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名言及解释

时间:2022-04-22 09:30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启扬国学驿站 | 评论: 次 | 点击:

孟子的名言及解释

1.孟子的名人名言解释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出处: 出自《孟子.尽心下》

释义: 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

渊源: 商朝最后一个“君王”纣王的首都在朝歌(今河南淇县)

殷商末年,周武王继位后四年,得知商纣王的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伐商。周武王率本部及八个方国部落军队,进至牧野。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

商纣王惊闻周军来袭,仓促调动少量的防卫兵士和战俘,开赴牧野迎战。商军的兵力和周军相比悬殊很大,但忠于纣王的将士们都决心击退来犯之敌,展开了一场异常激烈的殊死搏斗。

后来,《尚书.武成》一篇上说:“受(纣王)率其旅如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没有人愿意和我为敌),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向后边的自己人攻击),血流漂杵。”

战国时期的孟子,一次,他阅读了《尚书.武成》一篇,颇有感慨。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认为,像周武王这样讲仁道的人,讨伐商纣王这样极为不仁的人,怎么会使血流成河呢?孟子不相信《尚书》中的这个记载,才说了这段话。意思是提醒人们,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

原文加解

原文: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①,取二三策而已矣②。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解: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尚书》中的)《武成》篇,就只取其中二三处罢了。仁人无敌于天下,凭(武王那样)最仁的人去讨伐(商纣那样)最不仁的人,怎么会血流得把舂米的木棒都漂起来呢?”

[注释] ①《武成》:《尚书》篇名,早已亡佚。东汉王充《论衡•艺增》上说:“夫《武成》之篇,言武王伐纣,血流浮杵,助战者多,故至血流如此。”②策:竹简。

2.孟子的名言怎么解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个‘老’字是动词‘赡养’、‘孝敬’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老’字是名词‘老人’、‘长辈’的意思;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个‘幼’字是动词‘抚养’、‘教育’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幼’字是名词‘子女’、‘小辈’的意思;两句中的‘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

整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这无疑是我中华民族长期一贯的传统博爱思想。理应发扬光大!可回顾我国近年来在就业、养老、教育、医疗诸方面的情况,这种博爱思想在那些握有制订就业、养老、教育、医疗各项事关国计民生政策大权的公仆们心中缺失,实在令人齿寒心寒。

3.孟子的经典名言的解释

1."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大家既然生下来都是赤子,为什么有的人最后变成小人了呢?那是学坏了。

所以我们要加强道德的修养,不让我们变成一个坏人,不要学坏。只要大家保住赤子之心,那就“人皆可以为尧舜”。

2.”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 的人尊敬别人。

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 人也经常尊敬他。 3.”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是我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喜欢吃的;如果不两样都吃,我就舍弃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想拥有的,正义也是我想拥有的;如果不能两样都拥有,我就舍弃生命而坚持正义。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4.孟子的高尚名言及翻译

孟子名言(带翻译)

(1)人皆可以为尧舜关于爱情。

【译文】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2)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译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3)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译文】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

(4)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译文】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富贵不能乱了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我的节,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6)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译文】向诸侯进言,就得轻视他,不要把他高高在上的位置放在眼里。

(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天将要把重要的任务加到某人的身上,一定要先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译文】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10)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译文】交朋友时,不依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

(11)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译文】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12)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1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5.孔子和孟子的名言及解释

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

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包咸注:“讷;说了话必须能践言。”(《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贯之之重行慎言思想。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二指季节,三指晨夕,然后知长短,《中庸》言博学慎思,其余终无可”。朱熹说:“人面无真实诚心,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孟子名言(1)不以规矩,不思考便不能获得。(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度。”(《论语疏证》)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卿,学无废业,所以为悦,不亦说(悦)乎;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则寡悔”(《为政》)、“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等,精神疲怠无所得。”

(《论语集注》)又释,疑不能定。一为疲殆,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译文】前进太猛的人,迟钝也。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

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才晓得长短、《韩诗外传》、《说苑·杂言》等篇都有孔子语子路“慎言不哗”的记载。学而不思则罔,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译文】减免刑罚,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

朱熹注:“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谨。”(《朱子语类》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

语出《论语·学而》,似专指诵读:“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

意为做事勤奋敏捷;卿大夫不仁:‘君子食无求饱。言欲迟而行欲疾。

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名言,思而不学也。”朱熹引谢良佐注曰,早除秽草。

(12)仁者无敌。但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诵习”仅是“一端”(见刘宝楠《论语正义》)。

“殆”有两义:一为危殆。近人蒋伯潜认为“学是知新,习是温故”(《十三经概论》)?’”王肃注。

参见“敏于事而慎于言”。当从前解。

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勉其所不足,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10)国君好仁。

【译文】天子不行仁。”一指年岁;量一量。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王释“学”与“习”为一义。

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郑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然后和轻重、大夫不行仁:“说话必须真实。

近人杨树达注:“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学而不思也,不温故而欲知新者。孔安国注:“言人而不信,对孔门弟子有很深影响。

如子夏言博学近思。'”“罔”:“诵习以时,说话却谨慎,迷惘。

郑玄注:罔,犹罔罔无知貌:“子曰。【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称一称,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则所言皆妄。

皇侃疏“时习”说:“凡学有三时,天下无敌焉。(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

《论语》中尚有许多同义之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名言,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敏于事者,才晓得轻重,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后退也会快。”(《朱子语类》卷二四)近人蒋伯潜区分信有二义学而时习之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2)权:“慎言其余 展开。

6.求孟子名言及意思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你爱护别人但人家不亲近你,就反省自己的仁爱够不够;你管理人民却管不好,就要反省自己才智够不够;待人以礼对方不报答,就要反省自己恭敬够不够。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取得效果,都要反过来检查一下自己,只要自己本身端正了,天下人民就会归顺你了。”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人们有句口头常言,都这样说‘天下国家’。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家,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

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有了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一个家有了自己毁坏的因素,别人才能毁坏它;一个国家自己有了被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有预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份苛刻的诋毁。”

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把什么话都轻易地说出口,那便(要出现很多错处,对他就)不足责备了。”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妨碍自己进步)的坏毛病,就在于他自满到老是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7.孟子的名言的意思

孟子的名言很多,你想知道那一句?比如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

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12)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

鸡狗与猪这类家畜,都有力量去饲养繁殖,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妨碍他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

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译文】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译文】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译文】为争夺土地而战,杀死的人遍野;为争夺城池而战,杀死的人满城,这就是带领土地来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赎出他们的罪过。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2 『孟子语录』★经典全收录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鱼是我所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吃的;如果两者不能都吃的话,我便丢掉鱼而吃熊掌。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两者不能并有,我便舍弃生命而取义。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行仁政的就有很多人帮助,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帮助。

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都反对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都归顺他。 (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天时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 (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译文】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译文】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

孟子的名言及解释

舍我其谁:盘点《孟子》中那些经典句子(含解释)

易中天评价:读《论语》如沐春风,读《孟子》如闻战鼓。

孟子,名轲,是个刚硬生猛的人。他的著作《孟子》中,充满了人生的力量感。我们甚至可以说,中华文化中刚直不屈的那一部分,就是从孟子这边而来。

我们这里编录了一份《孟子》里面的经典名句(以及解释)供大家欣赏学习。

舍我其谁:盘点《孟子》中那些经典句子(含解释)

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

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大丈夫。

淫是过分的意思,这里是说放逸。

有人问孟子,像公孙衍、张仪一样的纵横家,他们可以让诸侯畏惧,算得上是大丈夫了吧?

孟子说,他们哪里算。真正的大丈夫是要有志向的,而且在顺境、逆境中都不改变他的志向。这才算是大丈夫!

舍我其谁:盘点《孟子》中那些经典句子(含解释)

2.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仁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仁义。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在生死与大义面前,中国人是从来不含糊的。

舍我其谁:盘点《孟子》中那些经典句子(含解释)

3.

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zhuì)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反思自己觉得理亏,那么即使对普通百姓,我难道就不害怕吗?反省自己觉得理直,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会勇往直前。

反是反思,缩是直的意思。褐宽博指古代平民者所穿的宽大粗布衣服,指代普通百姓。惴是害怕。

《孟子》中教给我们勇往直前的勇气。在之后两千多年里,正是凭借孟子的激励,一代代中国人虽然历经无数苦难,但却把中华文明的精神传承不息。

“中国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今天坐享和平,又能没事上网闲聊的我们,其实都欠孟子一个赞。

舍我其谁:盘点《孟子》中那些经典句子(含解释)

(补充个冷知识:这句话其实是孔子说的,由曾子引用,最后记录在《孟子》里面。和《论语》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是一个风格。)

4.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离娄下》

孟子说: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内心所怀的念头不同。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会去爱别人,恭谦有礼的人会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会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

我们经常抱怨身边的人有问题。其实平静下来想想看,我们平时真的做到了用仁爱之心去对待身边的人了吗?

舍我其谁:盘点《孟子》中那些经典句子(含解释)

5.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公孙丑上》

君子最大的善行莫过于成全别人的善行。

与是许的意思。与人为善,是说善行不必都从自己而来,也要成全别人的善行。

后来“与人为善”流传成了“用善心善行对待别人”。意思虽然有所改变,却成为了中国人刻在基因里面的善意。遇到好事,我们也都乐意去做一下,毕竟“与人为善”嘛!

6.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公孙丑下》

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这个世界上,除了我还有谁呢?

孟子就是这样自信。我们不见得要成为孟子一样,能够做好自己,不被环境所改变,就是在改变社会的风气了。

舍我其谁:盘点《孟子》中那些经典句子(含解释)

7.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遭遇困难不见得是坏事,在困境中能够坚守自己的志向不为所动。当一天我们从困境中走出来时,才发现所有的困难都是对我们的成就。

舍我其谁:盘点《孟子》中那些经典句子(含解释)

8.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世界上有容易生长的生物,如果只晒一天太阳,却让它寒冻十天,也会没有能存活的。

成语一曝十寒就是从这里来的。这是在说持续努力的重要性。

9.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rèn)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尽心上》

有作为的人,如同挖井,挖到六七丈深却没有挖到水,那和废井还是一样。

轫通仞,八尺为仞。九仞已经很深了,但还是没有挖到水。我们也许持续努力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没有达到目标,也不能放弃。

舍我其谁:盘点《孟子》中那些经典句子(含解释)

10.

鸡鸣而起,孳(zī)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zhí)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尽心上》

孟子说:“天亮鸡鸣时就起来,孜孜不倦地去行善事的人,是大舜一类的人;天亮鸡鸣时就起来,孜孜不倦地去逐利的人,是盗跖一类的人。要想区别大舜和盗跖的差别,没有别的,就是看行善还是逐利。

跖是战国时期一个著名的盗贼,名字是跖。

我们喜欢说“每天叫我们起床的是梦想”,但这个梦想是为了财富名声呢,还是为了行善利他呢?

舍我其谁:盘点《孟子》中那些经典句子(含解释)

11.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zuò)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尽心上》

孟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把王道推行天下都不在其中。

父母健在, 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青天,下不愧对于世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 ”君子有这三大快乐,王天下都不在其中。

故,是指灾祸,无故就是平安。怍是惭愧的意思。

大家都觉得孟子一定要把王道推行到天下才是他的志向。

其实在孟子看来,父母兄弟都健康快乐,自己一生又没有做亏心事,可以坦然做人。还能额外搞搞教育。这些都是最大的快乐了。

王道都不在其中,更何况是名利呢。

借用一位网友的话:

顺境时,孟子的话是“腐儒之言”;逆境时,方知其句句都是金玉良言!

愿你我无论在什么样的境地,都能够不改初心。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尽心上》)

舍我其谁:盘点《孟子》中那些经典句子(含解释)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