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名言
时间:2022-04-25 03:5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智慧妈妈子女教育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绘本阅读名言
1. 有关绘本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你所说的一切,都应符合你的思想,否则就是恶意欺骗。 —— 蒙田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再没有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蒙台居
4、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5、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6、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7、区别成功人士和普通人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前者喜欢读书。
8、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孟德斯鸠
9、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0、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罗兰
1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2、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3、读书是一种探险,如探新大陆,如征新土壤。——杜威
14、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梁实秋
15、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2. 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 故事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 熹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
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
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
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朱 熹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 熹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朱 熹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
――郑板桥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苏轼 退笔如山起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 惟精心寻思,体贴向身心事物上来,反覆考验其理,则知圣贤之书,一字一句皆有用矣。
——薛宣,明朝理学家 读之以为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南宋 尤袤 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
――清 童铨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明代学者) 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 徐谓 (明代)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王安石 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 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
――刘知几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蒲松龄:《阿宝》 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杜工部集》 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袁枚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韩愈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
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有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
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陈善[宋]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程 颐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陆九渊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明] 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袁牧[清] 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吴梦祥[明] 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门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64646434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蒲松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
—— 陶渊明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 庄子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孔子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
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 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3. 名人的读书故事和读书名言 ,字能少就少
1.凿壁偷光西汉时著名的经学家匡衡,幼年时期,家里贫穷,买不起蜡烛,他常常读书读到黄昏日暮,才遗憾地收起书本。
有一天晚上,他突然感到什么地方有微弱的光亮射来。睁眼搜寻,他发现原来是自家墙破,邻家烛光由墙的缝隙中透出。
于是他找来凿子,把墙上的缝隙凿大,果然有了一束亮光。他拿来就着光束去看,直读到邻家熄灯之后。
由于勤学苦读,匡衡的学问长进很快,后来受到汉元帝赏识,被封为安乐侯,最后当上了宰相。2.车胤囊萤我国晋代有个清贫好学的车胤,从小爱读书,但他家里很穷,点不起灯,于是,他就用很薄的纱布,做了个小口袋,把萤火虫捉来放在里面,晚上便利用闪闪荧光来勤奋读书。
这就是“车胤囊萤”的故事。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高尔基 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 ———严文井 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 章学诚 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 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籍 ——高尔基 人是活的,书是死的。
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郭沫若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赫尔岑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
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雨果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严如玉。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4. 读书的名言和故事
业精与勤,荒于嘻。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通过苦难,走向欢乐。 (贝多芬)
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拜伦)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巴尔扎克)
开发人类智力的矿藏是少不了需要用患难来促成的。 (大仲马)
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别林斯基)
没有哪一个聪明人会否定痛苦与忧愁的锻炼价值。(赫胥黎)
天才免不了有障碍,因为障碍才创造天才。(罗曼·罗兰)
平静的湖面,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列别捷夫)
生活的情况越艰难,我越感到自己更坚强,甚而也更聪明。 {高尔基)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赶美丽的浪花。 (奥斯特洛夫斯基)
[警句解读]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1、逆境是通往真理的第一条道路。——拜伦
2、患难与困苦是磨练人格的最高学府。——苏格拉底
3、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谚语
西汉时候,有个十分好学的青年叫匡衡,但因家境贫寒无钱点灯,一到夜晚他家屋内一片漆黑,没法读书。怎么办呢?一天晚上,他见隔壁人家点着蜡烛,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微微透过洞口的烛光映在书上,就这样,他每天晚上都借邻居的灯光读书,直到邻居熄灯为止。
匡衡就是这样在学习条件很差的客观环境中,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学到了知识,后来成为西汉有名的学者。这说明,外界环境和条件,是人们学习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一个人要取得成绩,关键在于自己的刻苦努力。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 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5. 故事:1个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 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 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 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 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 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 ——陶渊明
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鲁迅
凡是较有成就的科学工作者,毫无例外地都是利用时间的能手,也都是在大量时间中投入大量劳动的人。 ——华罗庚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淮南子》
6. 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鲁迅 ★你热爱生命吗?那幺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 ★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海伦·凯勒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陈师道 ★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歌德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岁去弦吐箭。 --孟效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
--萧绎 ●欢娱不惜时光逝(英国) ●时间比理性创造出更多的皈依者(汤姆·潘恩) ●“年”教给我们许多“日”不懂的东西(爱献生) ●时间是审查一切罪犯的最老练的法官(莎士比亚) ●时间乃是最大的革新家(培根) ●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培根) ●时间能使隐藏的事物显露,也能使灿烂夺目的东西黯然无光。----(意大利) ●时间伟大的作者,她能写出未来的结局(英国) ●与时间抗争者面对的是一个刀枪不入的敌手(塞·约翰逊) ●时间是最好的医生(英国) ●时间能缓解极度的悲痛(英国) ●时间会使钢铁生锈(匈牙利) ●时间是最伟大、公正的裁判(俄罗斯) ●时间能揭露万事(英国) ▲日月忽其不淹今,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今,恐美人之迟暮。--战国·楚·屈原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战国楚·屈原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唐·王勃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
--三国·魏·曹植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人寿几何 逝如朝霜。
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晋·陆机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唐·孟浩然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唐·李峤 ▲时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而言,有幼、壮、艾之期。 --唐·刘禹锡 ▲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勿谓一丝微,既绍难再白。--清·朱经。
7. 名言故事
名人读书的故事1、凿壁偷光汉朝元帝时的匡衡,从小喜好读书。
可是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学读书呢?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学习。家里没有钱买灯油,怎么办呢?匡衡没有向困难屈服,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借邻居家照射过来的微弱灯光看书学习。
他勤奋刻苦,学到了许多知识,后来做了宰相。比喻:在艰苦的条件下设法坚持学习的精神。
名人读书的故事2、悬梁刺股汉朝的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就读书,直至深夜。因为疲劳瞌睡,常会不知不觉打起盹来。
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悬在屋梁上,一头系着头发。这样,一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痛。
后来,他终于成为儒学大师。战国时的苏秦因为游说秦国失败,家里人不理他,就发愤自学。
每当瞌睡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股(大腿),直至鲜血淋漓。后来他成为有名的学问家。
后人将两人的事迹合在一起,用“悬梁刺股”形容刻苦自学。名人读书的故事3、李白的故事李白小时候很贪玩,经常逃学。
一次,他从学堂跑出来,到河边玩,看到一位老婆婆正拿着一根铁棒在石头上磨来磨去,李白很惊讶,就问老婆婆磨铁棒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
李白又问“这么粗的铁棒何时能磨成针呢?”老婆婆说:“只要有恒心,铁棒一定能磨成针。”李白听完很惭愧,从此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伟大的诗人。
8. 名人读书的故事和名言
1.凿壁偷光
西汉时著名的经学家匡衡,幼年时期,家里贫穷,买不起蜡烛,他常常读书读到黄昏日暮,才遗憾地收起书本。有一天晚上,他突然感到什么地方有微弱的光亮射来。睁眼搜寻,他发现原来是自家墙破,邻家烛光由墙的缝隙中透出。于是他找来凿子,把墙上的缝隙凿大,果然有了一束亮光。他拿来就着光束去看,直读到邻家熄灯之后。由于勤学苦读,匡衡的学问长进很快,后来受到汉元帝赏识,被封为安乐侯,最后当上了宰相。
2.车胤囊萤
我国晋代有个清贫好学的车胤,从小爱读书,但他家里很穷,点不起灯,于是,他就用很薄的纱布,做了个小口袋,把萤火虫捉来放在里面,晚上便利用闪闪荧光来勤奋读书。这就是“车胤囊萤”的故事。
还有孙康映雪、挂角读书、悬梁刺股……的读书故事,
1.喜读书———什么叫“读书”,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巴金说: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培根说: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爱因斯坦说:读书时要找出可以使自己升华的东西。
2.乐读书———读书,既耗时又费神,何乐之有?
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苏格拉底说:读书是轻易把别人辛苦得来的经验吸收进来。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
3.勤读书———怎样读书才能获益呢?
史迈尔说:学问之事,功夫要精密,解悟要透彻。
伏尔泰说:读书多而不加思考,就自以为知道得很多;思考愈多时,就发现自己知道得很少。
中外教育专家50句教育箴言,读懂这些,你才能养出优秀的孩子
成为家长的门槛很低,但不是每个家长都懂教育。所以指南君为家长朋友们精选了50句教育箴言,真正读懂并切实做到这些,才会让孩子幸福成长。
01
蒙台梭利
——教育史上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
1. 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蒙台梭利
2. 在成长过程中,人的潜意识当中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推动着人的成长,正是这种内在的驱动力促成每一个体的构建。如果给予孩子充分的成长机会,并配合其内在需要,使他们能尽全力实现自身的发展,那么成长本身就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快乐。——蒙台梭利
3.人类的第一个老师是儿童本人,更确切地说,是无意识中引导儿童的生命冲动和宇宙规律。引导他成长的不是我们所说的“儿童的意志”,而是一种神秘的意愿。我们应该接受这样的意愿,并以之作为我们帮助孩子成长的引导。——蒙台梭利
4. 成人的幸福其实是与他童年时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我们的错误往往会落到儿童的身上,并给他们带来不可磨灭的痕迹。我们终将会死去,但儿童却要承受因我们的错误而造成的后果。对儿童的任何影响都会影响到人类的发展,因为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就是在他童年心灵的敏感和秘密时期形成的。为儿童的权利所作的不断的和真诚的努力,将使我们能够发现人类的秘密,正如科学的调查使我们能够洞察众多自然界的秘密一样。——蒙台梭利
5. 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蒙台梭利
02
苏霍姆林斯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思想家和作家
6. 孩子的心灵中有一个最隐蔽的角落——这就是人的自尊心。这个角落里的组织是娇嫩的,微妙的,脆弱而又敏感的,很容易受到损伤,更容易变得粗糙起来。——苏霍姆林斯基
7. 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这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而是真正的、灿烂的、独特的、不可重现的一种生活。所以,今天的幼儿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如何度过童年,童年时代由谁携手领路,周围世界中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苏霍姆林斯基
8. 孩子们没有有能无能、有才无才之分。所有的孩子都毫无例外的是有能又有才的。应该在每个学生身上找到他们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能力,并开发它、孕育它、培养它,使之充分显露出来——也就是说,要把人的个性提到完美人格的高水平上来。——苏霍姆林斯基
9. 请记住,愈是困难的学生,他在学习中遇到似乎不可克服的困难愈大,他就愈需要阅读。阅读能教会他思考,思考会刺激智力觉醒。书籍和书籍唤起的生动活泼的思想,是防止读死书的最有力的手段。——苏霍姆林斯基
10. 决不允许热衷于那些“高效快速”教学法,因为那些教学法是把儿童的头脑当做能够无限制地贮存信息的电子机器来使用的。儿童是有生命的东西,他的大脑是最精密、最柔嫩的器官,我们应该小心翼翼地对待和爱护它。——苏霍姆林斯基
03
王人平
——新浪育儿名博
11. 所有的教育最终指向都是自我教育。多重要的考试,多NB的学校,都不是教育的目的,而只是手段和途径,且不是唯一的。没有一次考试,一所学校能必然地决定人生的幸福和成就。唯有具备了自我教育能力,才能成就最好的自己。有了这份领悟,面对考试、择校自会少一份焦虑,在育儿育己中多一份平静和力量。 ——王人平
12. 你看过孩子的期末成绩单了吗?请不要把孩子的成绩高低、排名前后,作为你爱的条件。只有无条件的接纳,才能让孩子在爱的滋养中建立自我,并将父母的信任、关爱和尊重,转化为自信、自爱和自尊,从而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和力量去面对未知的困境和挑战,也更可能收获一个好的成绩。——王人平
13.当我们这些做父母的,能具备真正的自信、勇气和独立性,做到更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而非成绩,更关心孩子的幸福,而非成功,爱现实中而不是我们期待中的那个人时,那就意味着,我们不仅会给孩子一个更快乐的童年,也将会给孩子一个更广阔的未来。——王人平
14. 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1、有安全感和良好的自我认知。2、心持善念,相信爱。有爱和分享的能力。3、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4、对自己的情绪负责,懂得恰当的表达方式。5、谦和友爱,有发展人际关系的能力。6、一定的挫折承受力。7、独立思考的能力。8、能够接纳环境,同时勇于做自己。——王人平
15.妈妈:“你打了他?”孩子:“是,他占着木马不让我玩。”“他什么反应?”“生气!还打了我!”“你什么感觉?”“生气!”“有没有方法既能玩上木马,又不让你俩都生气?”“让他玩会我的玩具。”无需强调你认为的对错,让孩子自己去理解各自的感受,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法并预估后果,才是帮孩子成长。——王人平
16.引导孩子肢体冲突时保护好自己是第一位的,包括先警告对方、离开、还击、找父母或老师等。要孩子一味忍让和坚决还击,都是在减少孩子的选择,削弱孩子的力量。当孩子只能靠忍让来证明自己的包容,或只能靠还手来证明自己不懦弱时,已处于父母有条件的爱的恐惧中,而失去了真正的力量来源:平静和灵活。 ——王人平
17. 一个人阅读和行走的范围,就是他的世界。对孩子而言,如果上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读书,去记忆和吸收,那假期的意义就在于自由的出走,去感受和体验。后者的现实意义或许更大。如龙应台所说:古人告诉我要“读万卷书”,可是古人不能告诉我,那万卷书里有多少是想象,多少是谎言,所以我“行万里路”。——王人平
18. 你会用“努力就会成功”去激励孩子吗?孩子会想:妈妈对我期待很大啊,失败了怎么办?你会用“成绩不重要”去安慰孩子吗?孩子会想:妈妈可能对我没信心。任何针对“结果”的指向,都会增加孩子的压力和厌倦。告诉孩子,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全力以赴,享受学习的过程,接受任何结果,你都会为他鼓掌。——王人平
19. 把学习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而不只是为了某个目的。为了考试,那考前学,考后不学;为了作业,那有作业学,没作业不学;为了父母,那父母要求学,不要求不学。而成为一种习惯,就是为自己学,每天特定时段就是学习时间,雷打不动,或每天不特定时间必记十个单词、看五页书、做一个实验,风雨不误。——王人平
20. 每个孩子生来都是孤品、原创,却因父母的虚荣、自卑、或缺乏耐心,而把孩子赶到同一条起跑线上,扣到同一个模子中,最终把孩子变成赝品、山寨。其实,世上本来是有路的,走的人多了反而没有了。人多的地方热闹,但热闹不重要,方向才重要,要有勇气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王人平
21. 做唯一,不争第一。让孩子处处争第一,内心只有你死我活的输赢,整日生活在超过别人的骄傲和对别人超过自己的恐惧中,既远离了生命的那份从容优雅,又扼杀了自己的天赋特长。做自己是对生命的责任,也是让自己无可取代的原因。——王人平
04
尹建莉
——教育专家,代表作《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22. 俗语“娶个好女人福三代”,说的是女性对家庭的影响。除了体现在子女教育上,还体现在对丈夫的成全上。不着痕迹,缓慢却深入。盖茨说我老婆成全了我,奥巴马和小扎说我老婆特别好……很多杰出男性都赞美妻子——任何一对长久相守的夫妻都在对方身上呈现着自己,枕头风是天底下最强劲的风! ——尹建莉
23. 很多人担心“给孩子自由”会不会导致孩子无法无天。这是对“自由”的误解。哲学家康德对此给出答案: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依这个答案,家长就可以知道如何保障孩子的自由,尤其是如何约束自己。 ——尹建莉
24. 霸凌发生的唯一原因,是一个人的恨意和另一个人的懦弱遇到一起,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恨意与懦弱表现相反,成因相同,都是父母对孩子的各种不认可和限制所致。施暴者的父母本身往往直接表现出人渣品质,是坏榜样;受害者的父母则可能品行端正,其过失在于太想做好,从而对孩子有太多的规范与要求。 ——尹建莉
25. 如果有了孩子后你发现自己脾气不好了,身心两方面劳累,这是因为你太想在方方面面控制孩子而又不得法。所以,想要不累,无非两条:减少控制或想办法改善——这两条,唾手可得又遥不可及,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能否获得,不仅影响当下的生活质量,更决定孩子未来面貌。真正的美好无须费力。 ——尹建莉
26. “我孩子很聪明,就是不好好学习”这是一句糟糕的话。家长但凡说出,就是在抬举自己,贬低孩子。说多了,必然消解孩子的学习兴趣,打击他自信,制造无力感。正确做法是真诚夸孩子聪明,仅仅夸他聪明,绝不和学习联系。“用功学习”之类的话应成为忌语,这样才有可能促进孩子的学习。——尹建莉
27. 给孩子选绘本或动画片,最好不选成人化思维、二元对立的,比如好人与坏人、正确与错误、疾病与健康、生与死、成功与失败等。最好选充满童心的,无所谓好坏,甚至“坏人”也可爱的,例如《唐老鸭和米老鼠》系列,《哆啦A梦》系列等。选喜剧不选悲剧,选闹剧不选正剧——大约就是这样。 ——尹建莉
28. 家长的三个境界:1、看孩子处处有问题。2 、坦然面对孩子的各种问题。3、看孩子什么事都不是问题——家长用什么眼光看孩子,基本上决定孩子长成什么样:1、一身问题。2、健康优秀。3、幸福出色——转一位网友的感想,深表认同,家长可自测。坦白:我是从2慢慢进入3的。 ——尹建莉
05
朱永新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29. 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对子女的态度,是影响子女人格发展和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民主型家庭的父母往往是以大朋友的身份出现,他们给予孩子发展兴趣和爱好的自由,能经常与孩子交流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常常对孩子表示信任,即使考试失败也会给予孩子热情的鼓励,让孩子对明天永远充满希望。——朱永新
30. “家长”这个概念,其实是个贬义词,含有“家长制”、非民主的意思。我们常常居高临下地对待孩子,以家长自居:“你是我生的,我让你听,你不听,找揍!”如此,家庭教育缺失了“人格平等”,没有人格平等的教育,是走不远的。——朱永新
31. 好父母不把教育孩子看成是枯燥的责任和义务,而会视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富足”。只有能够享受教育的父母,才会演绎教育的精彩。——朱永新
32. 体罚表明父母无能。棍棒让孩子失去尊严,让孩子产生恐惧,让孩子模仿暴力,让孩子产生对立。做人的自尊心一旦被摧毁,孩子将很难真正地站立起来。——朱永新
33. 所有人都说为了孩子的将来,就是很少有人考虑孩子的现在。我们许多父母也是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未来的幸福,而忽视了他们当下的感觉。把未来的幸福建立在现在的痛苦之上,无疑是不正确的做法。亲爱的父母,请记住,教育不仅是为了将来,更是为了当下。——朱永新。
34.为何教师家庭更易出尖子生?编辑告诉我,最近《致教师》一书再次加印。我突然想起,书中在讨论教师职业的特点时,还没有谈到一个现象:教师子女“学霸”多。今年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父母为教师的占了很大比重。如获得理科713分的山东临沂考生马国庆,父母都是当地的初中教师。他的父亲总结了几条原因:教师对教育的认知平均程度高于其他职业,作息时间规律、应酬少,陪伴孩子的时间长,有利于孩子心身健康,最后才是在功课辅导上更有优势。——朱永新
35.教育,就是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和创造最适合的条件。成长,就是教育的目的。成长的过程远远比结果更加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成长任务与成长可能性。教育,不是为了让孩子尽快度过儿童期,尽快告别幼稚,而是为了让他们真正拥有成长的空间,享受成长的过程。——朱永新
06
罗静
——中科院心理所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
36. 夸努力,夸练习,夸能力,而不夸聪明。例如孩子听懂了你的话做了什么,我们说“哇,宝宝听懂了妈妈说的话,真厉害呀”而不说“哇,你太聪明了,都能明白妈妈说的话了”。儿童自己解决了什么问题,我们可以说“我看到你积极的想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真是出乎我的意料”而不说“你太聪明了,我都没有想到”。——罗静
37.积极回应而未必是事事认同。共情的主要目的是能感受和了解孩子的想法,尤其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了解他,愿意认真倾听他,而不是事事都要赞同、满足孩子的所有想法,得要有规矩。所以,表达共情与坚持规则并不矛盾,只是一个执行先后顺序的问题。先共情,再遵循规则,解决问题。——罗静
38. 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不管你觉得他太好动了、还是太安静了,总之,不贴标签。否则,你的主观评判、你的态度,一定会影响孩子的自信、自尊等自我建构与健康发展。——罗静
39. 每个人都会有三种基本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亲子关系让孩子学会与自己相处的规则,解决了孩子内心是否接纳自己的问题,让他知道我能做什么,我想做什么,我是什么样的人;师生关系带给孩子懂得尊重权威,尊重知识,尊重他人的规则;同伴关系带给孩子的是竞争、合作、分享、亲社会、妥协、服从的社会规则。只要这个孩子有父母、有同伴、有老师,他们自然都会学到这些规则。正是因为规则不同,所以孩子表现出来的样子也就各如其面——这里的“样子”更多指的是性格层面的。——罗静
40. 静静地陪着孩子也是共情。当人们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时,往往不想说话,也不愿意听别人在身边喋喋不休。这时,父母可以安静地陪在孩子身边,什么也不说。例如,当妈妈看到女儿泪眼婆娑地从学校里回来时,也许她不想马上讲述在学校里的遭遇。妈妈可以走过去拥抱她,陪她静静地坐一会儿。父母的陪伴就是给孩子的最大支持。——罗静
07
孙云晓
——被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代表作《夏令营中的较量》
41. 养成读书的习惯等于在孩子的心中装了一台发动机。——孙云晓
42.凡是没有被父母拥抱过的孩子都是有问题的孩子。——孙云晓
43.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学习好,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孙云晓
44. 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但模式化和一刀切也可能伤害人。因此,设立寒暑假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过另外一种生活。 ——孙云晓
45. “好孩子”是危险的,他们往往乖顺于成人,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又因为父母和教师对“好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过于偏爱和宽容,从而使其弱点变成隐患。——孙云晓
08
李跃儿
——儿童教育专家
46. 6岁之前的孩子是属于自然的,属于上帝的,6岁之后才开始变成“人”。我们没有权利改变他们内在的发展机制。我们连养猫养狗养动物,都知道要按他们自然地机制去养,但养孩子的时候,却忘了。——李跃儿
47. 有的家长把孩子看成一张白纸,自己可以随意在上面画画。有的家长画得不错,培养出了刘亦婷、卡尔.威特,但绝大多数家长,画坏了画,甚至把纸戳露了。
你按照刘亦婷的路子去培养你的孩子,你的孩子也不会成为刘亦婷,而且,这个社会也不需要那么多刘亦婷。这个社会更需要的是许三多那样的人。
还有的家长,把孩子当成一个空罐子,拼命地把知道的东西都灌给孩子,这样的孩子的创造力很容易受到损害。——李跃儿
48. 儿童是完全心灵化的,你必须用心才能感受到,用大脑是没有办法做到的。——李跃儿
49. 人类学习不是为了考试。人类的前20年,是为之后的人生做准备的,学习是为了得到足够的经验。那么之后的人生是在做什么呢?很显然,不是考试。——李跃儿
50. 凡是孩子喜欢的,就是他需要的。比如他就喜欢数学,他就喜欢音乐,那这个孩子可能就是这块材料。但千万不要因为他喜欢,就把他往死里搞,不要学习莫扎特,37岁就病死了——在他6岁的时候,身体就已经非常不好了,但他的父亲没有注意这些。——李跃儿
本文由小学生阅读指南编辑整理,如转载请务必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 上一篇:可以感动男生的唯美暖心的句子
- 下一篇:中国智慧易中天摘抄优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