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的名言警句
时间:2022-04-28 04:54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老照片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梅兰芳的名言警句
1. 梅兰芳的名言
1、输,不丢人。
怕,才丢人。——梅兰芳 2、只管一万,不管万一,才能不败——梅兰芳 3、真正的好戏是人打破规矩。
——梅兰芳 4、人不光得活着,还得往好里活,活得好,好好活着,活得不害怕。——梅兰芳 5、只有心里最干净的人才能把情欲表达的如此完美。
——梅兰芳 6、“别把戏里的人物弄脏了。”——梅兰芳 7、“这纸枷锁,轻轻一弄就会破,但是你却没有办法。”
——梅兰芳 8、“在台下我是一个男人。”——梅兰芳 9、带着你的纸枷锁,别回头,一股劲地走到底吧。
——梅兰芳 10、我们在坚持工作之外,还必须养成坚持休息的习惯。——梅兰芳 11、我是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
——梅兰芳 12、精神畅快,心气和平。饮食有节,寒暖当心。
起居以时,劳逸均匀。——梅兰芳。
2. 梅兰芳的名言5句
我们在坚持工作之外,还必须养成坚持休息的习惯。——梅兰芳
我是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梅兰芳
精神畅快,心气和平。饮食有节,寒暖当心。起居以时,劳逸均匀。——梅兰芳
一个演员正在表演力旺盛之际,因为抵抗恶劣的社会环境,而蓄须谢绝舞台演出,连嗓子都不敢吊,这种痛苦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之所以绘画,一半是为了维持生活,一半是借此消遣。否则,我真是要憋死了。” ——梅兰芳
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梅兰芳
也许其实你一直都是个凡人 ! ——梅兰芳
饮食有节,寒暖当心。起居以时,劳逸均匀。——梅兰芳
戏里是女人,台下是男人 。——梅兰芳
3. 梅兰芳简介和名言
梅兰芳简介: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
汉族,江苏泰州人,长期寓居北京。出身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1岁登台。
工青衣,兼演刀马旦。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
他刻苦学习昆曲、练武功、练功,广泛观摩旦角本工戏和其他各行当的演出,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音乐、舞美等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梅先生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抗战期间蓄须明志,拒绝演出,靠写字卖画为生。
解放后历任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65岁高龄,排演了最后一出新戏《穆桂英挂帅》。
1961年8月8日因心脏病发作,在北京病逝。终年67岁。
梅兰芳名言:我们在坚持工作之外,还必须养成坚持休息的习惯。——梅兰芳 我是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
——梅兰芳 精神畅快,心气和平。饮食有节,寒暖当心。
起居以时,劳逸均匀。——梅兰芳。
4. 梅兰芳的简介和名言
梅兰芳简介: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
汉族,江苏泰州人,长期寓居北京。出身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1岁登台。
工青衣,兼演刀马旦。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
他刻苦学习昆曲、练武功、练功,广泛观摩旦角本工戏和其他各行当的演出,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音乐、舞美等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梅先生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抗战期间蓄须明志,拒绝演出,靠写字卖画为生。
解放后历任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65岁高龄,排演了最后一出新戏《穆桂英挂帅》。
1961年8月8日因心脏病发作,在北京病逝。终年67岁。
梅兰芳名言:我们在坚持工作之外,还必须养成坚持休息的习惯。——梅兰芳 我是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
——梅兰芳 精神畅快,心气和平。饮食有节,寒暖当心。
起居以时,劳逸均匀。——梅兰芳。
丰子恺眼中的梅兰芳:兼备儿女柔情与英雄侠骨
在抗战八年中,梅兰芳蓄须明志,坚决与敌伪划清界限,拒不登台演出。
丰子恺先生曾在《梅兰芳不朽》一文中赞扬他这种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文中写道:抗战期间,我避寇居重庆沙坪小屋,这小屋简陋之极,家徒四壁,毫无装饰,墙上只贴着一张梅兰芳留须照片,是上海的朋友从报纸上剪下来寄给我的。我十分宝爱这张照片,抗战期间一直贴在墙上,胜利后带回江南,到现在还保藏在我的书橱中。我欣赏这张照片,觉得这个留须的梅兰芳,比舞台上的西施、杨贵妃更加美丽,因而更可敬仰。
这张照片是梅兰芳1942年的留须照,当年丰子恺先生在重庆沙坪小屋墙上贴着的那张从报纸上剪下来的留须照想必就是这幅照片。
梅兰芳《穆桂英挂帅》剧照
丰子恺曾说他平生一向不访问素不相识的有名的人,可是抗战胜利后,他一回到沪滨就立即两次拜晤梅兰芳,对他的爱国情怀表示由衷的敬意。
丰子恺记载道:每次看到他,我总首先想起他嘴上的胡须。我觉得这不是胡须,这是英雄的侠骨。他身上兼备儿女柔情与英雄侠骨!
1947年丰子恺拜访梅兰芳,在上海马斯南路梅兰芳家中花园留影,同去的还有著名摄影家郎静山先生和一位记者。当时梅兰芳54岁,丰子恺50岁,郎静山56岁。
梅兰芳《游园惊梦》拍摄现场
- 上一篇:读书很重要的名言警句
- 下一篇:心中永不凋零的玫瑰唯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