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未必为实名言
时间:2022-04-23 21:44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京博国学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眼见未必为实名言
1. 关于“眼见不为实”的名言名句或例子有哪些
1. 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缺粮)受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米饭了。白天睡在那,颜回去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快要熟了。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孔子起身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颜回回答道:“不是那样的,刚刚碳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又不好,就抓来吃了。”孔子叹息道:“(按说)应该相信眼睛(看见)的,但是眼睛也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们记住,要了解人本来就不容易啊。”
2. “真亦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出自曹雪芹的《红楼梦》里的对联。
释义:当你把真实的东西当作虚幻的东西来看的时候,那虚假的东西它甚至比真实的东西显得更真实。反之也是一样。把不存在的东西说成是存在的东西时,那捏造的事实甚至比存在的事实更显得真实,反过来也是如此。 这句话出自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一幅对联。
3. 在考场上,一监考老师忽然看见一学生将一团纸装进了裤兜,于是冲到该学生面前大声说到“夹带拿出来”,该学生满脸通红,不好意思的掏出来了那团纸,结果老师发现是擦鼻涕的。
4. 某个银行门口,正在把现金转移到运钞车里时,押运员严阵以待,他的两个兄弟都在抢劫时中枪死去了,他变得十分谨慎,这时一个神色慌张行踪可疑的男子把手伸到口袋里,这时,押运员当机立断开枪,等他去检查时才发现男子当时要拔的只是手机。
5. 人类的眼睛只有三种视锥细胞,这导致人只能看到由红黄蓝三原色组合成的颜色。但是皮皮虾有16对!所以,谁看到的世界才是真的?
2. 写“眼见未必为实”议论作文素材
眼见未必为实
大文豪苏东坡在《石钟山记》中写道: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然而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在很多时间,我们亲眼看到的也未必为真。所以,我们对于任何一件事,都要深入观察,认真思考。
诚如“谬勒一莱尔”错觉一样,如果我们不深入观察并且用尺子测量,很容易就被欺骗。
十万枝箭的教训
《三国演义》,可谓妇孺皆知。诸葛孔明草船借箭,更是历来为人称道。赤壁之战前,孙刘联军武器装备奇缺。周公为了刁难诸葛亮,便命他三日打造出十万枝箭。孔明爽快答应。次日,孔明趁雾大,便率20艘装满稻草人的大船驶向曹军营地。曹操于雾中看到有这么多的东吴将士前来受死,便令万箭齐发,并且大笑道:老夫要大开杀戒了。当孔明收完十万枝箭并且驶向安全距离时,便令将士大呼:谢曹丞相赐箭。曹操明白中计时,为时已晚。
曹操为假相所骗,损失了十万箭。使孙刘联军能够与他更长久的对峙。也为赤壁之战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误炸运河的启示
二战时,英德两国对非洲的争夺异常激烈。德国在争夺时逐渐失利。于是,德军统帅部决定炸毁苏伊士运河,给英军来一个釜底抽薪。英军情报机构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告诉军方。英军苦恼万分。因为当时,德国空军是最强大的,英国皇家空军根本保护不了运河。然而,此人提议将运河移走,当时统帅部的军官们都笑他幼稚。然而这个人将自己方案娓娓道来时,统帅部的军官发现,这绝是一个天才的设想。他的方案是:夜晚,将运河两岸的灯火全部炸灭,并在运河附近的不知名小河上大量布置灯火。晚上,让这里彻夜明亮。在非英军照办以后,德军飞行员果然将炸弹都投到了不知名的小河旁。
德军飞行员不认真观察,为英军反攻送上了充足的时间,更为纳粹走向灭亡便了充足的准备。
所以,眼见不一定为实。我们要经过仔细考虑与观察,才可下结论。
3. 有关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名言警句怎么写
1.真相来自探寻,来自我们自身对世界的认识。而这个过程中,平衡是我们的道德责任。——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静柴静《话语权的另一半》
2.有时候不了解本质的人,是快乐的。而能够假装不知道真相,不了解本质的人,确实幸福的。——安妮宝贝
3.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周恩来
4.“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5.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后者去创造宇宙。——(意大利)克罗齐《美学原理》
6.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工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求实的态度、作踏实的功夫。——李大钊
7.凡是在理论上正确的,在实践上也必定有效。——〔德〕康德《国外黑格尔哲学新论》
8.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一个虾蟆坐在井里说:“天有一个井大。”这是不对的,因为天不止一个井大。如果它说:“天的某一部分有一个井大。”这是对的,因为合乎事实。——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9.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战国·苟况《荀子·儒儿》
10.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汉·刘向《说苑·政理》
4. “眼见未必为实”的例子有哪些
1、太阳或月亮在地平线上时看上去要比在高空中大得多。对古人来说,对这个现象最明显的解释是太阳或月亮在地平线上时更靠近地球,就像“小儿辩日”的寓言所说的那样。在有了较为正确的天文知识之后,就可知这种解释是错误的,日月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在早晚都是一样的。
2、。如果盯着一颗孤独的明星( 例如金星)看,虽然它是静止的,也会让人觉得是在移动,从而以为那是一个不明飞行物。许多不明飞行物报告显然都是由于视觉错觉产生的,即使是号称有许多目击者的报告也是如此。谢里夫实验已经证明了,在一群人同时目击一个现象之后,在议论时会互相影响,不知不觉地修正自己原有的看法,最后会形成一种共识,也就是说,即使是诚实的人,甚至是一群诚实的人的一致描述,也不一定可靠。更何况,人们在讲述自己的经历时,为了吸引听者的兴趣,容易无意之中加以夸大,叙述的次数越多,间隔的时间越长,越不可靠。
3、“海市蜃楼”就是“眼见不一定为实”。
4、“魔术”也是“眼见不一定为实”。
知事不声张,知人不评人,知理不争辩
《格言联璧·接物》说:“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简单来说,就是为人处世,要懂得慎言的重要性。
我们天天说话,不见得就会说话;许多人说了一辈子话,没有说好过几句话。
成熟的说话方式应该是:勿多言、勿妄议、勿争辩
知事不声张,说话是人的本能,掌握分寸才是智慧;
知人不评人,言语是把双刃剑,妄议非论如同利剑;
知理不争辩,争论时心生戾气,争吵过后有损感情。
01
知事不声张
梁文道曾在一档节目中提到,在所有的明星当中,葛优是最不令人讨厌的,为什么呢?
有人在桌上夸夸其谈的时候言过其实,葛优从不打断,只是一边认真听着一边微笑附和:
“是是是,您说得对,这事儿要是您不说,我还真不知道是这么回事呢。”
那些事葛优当真不知道吗?肯定不是。他只是看破世事却不语,知情却不戳穿。
很多时候,说话不假思索反而更让人难受,更有甚者,认为自己心直口快,还沾沾自喜,不顾别人感受,以为说出实情就是对他人负责。
作家刘墉先生说过一个国画大师黄君璧生前的故事。
有次,一位喜爱字画收藏的妇人,带了四幅刚入手的古画,请黄君璧先生鉴别真伪。
黄君璧在见到这位妇人时,首先问了句:“这些画您都已经买下了吗?”
妇人满脸得意地告诉他,这几副画可是她费了很大周折和钱,才从国外淘回来的几件国宝。
边说边示意随从将画展开让大师过目。
然而,第一幅画才展出一半,黄君璧皱起眉头,识出是假的,第二幅依然是假的。
第三幅展开,黄君璧凝视许久,婉转地说:“这位画家的作品,说实话我不是很懂,但看得出来笔法相当老练。”
第四幅才展开四分之一,黄君璧就夸赞起来:“不错,非常不错,很有欣赏价值。”
妇人了然,原本听罢有些沮丧,但转念一想,后两幅话得到了称赞,或许是真迹,便又喜见于色。
妇人离开后,黄君璧摇头叹息:“可惜,花了冤枉钱。”
刘墉疑惑,黄君璧为何不当面说清楚呢?黄君璧直言:
“她已经买下了那些画,无论真假,已成定局。
何况她对自己的眼光那么有信心,又已经花了那么多钱,而且当着她的那么多随从,我能说是假的吗?
以后找机会再提醒她吧,钱对她来说是小事,伤了她的面子,可就是大事了。”
说话的时候,要多换位思考,多设身处地。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和骄傲,不要以为吐露真情就是尊重他人,别人可能要得更多的是认可。
知事不声张,是一种智慧,它能让你在生活中少了许多麻烦;能让你明白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能让你与朋友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02
知人不评人
古语道:“仁者不责,善者不评”
真正的善良,是不轻易责备他人,也不轻易评价他人,毕竟脱口而出的话,往往欠缺考究,有时候会给他人伤害。
评价容易,理解难,任何时候,都不该对他人举止妄下判断。
在网上看过一个视频,感触颇深。
有个小男孩,穿着校服,在热闹的大街上卖花,卖着卖着,一个西装革履的醉酒男子,直接走上前一把拍掉了男孩的花,嘴里还的骂着:谁让你在这卖花的。
这一幕,引发了无数路人驻足,他们纷纷拿起手机,把这一幕传到了网上。
接着网上出现一条热搜视频“醉酒男子路边殴打卖花小孩”,瞬间评论区里一片哗然。全都是指责男人的行为太过分了,不仅扔掉男孩的花,还抢走男孩手中的钱,有的甚至要“人肉”他,让他身败名裂。
第二天,男子刚进公司就发现,同事用异样的眼光投向他,有位同事提醒他说:老板叫你快点过去。
他走进老板办公室,老板冲他吼道;你的行为让公司损失巨大,并告诉他不用再来上班了。
男子失落回到办公桌前收拾他的东西,拿起一个相框那是他与那个卖花男孩的合照。
这个男孩,是他从福利院领养的,名叫鹏鹏。
男子为了能让鹏鹏得到更好的教育,白天拼命工作赚钱,晚上回家还要辅导作业。
这一切鹏鹏都看在眼里,为了能给男子分担压力,所以经常偷偷地从学校跑出去卖花。
可就在男子为了拿下一个合作项目,在外应酬多喝了几杯,这时学校老师打电话告诉他,鹏鹏最近总是逃课。
男子又气愤又担心,应酬一半就跑出去寻找鹏鹏,最后发生了视频中的那一幕。
那些曾批判过这位男子的人,如果看到了视频,不知会作何感想?
孔子说:“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
都说眼见为实,但眼见不一定为实。
所以当我们想要随意评价他人时,不妨多思考一下,当下所见所闻,都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无法知全貌时,最好不予置评。
03
知理不争辩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有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意思是说,真实的话听起来不好听,听起来好听的话不真实;行为良善的人不喜辩,喜辩的人不善良。
精神贫瘠的人,喜欢凡事争个对错,而内心丰满的人,从不与人计较,不争,是他们的姿态。
网上有个故事,讲的是一位教授和自己的学生路过一个鱼摊,打算顺带买条鱼回家。
教授弯下腰,反复挑了挑篓里的鱼,选了一条刺较少的清江鱼。
鱼贩看到,用不屑的眼神说:“你挑鱼的眼光不行,这种鱼肉质不鲜美,要不我帮你换条吧?”老教授笑着回答:“不用了,就这条吧。”
鱼贩开口调侃:“读书人就是读书人,只会读书,不会挑鱼,买鱼还得听我的。”
一旁的学生听不下去了,上前与鱼贩争辩,双方各说各的谁都不服谁,吵的路人都来围观。教授见状一把拉走了学生。
学生愤愤不平地问教授:“那鱼贩如此看不起读书人,老师你不生气吗?”教授微微一笑说:“我能理解他。
卖鱼只要知道哪些鱼好吃就行了,何必非得弄明白世上有多少种鱼,什么鱼刺少,更适合老年人对吧。”
果真是教授,看事情都比常人通透。
大千世界,人生海海,每个人的经历也不尽然相同,看待事物的角度自然大相径庭。
倘若事事都要理论出一个结果,生活恐怕早就被搅得乌烟瘴气了,毕竟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连大作家周国平都说:“人生要有不较劲的智慧。”
不较劲的实质,是尊重,尊重他人对事物的看法,理解世间种种的迥异,以及复杂多样的人性。
所以,我们才明白,不争,实则是给自己留进步的空间,留一方清净。
高层次的人,不是不会争辩,而是懒于争辩,凡事不较劲,才是大家之风范。
04
人生,无非是说话和做事两件事。
有时候能说会道固然受人欢迎,学会慎言也是处世之道,掌握说与不说的界限感,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修养。
深浅有度,恰如其分是说话的最高境界,很多时候,学会倾听,适时沉默,比滔滔不绝更有力量。
往后余生,希望我们做一个懂说话的人,才能在纷繁的世界中,如鱼得水,周旋有术。
相关文章:
- 上一篇:没有绝对的公平名言
- 下一篇:2000句名人名言短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