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宫唯美句子
时间:2022-04-25 23:50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温伯陵的烟火人间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凡尔赛宫唯美句子
1. 描绘凡尔赛宫的语句
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 法兰西式” 的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别具匠心,使人看后顿觉美不胜收。而建筑群周边园林亦是世界著名。它与中国古典和皇家园林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它完全是人工雕琢的,极其讲究对称和几何图形化。
如果凡尔赛宫的外观给人以宏伟壮观的感觉,那么它的内部陈设及装潢就更富于艺术魅力,室内装饰极其豪华富丽是凡尔赛宫的一大特色。 500 余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壁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大理石院和镜厅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两处,除了上面讲到的室内装饰外,太阳也是常用的题目,因为太阳是路易十四的象征。有时候还和兵器、盔甲一起出现在墙面上。除了用人像装饰室内外,还用狮子、鹰、麒麟等动物形象来装饰室内。有的还用金属铸造成楼梯栏杆,有些金属配件还镀了金,配上各种色彩有大理石,显得十分灿烂。天花板除了象镜厅那样的半圆拱外,还有平的,也有半球形穹顶,顶上除了绘画也有浮雕。宫内随处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我国古代的精品瓷器。
2. 凡尔赛宫句子赏析5句
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
宫内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
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
宫内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还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
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
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联结两个大厅。
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17面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多块镜片组成。
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
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3. 在凡尔赛宫一文中文中划线句子说明了凡尔赛宫的什么特点第三段文字
凡尔赛宫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 凡尔赛宫外立面 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 凡尔赛宫外景图 (1)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2)故宫突出封建帝王的皇权地位;凡尔赛宫讲究艺术魅力和欣赏价值 (3)“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联结两个大厅.”列数字,加强了文章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摹状貌,使凡赛尔宫更形象。
4. 初一下册语文书凡尔赛宫中的说明方法和对应句子
::举例子(如“宫内还存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
列数字(如“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联结两个大厅”)。
摹状貌(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打比方(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尔赛镇,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的明珠)
列数据(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时代,1661年动土,1689年竣工,至今约有290年的历史。全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凋。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
作比较(每年参观人数仅次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尔铁塔。)
5. 有关巴黎铁塔的唯美句子
1、埃菲尔铁塔的高度,就是我与你的距离。
2、阿姆斯特丹的风车转得不会有我对你的爱长久,埃菲尔铁塔没我对你的爱深沉,我相信我是你惟一的选择。
3、我和你就像一座埃菲尔铁塔和爱琴海。我能站在远方默默的注视着你,你能静静的看着我的方向。虽似彼岸花不能相见,但能相思。
4、埃菲尔铁塔如同一位巨人屹立在这个城市中,观望着人们的生活。
5、埃菲尔铁塔的顶端,是不是藏着我要的幸福。
6、如果没有埃菲尔,巴黎也就不再是巴黎了吧。如果没有你,我就不再是我了。
6. 漫步在凡尔赛宫,我觉得凡尔赛宫是 造句
1. 抵达巴黎,午后前往凡尔赛宫,欣赏熠熠生辉的巴洛克式宫殿建筑,金碧辉煌的室内装饰和珍藏。
2. 凡尔赛宫的园林在宫殿两侧。这座园林分为三部分,以水池为中心,南北两端皆为花坛。
跑马道、水池、喷泉、花坛、河流与假山、亭台楼阁一起,使凡尔赛宫的园林成为欧洲最具古典主义风格的园林艺术的杰作。3. 终于引起人民的愤慨,大革命期间,凡尔赛宫几乎被荒废.4. 而现如今的业之峰“凡尔赛宫”,更是集业之峰人十一年行业磨砺的之大成。
5. 凡尔赛宫专为这位“太阳王”举办的一场展览毫不遮丑地将其展示了出来,正如他坚持让自己委任的著名画家和雕刻家来反映他在数十年里的真实形象那样。6. 作为法国的皇家宫殿,凡尔赛宫沉淀了几代法国人的智慧和财富.7. 我要在凡尔赛宫哪一站下。
还有几站呢?8. 埃菲社:凡尔赛宫举办展览纪念中法建交50年5月26日,观众在法国凡尔赛宫观看展览。9. 你也会有一天的行程离开巴黎到凡尔赛宫去.10. 凡尔赛宫的古典建筑可能令人百看不厌,但与时并进,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令它继续发光发热.11. 具有近300年悠久历史、被誉为“俄罗斯的凡尔赛宫”的主会场康斯坦丁宫美轮美奂,比邻的新闻中心如平地起楼,建筑风格则扞格不入。
12. 法国在凡尔赛宫前,俄国在彼得堡海军部大厦前都建造了放射形广场。13. 凡尔赛宫的一间外屋将被改成拥有23间客房的豪华旅馆,并在2011年开业。
14. 凡尔赛宫专为这位“太阳王”举办的一场展览毫不遮丑地将其展示了出来,正如他坚持让自己委任的著名画家和雕刻家来反映他在数十年?的真实形象那样。15. 同时,法国的凡尔赛宫和庞毕度中心目前也正等待正式禁令的颁布。
16. 路德维希要求将该堡供奉他的一个崇拜者太阳之王,即法国路易十四。该堡是仿造路易十四精心制造的凡尔赛宫。
17. 彼得年夜帝于十七世纪末到法国游览了一趟后,他抉摘要为自己盖一座比凡尔赛宫还好的皇宫。18. 地段性风险不容稍懈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凡尔赛宫……听上去是巴黎景点,其实是国家旅游局、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发布的巴黎危险地段名单。
国际悲歌歌一曲:你可能没读懂的一句诗
一、
1870年,发动“西班牙光荣革命”的将军胡安·普里姆,向普鲁士发出邀请,想让普鲁士亲王利奥波德继承王位。
普鲁士的威廉一世很想要,但身体很诚实。他担心法国反对,引起国家之间的纷争,便拒绝了普里姆的美意,表示绝不干涉西班牙内政。
法国当然有理由反对。
原本普鲁士就在法国的卧榻之侧,如果再出一个亲王继承西班牙王位,岂不是在东西两侧,把法国给包围了?
普鲁士的威廉一世拒绝以后,首相俾斯麦不甘心丢失到手的利益。
正好威廉一世让侍从官给俾斯麦写信,说了他和法国大使的谈话内容,让俾斯麦决定是否公开发表。
俾斯麦看到信的内容,随手划掉几句关键性语句,导致正常的外交谈话语气,变成普鲁士简单粗暴的蔑视法国,类似于“我都说了不要西班牙,你们法鸡还想怎样?”
修改内容的后果,俾斯麦门清,他对毛奇说:“公开发表的电文,将起到红布对高卢公牛的作用。”
毛奇也在旁边附和:“原本听起来是退却的信号,现在是回答挑战的号角。”
法国看到普鲁士报道的时候,恰好是国庆日,法国人民大怒:“专门选择国庆日来发表这种口气的内容,普鲁士到底什么意思?”
俾斯麦的一封报道,挑起法国狂热的爱国情绪。
法国人民走上街头声讨普鲁士,呼吁政府向普鲁士开战,短短2天后议会便通过战争拨款,7月19日,外交部向普鲁士驻法大使递交宣战声明,普法战争爆发了。
自始至终,法国都在保护国家尊严和安全,除了有些冲动,其他的没毛病。
换位思考一下,我们遇到这种事情,恐怕比法国的情绪更狂热。
但是开战容易,想结束战争就难了。
法国向普鲁士宣战以后,22万军队编成莱茵军团,准备一举夺取法兰克福,造成先发制人的声势,逼迫普鲁士投降认输。
而普鲁士集结了47万人的军队,计划进攻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然后一鼓作气攻入巴黎,灭了法国。
两国都有灭国的野心,然而法军的战力太渣,9月1日在“色当会战”中被普军包围,再打下去就要全军覆灭了。
拿破仑三世给威廉写信,表示愿意投降。
此战法军损失12万人,普军不过损失9000人,普鲁士完胜。
随着拿破仑三世战败退位,法国也进入第三共和国时代。
但是普鲁士不满足,出来混要讲信用,说攻入巴黎就要攻入巴黎,怎么能半途而废呢,投降也没用,继续战吧。
9月19日,普军包围巴黎。
巴黎人民彻底怒了,几个月前普鲁士侮辱我们,那我们就拿起武器和普鲁普拼到底,现在技不如人,我们也投降认输。怎么普鲁士还没完没了,蹬鼻子上脸呢?告诉你吧,巴黎人民不是好惹的。
退无可退,只有血战。
于是30万工人阶级组成国民自卫军,并且选举出领导机构“中央委员会”,目的便是保卫巴黎、保卫共和政体,防止帝制复辟和普鲁士进城。
他们甚至找来一批大炮,搬到普军进城的必经之路上,只要普军敢来,就鱼死网破。
就在巴黎工人阶级勇猛奋战的时候,法国第三共和国的政府在议和。
他们和普鲁士草签了《法兰克福条约》,规定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割让给普鲁士,并且在5年内赔偿5亿法郎,这个数字折合12.5亿两白银,超过清朝历年签订的赔款数额。
草签是指正式签署条约前的认证方式,条约一旦草签,就说明双方不再对条约进行实质性变更。
说人话就是,这事基本定了,只等最后认证。
消息传出来,巴黎人民根本不管政府做什么解释,于1871年3月18日直接起义攻占市政厅,走投无路的法国政府,迁往巴黎城郊的凡尔赛宫。
而在两个月前,凡尔赛宫刚举办了威廉一世加冕为德意志皇帝的典礼。
起义成功的巴黎人民选举产生了巴黎公社,并且有一种彻底改造法国的雄心。
比如颁布政教分离法令、给妇女选举权、废除面包店的夜班制度、工人可以接管资本家放弃的企业、甚至规定公社委员最高年薪不能超过六千法郎,只相当于巴黎工人的年收入。
巴黎公社的改革方案,基本是以后社会主义国家的雏形。
这不是要了资本家的命么,那个资产阶级成立的第三共和国政府,怎么可能容忍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
于是在5月10日的时候,法国政府和普鲁士正式签署《法兰克福条约》,换来停战的机会,以及普鲁士营地的10万法国战俘。
现在法国政府手里有了军队,立刻调转枪口进攻巴黎,要坚决消灭不走寻常路的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只是刚成立的起义政府,不论领导机构还是战略眼光,都不是太成熟,根本不可能和资本家的政府对抗。
于是经过一场接一场的惨败,1871年5月21日到28日,巴黎公社迎来惨烈的“流血周”,最终彻底失败。
那些积极参加起义的巴黎公社成员,有7500人被监禁或者流放,20000人被政府的军事法庭处死。
和中国大革命失败的结局一样,法国巴黎公社失败以后,也是血流成河。
进入巴黎的麦克马洪发布公告:“巴黎居民们,法国军队来解救你们了。巴黎自由了。”
看这语气,活像个还乡团。
算一下时间,巴黎公社失败的时间,正好是150周年前的今天。
二、
巴黎公社是共产主义运动实践的起点。
虽然存在的时间非常短,结局也很惨烈,但巴黎公社是一粒火种,在阶级矛盾和国家矛盾并存的19世纪末期,这就是一粒最耀眼的火光。
只要时机一到,星星之火便可以燎原。
欧仁·鲍迪埃是法国的诗人革命家,早在16岁的时候,他就把15首诗集合成《年轻的诗神》出版。
长大成年以后,欧仁·鲍迪埃一边参加革命一边写诗,有什么感想就用诗歌写下来,发现社会上有什么不公,也用诗歌来表达愤怒。
巴黎公社起义的时候,欧仁·鲍迪埃已经是56岁的老人家。
他被选举为巴黎公社的领导人之一,每天除了正式工作,还要和战士们一起作战,即便在“流血周”里受伤导致右手残疾,欧仁依然战斗在第一线,拼命精神和年轻小伙子似的。
巴黎公社失败以后,欧仁·鲍迪埃想不明白。
法国人民为了国家尊严战斗,有什么错吗,为什么首都巴黎要变成普军的欢乐场?
巴黎的工人阶级要改造不平等的社会,提出的改造方案不好吗,政府怎么就不接受呢?
巴黎公社为保卫巴黎而战斗,怎么就被资产阶级的政府给出卖了?
一系列疑问出现在欧仁的脑海里,简直让他怀疑人生,经过一个月的反复思考,他觉得自己找到了问题的终极答案:
法国人民必须自己做主,资产阶级政府必须推翻。
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
还是写诗。
1871年6月,欧仁·鲍迪埃在一所老破小房子里,把满腔热血凝聚于笔端,写下一首名为《L'Internationale》的无产阶级战歌。
翻译过来就是——《国际歌》。
欧仁把自己的思考,以及巴黎公社无数烈士的鲜血,都写入这首诗歌里,语句动人感情充沛,属于欧仁·鲍迪埃诗人生涯的巅峰之作。
哪怕只读开篇第一段,就足以让人热血沸腾: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世界上伟大的文学作品,读起来总会有一种心灵的震撼。
不管你是什么职业、身处什么地方,都能在文字里读到自己,然后发出感同身受的共鸣。
毫无疑问,《国际歌》就是伟大的文学作品。
1887年,包括《国际歌》在内的很多革命战歌,被欧仁·鲍迪埃收录到《革命歌集》里出版,这是《国际歌》第一次公开发表。
第二年,法国工人党里尔支部要排练一首歌曲,在卖报工人纪念会上演唱,于是支部负责人把欧仁的《革命诗集》,交给合唱团指挥皮埃尔·狄盖特,让他选一首诗歌,并且谱曲。
皮埃尔·狄盖特翻阅诗歌集,一眼就看中了《国际歌》,太特么有力量了,这不就是给世界穷苦人写的么,这才是无产阶级的歌啊。
皮埃尔·狄盖特热血沸腾,马上对着诗歌哼哼起来,仅仅用了一晚上时间,便给《国际歌》谱上曲子,让只能读的诗歌,可以用声音唱出来。
这也是文艺作品最重要的东西。
你写出来的内容、想表达的思想和观点,必须面对最广大的受众群体,内容普世才有足够的传播力。
如果作者太自嗨,那就不要怪受众不买账。
《国际歌》也是这样,诗歌和文字是有门槛的,无形之中就减少了受众的数量,可一旦谱曲变成音乐,那么知识分子和穷苦工人,都可以直截明了的唱出来。
这才是最广大的受众群体。
古代有“凡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现代有“无产阶级高唱《国际歌》”,这个道理在古今中外都是相通的。
从诗歌变成音乐的《国际歌》,至此有了生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
1900年,流亡西欧的列宁听到《国际歌》,极为震撼,同年12月便在《火星报》上原文刊登了《国际歌》的一、二、六段以及副歌的歌词,把这首无产阶级的战歌介绍回俄国。
2年后,俄国诗人柯茨将其翻译成俄文,迅速引起俄国工人的传唱。
可以说在苏联成立之前,《国际歌》已经伴随俄国无产阶级战斗了很多年。
每当遇到牺牲的时候,他们高唱着“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走向死亡,而出现阶段性胜利的时候,“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给与他们极大的鼓舞。
1917年“十月革命”成功,苏俄政府决定以俄文版的《国际歌》,做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的国歌,直到1944年,才被《牢不可破的联盟》取代。
在这27年的时间里,一代又一代布尔什维克党员们,在《国际歌》的陪伴下翻越苏联的高山大河,努力建设他们心目中的地上天国。
二战开始,近千万红军唱着《国际歌》、喊着“为了斯大林”的口号,操纵钢铁洪流一路向西推进,最终把苏联红旗插上柏林城头。
那时候的苏联,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国家。
《国际歌》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地位,相当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给中国人营造的精神殿堂。
《国际歌》传入中国是1920年代。
现在普遍认为,最早是耿济之和郑振铎翻译成中文的,但是只有歌词没有曲子,没有办法演唱出来。第一版能唱能读的中文《国际歌》,是瞿秋白翻译出来的。
1920年11月,以《晨报》特派记者身份去莫斯科的瞿秋白,暂时停留在哈尔滨,顺便参加了俄国人的庆祝会。
他后来在《饿乡纪程》里回忆:
“看坛下挤满了人,宣布开会时大家都高呼万岁,哄然起立唱《国际歌》,声调雄壮的很,这是我第一次听见《国际歌》。到俄国之后,差不多随处随时听见,苏维埃俄国就以这歌为国歌。”
经过俄国的工作学习,瞿秋白明白了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无产阶级,并且在苏俄感受到《国际歌》悲壮和激昂的语境。
1923年瞿秋白回到北京,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翻译了《国际歌》的歌词,并且在风琴上边弹边唱,不断修改润色。
这也是瞿秋白厉害的地方。
别人不懂音乐知识,就不能根据曲谱的音调,来翻译歌词。
瞿秋白的文学和音乐俱佳,便可以根据曲谱中的节拍,翻译出恰当的歌词。
比如法语中的“国际”,翻译成中文只有两个字,曲谱中却有八拍,怎么补足呢?瞿秋白就没有直接翻译成中文的意思,而是把“国际”翻译成“英德纳雄纳尔”,于是歌词和曲谱完美契合。
这是第一首能读能唱的中文版《国际歌》。
三、
我们现在传唱的《国际歌》底本,是1923年萧三翻译、陈乔年配唱的版本。
瞿秋白版的“英德纳雄纳尔”,改成更加顺口的“英特纳雄耐尔”,于是那几句激动人心的副歌就成了这样: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此后十几年在中国传唱的,就是这个版本。
自从《国际歌》在中国传开以后,便有了两种极端的身份:在商讨国家民族未来的党代会做闭幕曲、在烈士牺牲前夕做送别挽歌。
1923年6月召开的“三大”起,《国际歌》就成为全国和地方党代会闭幕时,必须奏唱的歌曲。
这个惯例一直保留到现在,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其实就是党歌。
论规格是全国最高的。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时,效仿苏联,选定《国际歌》做国歌。各级共产党员和红军战士们,唱着这首歌冲锋陷阵,只为歌词里说的: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破牢笼。
这是信仰,也是现实利益,当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绝不是1+1=2那么简单,而是会爆发出非常强大的战斗力。
不论是党代会闭幕曲还是国歌,《国际歌》在这种环境下出现,都代表了党和国家不断向上突破的雄心,以及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的初心。
这是开拓国家、民族和人类的上限。
另一种身份的《国际歌》,则是无产阶级战士向死而生,不断向下开拓人类精神和肉体能承受的最低点。
1928年6月,陈乔年在上海龙华被国民党杀害,他对周围的人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说完临终遗言,陈乔年唱着《国际歌》走向刑场。
1935年6月的福建长汀,拖着手铐脚镣的瞿秋白,也是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走向刑场,盘膝坐下,说了一句“此地甚好。”随即饮弹牺牲。
在那个革命年代,能唱着《国际歌》离世,对于死者来说是荣耀。
因为开拓未来的理想需要牺牲,牺牲必然能换来理想落地,这样不断开拓上限和下限,一定能留下巨大的精神和物理空间。
这就是国家、民族和人类的广阔天地。
这就是两种身份的《国际歌》,所代表的意义了。
2021年5月22日,中科院院士吴孟超去世,第二天,东方肝胆医院举行悼念仪式,灵堂上没有放寻常哀乐,而是响起《国际歌》。
很多人纳闷,为什么啊?
我们明白了《国际歌》的来龙去脉,就能明白,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的荣耀,更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浪漫。
这种浪漫其实就是12个字:
物质永恒、理想不死、精神永存。
四、
1930年,李立三定下“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计划,彭德怀和红三军团的任务是进攻长沙,然后向北进逼武汉。
彭德怀一度趁虚攻入长沙,但是在何健的优势兵力下被迫退出,随后毛泽东带兵与彭德怀会和,又打了一次,结果损失更惨重。
9月13日,毛泽东下令撤退。
在撤退的路上,毛泽东在马上填了一首《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遭遇惨重失败,毛泽东还有填词的心情,而且词里的气势非常宏大,让人感觉毛泽东没有失败,反而真的饮马长江一样。
尤其是“百万工农齐踊跃”,很容易让人想到《渔家傲》里的:“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把前文对《国际歌》的分析放到这里,就很容易知道毛泽东的情绪了——征战和牺牲、奋斗和失败、最光明和最低谷。
两种极端的情绪混在一起,就是毛泽东的词意,也是《国际歌》的浪漫。
所以毛泽东写了那句,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那些高唱《国际歌》的共产党员、无产阶级战士,必须用一把枪对着自己、一把枪对着敌人,才能缚住鲲鹏。
毛泽东是这样的人,吴孟超院士也是。
相关文章:
- 上一篇:描写发小友谊的唯美句子
- 下一篇:花赞美心情的句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