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贵质疑的名言(关于学贵有疑的名言)

时间:2022-04-22 11:16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水寒说语文 | 评论: 次 | 点击:

学贵质疑的名言(关于学贵有疑的名言)

1.关于学贵有疑的名言

找到一首当代大家写的有关的唯美名言名句,供参考:

上课顶

文/李者也

青峦苍嶂连翠岭,众峰臣拱高山顶。

天人聚此而听课,道骨仙风看秀景。

风光难寻却易醉,红尘易醉却难醒。

吾因无处听法言,糊涂至今犹懵懂。

【注】上课顶,位于广西平南县。大西山背后,海拨1324米,传说是吕洞宾在山顶给诸位神仙上课而得名。人说“自古华山一条路”,而要到达上课顶一条路也没有,无法攀登。顶峰有一奇洞斜垂而下,神秘莫测,投石滚下的响声会由大到小,久经不息,直到听不到声音为止,称“无底洞”。

2.学贵于疑 名言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礼记·学记》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仲虺之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燮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佚 名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刘开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 陶行知。

3.学贵质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是陈白

这是陈献章(也就是你所说的陈白沙)的名言,下面是这句话的译文:

1、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

翻译:求学问可贵在於知道有疑当问,大的疑问,便有大进步,小的疑问便有小进步。有疑而发问,已得到知识的一半了。

这里是陈白沙的生平:

陈献章(1428年—1500年),又名陈白沙,字公甫,号石斋,别号碧玉老人、玉台居士、江门渔父、南海樵夫、黄云老人等。生于明宣宗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卒于孝宗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终年73岁, 因曾在白沙村居住而人称「白沙先生」,广东新会都会村人(即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书法家。著作后被汇编为《白沙子全集》。 希望对你有用,望采纳

4.关于学贵质疑的名人事例

伽利略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质疑,并通过实验证明他的观点不对,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确的。

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

比如说,10千克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要比1千克重的物体快10倍。 1700多年以来,人们一直把这个违背自然规律的学说当成不可怀疑的真理。

年轻的伽利略根据自己的经验推理,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疑问。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亲自动手做一次实验。

他选择了比萨斜塔作实验场。 这一天,他带了两个大小一样但重量不等的铁球,一个重100磅,是实心的;另一个重1磅,是空心的。

伽利略站在比萨斜塔上面,望着塔下。塔下面站满了前来观看的人,大家议论纷纷。

有人讽刺说:“这个小伙子的神经一定是有病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会有错的!”实验开始了,伽利略两手各拿一个铁球,大声喊道: “下面的人们,你们看清楚,铁球就要落下去了。”说完,他把两手同时张开。

人们看到,两个铁球平行下落,几乎同时落到了地面上。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了。

伽伸利略的试验,揭开了落体运动的秘密,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这个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学贵质疑的名言

学贵有疑 --学生顺老师的思路回答了问题,他真明白了吗?

学贵有疑

于晓冰 水寒说语文

(转发请注明出处,谢谢!)

按:老师预设答案的方向,学生顺着老师的思路来回答,听起来似乎头头是道。这样的情形,在我们的课堂上,尤其是公开课的课堂上非常常见,但学生真的明白了吗?下面提供的这个案例,就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经过思考,我接着这一节课,又讲了一节,谈谈我对这种情形,这个问题的认识。

学贵有疑 --学生顺老师的思路回答了问题,他真明白了吗?

前一段时间有老师在我教的班试讲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一词,在纠正完学生的读音和断句之后,他就结合词前的小序出示了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然后老师说这首词“字字皆是泪,句句不成欢”,要学生从词的上阕找出表现词人悲苦的诗句,并说说这些诗句是如何表现出词人的悲苦之情的。学生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看起来说得头头是道。但他们没有一个人敢于提出质疑说:“老师,我没有能够从这诗句中读出悲苦来”。

苏轼的这首词中所表现的情绪相当复杂,确实有那么一丝的悲苦情绪暗含其中,但要让孩子这个年龄读出来真的太难了,而且,这首词的复杂情绪也绝不仅仅是悲苦二字可以涵盖的。但为什么学生们会如此配合着老师所指定的结论来回答呢?这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

第二天,我就想找一找“字字皆是泪,句句不成欢”这句关于这首诗文的评价从哪里来,搜遍整个网络,都没有找到,只看到诸如“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样的大家熟知的评论《红楼梦》的语句。我碰到这位老师,询问一下这句话的出处,原来这句话并无出处,是这位老师为方便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自己杜撰的这么两句诗评。

由此,我明白了,学生的回答并不是真的理解了,而是他们完全以老师的结论为结论,回答问题完全是察言观色的结果,而不是自己真正阅读思考的结果。

以此为契机,我找了以下若干句有关论述“学习”与“怀疑”的古代名言: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

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陈献章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陈献章

在对这些名言逐一讲解之后,我特别强调“提出疑问”的能力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并且从两个方面做了阐释。并引用了《论语》中的话:“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从小的方面来说,北京中考最近这几年不断强化“提出问题”这能力的考查,不再是以前大家熟知的,阅读一篇文章,给出几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回答这样的试题。而是要求学生就所阅读的文本提出自己的思考,并且说出为什么有这样思考,然后尝试着给予解答。这样的考查,实际上是看到了很多学生语文学习上的短板,也直戳传统的以应试为目的的语文教学的软肋,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如果没有具体的问题就不知道如何阅读,而事实上真正的阅读,是要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思考问题,自己尝试着去解决问题的。

有鉴于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较薄弱,所以在近几年的中考中,特别强化考查提出问题这一能力,类似的题型所占分数比例会越来越高。当然,因为中考要有一定的区分度,所以在提出问题时,一定会有一些限定,比如,要求针对本文的主旨提出问题,或者针对文章的写法提出问题,等等。无论怎样限定,这样的考查,都是对学生提出疑问能力的考查,这种能力,不是到考试的时候做一点练习,就能够立刻具备的,而必须在平常的语文学习中,日积月累,逐步训练,到考试的时候才能够应对裕如。

学贵有疑 --学生顺老师的思路回答了问题,他真明白了吗?

从大的方面来说,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是一个优秀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我举了乔布斯的事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在诺基亚为代表的非智能手机一统天下的时代,很多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如果要拨号必须有实体的按键,而乔布斯就提出质疑,是不是必须有实体的按键才能够拨号,由此,开发了划时代的产品——苹果手机,采用触摸式的方式拨号。

我们的学生,每个人都有很远大的理想,但是,如果想成为精英甚至是领袖式的人物,就必须要学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否则,他只能成为别人的思考问题的一个具体执行者而已。

为了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学贵有疑”这样的一个基本理念,我提供了三篇文章,这三篇文章,原本都相应的考试命题,但是,我把这些命题全部删掉了。我希望学生认认真真地阅读这三篇文章,从中获得一些认识和感悟,然后,结合自己日常学习生活的经历,想一想在什么样的情形下,自己提出了质疑,然后尝试思考,并最终解决了相应的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自己有怎样的收获。

当然,如果有学生,还是转不过弯儿来了,觉得没有问题,就不会去阅读,他愿意去把这几篇文章的考试题找来做一做,我也不会阻止,但我相信,时间既久,就一定可以看得到两者之间的差距。真正喜欢阅读、深入思考的同学,一定是具备了真正语文素养的人,而这种素养,一方面在考试中,会有相当的作用,使得他完全不用担心考试,甚至不用刻意去准备考试,就可以拿到很好的成绩,另一方面,这种素养必将在他的将来的学习生活中,起到更大的作用。相反,那些只是沉醉于做练习,忽视大量的高质量的阅读与思考,妄想通过大量的机械的训练,拿到一个好成绩的同学,必然会在将来的考试当中栽跟头,而且在将来的学习工作中这个跟头会栽得更狠。

本次附录的三篇文章是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李彬的《读书贵有疑》,胡忠伟的《读书贵有疑》三篇文章,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我这里就不附录原文了,免得让微信公众平台怀疑我这篇不是原创的文章。

说明:头条号无法发语音文件,所以,想要听语音的请移步到我的同名微信公众号“水寒说语文”。强烈建议您听听课堂的同步录音,比文字更生动更接地气。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