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官的名言

时间:2022-04-22 03:16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汉中在路上 | 评论: 次 | 点击:

谏官的名言

1. 历史上著名的谏官都是谁

历史上著名的谏官,首推唐代的魏征。

魏征(580-643) 字玄成,原为唐高宗李渊太子李建成部下,任太子洗马。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即位,喜他直率,擢为谏议大夫。他好犯颜直谏,前后陈谏二百余事,深为太宗器重,迁为尚书左丞。贞观三年(629年),任秘书监,参预朝政,贞观十年(635年),为侍中,能识大体,以常情处事。受诏监修梁、陈、齐、周、隋史,又总编《群书治要》,书成,进官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死后,唐太宗思念不忆,叹息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殁,朕亡一镜矣!"

其次当数宋代的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是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宋英宗年间出任谏议大夫,宋神宗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1070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次年,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即位,还朝任职。1085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党,废止新法。

还有北宋的张舜民。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佑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佑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2. 秋声赋名句

名句:

1.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廖.

2.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犹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原文: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余曰 一作:予曰)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秋声赋》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辞赋作品。此赋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秋,欧阳修时年五十三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艰难,故心情苦闷,乃以“悲秋”为主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全文以“秋声”为引子,抒发草木被风摧折的悲凉,延及更容易被忧愁困思所侵袭的人,感叹“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也是作者自己对人生不易的体悟。全文立意新颖,语言清丽,章法多变,熔写景、抒情、记事、议论为一炉,显示出文赋自由挥洒的韵致。

3. 欧阳修的《秋声赋》有哪些名句

秋声赋(北宋 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澎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 “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简注与简介 悚(sǒng)然:惊惧. 鏦(cōng):金属相击声. (lì)冽:寒冷.砭(biān):剌.黟(yī):黑.戕(qiāng):杀害. 此赋作于仁宗嘉佑四年1059年秋,欧阳修时年五十三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艰难,故心情苦闷,乃以“悲秋”为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描绘了山川寂寥、草木零落的萧条景象,借景抒写了对人事忧劳和与秋关联的音声情象的悲感,但最后“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却转喻祸根在人.全篇语言流畅、声情并茂,不愧为佳作. 译文: 欧阳先生我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一听,惊道:“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声,忽然变得汹涌澎湃,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好像金属相互撞击.再(仔细)听,又像奔赴战场的军队正衔枚疾进,听不到任何号令声,只有人马行进的声音.于是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声,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我恍然大悟,叹道:“唉,可悲啊!这就是秋声呀,它为什么而来呢(它怎么突然就来了呢)?秋天的情景是:它的色调凄凄惨淡,烟霭飘散,云气密集;它的形貌爽朗清新,天空高远,日色晶明;它的气候清冷萧瑟,悲风凛冽,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冷落苍凉,川流寂静,山林空旷.所以它发出的声音时而凄凄切切,时而呼啸激昂.秋风未起时,绿草彼此争盛,丰美繁茂;树木葱茏青翠,令人心旷神怡.然而一旦秋风吹过,拂过草地,草就要变色,掠过森林,树就要落叶.它用来摧败花草使树木凋零的,便是一种肃杀之气的余烈.秋天是刑官执法的季节,它在时令上属阴;秋天又象征着用兵,它在五行中属金.这就是常说的天地之义气,它常常以肃杀为意志.自然对于万物,是要它们在春天生长,在秋天结实.所以秋天在音乐的五声中又属商声,商声是西方之声,夷则是七月的曲律之名.商,也就是‘伤’的意思,万物衰老了,都会悲伤.夷,是杀戮的意思,凡万物过了繁盛期,都会走向衰败. “唉,草木是无情之物,尚有衰败零落之时.人为动物,在万物中又最有灵性.无穷无尽的忧虑煎熬他的心绪,无数琐碎烦恼的事来劳累他的身体;费心劳神,必然会损耗精力.更何况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忧虑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自然会使他鲜红滋润的肤色变得苍老枯槁,乌黑光亮的须发变得花白斑驳.(人非金石)为什么却要以并非金石的肌体去像草木那样争一时的荣盛呢?应当仔细考虑究竟是谁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多磨难,又何必去怨恨这秋声呢?” 书童没有应答,低头沉沉睡去,只听得四壁虫鸣唧唧,像在附和我的叹息. 赏析一: 文章用第一人称的笔法来写.一开始作者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从静到动,令人悚惊的秋夜奇声,营造了一种悲凉气氛.“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倏然而听之.”作者正在秋夜专心致志地读书,忽听一种奇特的声音从西南方传来.作者惊讶于这样的声音,细听,起初似雨声淅淅沥沥,又似风声潇潇飒飒,忽然又如波涛奔腾翻涌,又似狂风暴雨骤然而至.它接触到物体上,又发出如金铁相撞的鏦鏦铮铮的声音,又好像奔赴敌阵的军队,衔枚迅跑,听不到号令,只听到人马行进之声. 作者用风声,波涛,金铁,行军四个比喻,从多方面和不同角度,由小到大,由远及近地形象地描绘了秋声状态.用形象化的比喻,生动鲜明地写出了作者听觉中的秋声的个性特点,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 接着作者引出与童子对话,从浮想联翩,又回到现实,增强了艺术真实感.作者对童子说:“此何声也?如出视之.”童子回答:“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童子的回答,质朴简明,意境优美、含蓄.这里,作者的“悚然”与童。

4. 中国历史上的谏官有哪些

最早的谏官应是齐桓公时的大谏,秦时设谏大夫,属郎中令,掌议论,此职一直到宋朝。汉武帝时增设光禄大夫、议朗、大中大夫,其它官加散骑常侍、侍中,常侍也可对皇帝谏议,隋时改侍中为纳言,唐时设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拾遗,左、右补阙等。宋代改拾遗为正言,补阙和司谏,又设左、右谏议大夫为谏官的长官,元以后谏官制名存实亡。

唐时是我国历史谏官最活跃的时期,如名臣魏徵、王圭、诸遂良、孙伏枷等都做过谏议大夫,都成为宰相(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而魏徵和唐太宗进谏和纳谏的故事已是千古美谈,而宋代谏官更是让皇帝都害怕,太祖和仁宗多次被谏官弄的气急败坏而又无可奈何,最后还是听从谏官的意见。而名臣司马光,包拯都任过同知谏院。

5. 欧阳修的《秋声赋》有哪些名句

秋声赋(北宋 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澎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 “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简注与简介 悚(sǒng)然:惊惧。

鏦(cōng):金属相击声。 (lì)冽:寒冷。

砭(biān):剌。黟(yī):黑。

戕(qiāng):杀害。 此赋作于仁宗嘉佑四年1059年秋,欧阳修时年五十三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艰难,故心情苦闷,乃以“悲秋”为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

描绘了山川寂寥、草木零落的萧条景象,借景抒写了对人事忧劳和与秋关联的音声情象的悲感,但最后“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却转喻祸根在人。全篇语言流畅、声情并茂,不愧为佳作。

译文: 欧阳先生我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一听,惊道:“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声,忽然变得汹涌澎湃,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好像金属相互撞击。再(仔细)听,又像奔赴战场的军队正衔枚疾进,听不到任何号令声,只有人马行进的声音。

于是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

四下里没有人声,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我恍然大悟,叹道:“唉,可悲啊!这就是秋声呀,它为什么而来呢(它怎么突然就来了呢)?秋天的情景是:它的色调凄凄惨淡,烟霭飘散,云气密集;它的形貌爽朗清新,天空高远,日色晶明;它的气候清冷萧瑟,悲风凛冽,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冷落苍凉,川流寂静,山林空旷。

所以它发出的声音时而凄凄切切,时而呼啸激昂。秋风未起时,绿草彼此争盛,丰美繁茂;树木葱茏青翠,令人心旷神怡。

然而一旦秋风吹过,拂过草地,草就要变色,掠过森林,树就要落叶。它用来摧败花草使树木凋零的,便是一种肃杀之气的余烈。

秋天是刑官执法的季节,它在时令上属阴;秋天又象征着用兵,它在五行中属金。这就是常说的天地之义气,它常常以肃杀为意志。

自然对于万物,是要它们在春天生长,在秋天结实。所以秋天在音乐的五声中又属商声,商声是西方之声,夷则是七月的曲律之名。

商,也就是‘伤’的意思,万物衰老了,都会悲伤。夷,是杀戮的意思,凡万物过了繁盛期,都会走向衰败。

“唉,草木是无情之物,尚有衰败零落之时。人为动物,在万物中又最有灵性。

无穷无尽的忧虑煎熬他的心绪,无数琐碎烦恼的事来劳累他的身体;费心劳神,必然会损耗精力。更何况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忧虑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自然会使他鲜红滋润的肤色变得苍老枯槁,乌黑光亮的须发变得花白斑驳。

(人非金石)为什么却要以并非金石的肌体去像草木那样争一时的荣盛呢?应当仔细考虑究竟是谁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多磨难,又何必去怨恨这秋声呢?” 书童没有应答,低头沉沉睡去,只听得四壁虫鸣唧唧,像在附和我的叹息。 赏析一: 文章用第一人称的笔法来写。

一开始作者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从静到动,令人悚惊的秋夜奇声,营造了一种悲凉气氛。“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倏然而听之。”

作者正在秋夜专心致志地读书,忽听一种奇特的声音从西南方传来。作者惊讶于这样的声音,细听,起初似雨声淅淅沥沥,又似风声潇潇飒飒,忽然又如波涛奔腾翻涌,又似狂风暴雨骤然而至。

它接触到物体上,又发出如金铁相撞的鏦鏦铮铮的声音,又好像奔赴敌阵的军队,衔枚迅跑,听不到号令,只听到人马行进之声。 作者用风声,波涛,金铁,行军四个比喻,从多方面和不同角度,由小到大,由远及近地形象地描绘了秋声状态。

用形象化的比喻,生动鲜明地写出了作者听觉中的秋声的个性特点,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 接着作者引出与童子对话,从浮想联翩,又回到现实,增强了艺术真实感。

作者对童子说:“此何声也?如出视之。”童子回答:“星月皎洁,明。

6. 书东坡突围中的名句

在专制制度下的统治者也常常会摆出一种重视舆论的姿态,有时甚至还设立专门在各级官员中找岔子、寻毛病的所谓谏官,充当朝廷的耳目和喉舌。乍一看这是一件好事,但实际上弊端甚多。这些具有舆论形象的谏官所说的话,别人无法声辨,也不存在调查机制和仲裁机制,一切都要赖仗于他们的私人品质,但对私人品质的考察机制同样也不具备,因而所谓舆论云云常常成为一种歪曲事实、颠倒是非的社会灾难。这就像现代的报纸如果缺乏足够的职业道德又没有相应的法规制约,信马由缰,随意褒贬,受伤害者无处可以说话,不知情者却误以为白纸黑字是舆论所在,这将会给人们带来多大的混乱!苏东坡早就看出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认为这种不受任何制约的所谓舆论和批评,足以改变朝廷决策者的心态,又具有很大的政治杀伤力(“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必须予以警惕,但神宗皇帝由于自身地位的不同无法意识到这一点。没想到,正是苏东坡自己尝到了他预言过的苦果,而神宗皇帝为了维护自己尊重舆论的形象,当批评苏东坡的言论几乎不约而同地聚合在一起时,他也不能为苏东坡讲什么话了。

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虽怀坎〔土禀〕于时,遇事有可遵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

这么真诚的勇敢,这么洒脱的情怀,出自天真了大半辈子的苏东坡笔下,是完全可以相信的,但是,让他在何处做这篇人生道义的大文章呢?没有地方,没有机会,没有观看者也没有裁决者,只有一个把是非曲直忠奸善恶染成一色的大酱缸。于是,苏东坡刚刚写了上面这几句,支颐一想,又立即加一句:此信看后烧毁。

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那阙著名的“卜算子”,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这种精神遭遇: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像苏东坡这样的灵魂竟然寂然无声,那么,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让这个世界大吃一惊。

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7.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古代格言出自

出自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意思是: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拼音:jiān tīng zé míng ,piān xìn zé àn

兼听:多方面听取不同意见。

明:明辨是非。

暗:糊涂,辨不清事实真相。

扩展资料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典故:

唐太宗问宰相魏征:“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征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您才能不受欺骗,下边的情况您也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

从此,唐太宗很注意听取下面说的谏言,鼓励大臣直言进谏。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悲痛地说:“用铜做镜子,可以看出衣帽穿着是否整齐,用历史做镜子,可以明白各个朝代为什么兴起和没落;用人做镜子,可以清楚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和得失。今天魏征不在了,我真是失掉了一面好镜子啊!”

谏官的名言

汉中古代文人的“为官之道”

第八章:科技长河

汉中作为远古文明的发祥地、诗骚的孕育地之一,自西汉即“世修文教”,产生了“凿空”西域的张骞、“卓冠古今”的李固等历史巨人,文化积淀深厚,文化传统优良。汉中人崇尚知识、积极达观、讲求实际、淡泊名利、注重节操,造就了特色浓郁的地域文化传统。自三代直至近世,四千多年来,汉中的文脉代代相传、绵延不绝。

文人禀赋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颇能说明汉中文人的特性。南朝刘宋时,梁州州将范柏年至京师觐见明帝刘彧,因言及广州有贪泉,帝问柏年:“卿州复有此水否?”答曰:“梁州惟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又问:“卿宅在何处?”柏年答曰:“臣所居廉、让之间。”(《南史•胡谐之传》)范柏年本为梓潼(今属四川)人,土断属梁州华阳郡(治华阳县,今陕西勉县西老城),故后世汉中、梓潼都以当地地名诠释柏年之说。汉中确有文、武、廉、让之地名,廉让确也是汉中文人之特质。但是,汉中人的禀赋又是复杂的、多面的,既有勤奋乐学之风尚,也有一时视“读书无效”之倾向;既有开拓进取的精神,也有隐而不仕的习惯;而刚正耿介则是其传统,鲜见阿谀逢迎之徒。

汉中古代文人的“为官之道”

士人隐居图

勤奋乐学与视“读书无效” 《华阳国志》记载,两汉时,汉中“世修文教”、“群儒修业”。西汉杨王孙、张猛、郑子真,东汉李郃、李固、李历、陈纲,以至于蜀汉陈术,北周赵文表,无一不是勤奋好学的楷模。特别是东汉,“自建武以后,群儒修业,开按图纬,汉之宰相当出坤乡。于是司徒李公屡登七政,太尉子坚奕世论道。其珪璋瑚琏之器则陈伯台、李季子、陈申伯之徒,文秀昧玮晔。其壮牧郡守,冠盖相继,于西州为盛,盖济济焉。”在战乱时期,北方的儒生甚至带着学生到汉中避乱,《后汉书·承宫传》记载,琅琊姑幕(今山东诸人承宫,为地方部学教后遭天下丧乱,承宫遂酸授将诸生避地汉中”,推进了汉中教育文化的发展。

两晋南北朝时期,汉中作为南北政权“拉锯”的中间地带,政权更迭,归属无常两汉三国时期形成的好学进取精神逐渐嬗变为柔静浪漫的生活追求。隋唐一统,科举取士,文化复兴,但汉中却陷入沉寂,安土重迁,小富即安,追求物质享受,缺乏功业志向的狭隘意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唐代二百多年间,汉中仅有进士3人见于史载。到了北宋熙宁年间,兴元知府文同在《奏为乞置兴元府府学教授状》中描述汉中文化教育状况时说:“本府自唐末以来,并无诸科修学及第之人”,从前大都是外地的学子,到汉中暂时寄学,以便能获得推荐参加科举考试,但名落孙山后又离开汉中,“所以其民便谓读书无效,更不从学”,以致于“寥然一方,遂绝文采”,沦为文化沙漠。然而,汉中毕竟是有深厚文化土壤和文人“灵犀”之地,一经文同他们“点化”,很快幡然醒悟。从南宋开始,汉中的文化颓势得到遏制,向学之风回归,中举和入仕之人剧增。

积极入世与隐而不仕 积极入世和隐而不仕两种表面上截然相反的素质,在汉中人身上都有体现。以出使西域的张骞、“政为天下第一”的李固为代表的汉中士人身上,表现的是大无畏的开拓进取精神。《史记·大宛列传》云:“大宛之迹,见自张骞。”张骞的业绩之所以被人视为“凿空”之举,有其内在原因,这就是坚强、豁达“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史记·张骞传》)张骞出使西域,不仅打开了中国人的世界视野,而且开拓了“丝绸之路”,为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开辟了通道,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张骞与人为善、宽厚仁爱之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汉中人。张骞、李固而外,汉时位列九卿的邓公、光禄大夫张猛、凉州刺史张则、广汉太守赵瑶、司隶校尉李法、上计吏程苞等,也无不积极入世、卓有建树。

与积极入世、开拓进取截然相反,汉中读书人淡泊退让,看重节操,不为功名利禄羁绊的观念十分强烈。古代读书人奉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汉中许多人虽然未“穷”,却也选择隐而不仕、终老田园。汉有郑子真“秉箕颍之操”、卫衡“公车三征不应”、杨王孙应至人之概”、唐公房“白日升天”祝龟“以著述终”,唐有陈七子隐居嶓台山,“家在碧潭深处住”,崔觐“为儒不乐仕进,以耕稼为业”,宋有张伯威“隐而不仕,号“无辩居士元有林东“不乐仕进”、“穷约自甘”,明有虞英虽进士出身,博学善词翰但以泉石自娱,不事显达。清代的李柏、岳震川、陈毅等也倾向于隐遁。久之,外籍退隐之士也愿选择汉中作为回归山林、体味自然之地。元代眉州青神人蒲道元(一作道源)弃官不就,徙居南郑,“饮酒赋诗而卒”,其子辑其遗文为《闲居丛稿》,被收入《四库全书》;明末清初新繁(今成都新都)人费经虞祖孙三代居汉中以讲学授徒为业。其中,崔觐的经历即颇具代表性。

《旧唐书·崔觐传》记载,崔觐是汉中城固人,“为儒不乐仕进,以耕稼为业。老而无子,乃以田宅家财分给奴婢,令各为生业。”夫妇俩隐居到南山之中,不再过问家事,徜徉林泉,啸咏自娱,奴婢轮流去看他们。山南西道节度使郑馀庆,赞赏崔觐的道德品行,多次邀他出山为官。崔觐任节度使参谋后,“为吏无方略,苦不达人事,馀庆以长者优容之。”在朝廷任右补阙的兴元人王直方,将崔觐推荐给了唐文宗,文宗以“起居郎”征召,崔觐辞不就,卒于山。崔觐的高行亮节在一定程度上是汉中文人整体风貌的一个折射。而这种淡泊、“廉让”意识,源于汉中的地理环境、生活条件和宗教气氛。

汉中盆地自古就以鱼米之乡的形象名闻天下。汉代以后陂池、堰渠的修筑利用,使汉中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优越自然环境,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发达农业基础,使汉中人自先秦以来就有一种享受生活、淡泊宁静的道家情调,所以东汉末“五斗米道”产生发展于汉中决非历史的偶然。

五斗米道以《老子五千文》为经典,有过者“加施静室”等,都反映了浓郁的道家文化氛围。此后,诸葛亮在汉中八年,儒道互补治世,写就了千古名篇《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从此之后,许多人将“宁静致远、“无为而无不为”作为人生大智慧,追求“宁静”而远离了“致远”,建功立业的追求被过小日子的享受所取代。

汉中古代文人的“为官之道”

邓公抗言图

刚正耿介的传统 无论是积极进取者,还是被动出仕者,汉中士人一旦跻身官场,大都刚直不阿、清正廉洁。西汉邓公的犯颜直谏、东汉李固的为国忘身、陈雅的率直亢尽、宋代雍冲的直言无忌、周道的不阿时好、明代张羽的不畏权奸、朱绶的清廉正直、李遇知的耿介刚烈,青史留名,堪后世法。

比张骞时代稍早的城固人邓公,是一位文武兼资的杰出人才。史载,邓公“多奇计”,且直言敢谏。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是吴楚七国蓄谋已久的阴谋,但景帝却处斩了建议“削藩”的晁错,面对皇帝的愚钝和七国的攻势,无人敢言真相,只有邓公直言不讳说:“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邓公的慷慨直言,不仅让景帝酲悟,也为朝廷最终平叛贡献了智慧和力量。邓公的刚正得到了朝野的景仰,产生了长远的影响。至武帝“建元中,上招贤良,公卿言邓公。时邓公免,起家为九卿”(《史记·晁错列传》)。

汉中古代文人的“为官之道”

今人徐毓泉书李遇知诗

东汉顺帝、冲帝、质帝三朝太尉李固,更是古代忠贞为国、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士大夫的典范。李固出仕之前,就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北海(今山东昌乐)郎觊上书皇帝对其推崇备至:“通游夏之艺,履彦闵之仁。洁白之节,情同皎日,忠贞之操,好是正直,卓冠古今,当世莫及。”他早年所上的《灾异策对》中,直斥升官“惟财与力”酷吏“必加迁赏”、外戚“专总权柄”等“当世之弊”,提出了坚守法度审择尚书、罢退宦官、显拔能人等“为政所宜”,无所顾忌,体现心为国的大无畏精神。他在文中比喻重臣作用的“北斗喉舌”一词,成为后人对他的美誉。李固最终谋求朝政稳定而拥立年富力强者为帝却付出生命的代价,是专制制度下正直知识分子、有责任感的土大夫难以避免的悲剧。李固自警和警人的名言“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一千多年后被毛泽东引用作为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警句,显示了李固精神的永久魅力。

明代汉中有多位以刚直耿烈、清廉为政而青史留名的官吏。张羽,字伯翔,南郑(今汉中市)人。一生历官30年,清廉节俭,一贫如洗。武宗初年(1506),宦官刘瑾曾以同乡之谊笼络张羽(刘瑾为今陕西兴平人)。张羽不为利禄所动,不为虎作伥,洁身自爱。在任职地方官期间,关心教育事业,兴建书院。后积功升任大理卿,执法公正,释免无辜、活命者不下数百。

李遇知,字伸伯,号筼谷,晚号遜翁,洋县城东吴家山人。生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自幼聪慧,10岁能诗文,万历二十八年(1600中进士。始任东明县(今属山东)知县,任内聘请当地名士主修《东明县志》;率众修筑黄河大堤,治理黄泛之害,遗惠县民,人称“李公堤”。因其政绩卓著,被提拔为朝廷谏官,任内不畏权势,弹劾奸宦魏忠贤,举荐东林党领袖邹元标、冯从吾等数十人入朝任官。政绩突出,升任户部尚书。魏忠贤专权时,因耿直不,受驯害,削职为民,在家乡洋县开设粥场,救济灾民,遗爱乡帮。魏忠贤倒台后,被召回朝廷,任吏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一生耿直刚烈,为官清廉,志存社稷,举贤任能,遗泽后世。

明代南郑人吴伟,少敦敏好学,晓畅事机。累官至四川左布政使,多善政,声教远播,羌人怀服。后挂冠归田,课农教子,恬淡度日。南郑人朱绶,家贫力学,学者宗之。登进士后,官拜御史,多所陈谏,为官清廉,身死几不能治棺,时人服其清节。元仁宗时期宰相李孟,也在汉中成长成才。李孟生而敏悟,七岁能文,博学强识,贯通经史,家居授徒,远近从之。武宗以李孟为平章政事,同知枢密院使,领国子学,成为元朝一代贤相。他们都是读书人的骄傲。

来源:文化汉中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