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结构名言
时间:2022-04-21 18:1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澎湃新闻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人口结构名言
1.关于脍炙人口的 名言警句
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 徐玮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树烈 人生就像奕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
-- 弗洛伊德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战国)庄周 人生意义的大小,不在乎外界的变迁,而在乎内心的经验。
人生的意义就在这个过程上。你要细细体认和玩味这个过程中的每节,无论它是一节黄金或一节铁;你要认识每节的充分价值。
—— 周庄 人生照例是一场值得一搏的争衡,然而它的奖品是拼斗。-- 拉尔夫.詹 人生是伟大的宝藏,我晓得从这个宝藏里选取最珍贵的珠宝。
2.脍炙人口的格言、谚语有哪些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3、差之毫厘,(失)缪之千里。 4、既来之,则安之。 5、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6、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7、人逢喜事精神爽。 8、谦受益,满招损。 9、有备则无患。 10、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11、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1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14、好马不在鞍,人美不在衫。 15、初生牛犊不怕虎。 16、事在人为,时事造英雄。 17、逆水行舟用力撑,一蒿松劲退千行。 18、人上一百,种种色色。 19、人心齐,泰山移。 20、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21、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22、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3、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4、车到山前必有路,水到滩头自有沟(桥到船头自然直) 25、饮水思源,忆苦思甜。 26、不见棺材(死尸)不掉泪; 不到黄河心不死。 27、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28、无事不登三宝殿。 29、福无双降,祸不单行。 30、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31、上山容易,下山难。 32、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3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4、晴带雨伞,饱带饥粮,洪水未来宜先防。 35、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36、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37、树怕剥皮,人怕伤心。 3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39、黄金有价,情无价。 40、身在曹营心在汉。 41、要人尊敬你,你先尊重别人。 43、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 44、自古雄才多磨砺,从来纨绔少伟男。 45、有事者事竟成。 46、不经一番刺骨寒,哪来梅花扑鼻香。 4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8、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49、好篱笆三个桩,好汉子三个帮。 50、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51、财富不是朋友,朋友才是财富。 52、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53、口里叫哥哥,背后摸家伙。 54、当面是人,背后是鬼。 55、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56、有志者不在年高,无志者空活百岁。 57、滴水尚可穿石,愚公志能移山。 58、身正不怕影了歪,酒好不怕巷子深。 59、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60、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61、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 62、忍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清云散。 63、时间好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 64、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65、骄兵必败。 66、浪子回头金不换。 67、雷声大,雨点小。 68、水不流,会发臭,人不学,会落后。 69、师傅引进门,修行在各人。 70、三个臭皮匠,合个诸葛亮。 71、众人拾柴火焰高。 72、百闻不如一见。 7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74、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75、上一次当,学一次乖。吃一堑,长一智。 76、解铃还需系铃人。 77、无风不起浪,有烟必有火。 78、笨鸟先飞早入林。 79、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肯攀登)。 80、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81、不到黄河非好汉。 82、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83、人有人言,兽有兽语。 84、不说不笑,一天不到。 85、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 86、树大分叉,人大分家。 87、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 88、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89、人亲水也甜。 9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91、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 92、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93、民以食为天。 94、君出于民,民出于土。 95、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96、一不做,二不休。 97、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98、十指连心,个个疼。 99、磨刀不误砍柴工。 100、大路朝天,各走各边。 101、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 102、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103、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104、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团。 105、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声震天。 106、高楼万丈平地起。 107、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108、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109、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 110、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11、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1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1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114、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1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1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17、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118、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119、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12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2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2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12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24、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3.寻求脍炙人口的名人名言
读书名言 一、中国古代读书名言10则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蒲松龄《阿宝》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
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训学斋规》 学贵精不贵博。
……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郑板桥 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邹韬奋《韬奋文集》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赵树理 ②西方读书名言10则 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234323563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我读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因。
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惟一正解的方法。 ——狄慈根:《辩证法的逻辑》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爱因斯坦 “书籍是人类的编年史,它将整个人类积累的无数丰富的经验,世世代代传下去。” ——坎耶里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惠普尔 “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 ——德伯里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托尔斯泰 “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
——弥尔顿 “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 ——尼克拉耶娃 “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
——赫尔岑 二、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三、1、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2、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3、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4、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5、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6、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7、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8、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9、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10、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11、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12、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 13、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14、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
4.有哪些脍炙人口的名言其实还有鲜为人知的后半句
1、
父母在,不远游。
下半句是 “游必有方”
意思是要是出游,必须要告知去处。
2、
“言必信,行必果”。 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后面还有一句:“硁硁然小人哉”。
意思就是:固执的庸士就是这样子。庸者,庸言庸行之庸,作平常义。
“硁(keng)硁然”形容浅薄而固执。因此孟子同学直接就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惟义所在”——只要合乎道义。
3、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出自《庄子.养生主》一直被许多人用于鼓舞学习者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在这之后还有一句“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意思大概就是说,你拿有限的生命去学什么没完没了的知识,你真是个二逼傻逼脑残呀!
4、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现在人们普遍理解作为儿女,要为家族续香火,不然就是不孝,完全错了。
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原话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是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意思是不孝的事情有很多(有三种之说,但孟子说过有五不孝),以不守后代之责为大。
舜没有告知父母就结婚了,这就是无后,但君子以为,和告知了差不多(因为一舜出家在外,二是尧要把女儿嫁给他,古有以帝王为父母一说,三舜的父亲对他很暴力,即使这样他还是很孝顺。
所以君子们都认为一样)。和生孩子续香火没一毛钱关系。
5、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6、
遥闻深巷犬吠声,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夫呓语,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既而儿醒,大啼。
5.人口结构的中国结构
2013年,我国人口已经出现新的变化趋势,人口结构已严重失调,人口结构性矛盾也日益显现,已成为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人口发展的主要矛盾,已影响人口可持续发展,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进一步完善人口政策很有必要。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20岁至29岁的男性人口总数为1.1484亿人,同年龄段女性为1.1358亿人,两者只差126万人,整体比例趋于均衡。 人口结构性矛盾凸显 一、人口老龄化提速,未富先老。
二、少子化日趋严重,未富先少。人口政策调整的主要障碍担心人口增长大幅反弹,补偿性生育高峰来临。
改进人口政策的建议我国人口发展已进入新阶段,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重新审视人口问题,全面地认识人口问题,客观分析人口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和新矛盾。要以前瞻的视野和战略眼光,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未雨绸缪及时对人口战略和政策作出战略性抉择,进一步完善人口与经济社会政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可持续发展,维护人口安全,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根据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数据,中国在1999年就进入了少子化社会(人口出生率低于15.0‰),并在2002年快速进入了严重少子化社会(人口出生率低于13.0‰),之后继续下降,直到现在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一直低于13.0‰;中国进入严重少子化社会已经持续了近十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0.887‰),可知:10-14岁(1994年~1998年出生)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低于7%(人口出生率低于14.0‰),约在1994年就进入了少子化社会;5-9岁(1999年~2003年出生)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低于5.5%(人口出生率低于11.0‰),约在1999年便快速进入了超少子化社会(人口出生率低于11.0‰);中国进入超少子化社会已经持续了十多年。
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发布了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可知:①少子化严重(注:少子化与老龄化有本质的区别;老龄化,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是民富国强的标志。少子化,是生活压力加大和及时行乐盛行的必然结果,是家灾国难的开始!)。
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5%以下,为超少子化;15%~18%,为严重少子化;18%~20%,为少子化;20%~23%,为正常;23%~30%,为多子化;30%~40%,为严重多子化;40%以上,为超多子化。)
②总和生育率极低。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总和生育率接近3.10-2=1.10;实现代际均衡的总和生育率,在发达国家为2.13,在发展中国家为2.30;实现代际低增长的总和生育率,在发达国家应达2.2胎;在发展中国家应达2.3胎~2.5胎(蓝领二胎,中产三胎,少数多胎或少胎)。)。
二居室住房彻底固化了“低生育社会”。城市化和二居室为主的城市住房体系,使中国彻底进入低生育率。
目前,中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过半,并且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市民已经成为中国的主体。由于房价高企、民怨载道,迫使政府和市场建设了以二居室为主(占70%以上)的城市住房体系;二居室的市民家庭大多只能选择生育一胎小孩,如果生二胎,只能是同性别才能住下(夫妻一室、小孩一室)。
当然,也有人能够将二居室换成三居室,但在生活和扶养小孩等方面的经济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能够有个二居室住已经相当不错了,换三居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梦想。根据现有中国城市住房情况,如果二居室(占70%以上)家庭均生一胎,三居室(占30%以下)家庭均生二胎,全国家庭平均不到1.3胎(70%*1+30%*2=1.3),是超低生育率。
这还未算全国8%-12%的不孕不育家庭。如果再考虑全国有5%-8%的人死亡(在成人前),中国的人口问题已经进入了极其严重的少子化阶段(泥潭)。
解决中国人口少子化问题的唯一办法只能是:鼓励生育和建设以三居室为主的住房体系。将“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人口均衡与家庭幸福委员会”,为实现人口的代际均衡(总和生育率的合理值为2.2胎-2.5胎),应该鼓励生育,以期达到“普通家庭二胎、主流家庭三胎、少数多胎和一胎”。
人·人口·人类——《何以为家》的启示
4月21日,黎巴嫩电影《何以为家》(直译:《迦百农》)举行点映专场。我捏着赠票,躬逢其盛。
我不是影迷,平日很少看电影。此番多半出于非电影动机。对于电影本身,我没有太多期待。然而,开映之后我就被这部电影所深深地吸引,看了一场还觉得不过瘾。第二天晚上,我又赶到中国电影资料馆看了该片的第二场点映。
两场点映下来,我发现这部影片名不虚传,的确是一台“眼泪收割机”(一个别出心裁的比喻!)。这部催人泪下的电影多少有点希腊悲剧所追求的卡塔西斯效应。它不仅让观众获得怜悯与恐惧的体验,使观众由此宣泄情感、陶冶情操,而且还一边“收割眼泪”,一边释放正能量。两次点映散场后,我都听见有观众小声地彼此告诫:咱们这样多好,珍惜和平、珍惜幸福吧……
黎巴嫩电影《何以为家》宣传海报
1
《何以为家》讲述了一个名叫赞恩的黎巴嫩穷孩子的故事。
赞恩出生在一个一贫如洗的多子家庭,自小生长在贝鲁特的贫民窟。因为家里穷,他无法上学,早早地就去杂货铺做起了帮工,凭借瘦小的身躯给人送水送煤气罐送各类杂货。后来,这平静的苦日子被妹妹萨哈的遭遇所打破:萨哈被发现来了初潮,随后被父母卖给杂货铺店主阿萨德。赞恩为此愤然离家出走。走投无路的赞恩被一个在游乐园餐厅做勤杂工的埃塞俄比亚女子拉赫收留,专事照看拉赫尚在吃奶的儿子约纳斯;拉赫失踪(因为没有合法证件被抓)后,他把约纳斯卖给了蛇头和人贩子阿斯普罗,并按阿斯普罗的指示回家取自己身份证,以便偷渡欧洲。他由此惊悉萨哈已因难产死去,于是,他操起利刃,把阿萨德捅成了残废……电影就从赞恩被刑拘的一刻开始倒叙。
讲述穷孩子故事的《何以为家》,有太多令人唏嘘和催人泪下的场景和台词:
小脸脏兮兮的赞恩一趟又一趟地拉着送货的推车穿行在肮脏、拥挤、嘈杂的贫民区街道……
九口之家挤在一起席地而睡,父母和子女仅有一帘之隔,大人在黑暗中的动静清晰可闻……
小赞恩跟着父母制毒,和妹妹一起在路边叫卖甜菜汁……
小孩子活泼好动,大人无暇或者无心看管,只好用金属链子(如赞恩最小的妹妹)或者塑料绳子(如约纳斯)拴住小朋友的脚踝……
拉赫只能偷偷喂养自己偷偷产下的儿子:工作的时候,她把约纳斯藏在杂物间里,还得寻机偷偷喂奶;在上下班的路上,她把约纳斯藏在购物车里推着走……
身为保育小哥的赞恩,不仅想方设法为约纳斯解决吃喝,而且知道唱摇篮曲,知道如何让约纳斯愉快、兴奋、蹦迪,还任由约纳斯习惯性地在他胸前摸索在妈妈胸前摸索的东西……
赞恩顺手牵羊,给嗷嗷待哺的约纳斯弄来一瓶新鲜母乳,约纳斯喝了一口就察觉到异样:这不是我的妈妈!约纳斯差点噎着……
赞恩在陌生人面前声称黑宝宝约纳斯是自己的亲弟弟,并为此辩称:我们跟他一样,生下来就是黑皮肤,后来我们长大了,皮肤就变白了……
拉赫和她的儿子都是黑户,所以只能把儿子“像老鼠一样养在地底下”,所以她的儿子“一出生就死了,他不存在”;赞恩一家也是没有身份证的黑户,所以闹出了人命:大出血的萨哈因为是黑户而被医院拒绝收治,所以产生了怪诞:赞恩被拘押之后,立刻有牙医过来给他鉴定年龄,其待遇如同牲畜市场上的牛马骡驴……
影片始于法医为赞恩看牙口,终于赞恩掷地有声的电视讲话:
我希望那些无力照顾孩子的人不要生孩子。孩子能得到什么呢?暴力,虐待,侮辱,殴打,锁链,水管,皮带。我听到的最温和的话是:滚开!混账!人生就像狗屎,比我脚上的鞋子还脏。我活在地狱里,就像我做梦都想吃的鸡一样,备受煎熬。人生充满苦难!我曾经以为我们长大了就会变成好人、受人尊敬和爱戴,但是上帝不想让我们变成那样,他要我们当地毯供人踩踏……我恳求我的父母别再生孩子了!
有这样的故事、这样的画面、这样的语言,还有如此完美无缺的首尾呼应,影院里的卡塔西斯可谓油然而生。相应地,“眼泪收割机”悄无声息地忙个不停。难怪《何以为家》在戛纳电影节首映后观众起立鼓掌15分钟,难怪该片荣获奥斯卡提名奖,导演娜丁·拉巴基也由此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阿拉伯裔女导演。
2
娜丁·拉巴基是一个优秀的导演。她既擅于观察和思考,也擅于抽象和拔高。她从政治、哲学乃至形而上的场面思考贫困问题,把贫困现象与人的权利、人性尊严、人的本质等问题联系在一起,所以,她的艺术处理令人耳目一新,她的电影产生了巨大的情绪感染力和思想冲击力。
《何以为家》开片的第一个镜头就别出心裁,就充满陌生化效果。为什么有牙医给赞恩看牙口?因为赞恩家里穷,天生是黑户,所以他没有身份证;没有身份证就无法得知其出生年月,就只能找牙医看他的牙口。结论:没有证件你就不是人,你的待遇必然形同牲口。在娜丁·拉巴基这里,身份问题又具象又抽象。一方面,它是具象的。所谓身份,就是一纸证明,就是身份证。身份证有助于解答“这是谁?”的问题。另一方面,身份问题是一个抽象的哲学问题。哲学负责追问“这是不是人?”。
令人惊讶的是,《何以为家》的故事性、戏剧性和悲剧性都与这双重意义上的身份问题密切相关。试想:赞恩不持刀杀人,这电影还有故事吗?这故事还有震撼效果吗?再想想:赞恩为何杀人?因为妹妹死了。妹妹为何死亡?因为医院拒绝救治。医院为何拒绝救治?因为她没有身份证明!换言之,死神就是那张天然缺失的身份证!我们还可以继续追问:赞恩早已离家出走,和家人断绝了联系,他怎么知道妹妹死了?还是因为一张身份证!蛇头说,他计划中的偷渡需要一纸身份证明,所以他偷偷回家取他那张其实并不存在的身份证。回家后,他被父母撞见并发生争吵,勃然大怒的父亲向他怒吼:这家里没有出身证明,只有死亡证明……
身份问题同样主宰着拉赫的命运。拉赫为何把活蹦乱跳的儿子当作一桩见不得人、见不得光的秘密来掩盖?因为她的儿子没有身份证。一直想收购约纳斯的阿斯普特又晦涩又直白地告诉拉赫:“你儿子一出生就死了!他不存在!”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这句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言似乎很适合用来翻译黎巴嫩蛇头这句诛心的话。赞恩为何用滑板车改装的婴儿车拉着约纳斯流落街头?因为拉赫被抓。拉赫为何被抓?因为她没有身份证。事实上,拉赫一直在为一纸身份证打工、挣钱、攒钱,并且不断与蛇头讨价还价:“——900美元行不行?——1500美元,一分不能少!谁给你取名叫泰格斯特的?是我!”可悲的是,她最后还是因为没有她梦寐以求的一纸身份证明被逮捕。
同样别出心裁的,还有《何以为家》片头的诉讼场景。我们看到,法院在受理一起不同寻常的案子:赞恩状告其父母,诉由是父母生下了他!这是一个闻所未闻的诉讼案。法院会受理这样一起诉讼?我拿这个问题请教了一位刑法学教授。他答复说:可以,但需要委托一位公益律师出庭起诉,诉由则因人而异,但不可能是“他们生下了我”。然而,《何以为家》偏偏就凭借这个不成立的诉由搞出一个庭审场景:赞恩和帮助他的公益女律师与赞恩的父母对簿公堂,前者起诉后者生下了赞恩。身处被告席的赞恩父母自然是听得一头雾水。他们只能从自己卑微的社会地位寻找原因:“我们就是受气包,谁都可以告我们”。我们的观众本来也应一头雾水,甚至义愤填膺。这不仅是莫须有的罪名,而且属于大逆不道。何况赞恩的父母已经把赞恩拉扯到了12岁。但事情就怪了。在一个即便“生而未养”也需“断指相还”(这句古训的完整说法是:“生而未养,断指可还。生而养之,断头可还。未生而养,百世难还”)的国度,观众竟然齐刷刷地站到起诉方赞恩一边。生而未养就是罪!
这是一个小小的奇迹,一个卡夫卡式的奇迹。众所周知,《变形记》开篇就说“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躺在床上。”人能变甲虫?不可能。可是,读着读着,我们逐渐明白格利高尔为何变为甲虫。他的长篇小说《诉讼》(也译为:《审判》)与《变形记》如出一辙,开篇第一句话就写:“一定是有人造了约瑟夫·K的谣,因为他根本没有什么过错,却在一天早上给逮捕了”。但接下来读者会慢慢理解约瑟夫·K为何受到指控。卡夫卡小说之妙,在于它始于荒诞不经,终于真实合理;娜丁·拉巴基的本事,在于把现实和超现实融于一炉,在无形之中让观众接受了“生而不养就是罪”这一开篇立论。
值得提醒的是,在庭审一场出演公益律师的,不是别人,而是导演娜丁·拉巴基本人。而且,她还有意把自己的名字赠予片中人物。她是娜丁·拉巴基(Nadine Labaki),片中人物叫娜丁·艾尔·阿拉姆(Nadine Al Aalam)。导演如此披挂上阵,其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3
从电影资料馆观影出来时,一位电影界的朋友不无诧异地问我:“你看了两遍?你受得了?我可受不了。”我承认,《何以为家》看得我心潮澎湃,但我终究不属于“眼泪收割机”的服务对象。这不是因为我的泪点太高,而是因为我的眼睛看到许多温暖的、甚至是喜人的画面。所以我的思想跑了偏,偏离了“生而不养”这一思想红线,我在脑子里思考起别的问题。
电影里,黎巴嫩的穷人和难民的生活条件不是我们想象那么糟。他们普遍用坐式抽水马桶,而且干干净净,赞恩拉着妹妹在路边找的卫生间也不例外。卫生间是衡量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还有,这里的穷孩子也使用一次性尿不湿,也有气垫玩具盆可玩。诸多的细节和画面表明,这是一个底子很厚、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家。网上看到数据印证了我的直感:2017年,黎巴嫩的人均GDP为12081.55美元。前述的儿童玩具和日常用具,在黎巴嫩早已习以为常。
电影里,黎巴嫩民风淳朴,社会环境并不险恶。我们没有看见多少尔虞我诈,也不见多少恶意和盘算。赞恩拉着约纳斯穿行大街小巷,几乎处于半乞讨状态,不仅没有人为难他们、伤害他们,还不断有人施以援手。赞恩买不起饮料的时候,旁边的小伙子马上就递给他一瓶(虽然他拒绝)。
电影里的大人很虔诚、很乐观。监狱里的犯人和探监者都能谈笑风生,有些还跟走亲串户一样轻松和喜悦。人们相信上帝,相信未来。孩子没了,抹掉眼泪再生一个就是。
这部电影让我对黎巴嫩这个国家产生了浓厚兴趣。我发现,这个让我们产生同情和怜悯的国家,虽然面积仅一万平方公里,人口仅六百多万,却令人刮目相看。
黎巴嫩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它西临地中海,东依高耸的黎巴嫩山脉,年均降水量达1000多毫米(远超北京的625毫米),在中东国家里面几乎算是一枝独秀。难怪有“黎巴嫩没有骆驼”的说法。
黎巴嫩有灿烂的古代文明,这一地区原为古代腓尼基的一部分,它先后经历了埃及王国、亚述帝国、巴比伦帝国、波斯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以及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近代以来又成为英法两国的势力范围,当今世界的三大一神教都在这里诞生和交汇。这块土地有深厚而丰富的文化积淀,文物古迹比比皆是。
当代黎巴嫩人所认同的祖先,是极富传奇色彩的腓尼基人。贝鲁特市中心的豪华酒店就取名InterContinental Phoenicia Beirut:贝鲁特腓尼基洲际酒店。腓尼基人有多传奇?早在3000年前,腓尼基商人就活跃于地中海以及非洲和西欧沿海地区,他们在地中海地区叱诧风云,是令人敬畏的航海民族和经济动物。他们让罗马帝国的历史学家心有余悸。更加令人称奇的是,腓尼基人所发明的22个字母被视为拉丁字母的前身,他们因此堪称西方文字之父。不言而喻,神奇如腓尼基人,谁都想认祖先。有此意愿的,不仅有黎巴嫩人,还有英国人和爱尔兰人。2004年10月,在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赞助之下,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基因专家对2000份血样进行了基因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黎巴嫩人与腓尼基人最接近!这一结论似乎还得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的印证:今日的黎巴嫩,其海外人口约1500万,几乎三倍于国内人口。现代黎巴嫩人似乎和他们的腓尼基祖先一样擅长闯荡世界。
黎巴嫩可谓人杰地灵,应该成为一个美丽而富庶的国度。它也的确借助无烟工业——旅游、贸易、金融——打造了辉煌,所以它有“近东的瑞士”的美称,首都贝鲁特则被称为“近东的巴黎”。然而,在上个世纪70年代,这里爆发了一场血腥的内战。这场持续十六年的战争造成逾10万人遇难、逾20万人受伤、约90万人流离失所。战争把这个国家变成了火海和废墟,带来无数的仇杀和恐怖袭击,给人民留下挥之不去的惨痛回忆。“近东的瑞士”随之变成了“迦百农”。什么是“迦百农”?“迦百农”原本为地名,指的是今以色列加利利湖西北岸和约旦河西五公里的一片地区。根据圣经的说法,那是耶稣·基督的传道之地。与此同时,法语和阿拉伯语的“迦百农”(Capernaum)又是一个隐喻,意为“混乱之地”。《何以为家》所利用的,与其说是“迦百农”的本义,不如说是其喻义。它给观众展现的,是一幅混乱的黎巴嫩社会图景。其实,如果不考虑市场和大众趣味,这部电影的片名真应直译为《迦百农》。“迦百农”不仅写实,而且一听就是艺术片。
黎巴嫩内战是一场发人深省的战争。其起因和导火索尤其值得关注。
成立于1943年的黎巴嫩共和国,是一个教派林立的国家。这里有基督徒有穆斯林,而基督徒和穆斯林内部又分为各种派别和势力。譬如,基督徒里面有马龙派、希腊东正教、罗马天主教、亚美尼亚东正教等等,穆斯林则分什叶派、逊尼派、德鲁兹派,等等。不过,在黎巴嫩独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大家相安无事,和睦相处。主要原因,在于法国委任统治期间(1920-1941)留下的民主建制使各派得以利益均沾:基督教马龙派人士担任总统和军队总司令,伊斯兰教什叶派和逊尼派人士分别出任议长和总理,议员和部长席位则由大大小小的18个教派按人口比例分配。基督徒主宰军政大权的事实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也不是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基督徒和穆斯林的人口大致持平,另一方面,基督徒长期得到西方宗主国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心理惯性。然而,一个始料未及的新情况让民主变成了一柄双刃剑:由于结构性的人口快速增长,穆斯林一方要求进行人口普查并且根据普查结果调整国家的权力架构——民主制就是一人一票!基督徒一方拒绝人口普查(黎巴嫩最近的一次人口普查是在国家独立前的1932年),其他一切更是免谈。于是,1975年4月15日发生在巴勒斯坦游击队和隶属基督教马龙派的长枪党之间的一场武装摩擦,终于引爆了黎巴嫩内战。黎巴嫩举国上下——从政府到军队到老百姓——陷入分裂并卷入战乱。
这是一场惨烈的宗教战争,堪称中东版的三十年战争。正如发生在神圣罗马帝国土地上的三十年战争交织宗教信仰(天主教和新教)和世俗现实利益的对立,域外势力又纷纷插手甚至直接出兵,黎巴嫩内战同样打得昏天黑地,外国势力纷纷进入战场,其中包括叙利亚、以色列、伊朗、巴勒斯坦游击队,等等。美国也一度联合法国、意大利组成多国维和部队开赴黎巴嫩。而且,这场战争不是简单的宗教对立,譬如,主要由穆斯林的阿拉维派组成的叙利亚政府军就曾公开支援过与穆斯林的逊尼派武装打仗的黎巴嫩基督徒。
黎巴嫩内战于1991年结束。尽管各方的矛盾依然尖锐,各方利益依然错综复杂,但国家还是得以快速重建,经济和民生逐渐恢复。对此,具有传奇色彩的亿万富翁总理拉克菲·哈里里功不可没。但是好景不长。哈里里总理在2005年遇刺;2011年,叙利亚爆发大规模内战。黎、叙两国原本一家(1943年黎巴嫩才从叙利亚独立出来,黎叙亲如欧洲的德奥),叙利亚内战爆发后,涌入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多达150万,占黎巴嫩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叙利亚难民还享受来去自由。
娜丁·拉巴基1974年出生在贝鲁特。这位黎巴嫩的70后在炮火中度过了少年时光。战争及其后果,给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她的电影所展现的,是一个受到战争重创的黎巴嫩。在《何以为家》的片头,我们看见一群少年端着木质玩具冲锋枪在街头打闹,他们把模仿战争当成了娱乐。电影中千疮百孔的旧建筑、司空见惯的制毒售毒场景(战争把富饶的贝卡谷地变成了世界四大毒品原料种植地之一)、杂乱无章的简易棚屋、四处可见的难民营和难民救济站都在提醒战争的后果与存在。是战争让黎巴嫩变成了迦百农。
4
《何以为家》是一则针对生育问题的电影人权宣言。它站在人权的高度,呼吁人们优生优育,呼吁穷人计生少生。导演娜丁·拉巴基独辟蹊径,把镜头对准了盲目超生和生而不养的受害对象——穷孩子,用催人泪下的故事来演绎自己的观点,把盲目超生和生而不养的后果触目惊心地展现在观众眼前。电影的画面是真实的,情感是真实的。据说,她召集的演员都是群众演员,她的影片资料全都来自实地收集和访谈。因此,《何以为家》就像是一部纪录片。赞恩在片尾发表的电视讲话虽然明显带有成人腔,但依然产生了掷地有声、一呼百应的效果。
《何以为家》所传达的,无疑是一种深入人心的、几乎具有普世性质的生育观。但十分吊诡的是,看过《何以为家》之后,我才意识到这一观念的一维性、抽象性、相对性。因为生育问题与人口问题密切相关,而人口问题至少可以从三个维度——个体、群体、人类——进行思考。
从个体考虑,优生优育是必然选择。人之为人,应该享有温饱、健康、亲情、尊严。这是现代人权观,是普遍价值。《何以为家》自然是宣传这一观念的。整个观念我们并不陌生——“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这一观念的积极响应。
如果从人类和地球资源的角度进行思考,计划生育势在必行。地球已经人满为患,地球养不活这么多人……这是成立于1968年的国际性民间团体罗马俱乐部(Club of Rome)向人类发出的急切呼吁。从《增长的极限》(1968)到《翻转极限》(2018),罗马俱乐部一直在用触目惊心的事实和数据呼吁人类要节制生育、同时抛弃物质主义的生活观。
思考生育和人口问题的第三个维度,是我们所属的区域和族群。人,不是抽象的存在。名副其实的地球人或者世界公民不存在,听起来非常诗意的地球村,其实是真正的无政府状态。不同的国籍、种族、宗教以及不同的文化和政治信仰把人类分为存在竞争关系的各种族群,我们看问题的时候族群视角不可避免。而一旦从这个角度思考生育和人口问题,事情就复杂了。是非曲直还可能随之发生翻转。
中东地区的主导文化是伊斯兰文化,穆斯林占人口的绝大多数。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伊斯兰教宗派林立,影响了阿拉伯地区的现代化进程,该地区只能仰仗石油,所以在和小小的以色列的较量中似乎总是居于下风,尽管它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但是,现在人们清楚地看到,人口成为其令人羡慕的比较优势。阿拉伯地区为何人丁兴旺?在《何以为家》中:母亲在得知自己又怀上孕之后对赞恩说:“上帝夺走你一样东西,就会赐予你另一样东西。我怀孕了。”是啊,虔诚信神的赞恩妈妈怕什么?我失去一个女儿,但是我马上又生一个。
欧洲文明立足于两希即希腊和希伯来-基督教传统。自启蒙运动以来,二者此消彼长,神道和神圣逐渐让位于人道和世俗。其结果之一,就是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体,越来越重视个体的尊严、感受和幸福,倾听神谕的人越来越少,一直反对使用避孕药和避孕套的梵蒂冈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前任教皇本笃十六和现任教皇圣方济各也透出一些让反对者感到欣慰的口风:前者在2010年对避孕套的防艾滋功能表示赞赏,后者在2015年告诫“天主教徒不必像兔子一样快速繁殖”。于是,在欧洲(主要指西欧)的物质财富得到极大地积累、人权得到充分地保障的时候,欧洲的人口出现了负增长。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移民和难民从临近的近东和非洲奔赴欧洲。欧洲有财富,还有人权,这里是第三世界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应许之地。这个道理,连年幼无知的小难民都知道。于是,我们在《何以为家》中看到,从叙利亚逃难过来的小姑娘梅森骄傲地向赞恩透露,她要去瑞典。为什么去瑞典?“他们不会绑架你,我有自己的房子,别人要想进门就要敲门,我不想开门的时候就不开,那里的小孩只会自然死亡。”梅森姑娘的想法朴素而深刻。不过,面对移民潮和难民潮,欧洲人自己是什么感受?我们看到,欧洲各国的政府和知识精英坚持欢迎文化,避谈矛盾和分歧,努力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右翼和一些民间团体则追问“什么是欧洲?”、“欧洲是谁的欧洲?”等问题。对欧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忧虑在民间比较普遍。美国著名智库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就针对穆斯林在欧洲的人口比例问题比较过民间感受和实际数据,结论是:想象远远大于实际。在法国,人们感觉穆斯林占人口的三分之一,实际不到十分之一。皮尤智库还在2016年的移民和难民数据的基础上、按照三种情况对2050年穆斯林在欧洲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进行了推算,得出7.4%、11.2%和14%这三种结果。
欧洲人的未来之忧,源自此消彼长的现实状况。一方追随人道和实现个体的原则,生育问题常常置之度外,一方听从多子多福的神谕把娃娃生了一个又一个。
但如果换个角度看,担忧欧洲不欧属于杞人忧天。欧洲人,退一步海阔天空。阿拉伯和欧洲,是广义的同文同种。大家都是白种人,两大宗教都是一神教,昔日的宗教战争属于同室操戈。再说,根据在欧洲诞生的启蒙思想,宗教是平等的。德国启蒙思想家莱辛在两百多年前就把为何要平等对待三大宗教的道理讲得一清二楚。他的剧本《智者纳旦》(1778)也因此不朽,至今仍然是德国诸多剧院的保留节目。如果承认宗教平等,就不用担心谁跟谁传教。
在生育观和人口政策方面,中国也走过一条曲折之路。作为人口大国,中国在外部世界的形象和遭遇同样耐人寻味:在中国经济落后的时代,外界不嫌中国人多,对计生政策的批评不绝于耳;当一个庞大的中产人群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出现后,却又出现了一种声音担心地球资源不够分配……
《何以为家》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生育问题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我们既是享有天赋权利的个体,又置身特定的社会群体,我们带有不同的国家、种族、文化和政治属性。与此同时,我们还是人类的一员,我们需要学会换位思考,也必须全方位地思考生育和人口问题。向娜丁·拉巴基导演致敬!她的电影促使我思考一个严肃而重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