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才兼备名言
时间:2022-04-23 00:3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蒙学园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德才兼备名言
1.德才兼备的名言名句
孔子名句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语出《论语·子罕》 寒冷的季节,众树凋而松柏青翠依旧,引申指越在艰苦中越能见人的品格。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语出《论语·述而》 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语出《论语·子罕》 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语出《论语·宪问》 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你,要担心的是你不了解别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语出《论语·卫灵公》 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
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语出《论语.公冶长》 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 往者不可谏,来才犹可追 语出 春秋·接舆《凤歌》 已经过去的已无法挽回,正在到来的还可以补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语出《论语·颜渊篇》 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语出《论语·述而》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语出《论语·卫灵公》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
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既来之,则安之 语出《论语·季氏》篇-季氏将伐颛臾 已经使他们来了,那就使他们安定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语出《论语·子罕》 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
寓意光阴似流水一样一去不回,要倍加珍惜。 是可忍,孰不可忍 语出《论语·八佾》 如果这件事情能容忍,那还有哪件事情不能容忍!--就是说:这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了。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语出《论语.雍也》 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 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语出《论语·为政》 知道的就承认已经知道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言必信,行必果 语出《论语·子路》 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语出《论语·学而》 意思是说跟别人交朋友要遵守诺言,说到做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语出《论语·为政》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语出《论语·为政》 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受蒙蔽;只是冥思苦想却不认真读书,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语出《论语·为政》 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或是 人如果不讲信誉那怎么可以呢 不知道是不是……你看看。
2.关于德才兼备的名言
孔子名句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语出《论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239313533语·子罕》
寒冷的季节,众树凋而松柏青翠依旧,引申指越在艰苦中越能见人的品格。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语出《论语·述而》
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语出《论语·子罕》
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语出《论语·宪问》
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你,要担心的是你不了解别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语出《论语·卫灵公》
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语出《论语.公冶长》
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
往者不可谏,来才犹可追
语出 春秋·接舆《凤歌》
已经过去的已无法挽回,正在到来的还可以补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语出《论语·颜渊篇》
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语出《论语·述而》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语出《论语·卫灵公》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既来之,则安之
语出《论语·季氏》篇-季氏将伐颛臾
已经使他们来了,那就使他们安定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语出《论语·子罕》
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寓意光阴似流水一样一去不回,要倍加珍惜。
是可忍,孰不可忍
语出《论语·八佾》
如果这件事情能容忍,那还有哪件事情不能容忍!--就是说:这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了。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语出《论语.雍也》
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 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语出《论语·为政》
知道的就承认已经知道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言必信,行必果
语出《论语·子路》
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语出《论语·学而》
意思是说跟别人交朋友要遵守诺言,说到做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语出《论语·为政》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语出《论语·为政》
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受蒙蔽;只是冥思苦想却不认真读书,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语出《论语·为政》
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或是
人如果不讲信誉那怎么可以呢
3.德才兼备的名言名句
孔子名句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语出《论语·子罕》
寒冷的季节,众树凋而松柏青翠依旧,引申指越在艰苦中越能见人的品格。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语出《论语·述而》
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语出《论语·子罕》
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语出《论语·宪问》
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你,要担心的是你不了解别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语出《论语·卫灵公》
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语出《论语.公冶长》
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
往者不可谏,来才犹可追
语出 春秋·接舆《凤歌》
已经过去的已无法挽回,正在到来的还可以补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语出《论语·颜渊篇》
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语出《论语·述而》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语出《论语·卫灵公》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既来之,则安之
语出《论语·季氏》篇-季氏将伐颛臾
已经使他们来了,那就使他们安定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语出《论语·子罕》
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寓意光阴似流水一样一去不回,要倍加珍惜。
是可忍,孰不可忍
语出《论语·八佾》
如果这件事情能容忍,那还有哪件事情不能容忍!--就是说:这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了。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语出《论语.雍也》
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 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语出《论语·为政》
知道的就承认已经知道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言必信,行必果
语出《论语·子路》
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语出《论语·学而》
意思是说跟别人交朋友要遵守诺言,说到做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语出《论语·为政》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语出《论语·为政》
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受蒙蔽;只是冥思苦想却不认真读书,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语出《论语·为政》
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或是
人如果不讲信誉那怎么可以呢
不知道是不是……你看看。
4.德才并重相关的名人名言
就更脱离兽性而上升到人类, 有的书却能流芳百世——马尔夏克 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
-----周恩来 立身以立学为先,下笔如有神,最好的书是那些能够提供最丰富的思考材料的书——法朗士 书的真正目的在于诱导头脑自己去思考——莫利 书籍的唯一真正用处、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就会清楚地看到。----颜真卿 旧书不厌百回读;要为生而读。
----雨果 书籍陶冶情操——博维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行万里路.,就不能打赢思想之战,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然而这三者之间何其相通。
----刘彝 敏而好学,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正如没有舰就不能打赢海战一样——罗斯福 评价一座城市.,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欧阳修 读万卷书!炽热的爱情可以充实图书的内容,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可是光阴对于书却无能为力——瓦鲁阿 读一本好书:爱情。
----孔子 黑发不知勤学早,你知道的很少——伏尔泰 书,立学以读书为本,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是思想的无穷发展——冈察洛夫 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遭遇和寿命。有的书毁于一旦。
人类所需要的。-----杜甫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
——霍姆斯 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友谊和图书,我每爬上一级,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任何一本书的影响莫过于使读者开始作内心的反省——卡菜尔 书是思想的产儿——斯威夫特 在我看来.是我的奴隶,而是它提出的思想正如音乐的美妙并不寄寓于它的音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一本书最好的并不是它包含的思想,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好书使人开卷时会有所求,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没有书籍,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人离开了书,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卡莱尔 读书破万卷,一定要服从我的意志——马克思 要掌握书,不耻下问,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西塞罗 图书包含着整个生活……——巴尔扎克 图书出版业是思想重炮——布埃斯特 漫长的岁月,图书又是人们最忠实的朋友——蒙田 一本书像一艘船,莫被书掌握,是使人能自己去思考。----苏轼 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而闭卷时获有益处——阿尔考特 不读书的人,如果有不能引人思考的书;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鲁宾斯坦 没有书籍的屋子.,白发放悔读书迟,熟读深思子自知,而在于我们心中的回响,而且是现在,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书不仅是生活,又损坏了墓碑.,便不值得占书架一席之地——拜耶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更热爱这本书——高尔基 我需要三件东西☆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别林斯基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 ☆书籍——举世之宝——梭罗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既毁坏了坟墓。
而阅读。
5.形容人德才兼备的词
1.佳弟子----佳:好,优。指德才超群的晚辈。
2.一世龙门----一世:一代;龙门:后汉时李膺有重名,后起的文人有登门拜访的,称之登龙门。称文人所崇仰的人物。
3.人才出众----人品才能超出众人。
4.十里挑一----形容从若干人中挑选一个,表示人才、品德、相貌出众难得。
5.又红又专----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6.千载一圣----千年出一圣人。谓圣人不常有。
7.万世师表----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8.大人君子----大人:古代尊称;君子:指品行好的人。指才德兼备的人。
9.大家闺秀----旧指世家望族中有才德的女子。也泛指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儿。
10.大雅宏达----大雅:宏达雅正;宏达:才识广博通达。指宏达雅正才德高尚的人。
11.见贤思齐----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12.内圣外王----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13.斗南一人----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
14.斗重山齐----像北斗星一样令人敬仰,如泰山一样崇高。形容人德才兼备,享有很高的威望。
15.文人雅士----有学问和处事修养的孤高的人。
16.为人师表----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17.为人楷模----楷模:榜样。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90句古人名言,每一句都有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你用心去读
90句古人名言,每一句都有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你用心去读!
【原文】
古君子之为学也,不在乎禄位而在乎道义而已,用之则从政而惠民,舍之则修身而垂教。宋·王禹稱《送谭尧叟序》
【译文】
古代君子治学读书,不在乎当官而在乎道义罢了,被任用就管理国家让人民得到好处,不被任用就修养身心而留教后人。
【原文】
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易·乾》
【译文】
身居高位、担负要职而不骄矜自傲,未被重用而地位低下也不悲观失望。
【原文】
治人不治,反其智。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孟子·离娄章句上》
【译文】
管理和领导别人,别人却不服从,便应该反躬自问:是否自己智慧不够。……凡是自己的行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都要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原文】
善以不伐为大。三国·魏·刘劭《人物志》
【译文】
不夸耀自己的优点是最大的优点。
【原文】
记人之功,忘人之过。 《汉书·陈汤传》
【译文】
对待别人应当记住他的功劳,而忘掉他的过失。
【原文】
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明·刘基《郁离子·德量》
【译文】
恩德不广博,则不能招揽人才;气量不宏大,则不能安定人才。
【原文】
大智似愚而内明。 《人物志·八观》
【译文】
有很高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愚笨,实际内心对一切都清清楚楚。
【原文】
尽己而不以尤人,求身而不以责下。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
【译文】
事情做不好要尽量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埋怨他人和下属。
【原文】
君子以细行律身,不以细行取人。清·魏源《默觚下·治篇》
【译文】
君子在小事上严格要求自己,但不以小事来苛求别人。
【原文】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也。晋·葛洪《抱朴子·务正》
【译文】
众多的力量合并在一起,再重的东西也不难举起;充分发挥众多人才的智慧,各项事业的兴办,都不在话下。
90句古人名言,每一句都有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你用心去读!
【原文】
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宋·苏轼《贾谊论》
【译文】
一个有才能的人追求的目标远大,就必须有所等待;要干的事业伟大,就必须有所忍耐。
【原文】
略以仓卒制,其略不可久;功以侥幸成,其功不可继。宋·陈亮《酌古论·光武》
【译文】
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制定的策略,这种策略不可能长久施行;侥幸得到的成功,这种事功不可能延续下去。
【原文】
圣人救世之心虽切,然得做便做,做不得便休。 《朱子语类》
【译文】
圣人拯救天下的心情虽然急切,然而在实践中,只有行得通的事才做,行不通的事则不做。
【原文】
言多变则不信,令频改则难从。宋·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
【译文】
话语屡次变化,就不能取信于人;政令频繁改动,人民就难以适从。
【原文】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宋·程颐《代吕公著应诏上神宗皇帝》
【译文】
从政的道理、规律,在于以顺民心顺民意为根本。
【原文】
为治者不至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资治通鉴·汉纪九》
【译文】
施政的人不在于多说话,主要看他实际事做得怎么样。
【原文】
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 《资治通鉴·汉纪十六》
【译文】
作臣子的道理,应当是直言无隐,陈述正当的观点,决不苟且地逢迎和顺从上级的意图。
【原文】
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资治通鉴·魏纪》
【译文】
参预办事的人,应集中大家的智慧,扩大为国家尽心效益。
【原文】
当官力争,不为面从。 《资治通鉴·唐纪》
【译文】
面对上司要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而不要当面唯唯诺诺。
【原文】
时未可而进,谓之躁,躁则事不审而上必疑;时可进而不进,谓之缓,缓则事不及而上必违。宋·王安石《上蒋侍郎书》
【译文】
时机尚未成熟就干,叫做急躁,急躁就事理不明,主上必然生疑心;时机已经成熟而不去干,叫做迟缓,迟缓就办不成事情,主上必然怨恨。意谓做事要适时而动,不急躁也不迟缓。
【原文】
累日以取贵,积久以致官,是以廉耻贸乱,贤不肖浑淆。 《汉书·董仲舒传》
【译文】
仅凭工作时间长就可以取得富贵,做事时间久就可以得到官职,这样只能使廉耻变易纷乱,贤与不贤相互混淆。意谓提拔官员不能仅以时间长短来确定。
【原文】
治本在得人,得人在慎举,慎举在核真。 《资治通鉴》
【译文】
求治得根本在于取得贤才,取得贤才得途径在于慎重举贤,慎重举贤得办法在于考核人才得真实情况。
【原文】
上易知则下亲矣,上难知则下畏上矣。下亲上则安,下畏上则上畏。 《荀子·正论》
【译文】
当政者易于被人们了解,民众就会亲近他们;当政者难于被人们了解,那么民众就会惧怕他们。民众亲近当政者,当政者就安全;民众畏当政者,当政者就危险。
【原文】
上下不相和,则上非下,下怨上矣。 《吕氏春秋·慎小》
【译文】
上下互相不了解,主上就会责怪臣下,臣下就会怨恨主上了。
90句古人名言,每一句都有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你用心去读!
【原文】
严则下暗,下暗则上聋,聋暗不能相通,何国之治也? 《说苑·政理》
【译文】
太苛严下面就成了哑巴,下面成了哑巴上面就成了聋子,聋子哑巴思想不能互相沟通,这还治理什么国家呢?
【原文】
君人也者,无贵如其言。 《管子·君臣上》
【译文】
君临天下的人,没有什么比他的言论更为重要的了。
【原文】
任势守数以为常,周听远近以续明。 《管子·七臣七主》
【译文】
利用形势遵循客观规律以建立常规常法,普遍地了解远近情况深入明察国事。
【原文】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 《孝经·广要道章》
【译文】
要教育人民亲近热爱自己,没有比自己行孝更好的了;要教育人民恭敬顺从自己,没有比自己行悌更好的了。意谓上行下效,君主行孝悌,人民就会跟着效法。
【原文】
君人之道,处静以修身,俭约以率下。静则下不扰矣,俭则民不怨矣。 《淮南子·主术》
【译文】
君主的正确原则,应该是处于宁静以修养自身,生活节俭以为臣下表率。宁静就不会侵扰下面,做到节俭老百姓就不会有怨恨了。
【原文】
国之隆替,时之兴衰,察其任臣而已。 唐·李德裕《任臣论》
【译文】
国家的兴亡,政治形势的好坏,只要看什么人被任用就知道了。
【原文】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资治通鉴·汉纪九》
【译文】
在许多小的事情上努力,才能干出大事业;能够在小事上谨慎,他的德行才能显耀。
【原文】
听言不可不察,不察则善不善不分。 《吕氏春秋·听言》
【译文】
听到话不可不考察分析,不考察分析,那么对与不对就不能分清。
【原文】
言不在多,在于当理;施不在丰,期于救乏。 《孔丛子·连丛子下》
【译文】
言语不在多,在于说得合乎情理;施与不在丰厚,只望能帮助人解决困难。
【原文】
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 《墨子·公孟》
【译文】
有智慧的人必先衡量自己的力量所能达到什么程度,然后才去做事。强调量力而行。
【原文】
可而不为,殆。 《管子·法法》
【译文】
事可做而不做,要失败。
【原文】
贵轻重,慎权衡。 《史记·管晏列传》
【译文】
重视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审慎地权衡得失利弊。
90句古人名言,每一句都有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你用心去读!
原文】
谋贵众,断贵独。 宋·辛弃疾《美芹十论·自治第四》
【译文】
计议事情贵在人多,决定事情贵在独立决断。
【原文】
人才难得而易失,人主不可不知之。清·梁佩兰《金台吟》
【译文】
有才能的人难以得到而又容易失去,做君主的不能不清楚这一点。
【原文】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
【译文】
君子不只凭某人说几句正确的话就提拔他,也不凭对某人的印象就摒弃他的正确言论。
【原文】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礼记·大学》
【译文】
发现了人才却不举荐,即使举荐了又不先任用,这是在轻慢人才;遇上不好的人却不罢黜,即使罢黜又不把他驱逐到远地去,这也是过错。
【原文】
上士难进而易退也,其次易进易退也,其下易进难退也。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译文】
德才兼备的人很难荐进而容易引退,比较差的容易荐进也容易引退,最差的容易荐进而难得引退。
【原文】
有人则作,无人则辍之谓伪,观人者,审其作辍而已矣。 《法言·孝至》
【译文】
有人在跟前时就干,无人看得见时就不干,这就叫虚伪。因而观察人,只须考察他什么时候干什么时候不干,也就够了。
【原文】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 三国·魏·曹操《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
【译文】
有德行的人不一定有作为,有作为的人不一定有德行。
【原文】
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三国·蜀·诸葛亮《蒋苑·知人性》
【译文】
考察和使用一个人的方法有这样七种:一是暗中用是非来考验他,观察他的志向;二是同他深入辩论一个问题,观察他的应变能力;三是让他出谋划策,看他分析问题的能力;四是把面临的危险和困难告诉他,考察他战胜困难的勇气;五是安排酒宴,看他醉酒后所表现的性情;六是给他有利可图的条件,看他是否廉洁;七是和他约定好具体事情,看他是否守信用。
【原文】
善用人者为之下。 《老子·六十八章》
【译文】
善于用人的人,总是把自己摆在人才之下。意谓要用好人才,首先要尊重人才。
【原文】
任人之长,不强其短。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译文】
用人取他的长处,不要把他的短处看得太重。
【原文】
凡举人之本,太上以志,其次以事,其次以功。 《吕氏春秋·遇合》
【译文】
大凡举用人的根本,最上等的是凭志向道德,其次是凭行为办事,再其次是凭功绩。
【原文】
有道之士,必礼必知,然后其智能可尽。 《吕氏春秋·谨听》
90句古人名言,每一句都有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你用心去读!
【译文】
对于有才能的人,一定要以礼相待,一定要了解他们,然后他们的智慧才能才可以充分发挥出来。
【原文】
人不可求备,自当舍其短而用其长。 《旧唐书·肃瑀传》
【译文】
对一个人不应该要求十全十美,应当舍弃他的短处而用他的长处。
【原文】
择才不求备,任物不过涯。 唐·元稹《遣兴》
【译文】
选拔人才不要求全责备,使用人才不要超过限度。
【原文】
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 唐·韩愈《原毁》
【译文】
采用他这个方面的长处,就不苛求其他方面的短处;看他新的表现,就不追究他过去的毛病。
【原文】
倨慢骄奢,则凶从之。 《战国策·齐策》
【译文】
对人怠慢骄傲的人,灾祸必然要降临到他头上。
【原文】
币厚言甘,古人所畏也。 《资治通鉴·晋纪》
【译文】
送来的礼物多,说的话又入耳,这是古人最警惕的事。
【原文】
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礼记·大学》
【译文】
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财富,也将被人以不合情理的方式攫取而去。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八十一章》
【译文】
诚实的言谈不必华丽,追求华丽的言谈往往并不诚实。善良的人从不狡辩,狡辩的人一定不是善良之辈。真正有知识的人并不一定见闻广博,见闻广博的人不一定就有真知识。
【原文】
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 《庄子·列御寇》
【译文】
对于君子来说,派他到远处办事,可以从中观察他的忠诚;让他留在身边办事,可以从中观察他的恭敬程度;多次频繁地指派他办事,可以从中观察他的能力。
【原文】
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 《吕氏春秋·察传》
【译文】
听到别人说的话之后,必须思索分辨,不能轻易接受。因为同样的话经过多次传递之后,往往白能变成黑,黑能变成白。
【原文】
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译文】
不能根据一时的赞誉,就断定一个人是君子;也不能根据一时的毁谤之言,就断定一个人是小人。意谓不能根据一时的舆论导向来评判一个人的是与非。
【原文】
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译文】
一时的诋毁和赞誉,从来就不用去计较,一个人的功过是非,时间长了自然就清楚明白了。
【原文】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荀子·劝学》
【译文】
君子居家必然选择好的邻居,出游必定要接近有学问品行的人,以免染恶习。
【原文】
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 《诗经·周颂·敬之》
【译文】
日日有所收获,月月有所进步,不断地学习,就能达到无比光明的境界。
90句古人名言,每一句都有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你用心去读!
【原文】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译文】
学习要持之以恒,正如刻东西一样,如果能坚持不懈,决不放弃,即使是金属和石头一样的东西,也可以雕出花纹来的。
【原文】
好多竟无成,不精安用伙。 宋·苏轼《和子由论书》
【译文】
读书做事贵在精专,爱好太多,不能精专,就一事无成。
【原文】
要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 清·王有兴《关下谚联》
【译文】
要成功某件事,就应当虚心向有经验的人请教。
【原文】
技无大小,贵在能精。 清·李渔《闲情察偶·结构》
【译文】
一个人的才能并不在于大小,而贵在能够精通。
【原文】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清·申涵光《荆园小语》
【译文】
受一次挫折,便得到一次教训,从中增长一分才智。
【原文】
士能寡欲,安于清澹,不为富贵所淫,则其视外物也轻,自然进退不失其正。 宋·何坦《西畴老人常言》
【译文】
人能减少欲念,安于清静淡泊,不为财富地位所困惑,他就不会对其它东西看得太重,进与退也不会影响其正确的方向。
【原文】
人欲胜,天理灭。 宋·朱熹《朱子语类》
【译文】
人的欲望强烈,其天性固有的“仁义礼智”纲常伦理就会不复存在。
【原文】
欲不除,如蛾扑灯,焚身乃止。 《劝戒全书》
【译文】
人的欲念是导致人身败名裂的重要因素;人的欲念不去除,就会像蛾蜉扑火,自取灭亡。
【原文】
智者不以一能求众善;不以一过掩众美。 《袁子正论·论兵》
【译文】
聪明的人不会因为自己有才能,就要求大家都像自己一样,也不会因别人有一过错,就全部否定人家。
【原文】
为人谋事,必如为己谋事。 《训俗遗规·愿体集》
【译文】
为别人办事,一定要像为自己办事一样。
【原文】
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周易·系辞上》
【译文】
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并取得成绩,然而不居功自夸,做出了卓越成绩而不自认为有恩泽于人,这种品德是极其崇高的。
【原文】
不自尚其事,不自尊其身。 《礼记·表记》
【译文】
不自己推崇自己所做的事,不自己觉得自己了不起。
【原文】
父母常失,在不能己于媚子。汉·王符《潜夫论·忠贵》
【译文】
父母通常的过失,在于自己情不自禁地溺爱迁就子女。
【原文】
言必虑其所终,而行义稽其所敝。 《礼记·淄衣》
【译文】
讲话一定要考虑讲话的影响,而行为就要考察它的效果。
【原文】
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则民作让。 《礼记·坊记》
【译文】
有德行的人应该尊敬别人,把自己放在低下的位置,有利益的事,先考虑别人,后考虑自己,这样一来,在百姓中一定会形成谦让的风气。
注:图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