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坚的名言
时间:2022-04-21 08:26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中国诗歌网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于坚的名言
1. 关于感恩的名言 现代艺术家
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
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3、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5、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6、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以温暖。——肖楚女
7、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王符
8、喝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9、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1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11、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
12、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13、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
14、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15、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16、一饭之恩,当永世不忘。
17、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18、可怜天下父母心。
19、知遇之恩当永生不忘。
20、哀哀父母,生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21、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
22、感谢命运,感谢人民,感谢思想,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鲁迅
23、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24、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华罗庚
25、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26、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27、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 ——洛克
28、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 ——尼采
29、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 ——卢梭
30、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 ——莫泊桑
31、家庭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它能使父母获得情感。——罗素
32、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贺拉斯
33、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象!她们的心始终一样,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惠特曼
34、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 ——前苏联谚语
35、养儿方知娘艰辛,养女方知谢娘恩。——日本谚语
36、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饰舌、酗酒或其他脆弱的人心的恶德还要厉害。——英国谚语
37、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希腊谚语
38、感恩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品行中最不好的。——英国谚语
39、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卑鄙的一部分。 ——雨果
40、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
41、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 ——卢梭
42、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日本谚语
43、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绩,都应该饮水思源,应该记住是自己的老师为他们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居里夫人
44、每一种恩惠都有一枚倒钩,它将钩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得到那里—堂恩
45、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 ——雨果
46、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 ——希腊谚语
47、如果一个人身受大恩而后来又和恩人反目的话,他要顾全自己的体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恶毒,他要证实对方罪过才能解释自己的无情无义—— 萨克雷
48、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 ——英国谚语
49、无知的人本想做点好事,结果却害人不轻;小喜鹊拔出妈妈的羽毛,还以为报答了养育 之恩-藏族谚语
2. 关于“特立独行”的名言事列有哪些
1.懂得兜圈子,绕道而行的人,往往是第一个登上山顶的人。——佚名
2.不会从失败中寻找教训的人,他们的成功之路是遥远的。——拿破仑
3.最有把握的希望,往往结果归于失望;最少希望的事情,反而会出人意料的成功。——莎士比亚
4.成功的秘诀,在于随时变通既定的目的。一只船永远走逆风,那么他很难成功。如果乌鸦不叼来石头,那么他永远也喝不到水。 ——谚语
5.不懂变通的人永远只能失败。 ——马洛
6.有时候你觉得自己一个人生活在远方,心里冷的要命;有时候你拼命想找个男朋友,以为那样就有了全世界的温暖;有时候你孤独寂寞的想哭,总觉得自己没有依靠。但有些很小很小的细节,蕴藏着点点滴滴的温情,其实就弥漫在你的身边。这种温暖很微小,微小到你如果不写下来真的会忘记。 相对于小小的你我来讲,每个城市都很大,大到像洪荒宇宙,你与一个人分开,就可能永远不想见;每个城市也都很小,小到只要你诚心相待,破房子也是温暖的家。城市里的每一个孤独的灵魂,可能孤寂、可能寒冷、可能不安、可能哭泣,但总有那么一刻,你会在自己的生活里找到一丝温暖,包围着你,裹挟着你,慢慢长大。——一直特立独行的猫
7.有时候你觉得自己一个人生活在远方,心里冷的要命;有时候你拼命想找个男朋友,以为那样就有了全世界的温暖;有时候你孤独寂寞的想哭,总觉得自己没有依靠。但有些很小很小的细节,蕴藏着点点滴滴的温情,其实就弥漫在你的身边。这种温暖很微小,微小到你如果不写下来真的会忘记。
8.相对于小小的你我来讲,每个城市都很大,大到像洪荒宇宙,你与一个人分开,就可能永远不想见;每个城市也都很小,小到只要你诚心相待,破房子也是温暖的家。城市里的每一个孤独的灵魂,可能孤寂、可能寒冷、可能不安、可能哭泣,但总有那么一刻,你会在自己的生活里找到一丝温暖,包围着你,裹挟着你,慢慢长大。
——一直特立独行的猫
9.真正的成长是让自己越来越有底气的过程
——伊心 《微博》
10.要努力去做事,拼命想问题,这才是自己的救星。——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11.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的障碍,,真他妈的有意思。——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3. 求于坚的诗《事件:棕榈之死》的全文
老兄.我找了二十分钟也没找到!!!! 只有给下面这点东西安慰下你了 节哀 我也是诗歌爱好者 棕榈之死 .cn 2006年07月31日11:41 新民周刊 当时代没有反省、没有制衡地追求“发展”、“前进”、“刷新”,并且诸如此类的观念成为个人无力反驳和避开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时候,那些被忽视、被遮蔽、被牺牲和毁灭的人、事、物及其与之相联的一切,谁来关注他们/它们呢? 撰稿/张新颖(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烈日炎炎之下,走过新建的广场,心里说:没有树。
原有的树不知道被砍伐到哪里去了。 上世纪80年代末,于坚写过一首短诗:《阳光下的棕榈树》,诗中写棕榈的叶子——“那些绿色的手指”——“在抚摩大理石一样光滑的阳光”,“像朝圣者那样环绕它,靠近它”;紧接着,诗在“我”和棕榈、和阳光之间建立起密切的精神联系,并以此结束全诗:“修长的手指希腊式的手指/抚摩我/使我的灵魂像阳光一样上升”。
可是,没过多久,到1995年,于坚又写了《事件:棕榈之死》。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棕榈之死的事件是怎么发生的?它透露出什么样的时代变化的信息?它同时又透露出诗人对时代变化的哪些方面的观察、感受和反省?所有这些又是通过怎样的诗艺呈现出来的? 下午,阳光“经过复杂的折射”照到它,“大约一分钟”。
阳光为什么要经过复杂的折射才能照到它“一分钟”?它生长在街区之中,“在水泥板块和玻璃钢的岩屋之间”,它是 木料和电线杆中的唯一的一棵树 比这孤单的情势更为严重的是,在人们的意识和语言里,它甚至连一棵树也不是——就像诗里说到的那样,它成了一根“木桩”,成了有用的“木料”:悬挂标志,晾晒衣物,“让疾病张贴广告”——反讽的是,“它因此得以避免致命的伤害”。 在这样的环境中,这棵棕榈树的生存只能是在人的视野和世界之外,在人的意识和语言的黑暗中—— 它的根部已被水泥包围只留下一个洞 即使这样地存在着,也终有一天会遭遇到毁灭。
因为世界在发展,要求上进的街区,“革命已成为居民的传统/天天向上破旧立新跟着时代前进/这是后生的愿望长辈的共识”,而“固执于过时的木纹与环境格格不入”,其命运似乎只有毁灭一途—— 那一天新的购物中心破土动工领导剪彩群众围观 在众目睽睽之下工人砍倒了这棵棕榈 当时我正在午餐吃完了米饭喝着菠菜汤 睡意昏昏中我偶然瞥见它已被挖出来地面上一个大坑 它的根部翘向天空叶子四散已看不出它和木料的区别 随后又锯成三段以便进一步劈成烧柴 推土机开上去托起一堆杂石 填掉了旧世纪最后的遗址 值得注意的是,棕榈之死并不是多么令人惊动的事件,它不过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生在吃饭和昏睡时的小事罢了——甚至连小事也不是,因为根本就没有被意识到。那么,很自然,它不会引起普遍的情感反应和思想反应。
但是诗人却把它醒目地标明为“事件”,并由此来透视时代的变化和人的普遍意识的盲区。当时代没有反省、没有制衡地追求“发展”、“前进”、“刷新”,并且诸如此类的观念成为个人无力反驳和避开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时候,那些被忽视、被遮蔽、被牺牲和毁灭的人、事、物及其与之相联的一切,谁来关注他们/它们呢?——诗人称之为“事件”,诗把这样的“事件”呈现出来。
那么,在这个“事件”中,棕榈代表了什么? 于坚强调诗要摆脱言此意彼的隐喻传统,“一个声音,它指一棵树。这个声音就是这棵树。
shu!(树)这个声音说的是,这棵树在。……在我们的时代,一个诗人,要说出树是极为困难的。
shu已经被隐喻遮蔽。”棕榈就是棕榈,诗中说“一个词在我的感官中复活/哦这是一株棕榈树”也正有这样的意思。
不需要隐喻和象征什么,日常生活中一棵具体的、有生命的棕榈树的死本身就足以构成为一个“事件”了。 另一方面,从隐喻后退的棕榈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没有任何关系的存在,诗中着力呈现的棕榈的存在现场,在在揭示出这一“事件”与时代之间的复杂却又是那么直接的关系,而“我”的观察、感受,乃至于把这一切编织在一起叙述出来的写诗行为本身,都显露了个人对他身处其中的历史传统、现实境遇、普遍观念的反省和质疑。
4. 急需于坚的简介
于坚,著名当代诗人,1954年立秋生于昆明。幼儿时期注射链霉素致弱听,14岁辍学,在故乡闲居。16岁以后当过铆工,电焊工、搬运工、宣传干事、农场工人、大学生、大学教师、研究人员等。其间曾漫游云南高原及中国各地。20岁开始写诗,25岁发表作品。是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诗人,以世俗化、平民化的风格为自己的追求,其诗平易却蕴深意,是少数能表达出自己对世界哲学认知的作家。著有诗集《诗六十首》、《对一只乌鸦的命名》、《于坚的诗》,文集《棕皮手记》等十余种。与诗人韩东、丁当等创办《他们》文学杂志,影响很大。曾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诗人奖。
曾与同学创办银杏文学社。
5. 推荐几句好的名言警句
巴菲特的名言:“我最喜欢持有一只股票的时间期限是——永远。”
人生的成功,全在于坚持,于寂寞中坚持,于困境中坚持,于压力中坚持,于非难中坚持,坚持其实并不困难,但生活中能够真正坚持的却屈指可数,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巴菲特名言:“当别人贪婪时我们恐惧,当别人恐惧时我们贪婪。”
贪婪和恐惧是人类的天性,对利润无休止的追求,我们总希望抓住一切机会,而当我们处于逆境时,恐惧又充满了我们的脑袋。而无论贪婪或者恐惧都不是正常的心态,它们让我们对形势对处境对现状对未来失去起码的判断力,为此我们常常作出错误的决策,最终等待我们的也必然是失败。
(我提供的两则名言其实要表达同样的道理:性格决定命运,坚持是一种性格,贪婪与恐惧同样是一种性格)
6. 于坚的诗怎么样
〖作品111号〗
越过这块空地
世界就隆起成为高原
成为绵亘不绝的山峰
越过这片空地
鹰就要成为帝王
高大的将是森林
坚硬的将是岩石
像是面对着大海
身后是平坦的天空
我和高原互相凝视
越过这块空地
我就要被它的巨影吞没
一叶扁舟
在那永恒的大波浪中
悄无声息
从2002年9月诗先锋网站建立,诗先锋始终保持着一种低调自足的状态。诗先锋崇尚个性与批评,杜绝浮躁,重塑诗歌的精神和良心,这一直是诗先锋的精神所在。我们是沉默的一部分,有原则的一部分,坚持信念的一部分。诗先锋网刊已成刊29期,纸质选刊二期。诗先锋是汉语诗歌界一面旗帜,现面向世界优秀汉语诗人征稿(备注:无稿酬),制作第三期诗先锋纸刊。择优选稿
7. 有关坚强的五句名言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
2、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
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
4、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
5、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不要听那些闲言碎语,你就一定会成功。
6、无论做什么,记得是为自己而做,那就毫无怨言。
7、面对困境,也不要悲观厌世。
8、浪漫是一种自我修养,是生活的格调。不管什么年龄,总要保持一种浪漫情怀。
9、生命的乐趣是要自己寻找的,谁也没有义务要为你做什么,要讨好你什么。爱情很美好,但是,生活永远比爱情要长,而生活,是需要智慧。乐观,阳光,凡事往好处想。
10、对一个城市的留恋,其实只是留恋那里的人和事,更多的,是沉淀在那个城市里自己最好的年华。不管在什么地方,生活都有喜有悲,没有必要羡慕别人增添自己的烦恼。
11、幸福不是因为得到的多,而是计较的少。苦苦追求没有得到的,不懂得珍惜拥有的,结果只是徒劳伤命。(励志人生 )
12、《庄子》里有句话叫做夏虫不可语于冰,意思是说对于夏天的虫子,无论你怎样与它谈论冬天的冰雪,它也不会明白。同理,当我们总是责怪别人无法理解自己的时候,请静下心,各人有各人的思维限制,思维不同,很难一致,所以,我们都是互相眼里的夏虫。对生活多一点耐心,信心与坚持,不要总是半途而废。
13、为了梦想 努力拼搏,回头看,你会发现那些苦难,后来成为了你人生的财富。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14、有得有失,才是人生,切忌忿忿不平。做人最忌无休止地自怨自艾,招人讨嫌。爱自己,就如同朝阳升起。
15、人生短短数十载,最要紧是证明自己,不是讨好他人。
16、在人生的任何时候都不怕重头再来,每一个看似低的起点,都是通往更高峰的必经之路。
17、让自己更平和一点,更豁达一点,对于身边的过错,让自己更宽容一点。人人都有他的难处,何必强求于人。
18、坏事总是不断发生,可还是有很多办法来解决困难。
19、永远不要忘记进修学问,拓阔胸襟。人生的烦恼会追随你,只不过学识涵养可以使一个人更加理智冷静地分析处理这些难题而已。
20、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来未曾真正地属于你,也不必惋惜。潇洒一点。生活中无论有什么闪失,从错处学习改过,精益求精,直至不犯同一错误,从不把过失推诿到他人肩膀上去。
8. 《春天》作者于坚的文章在那能找到
春天 ----于坚 经常会有这样的春天,你呆在屋子里无所事事,看着窗子外面的蓝天发呆。
鸟一闪而过,去了你永远不知道的地方。你知道在云南北方的岗子上,一树树梨花像白色的火把那样斜插在红土的山地中,猛烈地燃烧,大风吹过,遍地是白色的火星子。
你知道与此同时,在云南之南,大河滚滚,波澜是蓝色的。两岸的低处和高处,阳处或阴处,干地或潮地、全都已经被花朵占领,它们正开得一片稀烂。
花的脂肪从树枝上淌下来,阻塞了大河两岸的那些细小的支流,也阻碍了其它植物通向阳光的道路。蜜蜂象轰炸机那样嗡鸣,沿着道路,到处可遇见牧蜂人黑色的蜂箱。
你当然曾经象一只幸福的蜜蜂那样闯入过这样的春天,但你毕竟不象蜜蜂那样,和花朵是一种在家人的关系。你进入春天,但你是出家的人。
你的道路与一只蜜蜂正相反。它偶尔撞入你的房间,它最终要找到返回春天的道路。
所以,你一生中,虽然每个春天都听见花朵在山岗上嚎叫,但你只有很少的时间能亲抵现场。大多数时间,你只是知道事情正在发生,你通过蓝色的天空和风的速度知道事件在发展。
是豹子的身上布满花朵,是蛇在花的洞穴中睡眠。而你远离现场,想象着那残酷的美。
你恨不得立即就钻进一只花蕾,在里面腐烂掉。或者成为一只毛绒绒的屎克郎,在那蓬松的,被花朵的脂肪泡胀的红土壤中,扒个洞一头钻进去。
但你仅仅是坐在屋子里,无所适从,渴望着无事生非。哦,那一切与你毫无关系。
即使花朵把山岗压塌,把蜜蜂呛死,这一切也与你毫无关系。我曾经强烈地体验过这种残酷的无关,那时我在芒市附近的森林中,春月无边的夜晚,我独自一人,走过一座又一座铺满去年十二月落下的,尚未腐败的树叶的岗子,地面被月光戳出无数的斑块,蜜蜂不知到哪里去了,一路上遇见无数的花丛,它们中的一些,当着我的面打开,撬开烈酒罐子似地把气味放出来,香得令我恶心。
这些花朵有些在月光中,有些在暗处,拼命地开放着,前仆后继,枯萎的才垂下,掉下,新的骨朵又打开了,仿佛有什么不可抗拒的诱惑在外面吸引它们,其实什么也没有,它们仅仅是要打开,要牺牲在盛开之中。在这美丽无比、安静、凉爽的春夜里,我却忍受着烦躁、闷闷不乐、象一头找不到活干的狼。
我又听见一朵马樱花“叭”地一声解放了,我忽然明白,我的烦恼的根源是,我不想当人,我想当花,我要开放。我渴望作为花朵之一,与这春天的故乡,吻合。
9. 于坚的 天空 诗歌
天 空
于坚
天空永远流着
从这个世纪到那个世纪
从这个国家到那个国家
在鹰和闪电的上面
在神的上面
天空日夜流着
没有岸
没有帆
也没有波浪
1985
有一回 我漫步林中……
于坚
有一回 我漫步在林中
阴暗的树林 空无一人
突然 从高处落下几束阳光
几片金黄的树叶 掉在林中空地
停住不动 感觉有一头美丽的小鹿
马上就会跑来 舔这些叶子
没有鹿 只有几片阳光 掉在林中空地
我忽然明白 那正是我此刻的心境
仿佛只要一伸手
就能永远将它捕获
《于坚论》:用诗人的批评方式解读于坚
关注 中国诗歌网,让诗歌点亮生活!
《于坚论》霍俊明 著 作家出版社
于坚诗歌中无处不在的是场景、事务、物象、细节,“回到常识走向事务本身”。这些客观之物经过诗人主观情志的压缩和搅拌后形成了在场式的写作风格。即使于坚所处理的历史化的题材也是建立于个体感受和日常情境之中,尤其是个人化历史想象力的参与使得个人与现实和历史形成了交互性结构——历史的个人化和个人化的历史。
本书对诗人作家于坚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中肯的评价,既有理性的分析也有感性的认识,是了解一个作家和一个时代的一个窗口。
| 内容简介 |
于坚,“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人物。这本关于于坚的专论,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诗人论”“文本细读”和“文学批评”甚至“文化研究”,而更像是随笔、对话(潜对话)、印象记、读后感、杂谈、传记、索隐和评注。作者用诗人批评家的方式细读和还原于坚,在随意、散漫的氛围中寻找于坚诗歌、散文内部的秘密和多样性。
| 内容节选 |
于坚早期代表作《对一只乌鸦的命名》(完成于1990年2月)与布罗茨基写作《黑马》和史蒂文斯完成《观察乌鸫的十三种方式》一样,都通过“元诗”的方式在一个物象之上投注了诗人个体主体性的极为开阔、精深的观照。不同之处在于,《对一只乌鸦的命名》几乎穷尽了一个诗人对“乌鸦”的所有常识、隐喻、语言、印象以及想象力。从这一点上来说,于坚和布罗茨基在《黑马》一诗中做的是同一件事。《对一只乌鸦的命名》也代表了此时于坚诗歌观念的调整与更新。这既与个人写作的转捩有关,也与当时整体性的时代精神境遇勾连。而早期的于坚,也不可避免和同时代诗人一样使用传统型的抒情性的隐喻和象征,比如1986年的那首《在漫长的旅途中》,那黑夜旅途中的灯光是“含情脉脉的眼睛”“黄的小星”,而灯光显然也是某种理想化的慰藉与精神呼应。而在《对一只乌鸦的命名》中,于坚则显示了一个诗人综合处理事物的卓异能力。多年后于坚解读了自己的这首前期代表作,“这是一场语言游戏,我与乌鸦这个词的游戏,它要扮演名词乌鸦,我则令它在动词中黔驴技穷。但是,这仅仅是语言学的游戏么,恐怕不是,这种游戏是富于魅力的,仿佛是为一只死于名词的乌鸦招魂。它复活了吗?我不确定。”
“词语的招魂”就是重新命名事物以及对词语的再度激活。这既与诗人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有关,与语言的求真能力有关,更与当时汉语诗歌场域中一个诗人精神主体性的庞大和智性的反思能力有关。汉语诗歌只有在这一时期才真正开始了反思和检视期,尽管这一时期仍然伴随着大量的毫无意义的诗人之间的争吵和不团结的火气与怒气。于坚的《对一只乌鸦的命名》在那一时期具有一定的写作和精神的双重启示性的意义。诗人如何完成对事物和精神性现实的命名,如何在有效的语言方式中虚构出更深层的真实,如何在一个物象那里穷尽所有的想象力,这首诗都做出了示范。
“乌鸦”是词语叙述中的“乌鸦”,显然已经不同于纯身体构造的鸟类(“在往昔是一种鸟肉 一堆毛和肠子”),也与饥饿年代诗人所企图征服的鸟巢里的肉体的具体的鸟有别,而成为精神对位过程中与日常表层现实和惯性的语言构造所区别的精神征候和象征物,比如对“黑夜修女熬制的硫酸”“裹着绑腿的牧师”“是厄运当头的自我安慰”“对一片不祥阴影的逃脱”的语法的反讽。这样的带有“第一次”言说和命名的难度是巨大的,需要对常识和语言的惯性进行双重的去蔽。
这是一只“语言的乌鸦”,是经由词语说出的另一种事实,“从童年到今天 我的双手已长满语言的老茧/但作为诗人 我还没有说出过 一只乌鸦”。这实际上也构成了一种语言的焦虑,这种焦虑显然不是于坚个人的,而是时代和历史的产物。在畸形的政治文化中,很多词语和事物之间的关系已经定型和僵化,诗人的语言能力降到了冰点。为此,语言的焦虑一定会在特殊的情势下转换成为新的语言事实——对事物的重新命名能力的恢复。由此出发,我们甚至可以将于坚的这首诗看作是一场八九十年代诗歌语言革命的一个并不轻松的诗歌语言学样本和案例。而这样一场语言的革命,其艰难程度可以想见,“这种活计是看不见的比童年/用最大胆的手 伸进长满尖喙的黑穴 更难”。这实际上关乎以往整体性的象征、隐喻和神话原型系统。长满语言老茧的手要重新艰苦劳动,让那些老皮脱落,让那些新鲜的肉在阵痛中重新生长。于坚不是在与一只“乌鸦”作战,而是要与已经僵化的语言模式和思维方式作战。词与物的大战已经拉开——
我想 对付这只乌鸦 词素 一开始就得黑透
皮 骨头和肉 血的走向以及
披露在天空的飞行 都要黑透
乌鸦 就是从黑透的开始 飞向黑透的结局
黑透 就是从诞生就进入永远的孤独和偏见
乌鸦,成为诗歌代表的道德之恶与善之间的分界点。这种诗歌认识论的偏见显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吸附一切的黑箱,“乌鸦”正是那一只神秘难解的“黑箱”。诗人能否最终找到打开箱子的钥匙则未为可知,而打开黑暗的密钥只能靠那些真正具有创设性的诗人。就像乌鸦这只不祥的鸟一样,语言也是不祥的,因为任何挑战性的独立的语言都要经受住箭矢的“无所不在的迫害和追捕”,因为这同样是一个充满了“恶意的世界”。据此,诗人就是那个对笼统天空的打洞者,他手里拿着语言的钻头。某一个人人共知的公共性事物进入诗歌的时候其携带的集体印象以及惯见显然会形成吸附性,“你们 于坚以及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都是一只乌鸦巢中的食物”。以往宗教的圣词、民间的巫词以及黑夜豢养的变形的“天鹅”并没有揭示出真相,而是一层层加重了认识的黑暗。“我丧失了对这个比喻的全部信心”,是的,诗人在命名过程中还要忍受准确的词语到来之前的失声和沉默,“我说不出它们 我的舌头被这些铆钉卡住”。当你说出一个词语,立刻就会有相反的情势出现。那些可见之物的不可见的暗示才是诗歌的内在秘密。“乌鸦”以及相似的事物使得诗人成为旋转木马,看似在飞速地前进但是始终围绕着一个固定的轴和中心而无法摆脱。诗人在语言漩涡中就是要挣脱这个离心力,当然要有接受挫败的心理准备,“我就想 说点什么/以向世界表白 我并不害怕/那些看不见的声音”。
此后,《在丹麦遇见天鹅》(1996)、《赞美海鸥》(1997)、《鱼》(1997)等这些“元诗”都是对传统诗歌物象学和语言学的反拨,从而掀起“白色的生物学的风暴”。
于坚对这些诗歌经典意象所蕴含的心理结构和刻板认识的拨正,也对应于一个诗人的语言态度和诗学观念。语言的焦虑,试图写出崭新词语,成了于坚诗学生涯中最为显豁的情势,甚至几乎无处不在。这种焦虑使得诗人在事物和词语面前有着难以言说的无形压力,当然也使得一个诗人的语言能力在自觉中不断提升——
可为什么当我描述一种现象 所有的词
全是来自死神的字典? 难道
对于这个世界 我的语词已经如此魂不附体
诗人与词语的关系多像是一个人频临死亡的临界体验——前所未有,焦虑与新鲜,日常与反日常的神秘博弈。
值得强调的是这一型构的诗歌所需要的不是一般意义上诗人的想象力,而是特殊的想象力——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和语言求真意志。这使得所牵涉的物象或心象成为一个精神场域,日常、历史和精神相互勾连后生发出化学效应,从而具有了美学和历史的双重重要性,“我从未见过上帝 但我经历过人民攻击他的/革命 可以改造国家 思想 甚至宣布上帝已死/但革命 无法改变一只海鸥越冬的路线”(《赞美海鸥》)。这种元诗写作和更新的诗歌观念正是后来的人们津津乐道的于坚的名言和美学圭臬——“拒绝隐喻”。这种写作方式更能在反向度的意义上呈现和还原,这体现在于坚的诗歌中就是那些日常场景和细节的闪光,当然在本质上它们仍是诗歌的隐喻,只是使用的方式和效果不同。经由“具体”和“简单”完成的好诗其难度更大,“但从未有人注意过这生物的细枝末节/比如 它那红色的 有些透明的蹼/是猛扑下来 抓牢了大地的/一点点”。说得形象一点,这是对诗人“视觉”和“眼力”的重新擦亮。
由此,无论是具体到于坚的“拒绝隐喻”还是韩东的“诗到语言为止”,或者恢复到初始阶段的元隐喻,回到日常和身边的平民态度以及口语吁求的“诗言体”,都具有某种近乎革命性的意义。于坚则在尝试着重新回到语言和事物初始状态未经任何“污染”的命名关系。语言与世界的第一次“遭遇”——
我梦想着看到一只老虎 一只真正的老虎
从一只麋鹿的位置 看它
让我远离文化中心 远离图书馆 远离动物园
越过恒河 进入古代的大地
直到第一个关于老虎的神话之前
我的梦想是回到梦想之前
与一头老虎遭遇
一个诗人写出的不再是图书馆、神话和梦想中的那只无效的死去的“老虎”,而是要重新回到事物本身,“我的梦想是回到梦想之前/与一头老虎遭遇”,从而将单向度的语言逆转和拓殖为多向度的语言。
词,如其所是。这也许正是诗歌语言的秘密。由此考察,我们可以在互文的关系上看到一些诗歌文本在这方面的相似性,当然这种相似性并不是仿写,有些许相似而又如此不同。这是重新命名的过程,在语言的层面呈现了事物的真实和可能。比如,博尔赫斯的《另一只老虎》。
在此,我想以“秋天”为例,谈谈于坚的写作实践和更新的语言观念与自觉意识。
诗人必须把那些空洞的、预设的词语和语义以及附着其上的体制、政治、文化、宗教、知识(尤其是西方诗歌的知识体系)、常识、主义、思想等等统统撤换掉。当然这一切具体到写作实践又并不是任何诗人能完全做到的,“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几乎不使用玫瑰一词,至少我从我母亲、我的外祖母的方言里听不到玫瑰一词。玫瑰,据我的经验,只有在译文中才一再地被提及。” 只有这样,才能让事物自身来呈现,让生命体验得以复兴,让语言重新完成对事物的命名,而不是靠惯性的语义循环来复制一首与生命和语言毫无关系的复制品。
我在秋天写作
这仅仅是一个文雅的好习惯
周围并没有任何迹象
与唐诗中记录的秋天有关
也有一个统治着一切的庞然大物
在天空和大地之间 辽阔地盘踞
但那不是秋天
不是田野上的仙鹤 不是风暴中的牧笛
哦 那在八月无所不在的
是自来水厂的管道 是生锈的
水表 在公寓的一角
计算着 潮湿的面积
于坚在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基本上重新反思了以往关于“秋天”写作的痼疾,比如相应的话语制度、诗歌秩序、词语空洞。当诗歌转入八月的自来水厂生锈的管道以及公寓内潮湿的地面,也才真正进入了体验和词语的内部。这是两种写作方式的较量。于坚这一时期的诗歌几乎一直在贯彻着这一写作路径,尤其是那些陈词滥调的意象、情感和经验都必须被去除。诗人并不是在诗学惯性中建立起来的诗性场景,比如秋天,而是在与个体生命的体验和经验有关的现实和现场中进行发现和创造性写作,“早上 刷牙的时候/牙床发现 自来水已不再冰凉/水温恰到好处/可以直接用它漱口/心情愉快 一句老话脱口而出/‘春天来了’”(《便条集·18》)。
在这些以诗论诗的元诗写作实践中,诗人树立起来的是崭新的诗歌世界观。在八九十年代,于坚这一方面的代表作是《想象中的锄地者》。
锋利的锄头 犹如春天 被大地的边沿磨过的光芒
这个象征是错误的 什么是春天的光芒 请指出来
是河流的肤色 还是树皮上的露水 或者是一匹母马平行于河岸的脊背?
是羊群毛尖上的亮色 或者是磨坊 被风吹开时暴露的干草?
是苹果树某一位置的叶子 或者 来自天空 乌鸦旋转时的角度
惟一的来自金属的光芒 被这个农民的手高举
四十岁的农民 他的锄头二十五年前购自供销社
在秋天麦子丰收的地点 把残余的麦根挖掉 种土豆和南瓜
劳动使他高于地面 但工具比他更高 高举着锄头 犹如高举着
劳动的旗帜 又是象征的陷阱 谁能接着对一把锄头使用 飘扬?
下一个动作 必须向地面坠落 锄头才能很深地切开坚土
他的动作必须对故乡的传统负责 当兔子从他的胯间奔过 锄头恰好栽进地中
他锄的不是大地 那是一个更辽阔的概念 他的土地是小的
两亩半 在村子西头 马过河的岸上 有着核桃树和石榴树的那块
他的土地在去年叫作麦地,今年变换称呼 要与粮食吻合
春天的正午 我想象一个农民在距我六十公里的郊区锄地
作为我想象中的春天的核心 是一把锋利的锄头 我已陷入陷阱
我没有想到的是 当兔子跑过他的土地的时候 爪子带走了好些新土
那是春天的另一个核心 我却没有表达
对于“抒情”和封闭性的“词与物”(能指与所指)的重新清洗成为于坚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除了刚才提到的《想象中的锄地者》之外,还有《关于玫瑰》等诗。
于坚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处理了大量的“玫瑰”意象,比如《关于玫瑰》《被暗示的玫瑰》《正午的玫瑰》《正午的玫瑰 另一结局》。这既是一种语言学层面的“拒绝隐喻”,又是生活态度、日常观念以及诗人的世界观意义上的谱系性的“元诗”写作。
在《关于玫瑰》这首诗中,于坚对一种知识化的诗歌写作进行了彻底地不厌其烦地列举式的反思,比如对春天、四月、玫瑰的“美好性”修辞的策动,将垃圾场、黑暗、污秽、细菌和“玫瑰”并置在一起。四月也可能是污秽的、黑暗的——起码在诗歌中可以如此。
在进入这个已经被记载于抒情诗的月份之前
一只苍蝇不知道它能否进入“苍蝇”
一朵玫瑰不知道它能否进入“玫瑰”
一只候鸟不知道它能否进入“候鸟”
并非所有的事物都能像历史上的四月那样进入四月
在我索居的城市 四月未能在四月如期抵达
它未能穿越玻璃的黑暗 铁的黑暗 工厂的黑暗
未能穿过革命者仇视旧世界的黑暗
在一个没有苍蝇的四月怀念着同样没有出现的玫瑰
这就是世界的黑暗 四月没有穿越的黑暗
《被暗示的玫瑰》作为一种想象性的场景对接起精神生活的无着感,甚至这一想象真的会改变现实生活的瓦砾、砖头和杂草。而在这些诗中“玫瑰”和“花园”显然成了吊诡的龃龉关系,期待的和现实的二者之间发生了不断摩擦。
春天中我们在渤海上
说着诗 往事和其中的含意
云向北去 船往南开
有一条出现于落日的左侧
谁指了一下
转身去看时
只有大海满面黄昏
苍茫如幕
| 作者简介 |
霍俊明:诗人、批评家。著有诗集《有些事物替我们说话》《怀雪》,专著《尴尬的一代》《无能的右手》《悬崖上的陌生人》《远方有大事发生》《先锋诗歌与地方性知识》《从“广场”到“地方”》《变动、修辞与想象》《新世纪诗歌精神考察》等。曾获“诗探索”评论奖、年度青年批评家表现奖、大昆仑杰出诗歌批评奖、《诗刊》《南方文坛》《扬子江》《山花》《滇池》《星星》《诗选刊》年度评论奖、第四届“后天”双年批评奖等。
来源:作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