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语言表达方面指什么
时间:2022-04-26 00:0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新京报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句子语言表达方面指什么
1. 语句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语句扩展”即把一个简单的句子或一种简单的情景,通过添加一些词句,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完善。
其命题特点往往是:给出几个相关的词语或提供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出符合要求的文字。扩展语句不仅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密切相关,还与语言表达的其它形式,如句式的仿用、选用、变换等相联系甚至交叉。
此类题型可以真正考查出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体现了高考语文改革的方向。 一、词语连缀成句型 命题者一般给出两组相关的词语,以其中的一个共同词语作为重点,连缀其它的词语扩展开来,形成同一描述对象在不同语境下的扩展句。
如2000年高考卷的第27题,要求以“歌声”为重点,分别与“毕业典礼上,同学们”、“考试前夕,我”连缀成句。 例(1)、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风”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字。
背景一:冬天,早晨,风; 背景二:夏日,傍晚,风。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注意题目所规定的情景的不同;其次要围绕和突出描述对象;同时,还要使自己所扩展的语句尽可能地富有意蕴。
关键是扩展时必须展开联想或想象,着力写出“冬天早晨之风”与“夏日傍晚之风”的不同。可分别作这样的扩展:冬天的早晨,凛冽的北风夹裹着颗粒状的雪花,吹打着在狂风中行进的人们的脸,似乎在向晨起上班的人们宣告它们的威力。
/夏日的傍晚,炎热渐渐地退去,习习的凉风吹拂着人们的衣衫,为场院里、大树下乘凉的人们拂去了一天的劳累与疲倦。 二、成分添加型 1、单句成分添加 命题者一般给出的是句子的主干,答题时可以补出其枝叶成分,即用“添加枝叶法”进行扩展。
例(2)、将“教师当上代表。”扩展成30个字左右的一句话。
解题思路: 分析所给材料,可把扩展点定在中心词“教师”、“当上”、“代表”前面修饰语上,增加其定语、状语,对中心词分别作出修饰和限制,即可。解答此类题要注意三点: a. 分析出所给句子哪些部分可以扩展,找出扩展点后,宜采取“突破一点,兼顾其余”的策略;b. 要注意词语、短语组合的排序,尤其是多层定语或多层状语不要出现错误的排序;c.要注意扩展句子表述的简明、得体。
试扩展为:我们学校的那位有二十多年教龄的优秀的语文教师光荣地当上了省人大代表。 2、复句分句添加 此类题型一般给出的是一个单句或复句的前半句、后半句,根据常见复句的几种关系,扩单句为复句或补出所缺少的分句,形成一个完整的复句;也可以给出复句或分句的具体结构和句式,按要求仿用扩句。
如“你自己干吧。”这句话可以分别扩展为:“我不干了,你自己干吧。”
(并列复句);“我有点事情,你自己干吧”(因果复句);“如果他不来,你自己干吧”(假设复句)。 例(3)、扩展下面的复句,要求能造成一种“风高浪急”的气氛,不少于30个字。
,渔民们把桅杆横起来压风浪。 解题思路:此题给出的是复句后半句,要求所扩展的句子要能够造成一种“风高浪急”的气氛,即可以补出“渔民们把桅杆横起来压风浪”的原因,形成一个“---因此----”式的因果关系复句。
可扩展为:风一阵比一阵刮得紧,浪头一个比一个卷得高,焦急的渔民们因此把高大的桅杆横起来绑在船上压风浪。 3 、语段句子添加 根据所给句群的语流特点,一般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加以拓展,使其丰富起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句群或语段,解答此类题常常要结合句群关系和构段方式等有关知识。
例(4)、在下面①②两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要求使①与前后语句顺畅连接,使②构成对前面语句的总结。 在我们悠久的人文历史上,潇洒的高雅人士不可胜数。
他们的潇洒各有千秋,有庄子的“鲲鹏展翅九万里”的潇洒,有曹孟德的“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潇洒,有 ① 的潇洒,有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潇洒……他们的潇洒,② ,早已超越了表面的行为举止。 解题思路:本题所要扩写的①句,与前面两个句子“有庄子的……”、“有曹孟德的……”构成并列分句,举例阐述了我国历史上的文人墨客“各有千秋”的潇洒;所要扩写的②句,又构成对前面语句的总结,形成一个“总-—分—总”式的语段。
可扩展为:①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或李太白“天生我才必有用”或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②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显露了非凡的个性。 三、信息转述型 1、图表转文字 例(5)、右边 是权威资料的统计、预计世界人口数量的一组数字,请根据表格,写一个描写地球状况的语句。
答: (不超过25个字) 解题思路:做这类题要先看清题干的要求,逐项看懂所给的图表,或总括出其内容,或筛选出关键信息,然后进行正确地表述。图表两组数据表明,地球上的人口在急剧地增长(呈非几何数递增),有限的地球将不堪重负。
此题解答的关键是把这一内容用形象化的手法加以表述,如用比喻句来描写地球的这一状况。可扩展为:“地球,一艘倾斜的太空船”或“地球是一艘倾斜的太空船”。
(只要符合“不堪重负”的相似点,比喻合理即可) 2、抽象转具体 例(6)、把“琴声吸引了许多路。
2. 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如何赏析句子
1. 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句子,主要是看这句话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及这种修辞方法的好处,或者分析某些词语用得好,用的准确,比如动词了、副词、形容词等用得好,用的准确。
2. 修辞手法是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有效的语言手段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使语言表达具有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的语言运用方式。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除此之外,课文里还涉及到的有对比、借代、引用、双关、反语、顶针和呼告等。学习修辞,不要死抠名词术语,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修辞的表达效果,并能学会运用修辞手法造句。
3.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表现手法是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又称艺术手法.如文学创作中各种叙述、描写以及讽刺、夸张、象征、比喻 、对比、借代、拟人、排比、对偶、层递等.应该说表现方法包括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是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有效的语言手段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使语言表达具有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的语言运用方式.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除此之外,课文里还涉及到的有对比、借代、引用、双关、反语、顶针和呼告等.学习修辞,不要死抠名词术语,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修辞的表达效果,并能学会运用修辞手法造句.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前后照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等.。
4. 语言表达角度都有哪些
语言表达的角度有:
1、正面表达。记叙文中的人物外貌描写、景物描写,议论文中的开门见山,都属于语言的正面表达。
2、侧面表达。记叙文中的人物烘托描写,议论文中的旁敲侧击,则属于这种语言表达角度。
扩展资料
语言表达角度可以说是交流艺术的一种解释,语言角度可以分为正面和侧面两大部分。
简介
正面语言指客观的评价某种事物所表达的语言;侧面语言则是一种委婉的语言表达方式,也或者说是一种隐藏性的表达。
语言角度包括:
修辞:比喻、反复、排比、反问、拟人、比拟、拟物、夸张等
用词:准确性、生动性
句式:长句、短句、整句、散句、单句、复句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 语言表达角度
5. 有关语言表达方面成功的例子
1)你首先要知道你想说什么,熟练的掌握它,并能够毫不犹豫的脱口而出. 你要知道,如果别人有意见,那么这将是负反馈?我要怎么回答他.然后,还必须知道你想说什么,熟练的掌握它,也不要犹豫,脱口而出. 最重要的是,你必须深入了解你有什么说的,包括他周围的相关案件,实事知识的深层意义,不断总结,不断重复. 人不是天生就会说话,还得靠自己,才可以说出来.现在,如果你怕开局阶段,你必须把跟你的家人,直到熟练的权利;跟你的朋友说,可能会有一些遗憾,没关系,当涉及到技术熟练;跟你的同事,你的领导说.酒店与人交谈,他们能慢下来,有一个相对温和的声音,或准备一个基本的图表,演示帮助你. 等待你多说,你可以去专注于如何把它更好的,如何处理与其他人的反馈和灵活. 2)从一般的角度来看,社会心理学应具有以下主要原则:第一,互惠回报的原则.当人们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具有自己的行为相互的,相互奖励.因此,在我们的交往中,要始终想到“给予”,而不是“要求”;相反,如果取和没有,他们会失去一个朋友.二是自裸露的原则.一个人把自己开放给他人让人感觉比密切相遇更好,这美好的感觉会蔓延到其他人了.登录到到网三是真诚评价的原则.在互动的过程中的人,免不了要相互交谈,相互评价,对人的态度的评价是诚实的,是真挚的情感,如果恶意中伤,口是心非,或者阳奉阴违,别人会灾区的焦虑和不满.最后,互惠互利的原则.要解决人际冲突不协调,有必要运用互惠互利的原则,“利”是一对矛盾双方都能接受的调整. 那么,什么是它良好的合作关系?美国社会心理学Aishuerci认为,一般来说,有三种类型的关系,一类是谦卑.通过“对待他人”,不管是什么人见面,总在想,特点“他喜欢我吗?”二是激进型.其特点“侵害他人”,不管是什么人总想知道人类的力量的大小,或对自己是否有用的人.第三,是分离型.通过“疏远他人”,不管是什么人总要维持,以避免他人为自己的干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一定的距离,其特征是关键,提高生活技能的能力.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中国培养良好的性格,如果出现质量较差,朋友即使大圈,又是一个难得的知心朋友;相反,如果你有促进人际吸引的优秀品质,否则很容易导致别人的知已. 好理解他人的真实需求总结了这些需求,包括需要包容,控制需求,情感需求.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到对方的个性特征,还要考虑对方的需求,因为人际交往的基础是互补的,而不是仅仅采取奉献的关系是很难维持的. 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掌握一定的人际沟通技巧可以帮助改善他们的生活技能的能力.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任意的,而是有一定的目的,以及利用通信的某些方法.通信方法更好,更容易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人际关系建议你读一些书,以帮助理解理性的社会,把生活的更广泛的方式来准备. 3)的语言技能的重要性,清醒的认识语言技能是必要的现代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在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日益频繁的交流,语言技能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好口才被视为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作为现代,我们不仅有新的想法和见解,而且在别人表达出来前很不错的;不仅用自己的行为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也用自己的语言来感染,说服别人. 在职业,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阶层,人们需要阐明:政治家和外交家,在口齿伶俐,能言善辩的基本素质;商业工人推销商品,吸引顾客,创业管理公司,这需要口才.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人们可以有天赋的口才使它非常有吸引力的话题沉闷,笨嘴和人的嘴,即使他说的是内容的主题非常好,这也听起来平淡.一些建议,口齿伶俐的人一说就通过,和穷人的口才甚至说了很多次仍然无法获得通过. 美国医学协会的大卫前总统?奥门博士曾经说过,我们应该努力培养的能力,让别人进入我们的头脑和心灵,都可以在别人面前的,在人群中,在公众前明确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传递给他人.当我们试图做到这一点,不断地进步,我们会发现:真实的自我塑造人们的思想空前的形象,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短,我们提高语言技能素质是发展,我们生活的控制,改变生活的潜在的主要途径,追求事业成功的无价之宝,是要接近成功之路. 二,以测试他们的语言提供商语言商数(LQ)是一个人学习,了解和掌握运用语言技巧商.具体来说,它是指一个人的投机性的语言技能和应变能力,在交流的语言说话的能力. 语言技能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学习的人际交往能力收购.虽然有脑遗传或结构异常,并可以有优势的语言或语言可以是不完整的.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每个人的主观和客观条件,时间和学习需求,我们得到的语言提供能力和较低的速度是不同的三个提供迅速提高语言的语言商高的人知识面广,思维,判断和坚强,自信,与磁场和有吸引力的同时说话,他们可以在各种场合,方便,飞行说话,赢得他人的尊重和敬佩.如果上述测试的读者,表现不是很好,但是想谈在各种场合,利用他的讲话赢得别人的尊重和敬佩,我们应该记住,做了以下九个. (1)讲的俚语时不适用.常见的说法会阻止您自由使用的语。
90后思政教师杨哲:说年轻人的话,解年轻人的惑,指年轻人的路
“历史人物是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为什么只有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了?”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材上,你找不到任何一个章节的标题是这样表述的,但在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哲的课堂上,却经常出现这些授课主题。在她看来,这些主题确实是来自教材上最基本的原理,是学生想要解惑的问题,也是她很想吃透弄懂、传达给学生的内容。
时间回到2017年,“90后”杨哲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毕业后正式站上了北京林业大学的思政课讲台,主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
杨哲笑起来眉眼弯弯,讲话时语速偏快。每当讲到激动处,她还会提高音量,而提到自己的思考时,她的语气又坚定了起来。她常调侃自己是一个十足的“戏精”,课上的“话痨”,也毫不掩饰自己希望成为一名被学生记住、被喜爱的老师。
她总希望能为学生们讲一门不一样的思政课。杨哲抱着这样的初心,尝试转化现有的教材内容,和学生探讨“马克思和我们谈人生”等话题,也运用一些多媒体资源,如课堂弹幕等,让这门课更加“青春化”。
而如今,她依旧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并期待自己的课程能真正做到“说年轻人的话,解年轻人的惑,指年轻人的路”。她希望每一堂课后,学生都能明确地获得一个知识点,并有所回味,“这个回味可能来得很慢或者很久远,或许当他们将来有了亲身经历之后才能回味到,但我觉得这才是思政课的最大意义所在。”
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哲在教室内。 受访者供图
“杨老师,你真的相信共产主义能实现吗?”
杨哲总记得一个学生将她“打醒”的瞬间。2018年,一次课堂上,杨哲讲到了共产主义这部分的内容,自认为讲得特别用心,结果那天下课后,一个学生偷偷摸摸地找上她,悄悄问道:“杨老师,你真的相信共产主义能实现吗?”
当下杨哲觉得有点好笑,“咱们不用搞得这么神秘,你可以光明正大地问我。”但学生这样偷偷摸摸问问题的状态,让杨哲反思,是不是自己在课堂上并没有真正为学生们解惑,也没有给他们提供一个放松的环境,所以他才需要以这种方式来提问。她也思考,自己精心准备的课程问题不见得是学生们真正关心的问题。
后来课堂上的一件小事也加深了她的想法。那次,她在课上随口举了一个周杰伦的例子,自觉是抛了个梗,结果底下鸦雀无声。后来学生们反馈,虽然听过周杰伦的名字,但对这个话题并没有什么共鸣。这让杨哲突然意识到,“就如同大家get(理解)不到我这个点一样,我很可能也get(理解)不到他们关注的流行文化的点,那课堂效率就不是我想象的那么高。”
这两件事让杨哲决定开展学情调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很基础,却也宏大,它落脚到每个时代、每群人的具体生活情形当中,可能会聚焦在不同的问题上。她觉得,知道学生的问题点在哪很重要。为了搜集学生的问题,杨哲会通过问卷调查、课后聊天、作业反馈等方式,搜集学生们对课程的疑惑。
为了在课堂上能让学生产生共鸣,杨哲会去学习学生们熟悉的流行文化的传播方式、话语特点。从“emo”(我抑郁了)到“YYDS”(永远滴神),杨哲开始在课堂上加入一些当代学生喜欢并熟悉的语言表达,“用了也不觉得就能对这个课堂有质变,但是至少能让学生觉得老师跟我是一拨的,能塑造我和我这个课的一些人设。”杨哲说道。
北京林业大学大二学生明文珺还记得,杨哲上课时十分风趣幽默,“古板晦涩的哲学问题在她的口中变得活灵活现,她甚至会举一些年轻人中玩的‘梗’。她做的PPT也会插入一些很有活力的图片,或者一些表情包。”明文珺说。
在杨哲看来,人设的建立需要尽量让自己的课堂形成一种鲜明风格,例如通过一些语言表达方式、课堂活动环节、巧妙的教学工具,呈现出自己的特点,“我特别希望我的学生评价我是个很‘戏精’、很幽默的老师。因为我觉得我可能有这样的特点,然后我就想利用这些特点加深学生对课程的亲近感。”她认为,哪怕学生通过对老师有印象进而对课程有印象,那也是好的。
甚至有时候,她也尝试着将一些知识点转换成流行语,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在提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这一课时,杨哲就把问题转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的正确打开方式”,在讲到历史虚无主义这一内容时,她又抛出了“历史人物是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一问题。
“原来思政课可以如此有趣”,在北京林业大学大三学生蒋展艺眼中,杨哲的课可以用“诙谐幽默、寓教于乐、大气刚正”三个词来形容。他认为,杨哲善于通过生活中的日常引入课堂,并且会通过讲解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来贴合课堂知识,让人觉得枯燥的思政课堂也能如此充满活力,也时常会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相当于把“饭菜换了个花样喂给我们吃”。
“先入眼入耳,再入脑入心”
昏昏欲睡、低头看手机,似乎成为一些学生在思政课上的状态。怎么把思政课讲得生动、活泼,吸引学生的兴趣,这是杨哲常常琢磨的问题。
杨哲觉得,思政课需要入眼入耳,才有可能让他们去关注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话题。身处信息爆炸、知识碎片的时代,杨哲觉得学生具有一个及时满足的心理,如果课程上铺设了20分钟还没进入正题,没有让学生感受到被话题、观点“击中”,他们可能就开始做别的事。
“可能我抓住你的眼睛和耳朵之后,我多留了你一段时间,你的心灵慢慢就对马克思主义开放了。”怎么让学生留下来,杨哲有自己的小窍门。对于一些比较适合结合案例的课程内容,杨哲会抛出一些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例如在讲到对历史人物评价这部分内容,杨哲会举一些抗日神剧、穿越剧等例子,并由此引出“历史人物能否被随意打扮”这一核心问题。
对于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例如课程导论部分,杨哲会想着要站到学生的角度,把他们内心想说而不敢说的问题问出来,比如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到底在哪、创始于一百多年前的理论为什么今天还要学等。“同学一看,觉得老师原来知道我的内心想法,老师跟我是一拨人。他起码觉得你不是高高在上,给他灌输,他就有可能给你开放一个窗口,来听听老师到底怎么说。”杨哲说。
将热点事件纳入课堂当中,是杨哲让思政课更接地气的方式之一。在她看来,引入时事内容是思政课的应有之义,它能帮助学生增强对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了解国家大事,进而形成正确判断。同时,时事案例也切中了当下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例如北京2022年冬奥会便是一个生动的课程案例。杨哲计划,在新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她将邀请在此次冬奥会中担任志愿者的学生来讲述自己的经历,并由此引出群众史观等相关教学内容。
经过几年的课堂摸索,杨哲总结了一套教学方法,并把它命名为“三题一课”,即把学生生活中的热点话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问题、教材编写着重的重要专题三题融合,把学生想要听的、老师应该讲的、教材重点讲的内容融合转化为一个教学主题,不制造想当然的伪问题、不回避看似熟知但不见得真知的基本问题,用一堂课聚焦一个主题,形成一个答案。“我通过层层逻辑环节的铺设,我带着你来一起思考。到最终结尾的时候,我不跟你说模棱两可的东西,我给你传达一个明确的点。”杨哲说。
“让一些宏大的规律,从比较抽象的高台子上往下走几步”
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堂课,面临诸多的难点和挑战。
最显而易见的是,这门课理论性强、抽象性强。在杨哲看来,马克思主义很多理论知识比较宏大,它针对的不是具体化的问题,而是讲述大规律。知识宏大,则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他们有限的生活经验更远,“这个真没法怪学生,像我们十几岁的时候,对好些东西的感悟跟上班之后也是不一样的。”
针对这样的一个教学困境,杨哲的一个小方法是大事化小,“就是让一些宏大的规律,从比较抽象的高台子上往下走几步。”离开理论产生的时代情形和历史背景,有些理论并不好理解,杨哲尝试着借助前人或他人的经历,带着学生回到过去的场景,比如在课堂上,杨哲会引用《觉醒年代》等影片,为学生铺设一个情境感,帮助他们穿越到理论产生的背景中。
而另一难点则是这门课包含了很多学生自以为熟知,但其实并未理解的概念,例如物质、意识、实践、辩证法等。很多时候,学生认为自己都听过,但实际上并不理解这些概念。对于这样的问题,杨哲的基本教学思路是化零为整,即把这些特别碎的知识和概念纳入一个大问题中。
例如在讲到唯物史观中关于怎么评价历史人物这一部分,杨哲举例,有些古装穿越剧中会把皇帝塑造成不管朝政只顾谈情说爱的“恋爱脑”,这忽略了他在历史真实中的另一面,由此她引出了这种对历史人物随意虚构的手法是抹杀历史客观性的唯心史观和片面看待人物的形而上学。通过将不同的概念串起来,对同一案例进行剖析,杨哲期望能够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学这些知识概念,不是最后留一堆词在脑海里。我们希望提炼出某种思维方式或者思维方法,就好像我交给你一副眼镜,你戴上它重新去看待你习以为常的世界,可能会看出点新东西。”杨哲说道。
蒋展艺确实有这种体会。在上完这门课后,他开始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来看待生活中的事情。“上完这门课,我突然觉得自己多了一只眼睛,这只眼睛是哲学赋予我的,它让我学会用新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我常常和我的同学开玩笑说,学了这门课后,觉得自己重生了。”
“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回溯起课程的根源,杨哲常思考,思政课的意义是什么?它又能为学生带来哪些影响?
杨哲认为,讲好这门课,意味着自己将多年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的好东西,传递给更多的孩子们。在杨哲眼里,学生们就像她的弟弟妹妹一样,她感受到了理论带来的指引和帮助,也真心想把这些好东西告诉他们,让他们少走弯路。
于她个人而言,要真正上好这门思政课,“需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刚上班的时候,杨哲还觉得这“四真”有点抽象,但后来在授课的过程中,她又有新的理解。她做过一个小测试,自己在20分钟的教学里会说约4000个字,连着上135分钟3节课,则需要说几万字,而这几万字中的每一个字都需要她在内心情感和理智上都认可,说出去才能掷地有声,“我信我讲的每一个东西,所以我觉得在台上那种理论自信是能感染到学生的,你不信怎么让学生信?”
而这理论自信的背后不仅仅是靠一种情绪性的表达和冲动,而是需要大量研究支撑。不可避免的是,课程的重复性教学可能会让教师授课的激情减退,但杨哲试着把在每个班级遇到的新学生、新情形、新问题,化成自己不断去备课、做研究的动力。
杨哲举了一个例子,在前天的教学结束后,已是晚上9点左右,一天上完6节课的她觉得很疲惫,但在这堂课上,有一名学生给她提了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是其他课堂上的学生没有问过的。当下身体的疲惫让她很想好好歇一歇,但她又想着,赶紧记一下这个问题,就当教学反思,也许将来更新课件或者写论文能用上,对将来的授课会更好,“就是秉着这种要去真学、真研究的劲,克服一些当下的懒惰或者不自律,然后不断把自己真正锤炼成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
事实上,杨哲也并不是一开始就确定自己会成为一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
在采访中,她提起自己的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陈先达带给她的巨大影响。陈先达已是九十多岁的高龄,每次杨哲去陈先达家中拜访时,一推开门,总是看到老先生背对着房门,坐在书桌前敲键盘写东西,身边是一满墙的书。在聊天的时候,陈先达常叮嘱杨哲要多读经典,“就是那种不言之教,带给我的震撼是很大的。类似这样的先生和前辈很多,他们的人格魅力、学术功力和理论自信给我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我很向往。”
慢慢地,杨哲感到自己想要做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一分子,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和传播者。至今,她也一直在为这一身份而不断努力着。
每一次站上讲台,杨哲觉得虽然嘴巴很辛苦、腿也很酸,但是心里真的很满足,而学生给予的反馈和新的启发,都让她觉得自己赚到了。她会想起,在每学期的最后一堂课上和同学们告别,当她说出“那这一学期的学习就告一段落”时,底下的学生们总会发出那种很不舍的声音。那一瞬间,她觉得自己为课程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人物名片】杨哲,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在《哲学动态》《教学与研究》等核心刊物发表文章1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10项,出版译著2部、专著1部。曾获首届北京高校教书育人“最美课堂”一等奖、特级教师荣誉称号,北京市第11届青教赛一等奖、最受学生欢迎奖、最佳现场展示奖、最佳教案奖、最佳教学回顾奖等奖项。
【思政金句】“让一些宏大的规律,从比较抽象的高台子上往下走几步。”
采写 新京报记者 吴苹苹 编辑 缪晨霞 巫慧 校对 卢茜
相关文章:
- 上一篇:表达迟到的祝福的句子
- 下一篇:唯美民谣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