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作优美句子800字

时间:2022-04-25 11:45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白马侃诗文 | 评论: 次 | 点击:

名家名作优美句子800字

1. 优美华丽语言的文章 800字 一定要抒情类的文章,一定要有华丽的语

红尘残梦,醉卧千年,与卿诉

再回首,愁绪难去,孤影在月夜里游荡,又再次徘徊于梦的瞬间。滚滚红尘,几多爱恋,飘洒千年的孤寂,今夜,谁与我同醉?

再回首,梦回阑珊,依稀梦里的伊人,翩翩起舞的倩影,霓裳飘飘成画。你微笑的双眸依昔如故。卿可知,今夜,将梦归何处?

华灯初上,万家灯火。望着城市那般灿烂的灯光,我心中的思念欲加强烈。愁绪远飘,泪眼迷茫。

喧闹的街市,望着满市的霓虹,孤单的身影,轻步独行。迎着萧瑟的风声,静静的、轻吟着属于自己的离歌。

在这个叶落的深秋,几多爱恋伴随着这一季的思念。经年回眸,我落寞于尘世间残梦,花开花落。孤灯清影。终是一个人,孤零零地面对岁月的苍老。人生何处寄思量。蹉跎了我苍老的流年?

问卿知否?如我是你萍水相逢的过客,而你却是我红尘最深的眷恋!轻叹,若不能与你朝朝暮暮,我又何必铭心刻骨。可每当夜半梦醒,谁又在轻扣我的心扉?是你,是你,依然是你?继续,继续,凋残成千年悲伤的恋歌。

卿知否?我深情回眸,你微笑的双眸依昔如故。也许是前世的姻,也许是来生的缘,错在今生相见,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有缘相遇,无缘相聚,散落天涯,但愿相忆。

卿知否?多少深眠于夜的惆怅,多少往事反复的游荡。不尽的寂寥,让我举杯独醉,磬尽繁华,一梦浮生,一世心疼。

卿知否?一世悲歌,醉卧千年。半世孤独只为你再一次回眸。有幸相知,无幸相守。仰望苍穹,孤翼无泪。醉我半世凄凉。

卿知否?今夜执笔,风华弄墨,为卿书写一笺残梦,徘徊于尘世间千年的等待,孤演半世飘零半世寒。望卿,安好。

2. 求800字左右的名家美文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3. 名家名作精彩片段的好句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红楼梦》

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宝钗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髻”上半部+賛)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不施脂粉,不簪钗环。肌肤“……我们家的姑娘们不算,外还有两位姑娘,真是天下少有!……怕这气儿大了,吹倒了林姑娘,气儿暖了,又吹化了薛姑娘!”

匆匆

作者: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4. 关于父爱的作文,名家名作,700~800字

如果把母爱比作一枝盛开的百合花,处处散发着它迷人的芳香;那么父爱就是一株茉莉花,它在某个角落里默默地吐着它那清新的芬芳!向来只有赞颂母爱的伟大,可又有谁知道父爱的含蓄!父亲这个字眼是那么平凡,但这种爱又是多么不平凡。

一株茉莉花也许没有溢人心脾的芳香,但它永远会让你感到清新,感到优雅。父爱就是这样,犹如茉莉花一样静静地开放。

无论你在何方,父亲的慈爱定会伴随你。 还记得六年级的时候,课务繁重,再加上我做事情不够利落,往往要到十点多才能完成作业。

父亲常常责备我不抓紧时间学习,而我早已习惯了这个学习速度,所以对父亲的责备充耳不闻。有一次因为时间太晚,我竞在写作业时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父亲走到我房间,强行叫醒我,并批评道:“早就跟你说过这样是不行的,你老是不听!”说罢,父亲竞给了我一个耳光,气冲冲地走出我的房间,把门一摔。好大的声音!我立即关了灯,躺在床上。

心里感到莫大的委屈:我的父亲竞然打我,我有错吗?我只不过想完成作业,就是我再怎么拖拉,也不至于打我吧。一想到这些,我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哗哗地落下来。

我恨透父亲了,甚至有点敌视他。 第二天,我发现书桌上有一张字条,其文如下:孩子,我不是存心要打你的,只是“恨铁不成钢”。

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做完作业还有时间复习,而你做完作业都已经十点多了,你每天这样学,身体怎么受得了?爸爸多希望你抓紧时间学习,不要虚度光阴。——爱你的父亲。

我看到那张纸条上分明有拭去的泪痕。我给父亲回了一封信:爸爸,我不是存心气您的。

我答应您,我以后一定会抓紧时间学习,不让您担心。——爱你的女儿。

我把信塞到父亲衣服的口袋里,从那一刻起,我明白了父爱的伟大。 父爱是一座山峰,让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风霜雪雨也沉着坚定;父爱是一片大海,让你的灵魂即使遇到电闪雷鸣依然仁厚宽容;父爱是一道光辉,让你的心灵即使濒临黑暗也能看到光明大道;父爱是一阵微风,让你的思想即使沾上污垢也能焕然一新。

5. 名家名篇的散文(要800字)

朱自清 《荷塘月色》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月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旳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旳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wěng)郁郁旳。

路旳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旳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旳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旳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旳舞女旳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旳,有羞涩地打着朵儿旳;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

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yuàn)女,荡舟心许;鷁(yì)首徐回,兼传羽杯;欋(zhào)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

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jū)。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川端康成 《花未眠》 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

昨日一来到热海的旅馆,旅馆的人拿来了与壁龛里的花不同的海棠花。我太劳顿,早早就人睡了。

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 发现花未眠,我大吃一惊。

有葫芦花和夜来香,也有牵牛花和合欢花,这些花差不多都是昼夜绽放的。花在夜间是不眠的。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可我仿佛才明白过来。

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自然的美是无限的。

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正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说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的美是无限的。至少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是很有限的,这是我的实际感受,也是我的感叹。

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凌晨四点的海棠花,应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

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画家雷诺阿说: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这是多么凄惨啊。他又说:我相信我还在进步。

这是他临终的话。米开朗基罗临终的话也是:事物好不容易如愿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死亡。

米开朗基罗享年八十九岁。我喜欢他的用石膏套制的脸型。

毋宁说,感受美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是比较容易的。光凭头脑想像是困难的。

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

比如惟—一件的古美术作品,成了美的启迪,成了美的开光,这种情况确是很多。

6. 中外名人名篇和优美句子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泰戈尔:

有一次,我们梦见大家都是不相识的。我们醒了,却知道我们原是相亲相爱的。

Once we dreamt that we were strangers. We wake up to find that we were dear to each other.

我的心是旷野的鸟,在你的眼睛里找到了天空。

My heart, the bird of the wilderness, has found its sky in your eyes.

是大地的泪点,使她的微笑保持着青春不谢。

It is the tears of the earth that keep her smiles in bloom.

我们如海鸥之与波涛相遇似地,遇见了,走近了。海鸥飞去,波涛滚滚地流开,我们也分别了。

Like the meeting of the seagulls and the waves we meet and come near.The seagulls fly off, the waves roll away and we depart.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7. 急求名家名篇的优美段落 大约在100~200字之间

无论是李白、崔颢,还是冰心、艾芜,他们都是很能写的人,可以让我们凭借 着他们的诗文来谈论,而实际上,许多更强烈的漂泊感受和思乡情结是难于言表的 ,只能靠一颗小小的心脏去满满地体验,当这颗心脏停止跳动,这一切也就杳不可 寻,也许失落在海涛间,也许掩埋在丛林里,也许凝于异国他乡一栋陈旧楼房的窗 户中。因此,从总体而言,这是一首无言的史诗。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大的社会变动 都会带来许多人的迁徙和远行,或义无反顾,或无可奈何,但最终都会进入这首无 言的史诗,哽哽咽咽又回肠荡气。你看现在中国各地哪怕是再僻远角落,也会有远 道赶来的白发华侨怆然饮泣,匆匆来了又匆匆走了,不会不来又不会把家搬回来, 他们不说理由也不向自己追问理由,抹干眼泪又须发飘飘地走向远方。

——余秋雨散文--<<;乡关何处>>

读完余秀华两首关于新年的作品之一《致2022》后,哪首更好呢

  在网络上见到当下热门女诗人余秀华的于2009年开始诗歌写作,五年后在国家级诗歌刊物上发表作品。只有高中学历的她天生口齿不清,行动不利索,但她心里清楚,写诗歌对她来说就是一种可以倾诉己心于笔端的方式。她是一位勤奋的诗人,用五年时间能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作品,这中间应该花费了不少心血。天才出于勤奋,诗人也是。一年后余秀华就出版了个人诗集。可见诗人读书、学习、写作时的用功之殷勤。

读完余秀华两首关于新年的作品之一《致2022》后,哪首更好呢

  时至今日余秀华仍然是勤耕不辍,常有新诗作品见著于个人媒体平台。诗歌是人类咏怀、遣兴、抒情,着重于审美艺术性的语言文字。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讲:“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这说明在古诗歌创作前是需要人勤读书,多思考悟道的,否则人们的创作就达不到诗歌艺术应有的特质和精深度,这也适用于现代诗。

  然而这就避免不了一个问题,同样是一个诗人的作品,水平泛泛之作远多于这个诗人的代表作或精品之作。余秀华的诗也是这样的。有的读着耐品一些,有的感觉普通一些。

 

读完余秀华两首关于新年的作品之一《致2022》后,哪首更好呢

 

  她的诗歌在风格上也呈现出多变的面貌,作品质量总体还是不错的。其中的精品也有多首,但并非每篇都是精品。比如前几天她发表的两首关于新年的诗作一首题为《关于2022年》,另一首题为《新的一年,致2022》。

  前一首在思想感情的境界上要比后一首要好些,在语言篇幅上要更短小精悍、生动些。在技巧上,前者多使用比喻手法,让人读后明朗净心,积极向上,能感觉到未来可期;后者多使用象征的手法,整首诗读起来比较朦胧晦涩,虽然在精神境界上比较通透,但给人一种沉郁、低落、彷徨之感。

读完余秀华两首关于新年的作品之一《致2022》后,哪首更好呢

  白马君在前期文章中已经写过《关于2022年》的欣赏。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余秀华的这首《新的一年,致2022》。

  《新的一年,致2022》

必定会生出新的幸福和苦楚

沉溺于酒的人还是大梦不醒

沉溺于爱的人亦如此

陈旧的人被一步步拉进一个新轮回

春秋的模样早已见过

但是河流的水是新鲜的

鱼群是新鲜的

我的身体里早已装满了蛊惑

鱼群一会是白的,一会是黑的

新农村建好后

炊烟都被收进了抽油烟机

飘在半空的是我

能说什么呢,新的一年

不过用一半醉酒,一半思念

这样的情景重复了一年又一年

如果说在2022年

它不过是让一颗苍老的心

适时地葱郁了一次

2021年12月17日

 

读完余秀华两首关于新年的作品之一《致2022》后,哪首更好呢

 余秀华这首诗采用了三行一节的分节方式,共有5节。第1节写自己对新年生活体验的预言或判断。第一行诗以“必定”来强调的语气那么肯定,这得益于个人自信和直觉,以及她对过往生活的总结。其实每个人几乎都有这样的体会,关于醉酒,关于在爱中沉迷,关于幸福和痛苦,这些都是相互牵扯的,也是人们生活中的诗意。世事一场大梦,福与苦尽在其中。这一节诗开端突兀,发人自省,有警策的味道。三行诗浅显明了,如格言一般。

  第二节诗也不难懂。“陈旧的人”意谓年龄大的人。人生就是一步步走向坟墓的过程。诗人因看穿这个过程而显得空明,仿佛她已经历数个轮回,或在轮回之外一般。春秋是什么模样呢?是春花秋月,是冷暖百态。用古诗词的举例即是“看惯秋月春风”,年少年长时如此,2022年里依旧如此。第三行一转折,则显得令人好奇:“但是河流的水是新鲜的”。这是轮回路上的奈河水吗?是人间的江河水吗?还是在说川流不息的时光长河?流水不腐,永远新鲜。河水的象征不言而喻。

读完余秀华两首关于新年的作品之一《致2022》后,哪首更好呢

  一首诗用一个以上的事物来暗示或折射现实中的某种人事,令二者在实质上有一定的关联,以此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的状态。这便是现代诗歌里象征主义体系。余秀华这首《新的一年,致2022》即是如此。第二节里的“河流”象征着当下时光的新鲜感,第三节便又以“鱼群”来象征时光里的过客、人性或事物。

  其实在生活中,善于悟道的人们也常有困惑,比如佛门高僧,道家道士,常为一个问题而闭关参悟。虽然诗人余秀华到目前为止活得也很通透,但正如这首诗的第1行所写的“必定会生出新的幸福和苦楚”,至少这就是她对2022年中会产生的迷惑的一种深省。因此第3节的第2句正是描述这种状况:我的身体里早已经装满了蛊惑。

读完余秀华两首关于新年的作品之一《致2022》后,哪首更好呢

  鱼群一会儿是白的,一会儿是黑的。一些人事和人性往往具有两面性或者是多面性,比如真假,美丑,善恶,虚实……黑与白也是。这些算是哲学的辩证道理。诗人在这一节里运用了象征主义体系,令读者觉得她好像在呓语一般。但人事的这些两极状态在新的一年里仍然继续存在。这就是诗人要表达的含义之一。

  诗的第4节回到现实。当下乡村的巨变令前辈人不敢想象。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而生活压力也大了。以前的瓦房和烟囱正在消逝的人们的视野中。逐渐成为人们记忆中的乡村美景之一的炊烟也正在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能改善卫生的抽油烟机。诗人生长于乡村,对自己曾经烧火做饭的时光缅怀无限。当下的安逸和幸福反而令他产生了一些虚无缥缈的孤寂感和失落感。

读完余秀华两首关于新年的作品之一《致2022》后,哪首更好呢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感觉到这一节的最后一句写得很灵动。像这种句子在余秀华的其他视频中时有体现。比如在《与李安源同游明孝陵》中的头三行诗“又一片梧桐叶旋转着飘下,在这晴朗的上午 / 我还轻轻地悬挂在枝头,身体里 / 有清晰的脉络”,等等。

  第5节和第6节透露出诗人对世事循环往复的枯燥单调之意。古诗中有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说的是人事变化无常,是一种悲哀。而余秀华在这两节诗里表达出来的是一种轻微的厌世感。这与第2节和第3节里所表达的新鲜感形成对立。她用两次“不过”来强调了这一感觉。

读完余秀华两首关于新年的作品之一《致2022》后,哪首更好呢

  纵观余秋华这首诗虽然抒发出的是真情实感,前几节在诗歌技巧的运用上也比较娴熟老道,每一节都紧紧围绕着主题《新的一年,致2022》来写,思想鲜明。但在最后两节有消极的意味,而中间三节的诗意比较隐晦,所以说与第1首《关于2022年》在意境上要逊色。

  试读:“祝福在时代的雾霾之外 / 我们对视的眼眸里 / 依旧有圆月升起”(《关于2022年》),和“如果说在2022年 / 它不过是让一颗苍老的心 / 适时地葱郁了一次”(《新的一年,致2022》)。同样是诗的结句,一对比,就看得出哪一个更胜一筹了。不过它也不失为一首成功的作品,因而让读懂的诗友比较喜欢。

读完余秀华两首关于新年的作品之一《致2022》后,哪首更好呢

  学诗之路是个多思多写多练的漫长过程,哪怕是著名诗人,仍然会穷其一生无止境地去追求诗歌的艺术。余秀华正是这一类诗人。

  清朝袁枚在三十二则《续诗品》里的第三则《博习》篇写道:“万卷山积,一篇吟成。诗之与书,有情无情。钟鼓非乐,舍之何鸣。易牙善烹,先羞百牲。不从糟粕,难得精英。曰不关学,终非正声。”随园老人阐述得很精辟,尤其在糟粕之作和精品之作关系的论述上很独到。纵观古今中外名家诗人的所有作品, 莫不如此。

  因此白马君觉得,在网络上读到很多朋友们的诗歌作品后,纵然差强人意,我们也不用随便讥笑人。对读者来说,能感受到与作者同频的情感体验就会很欣赏作者。作者能做到使用诗歌的技巧抒发出自己的真情与心境就行,作品的优劣完全可以交给读者和时间检验。余秀华的诗同样也会交给这二者鉴别。

  关于余秀华这两首诗,诗友们认为哪一首更好呢?欢迎讨论交流。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