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饮食名言

时间:2022-04-24 07:47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中国文化笔记 | 评论: 次 | 点击:

孔子饮食名言

1. 关于饮食 名言警句

1、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西汉 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白话译文:君王以平民百姓为天,而平民百姓又以粮食为天。

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 李绅《悯农其一》

白话译文: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唐 李绅《悯农其二》

白话译文:春天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可以收获无数粮食。四海之内没有空余的荒地,还有农夫快要饿死的。

4、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唐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白话译文:连日雨后,树木稀疏的村落里炊烟冉冉升起。烧好的粗茶淡饭送给村东耕耘的人。

5、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唐 白居易《观刈麦》

白话译文:脸对黄土,背对烈阳,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即使在如此的环境下,人们却竭力苦干,忘记炎热与疲劳,只盼得夏日尽量长一些。

2. 关于孔子的名言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3、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4、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7、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3. 孔子的名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就会心生迷惑。”

11、子曰:“由,诲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道理都知道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聪明的啊!”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大的车没有车的边际,小的车没有车内的凳子,那怎样行驶呢?”

1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 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 孔子的名言(要有大意)

孔子说:学习过的知识时常去温习它,不是很高兴吗?有同道之人和你自己学习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并不在心中怨恨,这不也算得上是君子吗?

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孔子说:治理有兵车千辆的国家(言大国),应该谨慎的处理国家的事务,节省花费爱惜民力,在合适的时间调动不同的人干不同的事。

孔子说:年少后生,在父母面前就孝顺父母;走出自己居室就敬爱兄长;说话谨慎,说了就守信用'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去躬行实践之后,若还有余力,就在去学习文献.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学习,所学也不会巩固。要以忠实和诚信为主。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错误就不怕改正.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孔子说: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5. 【孔子说过一句话:“不时,不食.】

孔夫子在《论语"乡党第十》中有十几个“不食”,表述了他对饮食养生、饮食卫生、饮食礼仪的见解.于今看来,不得不对他老人家了解中国国情、民情、体情(人体的特殊性)之深万分钦佩.譬如他在“失饪不食(失生熟之节,不吃)”后面紧接着说“不时不食”,细细想来,十分有道理.“不时不食”即是“时食”.大而言之,人的一生中,不同时期应有适宜自己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的食单.总而言之,一年四季应当根据时令安排合理的膳食.小而言之,一月之内,或一日之内,饮食要适时.说到底,适时而食就是要求人们顺应体内生物钟的节律进食.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朝,已有了“四季食单”.饮食四季分明,那是因为动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肉质会有不同.所谓“小满河歪(蚌)瘦蹩子,夏至鲫鱼空壳子,端午螃蟹虚架子”,说的是违时之食.又如海、河鲜,清明前,刀鱼刺软,河蚌浆足;夏用鲤、虾;秋鲈霜蟹,都是因为此时的鱼虾,体肥味美,养份充足.植物性原料,食其茎叶者,应取其木质素含量最少时.选食其根茎者,宜在其淀粉含量充足,并易于糖化时.选食其花者,宜在含苞待放时.选食其果者,当不食未熟之果.须知“五月萝卜空心菜,六月韭菜老驴草”,并非随口说说而已.。

孔子饮食名言

养生还是尊礼: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看孔子的饮食观

读《论语》的时候,很多人应该都注意到一段话: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朔是阴历的每月第一天,初一。周代时,自然崇拜还没有完全褪色,周王还会郊祀祭天,以燎祭的形式祭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及列星。月相、气候和季节等等都是大事,反映这些自然规律的历法自然就被认为具有神圣性了。它的修订权控制在中央政府手里。杨伯峻说,东周时期,每年秋冬之交,周天子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这历书包括那年有无闰月,每月初一是哪一天等等内容,这就叫“颁告朔”。诸侯接受了这一历书,藏于祖庙。每逢初一,便杀一只活羊,祭于祖庙,然后回到朝廷听政。祭庙叫做“告朔”,听政叫做“视朔”或者“听朔”。

到子贡任职的时候,这项制度已经很少有人在乎了。每月初一时,鲁君不亲临祖庙祭祀,也不听政,这个“告朔”的制度连个幌子都没立起来,只是杀一只活羊虚应故事。子贡比较现实,他觉得既然这个制度已经只剩一点残余放在那里丢人,不如干脆连羊也不要杀。孔子说不行,“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就算是残余,那也是礼的残余。

养生还是尊礼: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看孔子的饮食观

(一)吃的不是食物,是礼

对孔子来说,吃什么似乎是不那么重要的事情。多就多吃,少就少吃。有钱的时候就吃点好的,没钱的时候,粗食也能吃。孔子吃的不是“食”,而是“礼”。

孔子生活的年代,贵族吃饭有一套礼仪规范。对平民百姓而言,礼离他们太遥远了,他们想吃就吃,他们不上什么礼,这么细节的礼暂时还熏陶不到他们。越是上层人士,礼就越多、越细,国君地位高,吃饭就相当麻烦,《论语》里说:

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同国君一道吃饭——这种机会应该不很多——在国君举行饭前祭礼之前,作为臣子,要先为国君尝饭(不吃菜)。国君吃饭可不是等菜一上来就拿筷子吃,饭前要祭祀发明食物的神灵“先食”,大约与先农、先蚕、先牧、先酒等相似,都是改变人类生活、非常有意义的神灵,这种饭钱祭祀的效用,与“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差不多。祭祀的时候应该会有钟鼓齐鸣,相当隆重。在周代这个突出理性的礼乐社会,国君吃饭不仅仅为自己吃,它本身就是一种神圣的仪式。

如果孔子在自己家吃,也要顾及礼的约束。对孔子来说,礼应该渗透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这吃得就比较寒碜了,糙米饭、小菜汤。瓜祭,杨伯峻认为是“瓜”可能是“必”的错字,翻译为“一定得先祭一祭”,李零说“瓜祭”是吃瓜前用瓜把祭瓜。不管是必祭还是瓜把祭瓜,总之它是个饭前的祭。规模当然不大,音乐也不一定有,“齐如”, 严肃恭敬的样子。吃的饭菜虽然简陋,但礼是不可少的。

养生还是尊礼: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看孔子的饮食观

养生还是尊礼: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看孔子的饮食观

在陈绝粮

(二)讲究和精细:《论语·乡党》的饮食观念

孔子对饮食的态度,主要在《论语·乡党》之中:

齐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这段话,字虽然少,但要是一条一条执行的话,还是很困难的。孔子大约五十岁时才正式出仕,没有官员身份之前,他不过是个收入不大稳定的“教书匠”,是没有那样的经济实力去“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林语堂读到这里的时候浮想联翩,他说,孔子对饮食如此挑剔,很可能就是他妻子抛弃他而去的原因(见《生活的艺术》),这是一种无甚根据的猜测。孔子的家庭生活如何,史料记载极少,无法推出这个结论。林语堂可能是想到了孔门弟子曾子的一个故事:

曾子后母遇之无恩,而(曾参)供养不衰。及其妻以蒸梨不熟,因出之。

曾参对后母非常体贴关心。因为妻子蒸梨不熟(大约后母年纪大了,牙齿不好,不方便食用生梨),就把她给休了。林语堂是不是从曾参之妻想到孔子之妻,才认为“孔子妻子照顾不了丈夫的胃口而被休”?

养生还是尊礼: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看孔子的饮食观

曾参画像

《论语·乡党》里的这段话,字句不多,说得有些不够清楚,因此产生了不同的解读方式。第一种解读方式当然是说孔子吃得很讲究,毕竟他是君子、在后世也被称为圣人,讲究也应当。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指的分别是粮食和肉类的加工。食是作为主食的稻粱类谷物,精不精,是看舂得细不细。舂得越细,所获得的产出量就越低,价值就越高,口感当然更好。《礼记》说“脍”是“肉腥细者”,其实是生鱼片或生肉片,加工越精细,就越好吃。

在周代时,虽然很多今天常见的农作物还没有传入或培育成功,蔬菜和粮食种类不那么丰富,但经过夏、商文明,烹饪学和烹饪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因此贵族们的饮食是比较“上档次”的。《礼记·内则》就有不少记述,不但有哪些部位能吃、哪些部位不能吃或不好吃的判断,比如:“不食雏鳖,狼去肠,狗去肾,狸去正脊,兔去尻,狐去首,豚去脑,鱼去乙(肠),鳖去醜(肛门)。”还有怎么制作食物的详细技法。很多人大约是从金庸的小说中知道了“叫花鸡”的做法,其实这种做法还真是“中国传统烹饪方式”,《礼记》中就曾提到过一种类似“叫花猪”的做法:

取豚若将,刲之刳之,实枣于其腹中,编萑以苴之,涂之以谨涂,炮之,涂皆干,擘之,濯手以摩之。

这个制作过程是,把小猪或羊剖去肚肠,洗净后把枣子塞进腹中,用芦苇裹起来,涂上一层泥,在火上烧烤,泥烤干之后剥掉。不过此时还不算完,还要把碎米粥涂到猪、羊外面,用油煎。煎好之后切片,和香料一起放进小鼎,小鼎放进盛水的大镬里,用火慢慢煨上三天三夜,吃的时候加醋和肉酱来调味,这道菜才算大功告成。

养生还是尊礼: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看孔子的饮食观

图片仅供参考

其实鱼馁而肉败、色恶、臭恶、失饪、不时、割不正的食物,它要么本来就不能吃,要么不好吃、不方便吃,孔子不吃是很正常的。《尚书·大传》所说:“八政何以先‘食’?食者,万物之始,人之所本也。”既然是人之所本,在物质条件能满足的情况下,“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也理所当然。

第二个解读方式是从养生来谈。当时饮食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起码已经深入了上层贵族的心。比如《礼记》说“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意思是饮食要顾及到季节和气候的变化,每个季节吃的东西不一样,搭配的调料也不一样,比如食用“脍”的时候,“春用葱,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

《论语·乡党》里,孔子“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有学者也认为这是为了养生。周代时酱的品种很多,《周礼》中说,“酱用百有二十瓮”,称为“百酱”,恐怕不是虚谈。吃不同的鱼、肉,必须搭配不同的酱。比如汉代马融说,吃鱼脍就应该用芥酱,这和现在吃生鱼片的习惯倒是一样的。李零说,酱不仅能提味,还有养生治病的作用,特别是防止生鱼生肉中的寄生虫,也算是一种说法吧。

养生还是尊礼: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看孔子的饮食观

鱼脍

在孔子那会,吃肉很不容易。但孔子还是提醒说,吃肉再多,不要超过主食,二者要合理搭配。买酒叫酤,市是市易,脯是干肉,外面买来的酒肉不要吃,杨伯峻说,孔子认为不卫生,不新鲜。姜对人体有好处,但不能多吃。

此外,还有人认为《论语》里说的“君子食无求饱”指的是有节制地进食,符合养生之道,这是一种误解。孔子的原话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指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养生没有一点点关系。

(三)食以尊礼,安贫乐道

其实这段话完全可以有第三种解读方式。有许多学者已经意识到,《论语·乡党》所要展现的夫子风采,所要体现的思想核心,是礼,是仁,是君子。那么,这里面记录的孔子一言一行,都是“礼”的示范。孔子吃得讲究吗?他一辈子就没好好做过几年官,大部分时间里他的日子过得仅仅是个温饱,最珍爱的弟子颜回去世了,颜回的父亲颜路来请求孔子把车子卖了,给颜回置椁,孔子说我儿子孔鲤死了,也只有内棺,没有外椁。可见他也是个清贫人家,追求哪门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呢?有得吃不错了,讲究是讲究不得的……

养生还是尊礼: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看孔子的饮食观

孔鲤因出生时鲁国国君赠送鲤鱼而得名

《论语·乡党》所谈的饮食方式,还是应该从“礼”来解读,这才是孔子所为、弟子所记的本意。这段话在打头的地方有两句,“齐必变食,居必迁坐。”这是什么意思呢,“齐”同斋,指斋戒。斋戒期间要改变平常的饮食,葱蒜韭这些有刺激性气味的不能吃了,以示虔诚清净。平常坐的地方也要换换,以示隆重。具体怎么个换法,杨伯峻说古代的上层人物平常和妻室居于“燕寝”;斋戒之时则居于“外寝”(也叫“正寝”),和妻室不同房。唐朝的法律还规定着举行大祭,在斋戒之时官吏不宿于正寝的,每一晚打五十竹板。这或者犹是古代风俗的残余。从燕寝搬到正寝,这种观点有点道理。

那后面的这些“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要求,应当是配合斋戒的。为祭祀神灵、先祖而准备的食物,那当然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祭祀期间,饭食、鱼肉要先由神灵和先祖食用,陈列一段时间后再撤下来,分发给从祭者。如果分发得不那么及时,说不定就“食饐而餲”,馊臭了。所以孔子紧接着就说,“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因为放了三天的这些食物很可能已经变质了。

养生还是尊礼: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看孔子的饮食观

孔子太庙问礼浮雕

关于“不得其酱,不食”,台湾的张之杰说,当时烹饪手段主要是煮和蒸,味道比较清淡,所以要用酱料来提味。前文举《礼记·内则》中对小猪和羊的烹饪方式为例也能看出,它经过烤、油煎、煨几个程序,肉质本身恐怕滋味还比较“简朴”。慢慢的,哪种酱和哪种食物搭配就约定成习,被纳入到“礼”的程序之中。随意搭配不但不合味,也显得粗野不文。

唯酒无量,不及乱,通常解释为喝酒的量不限制,但是不能喝醉。为什么不能喝醉?因为喝醉容易胡言乱语甚至惹事生非,有失礼仪。还要注意的是,周代初年就已经形成了禁酒令。周人总结夏、商两代灭亡之因,认为在于嗜酒无度,因此周公在《酒诰》中告诫康叔要在殷商故地的卫国宣布戒酒。结合《大盂鼎》,周公的禁酒令是在全国实施的。《酒诰》中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喝酒,而是要求民众“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喝,且要求“德将无醉”,不能喝醉。这和孔子说的“唯酒无量,不及乱”是一个意思。这就更加证明了孔子所提出的这一系列看起来非常繁杂的饮食要求,其实不过是斋戒祭祀期间的做法罢了。

孔子是个理性的人,“子不语怪力乱神”,但他又要求“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因为祭祀是国家礼乐制度的重要一环,因此他将其看得非常重要。当季桓子不再信任孔子,在春祭时不给孔子送祭肉之后,孔子立刻带着一群弟子离开鲁国。“尔爱其羊,我爱其礼”,他爱的不是那块祭肉,而是它所反映出的那一套观念和规范。

养生还是尊礼: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看孔子的饮食观

孔子离鲁

至于孔子平时日常生活,哪里有什么“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要求,看看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过着的生活: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欣赏的就是这样的生活方式,他是个安贫乐道的人,怎么会在乎这些口腹之欲呢?

养生还是尊礼: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看孔子的饮食观

在陈绝粮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