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明的名言警句
时间:2022-04-23 19:1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写乎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含有明的名言警句
1. 求带“明”字的格言警句
朋友的眼睛,是一面明镜。——富兰克林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月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 —— 刘向
非读书,不明理。要知事,须读史。 ——李光庭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
真理尽管苦涩,然而鲜明。 ——普托里尼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王充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2. 【含有山的名句含有山这个字的名句,5句以上】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1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12、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3、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1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15、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1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1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1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9、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 《咸阳城东楼> 2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3. 【含有“月”的歇后语,俗语,谚语,名人名言,古诗句.“月”的意思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关山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语段去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4. 摘抄四十句明名言警句
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 愈《进学解》 3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 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5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6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7 志当存高远。
—— 诸葛亮《诫外生书》 8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 植《赠白马王彪》 9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 列传》 1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 甫《望岳》 12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13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4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15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16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7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9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 原《离骚》 20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 游《病起》 21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 原《卜居》 22 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曹 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23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鹤林玉露》 24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格言联璧·处事》 26 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陆 游 27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荀子·儒效》 28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29 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30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曹 植《白马篇》 3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32 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人。
—— 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33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鲍 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4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36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37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 备 38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 魏 徵 39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诸葛亮 40 命为志存。
—— 朱熹。
5. 含有名句的名古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唐·元稹
《离思五首·其四》。
全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李商隐《无题》
文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宾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多无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唐·李商隐《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名句:心有灵犀一点通。
————————————————
唐,白居易{《琵琶行》
这首是乐府诗,太长了,我就不贴了。
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6. 有关明辨是非的名人名言有什么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列宁了明了,一迷万惑。——(宋)普济 小道之妨大务,小察之伤大明。
——(北齐)刘昼 明鉴照形,美恶毕见。——《新唐书》 知人知智,自知者明。
——《老子》 人不易知,知人不易。——《明通鉴》 事传三人,辄失其事。
——(清)林伯桐 求言非难,听之难;听之非难,察而用之难。——《宋史》 非亲身实验证明者,不可轻信。
——蔡元培 是非久自见,不可掩也。——〈晋书〉 是非未明,决不轻下判断。
——陶行知 浅明不见深理,近才不睹远体。——〈晋书〉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篇〉 胆子大和胡说乱骂,是相似而实非。——鲁迅 不审不聪则缪,不察不明则过。
——〈管子·宙合〉 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荀子·修身篇〉 勇于断者,不随其似;明于分者,不混其施。
——〈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 不知味者,以芬香为臭;不知道者,以美言为乱耳。——(汉)桓宽 是非之所在,不可以贵贱尊卑论也。
——(汉)刘安 是其所谓非,非其所谓是,此之谓大惑。——《吕氏春秋》 能辨真假,是一种大学问。
——(明)吕坤 恶似是而非之人,忌似是非颠倒。——(清)魏源 万事差错,只是是非颠倒。
——(明)薛瑄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吕氏春秋》 难莫大于辨邪正。
——《宋史》 无是非之,非人也。——《孟子》 水不明则腐,镜不明则锢,人不明则堕于云雾人。
——(明)冯梦龙 见日月不为明白,闻雷霆不为聪耳。——《孙子·形篇》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
——《孙子·说符》 天下惟不明白人多疑人,明白人不疑人也。——蔡锷 秋毫之末,视之可察。
——(汉)刘安 以执两为兼听,而不以狐疑为兼听。——(清)魏源 容人之过,却非顺人之非。
——(清)陈宏谋 目锐形无不分,心敏则理无不达。——(梁)刘勰 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古今。
——(宋)陆九渊 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庄子·齐物论》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
——《六韬·文韬·大礼》 正直者不可屈曲,有学问者必能辨是非。——(宋)欧阳修 知莫难于知人。
——《孙子家语·弟子行》 处明然后能明人。——(宋)陆九渊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玩病。
——《汉书》 多见为常,少见为怪。——(清)徐增 听言之道,徐审为先。
——(明)吕坤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东坡 言成事者,以功著而易显;谋几初者以理隐而难昭 。
——《后汉书》 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韩非子·六反》 听误多害,听妄多败。
——(唐)皮日体 庸人之目,见利而不见害,见得而不见失。——(清)张伯行 断,失于太速;察,伤于太精。
——《新唐书》 听言之道,必以其事观之,则言者莫敢妄言。——《汉书》 公道自在人心,是非必有正论。
——郁达夫 智非察不神,察非智不精。——(明)冯梦龙 我们要的是明察的鉴赏,不是盲目的崇拜。
——闻一多 谗言谨莫听,听之祸殃结。——《全唐诗外编》 善观人者,观其所言而已矣。
——(清)章学诚 君子不以形迹疑人,亦不以言语信人。——(清)申居诚 善观人者观已,善观已者观心。
——(明)祝允明 伯乐不可欺以马,君子不可欺以人。——《太平御览·兽部八·马四》 谓我不信而庚我者,戏我也;谓我信而庚我者,愚我也。
——(明)徐祯稷 来说是非者,就是是非人。——(明)吴承恩。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史上最令华夏子孙荡气回肠的口号?
作者:许云辉
西域副校尉陈汤出离愤怒了!
他的顶头上司、校尉甘延寿莫名其妙突然卧病不起,由此将与陈汤商定的奇袭匈奴计划束之高阁。
是真病?还是为推脱责任泡病号?
陈汤忍无可忍:匈奴狡诈多变,战机稍纵即逝。消息一旦泄露,奇袭即化泡影。
但是,不奏请朝廷批准就擅自发兵的军事行动,属欺君之罪。撤职查办事小,人头落地是真;奏请朝廷,使者自西域至长安,快马加鞭往返亦需月余,奇袭早已失去突然性。
是耐着性子继续等待,还是不顾一切独断专行?
紧急关头,陈汤剑走偏锋,假传圣旨,使出紧急征发“城郭诸国兵、车师戊己校尉屯田吏士”的怪招,调动西域附近十五个小国的精兵强将,使得“汉兵胡兵合四万余人”,整装待发。
泡病号的甘延寿闻讯“惊起”,吓得疾病顿消,试图制止陈汤这种不计后果的做法。陈汤“怒,按剑叱延寿”:“大军已集结待命,你小子还想阻挠!”甘延寿见木已成舟,加之将士们杀气冲天众志成城,只得顺水推舟,“遂从之。”
当日,陈汤与甘延寿指挥汉胡联军,直扑匈奴郅支单于盘踞的康居国(约今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今哈萨克斯坦一带)。同时,他们上表自我弹劾假传圣旨之罪,详细陈述出兵理由。
这一去,打出了国威军威,打出了令中华民族荡气回肠的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一)单于骄慢
匈奴是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的游牧民族,趁战国纷争时滚雪球般壮大,不断袭扰中原各国。赵国名将李牧将匈奴一顿胖揍,“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打得匈奴元气大伤,“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秦建,大将蒙恬率军三十万北击匈奴,“却匈奴七百余里”,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秦亡,中原陷入兵燹,匈奴趁机卷土重来频频南侵。
,因百废待兴,被迫屈辱地与匈奴“和亲”。休养生息七十余年后,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先后对匈奴连续发动漠南、河西、漠北三次大战沉重打击,严重了匈奴势力。
汉武帝驾崩后,汉朝收回砸向匈奴的铁拳。匈奴知趣地避居漠北,苟延残喘。汉宣帝即位后,匈奴再次悍然攻击与汉朝和亲的乌孙国。汉廷遂与数十万乌孙国军组成联军,对匈奴发动全面攻击。匈奴不敌,被迫迁移至西域。汉廷与匈奴为争夺西域,多次展开激烈争夺最终将匈奴全部逐出西域。
被赶出西域的匈奴高层内部开始争权夺利,惊现“五单于争立”怪相。实力最强的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为争取汉廷支持,先后儿子送往汉廷充当人质。其后,呼韩邪单于被郅支单于击败,率部南迁,向汉朝称臣。郅支单于则趁机将呼韩邪单于的地盘占为己有,又“西破呼偈、坚昆、丁令,兼三国而都之。”
公元前45年,郅支单于遣使进贡,趁机请求带回充当人质的儿子,并表示愿意归附汉廷。汉廷同意,遣卫司马谷吉护送人质。谷吉为表明汉廷诚意,将人质亲自送到匈奴境内。郅支单于出尔反尔,“竟杀吉等。”诛杀汉使后,他“自知负汉......遂西奔康居。”
康居王以虎谋皮,“甚尊敬郅支,欲倚其威以胁诸国。”郅支很给他面子,多次借兵给他“击乌孙,深入至赤谷城。杀略民人,驱畜产。”几次胜仗后,“郅支单于自以大国,威名尊重”,反客为主“怒杀康居王女及贵人、人民数百”,又勒令周边阖苏、大宛等诸小国每年进贡。
郅支单于流窜至康居后,断定汉廷根本没有远征康居的勇气和能力。加之匈奴属于游牧民族,高速机动性极强,来去如风行动自如,“(匈奴)风雨、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不能相比)也。”因此,郅支单于根本无视汉廷。汉廷多次遣使“至康居求谷吉等死(尸),郅支困辱使者,不肯奉诏。”他甚至还以戏谑的口通过西域都护之口转告汉廷:“我的确已经走投无路,情愿归附强汉,再次送儿子至汉廷充当人质!”
骄慢的郅支单于想不到,一柄名为陈汤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已经高悬在他的头顶上。
(二)奇袭计划
陈汤“少好书,博达善属文”,是个文武双全的奇才。在官场几经沉浮后,被举荐为郎官(君王侍从官)。他志存高远,不甘心蛰伏皇宫一生,多次主动请求出使外国。公元前36年,已经担任西域副校尉的陈汤奉命与校尉甘延寿一起出使西域。
陈汤“为人沉勇有大虑,多策谋,喜奇功。”他有一个良好习惯:不论经过都城小镇还是高山大河,都要登高瞭望,对地形地势了然于胸。接到出使任务后,陈汤根据之前对西域各小国的了解,制定出一个长途奔袭康居的战略构想。
他条分缕析地说服甘延寿:“郅支单于一贯侵犯欺凌乌孙、大宛等小国,并常替康居王出谋划策,企图降服两国。一旦他降服这两国,必将向北、南、西三部发动攻击,这样的后果不堪设想!匈奴必然成为西域隐患!朝廷应该防患于未然,早日根除这个祸患!郅支单于虽远在康居,但他们缺乏坚固的城墙和强劲的箭弩自卫。故此,属下斗胆建议:立刻征发西域屯田官兵,率领乌孙国部队和西域各小国联军,长途奔袭,出其不意奇袭康居城。天兵突降,匈奴必然欲逃无路,更无法坚守城池。属下认为,我等建立千秋功业的绝佳时机到了!”
甘延寿被说得怦然心动,“亦以为然。”但是,他坚持要走上报朝廷的程序,“欲奏请之。”陈汤坚决反对:“国家大事必须交公卿讨论。而属下这条非凡策略,不是凡人想像得到的!一定不会被批准!”甘延寿瞻前顾后,“(豫)不听”,依然走程序上报朝廷,然后称病不起,静待朝廷答复。
陈汤心急如焚,毅然采取假冒圣旨的险招,向众将士宣读朝廷同意出兵的诏令。甘延寿被绑到战车上,百般无奈,只得与陈汤一起甘冒“矫制”风险,率四万余汉胡联军,浩浩荡荡杀往康居。
(三)单于授首
陈汤与甘延寿率部分南北道进击,直逼康居边界。适逢康居副王抱阗率部进犯乌孙国,杀害乌孙国千余人,抢掠无数牲畜和财产,又顺手牵羊抢走汉胡联军许多辎重。陈汤命令“胡兵击之,杀四百六十人,得其民略民四百七十人”,将“其马牛羊以给军食”,旗开得胜。
大军进入康居东部边界,陈汤采取统战政策,先后与康居显贵屠墨甥舅结成统一战线,从而对郅支单于的军事部署了如指掌。
陈汤“明日引行,未至城三十里,止营。”郅支单于发现汉军压境,立刻派使者至军营询问:“汉兵何以来?”陈汤回答:“郅支单于曾上书天朝,自言穷途末路,愿归顺我大汉,并亲自入朝觐见汉天子。汉天子怜悯单于被大国抛弃而屈居康居一隅,故特派都护将军前来恭迎单于及其妻儿入京。我等唯恐惊扰当地军民,因此不敢兵临城下,只好在此安营扎寨敬候单于。”
陈汤的回答滴水不漏,但郅支单于已如惊弓之鸟,不敢大意,又多次派出使者到军营打探消息。陈汤担心夜长梦多,与甘延寿商议后,愤怒地对使者发出最后通牒:“我等为迎接单于远道而来,到现在还见不到一个有分量的人物来接洽!单于为何如此忽略大计,尽失客主之礼?我军兵来道远,人困马乏,军粮将尽,恐怕无法完成任务了!希望单于和大臣们迅速商议决断!”
郅支单于原本打算避其锋芒一走了之,但因疑心过重,先“疑康居怨已,为汉内应”,再听说“乌孙诸国兵皆发”,自认为无路可逃,索性孤注一掷,认定“汉兵远来,不能久攻”,于是下令坚守。
正如陈汤所料,汉军大举攻城时,郅支单于捉襟见肘,缺乏坚固的城墙和强劲的箭弩守城,只得自恃匹夫之勇,赤膊上阵“被(披)甲在楼上”,率数十名阏氏夫人用弓箭抵御汉军。汉军奋勇还击,“射中单于鼻”,将诸夫人大部射死。单于见势不妙,转战内城。汉军一鼓作气攻入城中,用火攻大败匈奴。郅支单于身受重创,不治而死。汉军大获全胜,砍下单于首级,取得“凡斩阏氏、太子、名王以下千五百一十八级,生虏百四十五人,降虏千余人”的历史性胜利。
在上奏朝廷捷报中,陈汤与甘延寿历数“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的滔天罪行,强烈要求将郅支单于的首级在长安城少数民族聚居之地槁街示众十日,以此明示天下,“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四)功大于过
汉元帝接到捷报,兴高采烈,立即派遣吏士传令沿途各县备好酒食犒劳凯旋的陈甘大军。大军回京后,汉元帝诏令论功行赏。
以丞相和中书令等为首的高官强烈反对嘉奖甘延寿与陈汤,认为:“甘陈二将假传圣旨兴师动众,不加以诛杀已属皇恩浩荡。如果再封爵位赐食邑,就只会刺激今后的使者步其后尘,在蛮夷中惹事端,再给国家带来灾难。这个头千万不能开!”汉元帝内心倾向于嘉奖甘陈二人,但又必须统筹考虑宰相等人的意见,因此“议久不决。”
文学家刘向则上表,旗帜鲜明力挺二人:“郅支单于监禁杀害我大汉使者和官兵数以百计,严重损害我朝尊严和威望。甘延寿与陈汤秉承圣意,‘揽城郭之兵,出百死,入绝域,遂蹈康居,屠五重城,搴歙侯之旗,斩郅支之首,县(悬)施万里之外,扬威昆山之西,扫谷吉之恥,立昭明之功,万夷慑伏,莫不惧震。”他还指出这场伟大胜利的意义:呼韩邪单于得知郅支单于被杀后,“且喜且惧”,向风慕义驱驰而来,稽拜表示归附,愿意为大汉守护北藩,世代称臣。因此,甘陈立下不世奇功,“建万世之安,群臣之勋莫大焉!”他强烈建议尽早给甘陈二人定性,让他们自由出入宫门,不再追究假传圣旨之罪,“尊庞爵位”,以激励天下人为国效力。
汉元帝正中下怀,下诏历数“匈奴郅支单于(叛)礼义,留杀汉使者、吏士”的桩桩罪行,肯定甘陈二将“诛讨郅支单于,斩获其首,及阏氏贵人名王以下千数”的正义行动,表扬他们“立功万里之外,威震百蛮,名显四海。为国除残,兵革之原息,边竟(境)得以安。”明确表态“赦延寿、汤罪,勿治。”最终,朝廷“乃封延寿为义成侯,赐汤爵关内侯,食邑各三百户,加赐黄金百斤”,同时“拜延寿为长水校尉,汤为射声校尉”。
陈汤灭郅支单于之战,长途奔袭三千里,不到两日即轻松斩首夺城,创造出军事史上的奇迹。陈汤这场军事胜利,不仅使自秦汉以来的北方边患一举解除,还为数十年汉匈战争画上一个圆满句号,更给后来留下这句荡气回肠、令中华民族血脉贲张的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2012末,于和伟主演的电视剧《连环套》首播。末集,军统、土匪、爱国人士以不同的方式殉国后,地下党员孟庆凡拉响炸药包,高喊:“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与敌同归于尽;吴京导演的《战狼2》中,振聋发聩的台词“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令华夏儿女斗志昂扬。
今天的中国,面对美帝国主义及西方列强和周边不自量力的邻国的重重封锁制裁挑衅,更需要回顾这句掷地有声的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云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团高级讲师。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六十余万字。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推荐:
历史丨汉朝贪官陈汤: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汉廷拯救大兵耿恭的深意:大汉子民虽多,但没有一个人可以放弃
相关文章:
- 上一篇:女人对自己好点唯美句子
- 下一篇:关于精准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