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伦理的名言
时间:2022-04-23 23:02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语文梦工场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关于伦理的名言
1. 《论语》中有关社会,伦理的名句有哪些
社会、伦理、情感
1. 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说道)奔流而去的河水是这样匆忙啊,白天黑夜地不停流。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2.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
君子对工作谨慎认真,不出差错;和人交往态度恭谨而合乎礼节。那么普天之下到处都是兄弟,君子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
3.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孔子说)没能侍奉好人,怎么能侍奉鬼呢?在君父活着的时候,如果不能尽忠尽孝,君父死后也就谈不上孝敬鬼神。他希望人们能够忠君孝父。
4.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5.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6.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气却不可以改变。
7.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孔子说)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8.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工作之后还有余力的就应该去学习、进修,不断提高自己;学习、研究之余要多参与具体的工作与实践。
9.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是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2. 关于家庭伦理的孔子名言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释义】孔子说:“少年子弟平时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爱兄长,做事要谨慎,说话要讲信用,要广泛关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若还有富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释义】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戒:青少年时期,血气还未养成,要警惕不可迷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在旺盛,要警惕不可争强好胜;等到年纪变老,血气已经衰退,要警惕不可贪得无厌。”
3. 家庭伦理道德观的名人名言
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作者:普卢塔克 道德应当成为科学的指路明灯。 作者:布夫勒 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
作者:王安石 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明·洪自诚《菜根谭》 暗昧:不光明。
厉鬼:凶恶的魔鬼。情操不同,对客观环境事物的体验迥异。
作者:洪自诚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作者:毛泽东 至诚无息。
《礼记·中庸》 真诚是没有止境的。永远以真诚自勉。
作者:《礼记·中庸》 美德是智力最高的证明。 作者:约翰生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有道德的人时刻注意光明正大。 作者:金缨 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谁要是没有强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中 作者:凯洛夫 真理的发见,或道德责任的完成,都引起我们的欢欣,使我们整个生命震颤…… 作者:克罗齐 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
作者:毛泽东 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作者:唐·神秀 人类的食粮大半是谎言,真理只有极少的一点。
人的精神非常软弱,担当不起纯粹的真理;必须由他的宗教、道德、政治、诗人、艺术家,在真理之外包上一层谎言。 作者:佚名 明人不做暗事。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4回 光明正大的人,不做见不得人的坏事。 作者:吴承恩 人能克己身无患,事不欺心睡自安。
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 人能克制自己就没有灾祸,做事不昧着良心就自然能安睡。 作者:马致远 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人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
作者:凯洛夫 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 作者:欧文 一生肝胆向人尽。
唐·顾况《行路难》 为人处世,应当肝胆相照。 作者:顾况 你若正直,不要怕人诽谤。
作者:萨迪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须少结实成。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外表光鲜好看,也不如有实际内容的好。
作者:《增广昔时贤文》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作者:黄石公 生活是欺骗不了的,一个人要生活得光明磊落。
作者:冯雪峰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作者:卢梭 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为先。宋·王安石《洪范传》 宜:应该,应当。
作者:王安石 忠诚是人生的本色。 作者:《明儒学案》 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
宋·周敦颐《通书》真诚,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业兴旺的源泉。行(háng):职业,事务。
作者:周敦颐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作者:诗经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作者:孔丘 人应该装饰的是心灵,不是肉体。 作者:高尔基 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是每天都在更换主人的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作者:德谟克利特 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作者:雨果 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没有心灵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
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 真正积极的人,只能是会爱别人的人,高尚的人。 作者:车尔尼雪夫斯基 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
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 作者:苏格拉底 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
作者:别林斯基 欲为天下第一等人,当做天下第一等事。明·胡居仁《居业录》要成为杰出的人物,就应当干出杰出的事业。
作者:胡居仁 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作者:狄德罗 那些立身扬名出类拔萃的,他们凭借的力量是德行,而这也正是我的力量。 作者:贝多芬 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
作者:欧里庇得斯 忍耐和时间,往往比力量和愤怒更有效。 作者:拉封丹 怜此皎然质,无人自芳馨。
唐·白居易《咏牡丹》 怜:怜爱。皎然:洁白。
作者:白居易 镜子明则尘埃不染,智明则邪恶不生。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能明辨是非,就能抑止邪恶行为的萌发。
作者:史襄哉 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 作者:何塞·马蒂 点燃了的火炬不是为了火炬本身,就像我们的美德应该超过自己照亮别人,否则等于没用。
作者:莎士比亚 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不感觉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 作者:孟德斯鸠 从恶德中逃避是美德的开始。
作者:贺瑞斯 道德常常能。
4. 关于孔子家庭伦理的名言(最少列出3条)
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人争执高下,合群而不拉帮结派。”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大意: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释义】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戒:青少年时期,血气还未养成,要警惕不可迷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在旺盛,要警惕不可争强好胜;等到年纪变老,血气已经衰退,要警惕不可贪得无厌。”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
【释义】孔子说:“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再用礼仪加以自我约束,就不致于产生叛离之心了。”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5. 哲学家、伦理家的一些名言
世上只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
人是目的,不是手段。
如果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那建筑物则是凝固的音乐
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光顾他.
凡是存在的事物就天然具有合理性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泰勒士---水是最好的.
苏格拉底---美德就是知识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叔本华: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
泰勒斯:只有那些从不仰望星空的人,才不会跌入坑中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无意义的
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什么都不知道
斯宾诺莎说:“自由的人绝少想到死亡;他的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
一个人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当他酣睡之时,而不幸的人最不幸的时刻,就是在他觉醒的瞬间。
6. 有谁能给我几条关于企业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名言么
成功的团队管理的关键在于尊重。
如果团队的成员不能做到互相尊重,那么该团队就不能像一个真正的团队那样运行;如果团队所做的事情无法得到其管理人员的尊重,那么它就无法良好运行。 —— Nicky Hayes我们的观点很简单,那就是,追求卓越与追求伦理是一回事,两者都必须与公司战略相联系。”
正在发生的管理革命的实质在于,必须把伦理置于公司战略讨论的中心。优秀企业能够而且应该根据与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战略相一致的方式进行管理。
—— R ·Edward freeman & Daniel R. Gilbert, Jr.高效者的七种习惯:操之在我,确立目标,掌握重点,利人利己,设身处地,集思广益,均衡发展。 —— Stephen R. Covey对有效领导的最后一点要求是赢得信任……信任就是深信这个领导人说话算数……卓有成效的领导不是基于聪明,而主要是基于言行一致——这又是一句非常古老的名言。
—— Peter F. Drucker那些从事管理工作一心为的是获得自身利益,如地位的提高、财富的增加的人成不了有效的管理者。 —— David McClelland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彼得·M·圣吉(Peter M. Senge) : 当人类所追求的愿景超出个人的利益,便会产生一股强大的力量,远非追求狭窄目标所能及。
组织的目标也是如此。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 任何管理行为都取决于某种假定、命题和假设。
首先,我相信,与我们有重要合作关系的人对信任、诚实、正直和道德行为有深刻而强烈的需求;其次,我相信,企业应该努力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这种需求;最后,我相信,总体而言,那些最能始终不懈地坚持道德行为的企业比其他企业更能取得成功。 —— 前强生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James Burke我们努力牢记药品是为人的,而不是为了利润。
如果我们记住了这一点,利润也就来了,而且总是会来。我们记得越牢,利润就越大。
—— 前默克公司董事长 George W. Merck我们努力牢记药品是为人的,而不是为了利润。如果我们记住了这一点,利润也就来了,而且总是会来。
我们记得越牢,利润就越大。 —— 前默克公司董事长 George W. Merck。
7. 关于道德的格言
●如果没有德行,人类就是一种忙碌、有害和可怜的生物,不会比任何一种渺小的害虫更优越(培根)
●使自己快乐也使他人快乐,别伤害自己也别伤害他人,我以为这就是伦理学的全部意义(尚福尔)
●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爱(英国)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马克思)
●如果你的道德观念令你消沉,那它们就一定是错误的道德观念----(史蒂文生)
●德行啊,你是纯朴的灵魂的崇高科学(卢梭)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里特)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行人----(三国·刘备)
●德行的实际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
●微小的德行,胜似美好的格言
●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康德)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
●智慧和德行,有如一辆车的两个轮子(日本)
●艺高不如德高
●做得成宰相,不一定能做得好一个人(土耳其)
●道德常常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意大利)
●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糟
●恶人胸中的学问,像疯子手中的利剑(欧洲)
●以为智慧比美德更重要的人,会失去自己的智慧(犹太人)
●德行与技艺是子孙最好的产业(英国)
●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是每天都在更换主人的(希腊)
●美德可以打扮一个人,而财富只有装饰房子(欧洲)
●贪婪的人失掉名誉,追求金钱的人失掉德行(印度)
●金钱与贪欲,是最无道德的恶魔(意大利)
●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百失节(罗马尼亚)
●对一个人的评价,不可视其财富出身,更不可视其学问的高下,而是要看他的真实的品格(培根)
“心学”的开山祖陆九渊名句,渗透为人处世道德伦理,堪称经典
助读资料
陆九渊(1139—1193年)号象山,字子静,书斋名“存”,世人称存斋先生。他曾在贵溪龙虎山建茅舍聚徒讲学,因此山形如象,自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陆象山。汉族,江西省金溪陆坊青田村人。在“金溪三陆”中最负盛名,是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他还是宋明两代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开山祖。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形成了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后人称为“陆子”。
陆九渊一生的辉煌在于创立学派,从事传道授业活动,受到他教育的学生多达数千人。陆九渊虽然官位不算显要,学术上也无师承,但他融合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和“良知”“良能”的观点以及佛教禅宗“心生”“心灭”等论点,提出“心即理”的哲学命题,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派—“心学”。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实在:“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心即理,是永恒不变的,“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古往今来,概莫能外。此观点把心和理、心和封建伦理纲常等同起来,企图由此证明所谓“天理”即封建等级秩序、封建道德教条,是人心所固有的,是恒久不变的。他认为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陆九渊的心学思想逐渐形成体系,和他与朱熹的论衡关系密不可分。在此基础上,陆九渊形成了自己的学派特色,也找到了立学的理论根基。黄宗羲在《宋元学案·象山学案》中指出,陆子之学为尊德性,朱子之学为道问学。这种对于两人学说的区分性概括,只是表明了他们各自的特色,但他们并不是孤立的、绝对的。虽然朱熹和陆九渊都强调自己学说中有异于他者的一面,但并不代表着他们没有共同之处。所以这种侧重理论上的区别,并不能构成根本性的分歧,都是在封建伦理的大框架下,发挥理学的精义。他们只是因为出发点和立论的不同,才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陆九渊还热衷于讲学授徒,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每开讲席,学者辐辏,户外履满,耆老扶杖观听”,其弟子遍布于江西、浙江两地。他在长期的讲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他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存心、养心、求放心和去蒙蔽、明天理的作用。他主张学以致用,其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以挽救南宋王朝衰败的命运。在教育内容上,他把封建伦理纲常和一般知识技能技巧,归纳为道、艺两大部分。主张以道为主、以艺为辅,认为只有通过对道的深入体会,才能达到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的目的。因此,要求人们在“心”上做功课,以发现人心中的良知良能,体认封建伦理纲常。陆象山的学生中,最著名的是杨简、袁燮、舒璘、傅子云等。其中杨简进一步发扬了其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陆九渊十分看重人心的道德力量,他所追求的是一种主观理性的自觉。他认为这种自觉是人所固有的,它超越于人的知识结构之上,但是又不能脱离知识。所以他在推崇“尊德性”的同时,又提倡对知识的学习来补充与丰富这种自觉。陆九渊所提出的这种理性的自觉把带有普遍性的道德伦理内化为个人的内在体验,是与朱熹所讲的知性的“理”证明封建道德规范的根源性、普遍性的最大差别。
陆九渊名句集锦
1、百家满天下,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
2、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3、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4、学能变化气质。
5、闻善而慕,知过而惧。
6、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跟,学人言语。
7、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览。
8、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9、家之兴替,在于礼义,不在于富贵贫贱。
10、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11、人心有病,须是剥落。剥落得一番,即一番清明。后随起来,又剥落,又清明。须是剥落得净尽方是。
12、明父子君臣夫妇昆弟朋友之节,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以事父母,以和兄弟,以睦族党,以交朋友。
13、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14、若乃后世之诗,则亦有当代之英,气禀识趣,不同凡流。
15、人之知识若登梯然,进一级则所见愈广。
16、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17、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
18、自古圣人亦因往哲之言,师友之言,乃能有进。
19、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20、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21、来年尚有新条在,恼乱春风卒未休。
22、墟墓兴衰宗庙饮,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
23、万物皆备于我。
24、不可自暴自弃自屈。
25、精神不运则愈,血脉不运则病。
26、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名句赏析
圣人教人只是就日用处开端。
出自《周清雯廉夫所录》。【译文】圣人教育学生只是从日常应对处开始。
知道则末即是本,枝即是叶。
出自《周清史廉夫所录》。【译文】了解道之后再看世界,那么末就是本,树枝就是树叶。
宇宙之间如此其广,吾立身于其中,须是大做一个人。
出自《李伯敏敏求所录》。【译文】宇宙之间如此广阔,我立身于期间,一定要做个大人物。
心之体甚大,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
出自《李伯敏敏求所录》。【译文】心的体非常大,能够最大限度完善自己的心,就是与天相同。
人非木石,不能无好恶。然好恶须得其正,乃始无咎。
出自《与侄孙浚·四》。【译文】人不是木头和石头,不能没有喜好和憎恶。但是喜好和憎恶要合乎正道,才开始没有过失和灾祸了。
为学只是要睹是,不要与人较胜负。
出自《与陶仲赞》。【译文】做学问只是要明白正确所在,不要和别人计较胜负。
人惟不能立乎大者,故为小者所夺。
出自《与朱济道》。【译文】一个人做事因为不能立足于大局,所以被小的事情所战胜。
人谁无过,过而不改,是为过矣,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出自《与昊子嗣·三》。【译文】一个人谁能没有过错,有过错了不改正,才是真的有错了,有过错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有德者必有言,诚有其实,必有其文。
出自《与昊子嗣·四》。【译文】有道德的人必然有言论,如果真有内在的实际才能,必然拥有与之相符合的外表。
人之不可以不学,犹鱼之不可以无水。
出自《与黄循中》。【译文】作为一个人不可以不学习,就像鱼不可以没有水一样。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赏析:这句话出自南宋·陆九渊《语录》。读书做学问就怕没有疑问,有疑问学习就会有进步,有小的疑问。
理乃天下之公理,心乃天下之同心。
赏析:这句话出自《与唐司法》。理是天下公正的道理,心是天下共同的心。
天下有不易之理,是理有无穷之变。
赏析:这句话出自《易数》。天底下有不变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无穷的变化。
无志则不能学,不学则不知道。
赏析:这句话出自《论语说》。没有志向就不可能好好学习,不学习,就不能通晓大道。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赏析:这句话出自陆九渊《年谱》。宇宙就是我的心,我的心就是宇宙。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艺者天下之所用,人之所不能不习者也。
赏析:这句话出自《论语说》。技艺是天下人所必须使用的,人不能不修习。
读书切戒在荒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赏析:这句话出自宋·陆九渊《读书》。读书最忌讳的事情是慌乱读书,只有静下心来满满读书,才能发掘书中的意味深长。
人之不可以不学,犹鱼之不可以无水。
赏析:这句话出自《与黄循中》。人不可以不学习,就如同鱼不可以离开水一样。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不仅是智慧之源,更是生存之本。一个人学习到的知识,在某种程度上能影响人的生存状态,甚至可以改变命运。
凡事只要看其理如何,不要看其人是谁。
赏析:这句话出自南宋陆九渊《语录下》。无论任何人做任何事只要能依照“理”就能够取得成功,人的作用反而退而居其次了。这两句话正是此种思想的反应。
人各有能有不能,有明有不明。若能为能,不能为不能;明为明,不明为不明,乃所谓明。
赏析:这句话出自宋代陆九渊《与曹立之》。每个人都有擅长的和不擅长的,有知道的有不知道的。如果擅长就说擅长,不擅长就说不擅长;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才是真正的知道。
此心若正,无不是福;此心若邪,无不是祸。
出自《荆门军上元设厅皇极讲义》。【译文】这个心如果是中正的,没有什么不是幸福。这个心如果是邪恶的,没有什么不是祸患。
观古人之书,泛然而不得其实,则如弗观而已矣。
出自《策问》。【译文】看古人的书,泛泛而读不得其要领,还不如不看。
圣人之智,明切洞达,无一毫私意芥蒂于其间。
出自《智者术之原》。【译文】圣人的智慧,明澈洞明通达,没有一丝一毫的私心梗塞其中。
仁,人心也。心之在人,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与禽兽草木异焉者。
出自《学问求放心》。【译文】仁,就是人的心。心对于人来说,这是人之所以成为人而与禽兽草木不同的地方。
道心之微,无声无臭,其得其失,莫不自我。
出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译文】道心的微妙,无声无味.得道与失道,没有不从我自己开始。
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出自《傅子云季鲁录》。【译文】做学问如果了解了本心,《六经》就都成了我的注解。
千虚不博一实。吾平生学问无他,只是一实。
出自《傅子云季鲁录》。【译文】一千个“虚”不能换得一个“实”。我平生的学问没有别的,只是一个“实”罢了。
人性本善,其有不善者迁于物也。
出自《严松松年所录》。【译文】人性本来是善良的,那些不善良的是被物欲所改变而造成的。
自欺是欺其心,慎独即不自欺。
出自《严松松年所录》。【译文】自己欺骗自己就是欺骗自己的心啊,独自相处时小心谨慎就是不欺骗自己。
圣人之道有用,无用便非圣人之道。
出自《严松松年所录》。【译文】圣人的道是可以用来做事的,如果不用来做事就不是圣人的道。
人要有大志。常人汩没于声色富贵间,良心善性都蒙蔽了。今人如何便解有志,须先有智识始得。
——《陆九渊集·卷三十五》
解 读
人要有大志。常人汩没于声色富贵间,良心善性都蒙蔽了。
是心心念念处,是孜孜搜讨处,是决然必得处。
立志,是虽然个体有限,依然要在生命的限度内,淋漓尽致地活出自己的天命本性。若为草木,便要成参天之材;若为雏鸟,便要做高飞之鹄。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无志的生命,如同一潭死水;有志,这有涯之生才有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变得生机盎然、活色生香。
懒惰贪婪,是凡夫之大病。人须立志,方能卓然于流俗之中,而不至于随波逐流,沦为庸庸碌碌之辈。
志有大小高下。所立之志,决定着一个人日后的生命格局。
“才志于义,便入于君子路;才志于利,便入小人路。”
志大,则天地皆广阔;志小,则前途尽逼仄。
立志须高明正大。声色富贵,本无可厚非。最怕紧盯住富贵功名,便迷失了本心善性。
白日贪名图利,做尽亏心之事;清夜梦回独处,方觉良心难安。
今人如何便解有志,须先有智识始得。
阴晴寒暑流转变迁,是天道自然;荣枯得丧人生起落,亦自有天机。
与其志在富贵功名,不若志在博览广识。与其志在名利场上的风光得势,不若志在圣贤道上的通透豁达。
自古富贵难常,祸福难测,唯有洞明世事者,看得透荣辱兴衰。
功名羁绊不了他,困穷亦奈何不了他,只是宠辱不惊,明白自足。
知识拓展
有关陆九渊的小故事
1. “金溪三陆”都有谁?
陆贺先生有六子:九思、九叙、九皋、九韶、九龄和九渊,均学识渊博,号称“陆氏六杰”。九思,字子疆,中举后封从政郎,著有《家问》,为陆氏治家准则。九叙,字子仪,善于持家,以经营药铺为业,供全家各项费用,公正通敏,时人称为“五九居士”。九皋,字子昭,举进士,授修职郎,文行俱优,率诸弟讲学,学者称其“庸斋先生”。九韶、九龄、九渊并称“三陆之学”,皆导源于九皋。
2. “鹅湖之会”是怎么回事?
陆九渊的学说和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是针锋相对的。因此,他们两人在江西上饶的鹅湖寺展开了一场讨论,主要讨论治学方式和态度。朱熹认为,我们的心中虽然有智慧,但若不去开发引导,就不会显现,所以必须通过大量阅读书籍和观察外部世界才能启发内心的智慧。陆九渊认为,我们的心中本来就有智慧,不需要对外去求,只需要向自己的内心去求,智慧就会被自己开发出来,所以不需要在读书穷理方面费太多工夫。至此讨论陷入僵局,陆九渊指责朱熹的学说支离,朱熹讥讽陆九渊的说法是“禅学”,两派的学术见解相持不下。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鹅湖之会”。鹅湖之会以后,两派看似冰火不相容,但实际上都在私底下反思自己学说的缺点,并吸收对方的长处。事实上是这次的讨论促进了这两家学术的进步。
相关文章:
- 上一篇:生日祝福英文简短唯美句子大全
- 下一篇:秋季下雨天的诗句优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