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孝名警句
时间:2022-04-27 07:55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邯郸晚报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德孝名警句
1. 孝德名人名言有哪些
孝德名言1. [原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春秋)《论语·学而》[译文]少年弟子在家要孝敬父母,外出做事要兄弟和睦。2. [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清)李毓秀《弟子规》[译文]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3. [原文]首孝弟,次谨信。
——(清)李毓秀《弟子规》[译文]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弟,其次要谨慎,守信用。4. [原文]孝于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宋)林逋《省心录》[译文]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5. [原文]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清)《增广贤文》[译文]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吴亚,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6. [原文]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译文]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7. [原文]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先秦)《孝经》[译文]孝是天经地义的。8. [原文]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译文](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的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二)以及推人9. [原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战国)孟轲《孟子·梁惠上》[译文]孝顺自己的老人,并要把这份感情推及别人的身上;养育自己的孩子并要把这份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孩子身上。10. [原文]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先秦)《孝经·天子章》[译文]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对别人的老人不好;敬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别人的老人。古代24孝故事精典全文01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02 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03 啮指痛心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04 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05 芦衣顺母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06 鹿乳奉亲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07 戏彩娱亲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
2. 有关孝德的名言警句5句
1、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2、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3、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4、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5、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培根
6、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7、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亚米契斯
8、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9、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10、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西塞罗
3. 经典名人名言孝德语录
1、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4、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5、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6、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7、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9、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0、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11、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王永彬
12、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13、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14、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15、大孝终身慕父母。——孟轲
16、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17、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18、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19、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王永彬
20、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
4. 有关孝德的名言警句5句
1、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
——歌德2、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3、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
——林语堂 4、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5、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
——培根 6、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7、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
——亚米契斯 8、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9、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果10、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西塞罗。
5. 古人德孝的名言20字以上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74、长幼有序。——孟子
75、母勤女懒。
76、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77、父母,唯其疾之忧。
78、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79、娘挂闺女,记在心里,闺女挂娘,急断肝肠。
80、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81、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82、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8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84、孩子是母亲的生命之锚。——萦福克勒斯
85、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86、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孔丘
6. 孝道名言警句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7. 讲一句孝德格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5、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尊老爱幼能使家庭更加和睦
1、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2、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康德)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
4、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谚语)
5、我望着摇篮,我的儿子在成长,我没有休息的权利!(何塞·马蒂)
尊老爱幼能体现出个人的品德
1、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2、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3、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俗语)
4、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5、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茹贝尔)
尊老爱幼重在关爱
1、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马卡连柯)
2、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马卡连柯)
3、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俗语)
4、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印度谚语)
5、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
尊老爱幼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1、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2、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泰国谚语)
3、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马克思)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5、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康熙)
8. 关于孝的名言警句
孝心名言
1、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2、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曾子
3、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出自《大学》
4、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5、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6、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培根
7、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8、在幼童的心和口里,母亲就是上帝的代名词。
9、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经》
10、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西塞罗
11、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12、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 ——伊索克拉底
13、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讯三联转载请保留
14、没有能比那欣赏自己怀中所抱婴儿母亲的眼睛更清澈的;也没有比被众多儿女们围绕着的母亲更感受被敬爱的人。——约翰·歌德
15、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孔丘《春秋》
16、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17、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18、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康德
19、不论我现在是怎样,或希望将来能怎样,都亏欠我那如天使般的母亲。——亚伯拉罕·林肯
2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21、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四言》
22、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
23、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孝经》
24、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25、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孔子
26、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莎士比亚
27、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拉法格
28、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29、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30、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31、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32、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33、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林逋《省心录》
34、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35、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
36、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
37、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出自《动报亲恩篇》
38、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39、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 ——歌德
40、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马克·吐温
41、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42、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43、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马雅可夫斯基
44、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45、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狄更斯
邯郸名居|伯延徐家庄园(上)
东侧院内景
重门深院春煦煦
武安伯延老街的西南角,有一座城堡式的古建筑群,布局独特,规模宏大,这就是传称为“九门相照”的徐家大院。该庄园建成于乾隆年间的中后期,大规模扩建是在晚清至民国初年。整座庄园有大小院落13座,房舍398间。
提起伯延徐氏大宅门和徐氏经营的商号买卖与药店,可以说在晚清至民国年间大半个中国都知晓,当时在冀南大地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北至奉天(今沈阳)哈尔滨,西至银川兰州城,商号买卖药店多,武安伯延八先生。”(当时徐家的当家人徐安良人称八先生)有这样的口碑,足见徐家在商界的名望与富足。
东侧院马道
徐家大院位于伯延老街的西南角,坐北朝南,整座庄园南北长八十余米,东西宽四十余米,占地约三千二百平方米。庄园由两部分组成,以徐家的正门和东西三米宽、南北长六十多米的徐家过道为界,东侧是庄园的老宅区,老宅区共有大小院落六座。西侧则是有“九门相照”之称的西宅区,又叫“嫁妆区”。西宅区连偏院共有大小院落七座。据老人们讲,老宅区的这六座院落是徐家的祖宅,是徐家创业人徐兴仁和他的孙子徐春光亲手建造的,最早的院落建成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最晚则到了光绪十五年(1890)。而有“九门相照”之称的西宅区建成则晚得多,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是徐家当时的当家人徐敬修为其三公子徐树本迎娶房家大小姐房晓兰而专门建造的。“九门相照”气势恢宏的建筑布局,高雅的文化色彩,精美的彩绘装饰,以及镶嵌在建筑物上精美的石雕、木雕和砖雕,在建成当年轰动武安县域,显赫冀南大地。
独具匠心豪宅胜侯门
徐家大院特点之一是城堡式布局。规模宏大的徐家庄园有三座大门,一是徐家庄园的正门,俗称正南门,此门翘檐抱厦,青石五级带坡石,坡石和阶石均由整条青石雕凿打磨而成,深浮雕狮头青石大门墩,高门槛,宽门框,桐油黑漆大门。大门两侧各有一个两米高青石狮子,狮子两旁各有一个上马石,东西两侧墙上各有四个嵌在墙上的拴马石,此门不但显得富足大气,也透着奢侈威严。门楼正上方砖雕“诗礼传家”四个楷书大字,极富浓厚高雅儒家教育色彩的气息和韵味。门前是六米宽的东西大街,隔街是宽两米高四米镶嵌在墙上的大影壁,影壁正中砖雕松竹梅三友图,雕艺精美,精致宏阔。影壁与大门遥遥相对,显得气派而富丽堂皇。二是正门西侧有“九门相照”之称的院落大门,大门里有侧门与正门相通。此门高出正门大约一米,九级青石台阶,是民居大院中台阶数最多等级规格最高的一座大门。站在此门九级台阶上往里望,四座院落的九道门笔直排列在南北长80米的中轴线上,幽深静谧的深宅大院,给人一种“侯门深似海”的神秘感。徐家兴盛时,此门一般是不开启的,只有婚丧嫁娶的大事,或有重要贵宾来访时才打开,以示威严和隆重。三是庄园的北门,此门与正南门排列在南北中轴线上,青石与灰砖建造的拱券式门楼,给人一种古朴厚重的庄重感。门楼上方正中青石雕刻“瑞气云集”四个楷书大字。门槛距地面有一米多高,是不走人的,由于门槛距地面高,更显得此门巍峨壮观。虽然是庄园的一个大门,但此门修建得非常隐蔽,人不到跟前是绝对看不到的,它凹嵌在六米高的青砖墙体里。据房鸿业老人讲,徐家修建此门有两个功能,一是遇到紧急情况时便于逃生,二是防止洪水倒灌庄园,所以门槛故意离地面一米多高。
东侧院二门右侧的砖雕“积善”
徐家大院特点之二是浓厚高雅的三教文化色彩。一座由砖石堆砌的庄园本是人们遮风避雨的栖息地,在徐家大院内部有限的空间里,建造者把自我的价值观念与传统的三教文化精髓巧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不但体现了自身的文化修养与商贸内涵,也赋予了建筑物以灵气与高雅,镶嵌在徐家大院建筑物精美的匾额刻绘、木雕、石雕、砖雕便是最好体现和展示。
除了正门上的“诗礼传家”、北门上的“瑞气云集”“九门相照”大门上的“紫气东来”三块巨大匾额外,在徐家大院的每座院落的门楼上,根据院落功能的不同都有寓意吉祥的匾额刻绘。进庄园正门右拐,老宅区的第一座院落是徐家教育子孙读书习礼修身养性的地方,相当于徐家的“书房院”,门楼两侧的一副对联是“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门楼正中砖雕“以德为邻”,院落的每个窗户上都有教育子孙的警句。如东房是“修业”“进得”。西房是“敦厚”“崇礼”。北房是“广大精微”、“存养省察”等。除礼教警句外,在窗户的上方又有鼓励子孙上进的雕刻,如“鲤跃龙门”“喜鹊登枝”“五子登科”“孟母三迁”等,如此众多的理教名句,每天与主人和他的子孙们打着照面,时时提醒告诫着他们做人的道德标准,充满了儒家教育的色彩和韵味。
出此院往里走,笔直的胡同,显得幽深静谧,长条青石铺路,雨雪天人行不滑,走车马不裂,便到了徐家的柜房院。它位于老宅区和西宅区之间,由于徐家是以经商为主,该院相当于徐家的商会会馆,掌管着全国各地各个商号的账目往来,徐家主人在此接见各个分号的掌柜,商谈买卖上的相关事宜。门楼气派自不说,门楼正中砖雕“和为贵”匾额,进门迎面是一块照壁,深浮砖雕一个大大的“诚”字,给人一种古朴庄重的信任感。室内装饰豪华,而且专门有人伺候客人,从点烟倒茶,到饮食起居,如果客人不走也可以住下。这种以诚待客人情味十足的商业价值理念,使徐家的买卖越做越大。徐家在长达两百年的商贸活动中,凭借待人接物的一个“和”与商贸活动中货真价实的一个“诚”使徐家的买卖立于不败之地,商号买卖遍布全国各地。整日噼里啪啦的算盘声使各个商号巨额的利润源源不断地流向徐家老宅,用“日进斗金”来形容是毫不夸张的。
在西宅区“九门相照”的四座院落里,每座院落按功能和居住人的身份与地位,除装饰豪华程度不同外,镶嵌在门楣窗户上的雕刻内容也是不一样的。第一、二进院落是管家和佣人住的地方,装饰雕刻比较简单,从第三进院落开始变化明显,主房由平房变为二层楼房,明柱廊台隔扇,通体透明敞亮,彩绘精美,富丽堂皇,高雅的文化色彩得以彰显。窗户上的雕刻除了传统寓意吉祥的石榴、桃子、孔雀回头望牡丹、
喜鹊登枝外,也有佛教的“卍”和不同字体的“寿”字,中国结的联通图案和道教的太极图等。第四进院落的北房两根硕大的廊柱支撑着高大的木楼,两个廊柱的柱础是由整块青石雕凿而成,下面是呲牙咧嘴的四个狮子头,巨大廊柱好像压得它们喘不过气来,形态逼真,憨态可掬。中间是八面形,在每个面上雕凿有蝙蝠、葫芦、麒麟、桃子、奔鹿、葡萄、飞鹤、石榴,最上面是鼓状,四周雕凿的是十二生肖的图案。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和面积上刻画如此众多的动植物,既繁杂又不凌乱,极富动态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不愧是一件珍贵高雅的艺术品。进得楼里,迎面是巨大的黄杨木雕屏风,宽三米,高一点五米,正中雕龙凤呈祥图案,四周是百子嬉戏图,屏风后是木楼梯。东西两侧是巨大的红木隔扇,东侧隔扇上正中雕有“谦德孝”三个大字,四周是一百个字体不同的“寿”字。西侧隔扇正中雕有“静修身”三个大字,四周是一百个字体不同的“福”字。整个屋里布置高贵典雅,富丽堂皇,充满浓浓儒家教育的格调与色彩。
房檐上的砖雕和瓦当
九门相照原是“嫁妆院”
徐家建“九门相照”院落是有背景和故事的。与徐家老宅一墙之隔的是伯延首富房氏大宅门。与徐家一样,房家也是在东北做药材生意发了大财的东家,而且商号买卖和财势比徐家大得多。房氏“同仁堂院”支系第四代的主人叫房方,他唯一的女儿也就是房家第五代大小姐叫房晓兰(小名叫茹子),五岁时害天花落下了满脸疤痕,人称“疤茹子”。六岁时其父亲又早亡,家道富足但孤儿寡母的日子过得并不开心。但房晓兰天资聪慧,心灵手巧,六岁开始在房家的书房院接受良好的私塾教育,到14岁时不但能熟读背诵《三字经》《百家姓》《诗经》等儒家名篇,也练得一手好书法。她最特别之处是学会了一手刺绣的好手艺,不用临摹就直接能绣出各种动植物和人物图案来,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到15岁时她母亲怕她嫁不出去,放出话来,如果哪家公子愿意娶房家小姐,除足够的嫁妆外,再陪嫁“九门相照”庄园一座。在当时的伯延村,徐氏大宅门和房氏大宅门世代姻亲。在许多好心人的撮合下,徐家的三公子徐树本与房晓兰喜结连理。徐树本从内心并不喜欢“疤茹子”房晓兰,但父母之命难违。由于房家的财势和地位高于徐家,房家小姐嫁到徐家属于“下嫁”,按房家的要求,在订婚的当年,房家出钱,央朋友从北京带回建房图纸交与徐家,仿照故宫“九百九十九间半”的风格,在徐家老宅的西面建庄园。徐家聘请能工巧匠,耗时两年半建成了集建筑、彩绘、雕刻于一体有“九门相照”之称的“嫁妆院”。
结婚三年后,“七七”卢沟桥事件爆发,一时间人心惶惶。为躲避战乱,徐家搬出居住了百年的老宅,举家迁往河南彰德府(今安阳),后来又辗转到了上海。半年后,闲来无事且极富上进心的房晓兰考取了上海大学的丝绸纺织专业。毕业后,凭借自己的才华和一手刺绣的好手艺,开办了刺绣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上海绣花厂厂长,在上海生活四十余载。上世纪的“文革”开始,房晓兰被遣返回伯延老家接受劳动改造,在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村里人娶媳妇需要绣个枕巾,小孩布兜上绣个图案什么的都请她帮忙,不管与对方有没有怨仇,她都爽快地答应。开始是街坊邻居,后来几乎全村的人都求她,来者不拒,所以她的人缘也越来越好。在考察中,我们见到现居住在徐家大院里的一位老人,拿出她珍藏了半个多世纪结婚时房晓兰绣的鸳鸯枕巾让我们看,并对我们说,“茹子”心灵手巧,帮助过好多街坊,是个好人。但好景不长,房晓兰因心脑血管病去世,享年73岁,结束了她跌宕起伏的一生。(未完待续)
孟祥书
相关文章:
- 上一篇:广东申论名言警句
- 下一篇:看大海心情快乐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