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古代历史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2-04-26 05:4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辛茹愿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写古代历史的优美句子
1. 古代历史的凄凉唯美的一段话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2. 古代优美散文
· 爱莲说(宋 周敦颐)· 与妻书(清 林觉民)· 阿房宫赋(唐 杜牧)· 养生主(先秦 庄子)· 登泰山记(清 姚鼐)· 天时不如地利(先秦 孟子)· 项脊轩志(明 归有光)· 三戒·黔之驴(唐 柳宗元)· 洛神赋(三国 曹植)· 渔父(战国·楚 屈原)· 陶庵梦忆序(明 张岱)· 秋声赋(宋 欧阳修)· 前出师表(三国·蜀 诸葛亮)· 兰亭集序(东晋 王羲之)· 归去来兮辞 (东晋 陶渊明)· 醉翁亭记(宋 欧阳修)· 岳阳楼记(宋 范仲淹)· 逍遥游(先秦 庄子)· 滕王阁序(唐 王勃)· 桃花源记(东晋 陶渊明)· 师说(唐 韩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秦 孟子)· 劝学(先秦 荀子)· 前赤壁赋(宋 苏轼)· 陋室铬(唐 刘禹锡)· 核舟记(明 魏学洢)。
3. 关于古代历史故事开头摘抄
开天辟地的故事
神话中传说,世上最早时,天地浑然一体。世界像个鸡蛋,天地的开创人盘古就在蛋里。
一万八千年后,盘古从蛋里走出来。蛋里淡淡的烟云冉冉上升,变成青天。混浊的沉渣逐渐凝聚,变成大地。天地近在咫尺。盘古弯曲着背把天地撑开。盘古顶开立地一万八千年,终于把天撑高。天地再也不会合在一起,盘古才安然死去。他呼出的气,变成风和云。他留下的声音,变成雷霆。他的眼睛变成太阳和月亮。
盘古开创了世界。
颂扬开创伟大事业,称“开天辟地”。
4. 求写历史人物的美文~~~
一屈 他走出宫殿,走出家门 ??走出城郭的时候已然起了大雾 ??楚天瘦得无法极目 ??没有人为他举杯,送行的酒该有多么暖和 ??没有人与他并肩求索 ??没有人,对坏天气负责 ?? ??他走出渔夫的劝告 ??这瘦小的老者自诩深谙大道 ??纵然水浑了还能洗脚 ??可是鱼,置身其中的生灵怎么尽情呼吸 ?? ??他走出三闾大夫的长袍 ??那么多老者自诩深谙大道 ??他们把家国放逐于泥沼 ??把自己骨折为柔软的戈矛 ?? ??他走出屈辱的动作 ??走出有剑不拔,走出有云不拨 ??走出诗人的步态中最后一丝文弱 ??膝盖,最后一次弯曲只为砰然一跃 ?? ??他始终没能走出楚辞中的泪 ??那些冷冷的水 ??那些愤恨的,漂满尸体的汨罗江上 ??哀鸿的横飞 ?? ??二、原 ?? ??本来,黄钟没有凋谢的季节 ??五月不会有饥寒凛冽 ??可是瓦罐偏要声震四野 ??百姓的锅,一一碎裂 ?? ??本来,他拥有一株艾草 ??幽幽的香,不受蚊虫叮咬 ??可是强悍的风暴 ??拔起了根,弃于孤独的荒岛 ?? ??本来,他腰挎一鞘寒光 ??志杀西北的天狼 ??可是剑的三尺能量 ??抵不过政敌的三寸舌簧 ?? ??本来,他打开头发,只想用一小朵沧浪洗濯 ??可是脑部与东逝之水有了丝丝缕缕的牵扯 ??他于是全情投入 ??投入无法还原的壮烈 ??本来,他想打造一条万民共渡的船 ??不料被万民的龙舟打捞了两千年 ??。
5. 中国古代经典故事五百字
孔融 三字经有云:融四岁,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
一个四岁的孩子就懂得谦让之道,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注意,后来以他为楷模浇铸出来的成批作品,可没法跟这个始作俑者相提并论)。
有关孔融,还有一个“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 孔融十岁,随父到洛阳,时李元礼有威名,登门者须隽才之士或有清誉,又或是中表亲戚,阁人始肯通传,孔融独自到李府,向门官言道:“我是李府君亲。”
门官为他通传后请人府相见,李元礼问道:“君与仆有何亲?”,孔融对日:“昔先祖仲尼(孔子)与君先人伯阳(老子)有问礼之谊,是以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此言出自一个十岁幼童之口,李元礼及在座宾客莫不奇之。
时有太中大夫陈韪后至,得闻此事,便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能佳。
这倒是很常见的事,不过却是对孔融的不以为然。没想到孔融应声答道:“想君小时,乃当了了。”
这里用了一个歇后手法,意思说陈韪现在是“大未必佳”。陈韪遭此反击,大为尴尬,一时语塞。
一个十岁的孩子,一句话堵得名士张口结舌,孔融才思之敏捷,实在令人赞叹。 但是孔融的神童段位,仅仅停留在辩捷的层次上。
而这种没有智慧作后盾的辩才,除了得罪人之外,于人于己,实在没有更好的用途。孔融成人之后,先后担任过北海相,青州刺史,少府,大中大夫等职。
在职期间,除了空发议论,作一些修复城墙重建学校的形象工程之外,基本没干过什么足以证明他有政治才能的事。大凡能说会道而又不甘寂寞的人,对于干活的人总是指手画脚一百个不顺眼,孔融也没跳出这个窠臼。
他依附于曹操的翼护下,得以在盗贼蜂起的军阀割据时代作着“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的香梦,但是对于曹操的政策却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如果说他劝阻曹操伐刘备是“兴无义之师,恐失天下之望”虽然迂腐但是还带着点为天下计的味道,那么他为讽刺曹丕纳甄氏而编造的“想当然”的故事,就纯粹属于徒逞口舌之利,完全是过把瘾就死的嬉皮士心态。
三国时代的统治者,对待知识分子通常有着惊人的耐性,但是曹操的耐性终于还是被逼到了极限。公元208年,曹操把孔融满门抄斩。
当时还有一个令人凄然的花絮:孔融被捕的时候,大儿子九岁,小儿子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专心地做着某种游戏。孔融还怀着一种侥幸心理问使者:“我好汉做事好汉当,能不能放过我的孩子?”没想到他儿子秉承了他的硬骨头精神和早慧特征,慢慢说道:“父亲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两个小孩子口中造出的。
从这寥寥数语中可以看出,他的孩子在遗传了他的口才基因之外,还有着超乎他上的非凡见识。
《汉书》精华句--犯我强汉虽远必诛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汉书》开创了我国断代纪传表志体史书,奠定了修正史的编例。史学家章学诚曾在《文史通义》中说过:“迁史不可为定法,固因迁之体,而为一成之义例,遂为后世不桃之宗焉。”历来,“史之良,首推迁、固”,“史风汉”、史班或班马并称,两书各有所长,同为中华史学名著,为治文史者必读之史籍。《汉书》尤以史料丰富、闻见博洽著称,“整齐一代之书,文赡事详,要非后世史官所能及。”
1、兵出无名,事故不成。(出自《汉书·高帝纪上》)【译文】出兵征战没有一个正当的理由,战事所以不会取得胜利。
2、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犹不能以化天下。(出自《汉书·宣帝纪》)。【译文】有功不奖赏,有罪不惩罚,即使是尧舜这样的明君也不能教化天下。
3、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出自《汉书·元帝纪》)【译文】国家要兴旺,必学习的老师。
4、执狐疑之心者,来谗贼之口;持不断之意者,开群枉之门。(出自《汉书·楚元王传》)【译文】多疑的人,容易被谗言所左右;优柔寡断的人,容易让恶人的邪说钻空子。
5、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出自《汉书·董仲舒传》)【译文】普通的玉石不经过琢磨,就显不出其文采;君子不学习就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
必须尊敬老师,重视教育。
6、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出自《汉书·元帝纪》)【译文】老百姓在一个地方住得时间长了,就不愿离开故土,这是百姓的天性;亲人能够相聚在一起,这是人们的愿望。
7、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出自《汉书·武帝本纪》)【译文】只有十多户人家的小地方,也定有忠诚守信的人。三个人并肩走路,也必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
8、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出自《汉书·岑彭传》)【译文】人总是苦于不知足,得到了陇地,还想要得到蜀地。形容人的欲望总是没有止境。
9、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出自《汉书·陆贾传》)【译文】国家太平时,应注意发挥宰相的作用,让国家繁荣昌盛;国家危乱的时候,应注意发挥大将的作用,使国家免于危难。
10、量才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则廉耻殊路,贤不肖异处也。(出自《汉书·董仲舒传》)【译文】按照才能高低授给官职,凭借德行高低来定职位,这样就把廉和耻、贤德与不肖分开了。
11、不教而诛,谓之虐。(出自《汉书·董仲舒传》)【译文】事先不进行教育,一旦有所触犯就处罚或者杀掉,这叫做暴虐。
12、小材虽累日,不离于小官;贤材虽未久,不害为辅佐。(出出自《汉书·董仲舒传》)【译文】才华不出众的人,不管任职多久,还是只能做个小官;才华卓越的人,即使任职的时间不长,一样可以作为辅佐之臣。
13、教化,所恃以为治也;刑法,所以助治也。(出自《汉书·礼乐志》)【译文】教化是治国所依仗的,刑法在治国中只是起辅助的作用。
14、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不顾廉耻。(出自《汉书·食货志》)【译文】在寒冷的天气,人不会去等待狐裘或丝绵做的冬衣;人在饥饿的时候,不会去等待甜美的食物;人在饥寒交迫之时,也就不会考虑到廉耻之心了。
15、朝无争臣则不知过,国无达士则不闻善。(出自《汉书·萧望之传》)【译文】朝廷里没有敢于直谏的大臣,君王便不知道自己的过错;国家没有通达事理的人,便不会听到至理名言。
16、君子独处,守正不挠。(出出自《汉书·刘向传》)【译文】有德行的人单居独处,也坚守正道,不肯屈从。
17、夫妇之道,有义则和,无义则离。(出自《汉书·孔光传》)【译文】夫妇之间的相处规则是,彼此有情有义就在一起,彼此没有情义就分开。
18、侈而无节,则不可赡。(出自《汉书·严安传》)【译文】奢侈无度而没有节制,就不可能充裕。
19、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出自《汉书·东方朔传》)【译文】那时是一种情况,现在是另一种情况,情况有了变化,怎么能同日而语呢?
20、乐太盛则阳溢,哀太甚则隐损。(出自《汉书·东方朔传》)【译文】过于高兴就会散溢阳气,过于哀伤就会减损阴气。
21、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出自《汉书·伍被传》)【译文】真正听觉灵敏的人,人家在没有说之前,便已经有所耳闻了;真正目光锐利的人,在事物还没有出现之前,便已经觉察到了。
22、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出自《汉书·司马迁传》)【译文】总是想要在国家有危难之际,奋不顾身地去报效国家。
23、款言不听,奸乃不生。(《出自《汉书·司马迁传》)【译文】不听假话,就不会产生邪恶的事。
24、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出自《汉书·枚乘传》)【译文】福祸都有其产生的根源,除去它的根源,灾祸又如何产生呢?
25、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出自《汉书·枚福传》)【译文】就是把伯乐的相马经反复默诵,背得滚瓜烂熟,也无法在集市上买到千里马。
26、百闻不如一见。(出自《汉书·赵充国传》)【译文】听别人说一百次,也不如自己亲自看一次。
27、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出自《汉书·苏武传》)【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只有杀身成仁的,没有因贪生而损害仁义的”,“出使在外,不辱没君王的使命”,苏武能做到这一点。
28、千人所指,无病而死。(出自《汉书·王嘉传》)【译文】群众都怨恨你,即使没有病也会死掉。
29、既往不咎,来事之师也。(出自《汉书·李寻传》)【译文】事情过去了就不要追究了,可以作为将来做事的借鉴。
30、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出自《汉书·贾谊传》)【译文】安定和危乱都不是只经过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实现的,这有一个量变的过程。
31、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出自《汉书·贾谊传》)【译文】利益不要随便去求取,祸害也不要苟且躲避。兵骄者灭。(出自《汉书·魏相传》)【译文】认为自己强大而轻敌的军队,必然会打败仗。
32、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出自《汉书·杨王孙传》)【译文】不在无用的事情上耗费工夫,不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耗费钱财。
33、毒药苦口利病,忠言逆耳利行。(出自《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译文】好的药虽然苦口,但利于治病;忠言虽然刺耳,但有利于自己修养品行。
34、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出自《汉书·陈胜项籍传》)【译文】先行动就能把对手制伏,后行动就会被对手制伏。
相关文章:
- 上一篇:昆虫记描写优美句子
- 下一篇:表达13岁喜欢深沉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