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三彩马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2-04-27 12:4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四库全叔 | 评论: 次 | 点击:

描写三彩马的优美句子

1. 描写唐三彩马的主题形象的段落

三彩马,微微回头,显得气宇轩昂,炯炯有神的双目,示以精神抖擞,突显一种灵气。马虽未提腿扬蹄,但各部挺俊的肌肉及骨骼,以及备好的马鞍,似引颈长嘶,蓄势待发,时刻准备,驰骋疆场;又似滞步凝神,神完气足,寓动于静,富有个性,加上绚丽的釉彩,其艺术表现绝妙之至,叹为观止!

唐三彩马在中国雕塑史上永远是闪亮的一页;极度的精工制作加上天才的艺术夸张,在造型上鬼斧神工;随意的釉彩挥洒经过奇异的流淌交融,在釉彩上瑰若云霞。万紫千红、绚丽斑斓的唐三彩马,已成为唐三彩的象征。

1972年洛阳出土的蓝釉唐三彩马(现称唐三彩加蓝马),马身上用蓝、黄两色挂上相间的垂条釉,烧制中经高温火焰的作用,熔融的釉彩之间浸润交流,形成一条条深淡相间、神奇变幻的斑斓色带。

红、黄、禄唐三彩三色马频见出土,均异彩纷呈,美不胜收。曾洛阳出土,啸天红釉马,现也称嘶叫马唐三彩马,四腿伫立,引颈摇尾,釉色厚润丰满,有“长啸沙草生,飞扬万里意”神采。

唐三彩马以豹花马最为名贵,菁菁幽亮的蓝彩中散中散落白色釉斑,如珠落玉盘,又若雨滴碧荷。

唐玄宗,泰山祭祀有牧马万匹相随,分色为群,望之如云锦,多姿多彩的唐三彩马实是千年盛景的写照。

2. 写唐三彩马的作文

唐代三彩马的由来 马是唐代文化艺术中最常见的题材。

唐太宗李世民取得政权后,为了追念跟随他征战四方、同生共死的六匹战马,曾命当时的能工巧匠在昭陵雕刻了“昭陵六骏”,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珍品,对唐代马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今天,通过馆藏名贵唐三彩马仍然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这一点,在它们的身上,我们或多或少都能看到昭陵六骏的影子。

作为中国艺术瑰宝,唐三彩马可以多方位地折射出唐文化的绚丽光彩,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中国唐文化历史价值的宝贵实物资料,而且也使得一批又一批中外藏家为它的艺术魅力所倾倒。唐三彩马具有巨大的投资保值潜能,因而长期受到国内外商家的关注,并稳坐中国陶瓷艺术品拍卖最高价的宝座。

根据考古发现,唐三彩是在高宗时期才开始生产的,因为在此之前的墓葬中没有发现过三彩器。高宗时唐王朝国力日渐强盛,统治阶级的奢侈之风也愈演愈烈。

达官显贵们期盼死后仍能享受荣华富贵,因而在自己的墓穴中总要随葬大批珍宝和三彩器,从而使厚葬之风日盛。由于社会需求激增,使三彩器生产出现过度发展之势,唐王朝不得不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和节制,并颁布规定对随葬三彩器实行限制,如规定各级官员的随葬品数量为:“三品以上九十事(件、套);五品以上六十事;九品以上四十事”,并规定各种器物的高度应在一尺之内。

但根据考古发掘,当时的随葬冥器数量和高度大都超过了规定。有的三彩马已高达1米以上。

唐朝末年,由于国力日衰,三彩器生产也开始逐步萎缩,质量大不如前。宋辽时期各地仍有三彩作坊存在,但工艺和装饰已与唐代三彩器有了明显的不同。

唐代三彩马的造型 三彩马形体硕大、构造复杂,无法使用普通手工拉坯法来完成,所以多用模制法成型。虽然是合模制作,但所有三彩马都各具特点,几乎找不出完全一样的三彩马来。

从现存三彩马可以看出,唐代三彩匠师们不仅对马的外貌特点十分熟悉,而且对马的神态、秉性也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塑造起来得心应手。

他们不仅使三彩马在外形上做到了十分逼真,而且充分发挥了艺术想像力,恰当地运用了艺术夸张的手法,使马的内在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唐三彩马的造型看,大致可以把它们划分为五类。

一是奔马俑。如腾空奔马俑,1966年西安出土,现藏西安市文物管理处。

唐代三彩雕塑者抓住了奔马四蹄腾空一瞬间的景象,塑造了一匹极具动感的三彩马,其“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的形象有着十分强烈的视觉效果,让人回味无穷。奔马俑在出土彩绘陶器中屡有发现,但在出土唐三彩中却极为罕见。

据现有资料显示,国内馆藏三彩器中挂蓝釉腾空骑马俑仅此一件,国外尚未发现有类似的三彩马俑。 二是提腿马俑。

唐三彩提腿马俑通常是三蹄落地,右前蹄抬起 。这匹挂蓝釉三彩马的构思非常精妙,三蹄踏于三角形底板之上,前腿直,后腿弓,右前腿略微抬起,腿部肌肉突显矫健。

唐代匠师抓住了马的特点,塑造了一匹栩栩如生、异常健美的战马形象。 三是马上人俑。

马上人俑是唐三彩马中的重要品种。三彩马上人俑的坐骑一般都采用立姿,而马上人则多姿多彩,既有狩猎射箭者,又有打马球者;既有胡人,也有汉人;既有男人,还有女人。

马上胡人通常都是深目高鼻,落腮胡子,面容粗犷,肌肉发达,反映出强悍豪放之气。马上女俑则婀娜多姿,衣着华丽,发髻高耸,体态丰腴,飒爽英姿。

四是马拉车俑。在三彩马俑中,马拉车俑较罕见。

拉车马体形虽然不大,但造型格外逼真。马头高昂,双目圆睁,仰天长啸,同时马尾上翘,富有生气,使一件静态的作品突显动感。

五是立马俑。立马俑是唐三彩中最常见的品种,即四腿直立于长方形底板之上的三彩马,但三彩立马中也不乏精品。

该马高40厘米,通体呈白色,伸颈低头,装饰工艺极为精湛,任何细部都处理得一丝不苟,比如梳理整齐的马鬃,杏叶形的饰片和鞍鞯上的绿边饰等,无一不是如此。该马1959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市,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唐代三彩马的装饰 唐代三彩马的装饰非常丰富,装饰手法变化多端,使人大有常见常新的感觉。其装饰手法主要有: 彩带装饰法。

这是一种利用釉料本身的流动性,在底釉的一定部位刷上浓厚的各色釉汁,任凭其自然流淌而形成的一条条斑驳的彩色条带的装饰手法,是三彩马最为常见的一种装饰手法。 点彩装饰法。

即用毛笔在马的躯体上点染各色釉汁斑点,或在深色底釉上点浅色斑点,或在浅色底釉上点深色斑点,使之疏密有致,呈现出自然天成的效果。通常点蓝彩马比较名贵。

如图9 和图15。图15的这匹点蓝彩立马,系民国初年流失海外的三彩器,现藏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这匹三彩马不仅造型新颖独特,而且运用贴花法在鞍披上贴塑了马蹬子。这在三彩马的装饰中是绝无仅有的。

贴花装饰法。即将模印好的各种装饰物贴在三彩马的一定部位,使马显得更加华贵庄重。

常见的装饰物有马鞍、披毯、铃铛、宝相花等。 绞胎装饰法。

又称搅胎,即模仿大理石纹路的一种装饰手法,其操作方法,过去说法不一,经过国内科研工作者的多年努力现已基本掌握。从出土三彩器看,唐三彩的绞胎纹实际上有三种。

3. 写唐三彩马的作文

唐代三彩马的由来 马是唐代文化艺术中最常见的题材。

唐太宗李世民取得政权后,为了追念跟随他征战四方、同生共死的六匹战马,曾命当时的能工巧匠在昭陵雕刻了“昭陵六骏”,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珍品,对唐代马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今天,通过馆藏名贵唐三彩马仍然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这一点,在它们的身上,我们或多或少都能看到昭陵六骏的影子。

作为中国艺术瑰宝,唐三彩马可以多方位地折射出唐文化的绚丽光彩,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中国唐文化历史价值的宝贵实物资料,而且也使得一批又一批中外藏家为它的艺术魅力所倾倒。唐三彩马具有巨大的投资保值潜能,因而长期受到国内外商家的关注,并稳坐中国陶瓷艺术品拍卖最高价的宝座。

根据考古发现,唐三彩是在高宗时期才开始生产的,因为在此之前的墓葬中没有发现过三彩器。高宗时唐王朝国力日渐强盛,统治阶级的奢侈之风也愈演愈烈。

达官显贵们期盼死后仍能享受荣华富贵,因而在自己的墓穴中总要随葬大批珍宝和三彩器,从而使厚葬之风日盛。由于社会需求激增,使三彩器生产出现过度发展之势,唐王朝不得不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和节制,并颁布规定对随葬三彩器实行限制,如规定各级官员的随葬品数量为:“三品以上九十事(件、套);五品以上六十事;九品以上四十事”,并规定各种器物的高度应在一尺之内。

但根据考古发掘,当时的随葬冥器数量和高度大都超过了规定。有的三彩马已高达1米以上。

唐朝末年,由于国力日衰,三彩器生产也开始逐步萎缩,质量大不如前。宋辽时期各地仍有三彩作坊存在,但工艺和装饰已与唐代三彩器有了明显的不同。

唐代三彩马的造型 三彩马形体硕大、构造复杂,无法使用普通手工拉坯法来完成,所以多用模制法成型。虽然是合模制作,但所有三彩马都各具特点,几乎找不出完全一样的三彩马来。

从现存三彩马可以看出,唐代三彩匠师们不仅对马的外貌特点十分熟悉,而且对马的神态、秉性也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塑造起来得心应手。

他们不仅使三彩马在外形上做到了十分逼真,而且充分发挥了艺术想像力,恰当地运用了艺术夸张的手法,使马的内在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唐三彩马的造型看,大致可以把它们划分为五类。

一是奔马俑。如腾空奔马俑,1966年西安出土,现藏西安市文物管理处。

唐代三彩雕塑者抓住了奔马四蹄腾空一瞬间的景象,塑造了一匹极具动感的三彩马,其“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的形象有着十分强烈的视觉效果,让人回味无穷。奔马俑在出土彩绘陶器中屡有发现,但在出土唐三彩中却极为罕见。

据现有资料显示,国内馆藏三彩器中挂蓝釉腾空骑马俑仅此一件,国外尚未发现有类似的三彩马俑。 二是提腿马俑。

唐三彩提腿马俑通常是三蹄落地,右前蹄抬起 。这匹挂蓝釉三彩马的构思非常精妙,三蹄踏于三角形底板之上,前腿直,后腿弓,右前腿略微抬起,腿部肌肉突显矫健。

唐代匠师抓住了马的特点,塑造了一匹栩栩如生、异常健美的战马形象。 三是马上人俑。

马上人俑是唐三彩马中的重要品种。三彩马上人俑的坐骑一般都采用立姿,而马上人则多姿多彩,既有狩猎射箭者,又有打马球者;既有胡人,也有汉人;既有男人,还有女人。

马上胡人通常都是深目高鼻,落腮胡子,面容粗犷,肌肉发达,反映出强悍豪放之气。马上女俑则婀娜多姿,衣着华丽,发髻高耸,体态丰腴,飒爽英姿。

四是马拉车俑。在三彩马俑中,马拉车俑较罕见。

拉车马体形虽然不大,但造型格外逼真。马头高昂,双目圆睁,仰天长啸,同时马尾上翘,富有生气,使一件静态的作品突显动感。

五是立马俑。立马俑是唐三彩中最常见的品种,即四腿直立于长方形底板之上的三彩马,但三彩立马中也不乏精品。

该马高40厘米,通体呈白色,伸颈低头,装饰工艺极为精湛,任何细部都处理得一丝不苟,比如梳理整齐的马鬃,杏叶形的饰片和鞍鞯上的绿边饰等,无一不是如此。该马1959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市,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唐代三彩马的装饰 唐代三彩马的装饰非常丰富,装饰手法变化多端,使人大有常见常新的感觉。其装饰手法主要有: 彩带装饰法。

这是一种利用釉料本身的流动性,在底釉的一定部位刷上浓厚的各色釉汁,任凭其自然流淌而形成的一条条斑驳的彩色条带的装饰手法,是三彩马最为常见的一种装饰手法。 点彩装饰法。

即用毛笔在马的躯体上点染各色釉汁斑点,或在深色底釉上点浅色斑点,或在浅色底釉上点深色斑点,使之疏密有致,呈现出自然天成的效果。通常点蓝彩马比较名贵。

如图9 和图15。图15的这匹点蓝彩立马,系民国初年流失海外的三彩器,现藏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这匹三彩马不仅造型新颖独特,而且运用贴花法在鞍披上贴塑了马蹬子。这在三彩马的装饰中是绝无仅有的。

贴花装饰法。即将模印好的各种装饰物贴在三彩马的一定部位,使马显得更加华贵庄重。

常见的装饰物有马鞍、披毯、铃铛、宝相花等。 绞胎装饰法。

又称搅胎,即模仿大理石纹路的一种装饰手法,其操作方法,过去说法不一,经过国内科研工作者的多年努力现已基本掌握。从出土三彩器看,唐三彩的绞胎纹实际上有三种。

4. 关于唐三彩的作文(500)字

我家的唐三彩马

在我家的客厅里,摆着一件唐三彩马仿真工艺品,非常的漂亮。它是爷爷十几年前到外地出差的时候买的,我们一家人都很稀罕的。

这件唐三彩马很精致,其样子非常的彪悍。马头朝右上斜仰着,嘴巴张得大大的,好像在对着长天大声嘶鸣。那样子好像在展示胜利的姿态。它的脖子伸得长长的,好像在向上天祈祷,希望主人的每次战斗都能取得胜利。在它的脖子下方有五个大铃铛,好像是主人为方便寻找这战马而给它特意戴上的。有了这铃铛,这匹马显得更威风八面了。

再看这匹马的外表长相。它身上的鬃毛全是雪白的,马鞍前面高后面低,中间还凹下去一块。马屁股那里还披挂着六块玉,左面三块,右面三块,让人一看便知这是匹名贵的宝马。强壮的身子下面就是四条长长的腿,前两条腿笔直地竖立着,而后腿是半屈在地上。马身上的毛、尾巴是雪白的,马蹄是灰色的,最下边是蓝中带绿。铃铛、玉、马鞍下方是橙黄色的,只有马鞍是翠绿色的。它全身都是陶制的,只有坐垫是石膏的。

这匹“马王”放在我家客厅的博古架上,给我们家增添了几分雅致呢。我喜欢这匹唐三彩马,它是我家一道美丽的风景,陪伴着我们度过快快乐乐的每一天,唐三彩马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宝。

5. 写洛阳唐三彩的作文

五一的时候,爸爸带我们全家去洛阳旅游。洛阳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都,有很多历史古迹及自然风光。其中包括龙门石窟,少林寺,开封府,洛阳的牡丹,还有闻名于世的唐三彩。

爸爸给我买了一匹唐三彩做的马留为纪念,这是一匹提腿马。它是三蹄落地,右前蹄抬起 。三蹄踏于三角形底板之上,前腿直,后腿弓,右前腿略微抬起,腿部肌肉突显矫健。唐代匠师抓住了马的特点,塑造了一匹栩栩如生、异常健美的战马形象。这尊唐三彩通体是黄色的,有黑色、白色、绿色做点缀。马高24厘米,长30厘米,它头小颈长,骠肥体壮,骨肉健美。马头向右面转动,戴着辔头双耳竖立,眼睛圆睁,好像在盯着谁,张着嘴巴,嘴巴下面,有一撮儿黑色的胡子,马的鬃是白色的,剪的非常齐,脖子上挂着三个铜铃,走起来好像叮咚作响,背上的马鞍是翠绿色的,还有两个马镫,马镫的后边有着一些非常美丽的装饰物,最后面还有一条短短的白色尾巴,它三只脚着地,另一只脚抬起不到90度高。

啊,唐三彩马呀!你虽然不言不语,可我一样喜欢你,你为我增添了欢乐。

6. 描写关于马的优美词句

【一马当先】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千军万马】形容士兵众多,声势壮大。

【天马行空】喻才思豪放飘逸。

【心猿意马】形容心思意念飘浮不定。

【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汗马功劳】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

【老马识途】喻经验丰富的人。

【兵荒马乱】形容战乱破坏之严重,秩序之紊乱。

【走马看花】大略观看事务外象,无暇细究其底蕴。

【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招兵买马】徵招士兵,购买马匹;指集结武力,预谋作战。

【金戈铁马】表示军队装备很好,作战力非常强;或喻战争。

【青梅竹马】指幼时游戏的伴侣。

【指鹿为马】形容歪曲事实颠倒是非。

【秣马厉兵】磨快武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马耳东风】形容一个人对别人所说的话漠不关心,听过就忘。

【马到成功】用以祝贺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马革里屍】形容军人英勇地战死在沙场上。

【马首是瞻】指完全听从领导人的指挥来行动。

【马齿徒长】只喻只是年龄徒然加大,但没有大作为。

【塞翁失马】(1)比喻人因祸得福。(2)形容祸福无常,不能遽下定论。

【驷马难追】话一说出口,难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语谨慎,要信守诺言。

【龙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声色犬马】形容生活非常糜烂。

【悬崖勒马】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7. 小学作文四年级冬的三彩

唐三彩

今天,老师让我们观察唐三彩——两匹陶瓷马。这两匹马身姿矫健,形态各异。第一匹马:鬃毛是乳白色的,马尾是淡黄色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前腿抬起,好像在跨栏。看,那匹黑马:鬃毛是金黄色的,马鞍是白色的,它的后退向上,眼睛回首遥望,马蹄不停地跑着,它好像在草原上奔跑……。我又把它们放在一起,白马在后面,黑马在前面,它们像在比赛。白马好像在说:“你等一下我呀!”黑马似乎骄傲地说:“老兄,你跑快点呀!你跑得这么慢,跟我学学吧!”白马仿佛在说:“你不要高兴得太早了,我一定会超过你的!”

看着这两匹马,我仿佛回到了唐朝,好像看到了唐朝人民的生活情景

唐三彩中的三彩马和三彩骆驼常见,但蓝釉的马和骡子你见过吗?

实拍文物·让美流传

唐三彩是唐代创烧的新品,在造型、装饰、色釉和烧制等工艺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且在艺术上也创造了绚丽、华贵、矫健、雄浑的独特风格。需要注意的一点,它不是瓷器,而是陶器,准确的说是一种低温铅釉的釉陶器。

它的釉色有黄、绿、白、褐、蓝、赭、黑等,之所以称其为“唐三彩”,是因为在中国文化中,“三”代表“多”的意思,如《老子》所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彩也就是多彩。

唐三彩的材料主要为白色高岭土和各种矿物质釉料,制作工序大体为,先经过模制、轮制、捏塑、堆塑和雕刻等工艺完成高岭土的制胎,在1100℃左右的的高温下进行素烧,之后再上釉,然后二次入窑,在900℃的低温下烧制而成。

随着唐代贵族厚葬成风,作为随葬品的唐三彩不仅应运而生,而且还出现了名贵的蓝釉器。此外,不少作品属于丝路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题材,如:驮有生丝和货物的骆驼等动物、膘肥体壮的西域良马、凤首壶、兽首杯等,它们充分展现了大唐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与吸收。

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半坡村出土的这件唐三彩釉陶马,现藏西安博物院。

唐三彩中的三彩马和三彩骆驼常见,但蓝釉的马和骡子你见过吗?

唐三彩釉陶马·四库全叔拍摄

此马的釉色别具韵味,不是我们常见的黄、褐等为主色调,而是以素雅的白色、绿色为基本色,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唐三彩中的三彩马和三彩骆驼常见,但蓝釉的马和骡子你见过吗?

唐三彩釉陶马·四库全叔拍摄

这件唐三彩蓝釉陶马出土于河南省洛阳市关林唐墓,现藏洛阳博物馆。

唐三彩中的三彩马和三彩骆驼常见,但蓝釉的马和骡子你见过吗?

唐三彩蓝釉陶马·四库全叔拍摄

在唐三彩陶器中,马是最常见的题材之一,但蓝釉马极为少见。

唐三彩中的三彩马和三彩骆驼常见,但蓝釉的马和骡子你见过吗?

唐三彩釉陶马·四库全叔拍摄

马身所施蓝釉用的钴料,是通过丝绸之路输入中国的一种釉料。

唐三彩中的三彩马和三彩骆驼常见,但蓝釉的马和骡子你见过吗?

唐三彩蓝釉陶马·四库全叔拍摄

这件唐三彩蓝釉陶骡,1966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制药厂,现藏西安博物院藏。

唐三彩中的三彩马和三彩骆驼常见,但蓝釉的马和骡子你见过吗?

唐三彩蓝釉陶骡·四库全叔拍

和上面的那匹马类似,这头骡子也是施的蓝釉,鞍上驮有丝绸类的货物。

唐三彩中的三彩马和三彩骆驼常见,但蓝釉的马和骡子你见过吗?

唐三彩蓝釉陶骡·四库全叔拍

蓝色釉是以矿物钴为釉料的着色剂,这件两件三彩器证明,我国用钴作陶瓷的着色剂不晚于唐代。

唐三彩中的三彩马和三彩骆驼常见,但蓝釉的马和骡子你见过吗?

唐三彩蓝釉陶骡·四库全叔拍

1971年陕西省乾县懿德太子墓出土的唐三彩釉陶骑马射猎俑,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三彩中的三彩马和三彩骆驼常见,但蓝釉的马和骡子你见过吗?

唐三彩釉陶骑马射猎俑·四库全叔拍

马上武士英武俊逸,腰挂长剑,侧身仰望,双手作张弓搭箭状,这个造型正是杜甫《哀江头》“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诗句的最佳写照。

唐三彩中的三彩马和三彩骆驼常见,但蓝釉的马和骡子你见过吗?

唐三彩釉陶骑马射猎俑·四库全叔拍

胯下马双目圆睁、两耳高耸,神情机警。此俑在制作上采用了人们俗称的“绞釉”技术,即将两种不同颜色的化妆土调成糊状的泥浆粘在陶胚上,再罩一层透明釉,入窑烧制,形成如树木年轮纹理的图案效果。

唐三彩中的三彩马和三彩骆驼常见,但蓝釉的马和骡子你见过吗?

唐三彩釉陶骑马射猎俑·四库全叔拍

1995年陕西省富平县节愍太子李重俊墓出土的唐三彩釉陶牵马俑,现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唐三彩中的三彩马和三彩骆驼常见,但蓝釉的马和骡子你见过吗?

唐三彩釉陶牵马俑·四库全叔拍

随着西突厥汗国的灭亡,西域各国统一于唐王朝,丝绸之路畅通,中亚出产的良马不断传入中国,为雕塑工艺品制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唐三彩中的三彩马和三彩骆驼常见,但蓝釉的马和骡子你见过吗?

唐三彩釉陶牵马俑·四库全叔拍

唐人热爱骏马,三彩马在造型上显示出宏大的气魄,体现着大唐王朝繁荣昌盛的景象,这件作品即是例证。

唐三彩中的三彩马和三彩骆驼常见,但蓝釉的马和骡子你见过吗?

唐三彩釉陶牵马俑·四库全叔拍

对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唐三彩的人俑面部无釉,而是烧成后单独描画,一般来说或墨线勾勒、或敷彩,或贴金,为的是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唐三彩中的三彩马和三彩骆驼常见,但蓝釉的马和骡子你见过吗?

唐三彩釉陶牵马俑·四库全叔拍

这件唐三彩釉陶载物骆驼,1963年出土于河南省洛阳关林地质队,现藏洛阳博物馆。

唐三彩中的三彩马和三彩骆驼常见,但蓝釉的马和骡子你见过吗?

唐三彩釉陶载物骆驼·四库全叔摄影

骆驼身体施白釉,仰首嘶鸣,呈行进状。头部、颈部、腿部及驼峰上的驼毛采用雕刻的手法特殊处理,并施以褐釉。

唐三彩中的三彩马和三彩骆驼常见,但蓝釉的马和骡子你见过吗?

唐三彩釉陶载物骆驼·四库全叔摄影

两峰间背负驮囊丝绢,施黄、绿、白釉。色釉有浓淡变化,并且互相浸润,形成斑驳淋漓的效果,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展现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

唐三彩中的三彩马和三彩骆驼常见,但蓝釉的马和骡子你见过吗?

唐三彩釉陶载物骆驼·四库全叔摄影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鲜于廉墓出土了一件唐三彩釉陶载乐骆驼,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三彩中的三彩马和三彩骆驼常见,但蓝釉的马和骡子你见过吗?

唐三彩釉陶载乐骆驼·四库全叔摄影

骆驼昂首挺立,驮载了5个汉、胡成年男子,巧妙地夸张了人与驼的比例。这五个人里,一个胡人在中间跳舞,其余4人各执乐器围坐演奏。

唐三彩中的三彩马和三彩骆驼常见,但蓝釉的马和骡子你见过吗?

唐三彩釉陶载乐骆驼·四库全叔摄影

此俑造型优美生动,釉色鲜明润泽,协调自然,代表了唐三彩的最高水平。

唐三彩中的三彩马和三彩骆驼常见,但蓝釉的马和骡子你见过吗?

唐三彩釉陶载乐骆驼·四库全叔摄影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三桥出土的唐三彩釉陶双鱼壶,现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唐三彩中的三彩马和三彩骆驼常见,但蓝釉的马和骡子你见过吗?

唐三彩釉陶双鱼壶·四库全叔 拍摄

此壶造型设计巧妙地利用两条对拥的鱼构成壶体轮廓,从侧面看,是一条躯体圆浑肥硕的鲤鱼正纵跃出水面;从正面看,又犹如两鱼相对嬉戏,争抢食物,生活气息浓厚。

唐三彩中的三彩马和三彩骆驼常见,但蓝釉的马和骡子你见过吗?

唐三彩釉陶双鱼壶·四库全叔 拍摄

陕西历史博物馆所藏这件唐三彩釉陶龙首杯,为中国古代饮酒器——角杯,形状模仿西方酒器——来通,却无泄水孔。

唐三彩中的三彩马和三彩骆驼常见,但蓝釉的马和骡子你见过吗?

唐三彩釉陶龙首杯·四库全叔 拍摄

它以龙为装饰题材,却模仿西方银器的装饰手法,艺术风格可谓中外交融,珠联璧合,是唐三彩中的珍品。

唐三彩中的三彩马和三彩骆驼常见,但蓝釉的马和骡子你见过吗?

唐三彩釉陶龙首杯·四库全叔 拍摄

来通和角杯线图

唐三彩中的三彩马和三彩骆驼常见,但蓝釉的马和骡子你见过吗?

来通和角杯线图·四库全叔 拍摄

1959年陕西省西安市出土的唐三彩釉陶凤首壶,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三彩中的三彩马和三彩骆驼常见,但蓝釉的马和骡子你见过吗?

唐三彩釉陶凤首壶·四库全叔 拍摄

三彩凤首壶在东南亚、阿拉伯半岛、埃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均有出土,表明唐代丝路贸易的繁盛。

唐三彩中的三彩马和三彩骆驼常见,但蓝釉的马和骡子你见过吗?

唐三彩釉陶凤首壶·四库全叔 拍

同时也说明此类器物在当时以其优美的造型和绚丽多彩的色泽赢得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

唐三彩中的三彩马和三彩骆驼常见,但蓝釉的马和骡子你见过吗?

唐三彩釉陶凤首壶·四库全叔 拍

从唐三彩雍容大方的造型,斑斓绚丽的釉色,华丽的艺术风格以及浓郁的异国情调,不难看出唐人开放、包容、自信的博大胸襟,而这正是大唐所以强盛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隋唐宋元陶瓷通论》《洛阳陶俑》《神韵与辉煌:陶俑卷》展览说明

注:本文照片皆为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