情完全出于他人强迫与指令,那么,孩子就学会了“应付”与“敷衍”。

45、了解并欣赏孩子的特长,让孩子因自己的特长而有成就感。让孩子因成就感而凌云壮志、豪情万丈、意气风发、指点江山。

46、“长善救失”是有意义的,但是,“长善”比“救失”更重要。“扬长补短”是有意义的,但是,“扬长”比“补短”更重要。不要让孩子放弃自己的长项而长时间地郁郁寡欢地补救自己的短处。

47、特长比全面更重要。让孩子充分发挥他的“特长”和“优势”,以自己的特长发展带动自己的全面发展。

48、家庭教育最严重的问题是两个“零”:管理孩子的零食;管理孩子的零花钱。孩子的零花钱由孩子自己支配,大额的“零花钱”由父母代管,作为将来的长途旅行或其他大型活动的经费。

49、把“书山有路勤为径”和“学海无涯苦做舟”分开。在自己感兴趣地方的努力,那是勤奋;在自己不感兴趣的地方努力,那是刻苦。“千万不要在你没兴趣的领域追求成功,因为你得跟那些真有兴趣的人竞争。没有兴趣,你怎么争得过人家?”(经济学家兰斯博格语)

50、德、智、体是教育的目的;美、劳是教育的方法。劳动教育实际上隐含了主动做事和合群两层意思。美育与劳动教育一起构成教育的三大秘诀:一是过有情趣的生活;二是主动做事;三是与他人合作、合群。

51、德、智、体、美、劳可以概括为“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1919年第五次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通过一个既可爱又可信的教育宗旨:“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所谓健全人格者,当具下列条件: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所谓共和精神者:一、发挥平民主义,俾人人知民治为立国根本。二、养成公民自治习惯,俾人人能负社会国家之责任。”

52、美育就是让人过“有情趣的生活”,让人过“美的生活”,让人“艺术化生存”。“文艺”、“情趣”、“美好”是让孩子不厌学的基本秘密。孩子之所以厌学,因为孩子总是被迫学习那些只有知识没有文艺的材料。中国教育是否能够整体进步,取决于中国人是否愿意重新发起一场新的“文艺复兴”运动,恢复传统的“六艺之教”,以艺术拯救教育,让教育从属于艺术,而不是让艺术从属于教育。艺术不是教育的一个部分,它是教育的全部。美育的功能不止于蔡元培所建议的“以美育代宗教”,而是“以美育代说教”。教育有两个本原,一是劳动,二是情趣。当现代教育越来越倚靠语言的力量以致“教育”几乎沦落为“说教”时,教育就必须发生一场返回劳动与情趣的“文艺复兴”运动。劳动使人获得知识和技能,情趣使人享受自由而不被动、不被奴役。不重视情趣、文艺的民族,是野蛮的民族。缺乏情趣、文艺含量的教育,是野蛮的教育。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斯巴达人之所以衰败,因为他们只有体育,没有美育。

53、文艺不是教育的部分内容,文艺是教育的全部。欧洲的“文艺复兴”跨越14至17世纪,它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运动”,从来没有哪个运动可以延续三、四百年的时间长度。欧洲的“文艺复兴”是欧洲人给自己安排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经过几百年的努力,欧洲人终于获得“新生”:他们从此不再离开文艺和美的生活。离开了美,欧洲人活不下去。他们把艺术、美当作自己的生命,他们从此进入“艺术化生存”、“美的生存”。经过文艺复兴之后,欧洲人把“文艺”、“美丽”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美丽故,二者皆可抛。”

54、美育是使人优雅的教育。过审美的生活,就是过有情趣的生活,过休闲的生活。“有很多工作要做是可耻的”(福克纳语)。

55、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劳动排在最后,却最重要。有劳动习惯的孩子会自食其力,他不会堕落为可耻的“啃老族”。他会尊重父母的劳动,他知道“感恩”。一旦中国的孩子学会了劳动,中国就有了自己的“感恩节”。

56、轻视劳动教育,可称得上是一种“忘本”与“背叛”,因为教育原本起源于劳动。

57、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岁而立”。孩子三岁前后,就必须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气和习惯。凡是自己能够做的,必须自己做;凡是自己应该做的,当尽力去做。“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陶行知语)

58、懦夫不是天生的,懦夫是父母培养出来的。不劳动的孩子,害怕重量和重负,他猥琐、畏惧,遇到困难完全没有主意和力量,只有慌乱和恐惧。

59、让学生学会自学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唯一办法。问题不在于如何控制孩子上课的发呆、开小差,问题在于:孩子发呆、开小差之后,如何让孩子跟上“集体教学”的进度,不让孩子掉队。

60、认真听讲的孩子偶尔成绩好,认真自学的孩子永远成绩好。保守的教育重视“复习”,进步的教育重视“预习”。复习是儿童跟着老师走,预习是儿童自己往前走。

61、好家长就是让孩子既“敬畏”又“喜欢”的那个人。坏家长就是只让孩子畏惧而不让孩子喜欢的人。如果没有威信作为教育的前提条件,家长对孩子劝说越多,孩子对家长越厌恶。家庭教育的失败,常常因为家长在孩子面前失去了基本的教育威信。威信一旦消失,家长在孩子面前便失去了“话语权”,家长对孩子的苦口婆心的叮嘱或头头是道的劝说就失去了力量。

62、如果家长只有“威严”而不能让孩子“信任”,家长的教育就退化为教训。

63、如果家长教训智慧发达而教育智慧不发达,如果家长只有教训而没有教育,孩子会成为唯唯诺诺的“家奴”,失去堂堂正正地做人的自信、尊严和激情。

64、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虫儿被鸟吃。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往前冲,知道什么时候必须退让。

65、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推动摇篮的手,也推动国家的发展。

66、在设计人的形象时,可以考虑英国人罗素的说法:活力、勇气、敏感、智慧。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有力气,有勇气,有灵气。成为有活力的人,这是所有教育的全部理想。“两条路在树林里分岔,我选择走的人少的那一条。”若是由我来决定我们是要一个有知识的孩子还是一个有活力的孩子,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借用杰佛逊的路径)若是由我来决定我们是要一个有知识的学生还是一个有活力的学生,我会感到比较为难。

67、孩子原本是有活力的。成人和孩子最大的不同是,孩子的眼睛总是扑闪扑闪的,成人的眼睛没有了扑闪,只剩下浑浊与麻木。

68、最幸福的人,是那些兴冲冲地过日子的人。“兴冲冲”意味着,高兴地过日子,经常有冲锋、冲刺的感觉。

69、孟子的教育理想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按照孟子的标准,现代人都是小矮人。

70、《老人与海》为世界贡献了一句话:人可以被消灭,不可以被打败。勇气比知识更重要。如果某个孩子勇敢地向一切障碍、挫折或灾难说:人可以被消灭,不可以被打败,那么,这个孩子就是一个真正受过教育的人。

71、教育的秘密是“三分教,七分等”。如果老师没有耐心,如果老师不愿意等待,那些有活力的孩子很可能被视为“问题儿童”。不是儿童有问题,而是教师有问题。

72、如果教室里的40几个孩子人人都是有活力的孙悟空,教室里随时都会陷入混乱。不是教师有问题,而是班级的数量有问题。

73、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超过了40人,那么,安静、肃静、文静,就成为教师对学生的唯一期待。为了便于管理,学校里的教师会不择手段地让所有那些有活力的孩子安静下来。对于教育者来说,人可以没有秩序,但必须有活力;对于管理者来说,人可以没有活力,但不可以没有秩序。对于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的班主任来说,他们今天喜欢有活力的学生,明天厌恶有活力的学生。

77、好班主任培养公民,坏班主任培养臣民。卢梭说,“公民关注个人权利,臣民关注整体和谐。”

78、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学校过主流的生活,最好在活力与安静之间做一个妥协和折中:尽可能保护孩子的活力,同时尽早让孩子养成安静地阅读习惯和自学习惯。

79、人的长相在出生之前由母亲负责;出生之后,人的长相由自己负责。教师和家长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责任。

80、教育的目的,就是去掉人身上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猥琐之气,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让人可以扬眉吐气。

81、如果孩子的聪明不被学校承认,聪明的孩子就会视为坏孩子。在学校生活中,坏孩子往往比较聪明。聪明的孩子往往比较坏。

82、有出息的人,可能是学校里的坏孩子。没出息的人,可能是学校里的第一名。有生活情趣的人,可能是那些学校里的中等生。

83、身体的活力能够带来精神的活力。身体好的人,性格阳光。身体不好的人,做事犹犹豫豫、躲躲闪闪,说话吞吞吐吐。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勇敢的习惯,他的身材会逐步退缩、萎缩,佝偻,长成核桃的样子。身体有严重疾病的人会怀疑并嫉妒所有那些健康的、快乐的人。

84、有出息的男人一定会喜欢健康的女人。中国需要建立新的审美观,一种健康的、强悍的审美观。不要让中国的审美观陷入低级、病态。不要以为小的、有病的,就是好的。不要以为强大的,就是坏的。不要以为小麻雀、小绵羊、小狗都是可爱的,也不要以为狮子、老虎、狼,狗,都是坏的。不要以为豺狼都是吃人的,豺狼只吃比他弱小的。

85、陈独秀倡议“新青年”,可惜他对“新青年”培育的难度估计不足,他平生最恨的人至今依然在流行:“手无搏鸡之力,心无一夫之雄,白面纤腰,妩媚若处子,畏寒怯热,柔弱若病夫”。

86、教育就是改变人的长相。中国人的长相之难看,曾经令鲁迅感到难堪:“两眼下视黄泉,满脸装出死相”。

87、《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的意思是说,我守着你,我在不远处望着你。我欣赏你,但并不摸你,我只是远远地望着你。“守望”的意思是说,你不会超出我认定的那些危险地带。我在某个时候可能会把你捉住,再把你放回去。让人自由地游戏,让人自己往前走,让人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这就是进步的教育。

88、如果家长不断地唠叨,孩子的成绩不但不会好,反而会成为神经病患者。

89、生活在自己的作品中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只有那些过有主题的生活的人,才有自己的作品。

90、孩子摔倒之后,赶紧将孩子扶起来,狠狠地踩踏地面,对孩子说:“它坏,我们踩它!”大地并不坏,是家长坏。

91、不要抱着孩子在街上散步,应该让孩子自己往前走。好爸爸牵着孩子,坏爸爸抱着孩子。好爸爸让孩子在前面走。坏爸爸让孩子跟自己的后面走。

92、有知识,并不见得有文化。有人获得了博士学位,但他不懂得生活,他不知道善待他人,他甚至不知道如何善待自己的孩子。

93、每个孩子是都一辆可以奔跑的汽车,启动之后别忘了给他“加油”。

94、在药店永远找不到最好的营养品,因为最好的营养品在劳动的田野和运动场上。

95、教育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脑袋,不能贬低、压制、压迫脑袋以下的部分。只关注知识的教育会制造“粗脖子人”、“病态人”。这样的教育学是“变态教育学”。

96、新父母学校推崇“精神教育”或“人格教育”,包括“意志力”、“对美好生活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永不放弃的乐观和向往”。

97、“体育”增进身体的力量和优美。力量和优美的经典案例是古希腊人的“投掷铅球”和“投掷标枪”图案。健康状态是雷厉风行的生活习惯、高高地扬起铁锤砸碎石块的劳作状态。“身体强健”不只是“四肢发达”,它让神采飞扬,活力四射;让勇气充沛,敢于冒险;让意志发达,承受困顿与锤炼而笑声朗朗。

98、如果没有体力劳动,就必须有足够的运动。古代的教育发端于“劳动”,现代的教育失去了劳动的空间,“运动”取而代之。运动的真正目的在于:增进健康,增长力量,它让人因此而有强健的“行动能力”与“冒险精神”。它让人不至于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懦夫;它让人自信满满、雷厉风行、决策果断、敢于冒险,而不只是沉于幻想、优柔寡断。

99、所谓“受过教育的人”,就是使身体趋向强健、强悍甚至野蛮;使性格或人格趋向健全、勇猛、锐利、热烈。现代学校教育出于安全的考虑而很难看到精力充盈、意志发达、喜气洋洋、激情澎湃、势不可挡、豪侠仗义、浑身是胆、不知疲倦、不愿意停止与妥协的生命狂欢状态。这些精神状态只能从家庭教育开始。

100、家庭教育是否成功,取决于三个要素:夫妻的婚姻是否幸福;孩子是否获得父母的陪伴;孩子以及父母在专业生活之外是否有有情趣的业余生活。民族与国家是否发达,也取决于三个要素:男人对女人的态度;成人对孩子的态度;所有人对业余生活的态度。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