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文蛤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2-04-28 05:51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杨利荣 | 评论: 次 | 点击:

描写文蛤的优美句子

1. 描写蛤蜊的句子

1、海鲜是甲壳和软体可食性海生动物的集合名词,如对虾,蛤蜊,贻贝,扇贝和其他贝类海鲜。

2、有一点,食客们养成了往汤里加面粉的习惯,使它变得越来越稠,以至于当他们想要一碗“正宗的”蛤蜊杂烩时,他们心里面想的就是这样一碗稠稠的汤。

3、每年夏天生活在楚科奇海域的绝大部分海象都是雌海象,它们吃食遍布海底的蛤蜊储蓄脂肪。

4、科学家们认为蛤蜊长寿的秘诀在于其细胞代谢过程的缓慢,但是仍然不知道它为何如此缓慢。

5、海象以蛤蜊、蜗牛和其他海底生物为食。

6、牡蛎与它的软体动物同类蛤蜊一样,外壳能记载经历过的气候情况。

7、从外表上看,毕讷德提先生足以吓得大多数学生屁滚尿流。但在你真正了解他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他实际上就像一个很少开口的蛤蜊。

8、如果新近加冕的“欧洲先生”托尼·布莱尔出现在明天的白宫午宴上,奥巴马会过来与他一起享用蛤蜊浓汤吗?

9、而据斑戈大学研究小组的声明,这只新发现的蛤蜊则比它老了至少30岁。

10、沿着马萨诸塞的科德角转上一圈,到处都是绵延的海滩,宁静的度假村——当然,也少不了捕龙虾和蛤蜊的小屋。

11、它通常由好几种鱼类,蛤蜊,贻贝和对虾熬成。

12、而作为非官方的最长寿纪录则属于一只保存在德国博物馆的374岁的冰岛蛤蜊。

13、海鲜意饭包括贻贝、明虾、蛤蜊,跟西班牙的国菜-西班牙海鲜饭颇有几分相似。

14、最近我去这家餐厅时,主菜有清蒸海鲷(这道菜汤汁较多,鱿鱼和蛤蜊肉浸在咸番茄汁里,和橄榄和油烤面包块一起上桌)。

15、蚌蛎类蛤蜊以长寿而著称。

2. 关于文蛤的作文

在美丽富饶的南黄海之滨,有一颗无比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我的家乡——如东。

这里各种海产品非常丰富,特别是文蛤,有“天下第一鲜”的美称。 文蛤生活在细沙质地的海滩上,呈折扇形,壳面光滑,上面有形态各异的花纹,有的好像波涛汹涌的浪花,有的如同五光十色的彩虹,有的宛如连绵起伏的山丘,还有的仿佛景色奇异的屋顶。

文蛤温柔时,一声不响地躺在沙滩上;调皮时,张开双壳,探出小小的脑袋,好像也要看看外面的奇妙世界。它还会不时地发出“嗞嗞”的声响,可是只要一有动静,就会立刻缩回脑袋,紧闭双壳。

当人们用刀劈开文蛤时,就会看见乳白色的肉体,像只小鸟,摸一摸,软软的,黏黏的。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铁、磷、锌等矿物质。

文蛤的烹饪方法很多,可以生炝、爆炒、煲汤、制酱等。无论哪种方法,特点都是“鲜”。

文蛤肉烘干后,磨成粉,可以制成代替味精的调味品,我们称为“天下第一鲜”,是馈赠亲友的上好礼品。 文蛤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多吃文蛤可以开胃、明目,还可以治疗气管炎、哮喘、中耳炎等。 文蛤全身都是宝。

文蛤肉除去后,剩下的贝壳可以做盛药膏、油脂的容器,还可以雕刻成精美的工艺品。贝壳磨成粉后,可以制成标准水泥、橡胶以及塑料制品的填充剂。

我们家乡还有一个与文蛤有关的特色旅游项目——只要光着脚在沙滩上踩一踩,扭一扭,跳跳“海上迪斯科”,文蛤就会从沙子里露出来,人们就可以捡到美丽的文蛤啦。 家乡的文蛤美名远扬,很多外地人都慕名而来品尝,为本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我爱家乡,我更爱家乡的文蛤。

3. 关于文蛤的作文

在美丽富饶的南黄海之滨,有一颗无比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我的家乡——如东。这里各种海产品非常丰富,特别是文蛤,有“天下第一鲜”的美称。

文蛤生活在细沙质地的海滩上,呈折扇形,壳面光滑,上面有形态各异的花纹,有的好像波涛汹涌的浪花,有的如同五光十色的彩虹,有的宛如连绵起伏的山丘,还有的仿佛景色奇异的屋顶。文蛤温柔时,一声不响地躺在沙滩上;调皮时,张开双壳,探出小小的脑袋,好像也要看看外面的奇妙世界。它还会不时地发出“嗞嗞”的声响,可是只要一有动静,就会立刻缩回脑袋,紧闭双壳。

当人们用刀劈开文蛤时,就会看见乳白色的肉体,像只小鸟,摸一摸,软软的,黏黏的。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铁、磷、锌等矿物质。

文蛤的烹饪方法很多,可以生炝、爆炒、煲汤、制酱等。无论哪种方法,特点都是“鲜”。文蛤肉烘干后,磨成粉,可以制成代替味精的调味品,我们称为“天下第一鲜”,是馈赠亲友的上好礼品。

文蛤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多吃文蛤可以开胃、明目,还可以治疗气管炎、哮喘、中耳炎等。

文蛤全身都是宝。文蛤肉除去后,剩下的贝壳可以做盛药膏、油脂的容器,还可以雕刻成精美的工艺品。贝壳磨成粉后,可以制成标准水泥、橡胶以及塑料制品的填充剂。

我们家乡还有一个与文蛤有关的特色旅游项目——只要光着脚在沙滩上踩一踩,扭一扭,跳跳“海上迪斯科”,文蛤就会从沙子里露出来,人们就可以捡到美丽的文蛤啦。

家乡的文蛤美名远扬,很多外地人都慕名而来品尝,为本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我爱家乡,我更爱家乡的文蛤。

4. 描写花蛤的作文400就写外貌

我喜欢吃小海鲜,像:鱼、虾、蟹……尤其是花蛤。

今天,爸爸买了些花蛤,我看着花蛤就知道它名字的由来:它们身上有着美丽的花纹,它们的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是白色的,有的是棕色的,有的是黑色的,在一大堆的花蛤里找不出一模一样的一对。花蛤的条纹和年龄有关,条纹越多越密的表示活得时间久,条纹越少越疏的表示刚刚生出来,我想:花蛤的条纹跟树的年轮差不多。

刚买来的花蛤的壳是紧紧闭着的,放在水里过了一会儿,它的壳就慢慢得张开来了,露出了触角。妈妈说:“花蛤用的水也不是普通的自来水,是咸水,”我不相信,就弄了一点点的咸水沾在舌尖上,呸,我赶紧吐出来,果然是咸的。

过了一会儿,我发现花蛤的触角越伸越长,跟壳的长都一样了,花蛤的触角白白的、软软的,在最上面是黑黑的,突然,一股细细的水从一个花蛤的触角里射出来,我仔细一看,发现水里还有一点点黑黑的东西,好像是花蛤身体里的脏东西。妈妈开始烧花蛤了。

先倒上一点油,再放些蒜末,等油热了,再把花蛤放进去,只听“吱”的一声响,锅里冒出一股烟,妈妈用锅铲炒了几下,再盖上锅盖,等了一会儿,再把锅盖打开,倒上酒,撒上糖和盐,放上酱油,再盖上锅盖,等了一会儿,一碗香喷喷的红烧花蛤就做完了,原来紧闭的壳,现在都张开了,露出白白、嫩嫩的肉,我尝了一个,嗯,又烫又鲜,可真好吃啊。

5. 我爱家乡的文蛤作文

我的家乡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这里有举世闻名的文蛤,令许多游人慕名而来,使许多海鲜饭店常常座无虚席。这里就是如东。

文蛤是贝类动物,其壳如彩色扇状,如果你细心,会发现文蛤壳上有花纹,且每一个文蛤上的花纹都不同。明李时珍曾云:“还中诸蛤之利有余人者,统称蛤蜊,白壳紫唇,或壳上有花纹故称文蛤或花蛤。”

就是它的真实写照。文蛤不仅外形好看,而且它还是一道味道极鲜菜,吃法也很多。

我喜欢文蛤也有这个原因。我来介绍几种吃法,你不妨一试。

将文蛤做主菜,以旺火速炒;也可以将它做为配菜,用来调色提味;或佐料腌制,生炝生吃;还可斩成肉泥,煎成金黄金黄的文蛤饼。但我最喜欢的吃法还是放在铁板上烤着吃。

只要把新鲜的文蛤倒在铁板上,便会发出一阵阵“刺”声,冒出一缕缕青烟。看,一个个文蛤仿佛在铁板上翩翩起舞,这时你可要赶快夹着吃,因为这样它又嫩又鲜,难怪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姑苏吃到文蛤,便御封它为“天下第一鲜”。

文蛤肉鲜嫩无比,且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10%,碳水化合物2.5%,以及人体所必需的营养。

使用文蛤能开胃、催乳、健身、且有清热、化痰、利湿、散蛤等功能。想吃吗?赶紧来我的家乡做客吧!我们还可以用吃完的壳玩游戏,欣赏用壳做成的工艺品。

6. 文蛤的作用段落200字

1.清肺化痰,文蛤味咸,能软坚散结,消散上下结气。性寒,能清热,入肺经,故可清泄肺热而化稠痰。可用于痰热郁结之胸胁疼痛。热痰咳喘等证。《神农本草经》载:文蛤有“主咳逆上气,喘息烦满,胸痛寒热”的功效。

2.软坚散结,文蛤味咸,戚可软坚散结。《神农本草经》载:文蚊“主恶疮蚀痔”。用于瘿瘤、瘰疬等病。主因人体正气不足,以致外邪乘虚入内,结聚于经络脏

腑,导致气滞、血瘀、痰凝等病理变化,而逐渐形成颈前结喉两侧肿大的瘿病;或内脏功能失调,使瘀血、痰饮,浊气停留于体表组织而产生的无自觉症状,长期不

易消散的肿块之瘤病。或因痰凝气滞所致的颈侧,颌下,缺盆,腋F等出现累累如串珠的结核,此均为结聚之疾。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结者散之”的治

则,可用文蛤软坚散结之功。用治上述疾患。

3.清热生津止渴,文蛤苦寒,寒能清热,苦可存阴。医圣张仲景。用文蛤一味,治“渴欲不止者”之例,意在治疗由于热伤津液,水津不布,引起饮水不止之证;

仲景又有用文蛤汤治疗“吐后,渴饮得水而食饮者”之例。均取自文蛤咸以润下,寒以清热,意在清热润燥.生津止渴。凡热病津伤,口渴不已,皆可用之有效。

4.利水消肿,肺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肾主水,肺肾功能失调,皆可影响水液分布,引起浮肿、小便不利。文蛤入肺、肾二经,可利小便,通水道,而消肿,用于治疗水肿,腹水,咳逆上气等证,其利水重在消肿,水气头面浮肿最为适宜

7. 写铁板文蛤味道的片段

片段举例:

我的家乡如东,滨江傍海,素有“鱼米之乡”“海鲜之乡”的美誉。这里自古盛产海鲜,在品种繁多、令人拍案叫绝的上百种海鲜中,最令我魂牵梦萦的当属“天下第一鲜”——文蛤了!

文蛤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可爆炒、煨汤、生炝……鲜美无比,其中铁板文蛤更是独具特色,令我爱不释“口”。

铁板文蛤的做法很讲究,先把文蛤洗干净,把小刀插进文蛤体内,微微一绞,一片鲜嫩的文蛤肉便滑了出来。洗文蛤肉时,把它们放在竹篮里轻轻顺时针搅拌,沥去泥沙等杂质,然后切好大葱、生姜,准备好黄酒;接着,在铁板上放一张薄薄的锡纸,将铁板加热。当铁板上开始冒青烟时,赶紧将文蛤和作料一齐倒在上面,快速地用筷子搅拌。随着一阵噼里啪啦声,诱人的浓香味随之飘出来,一道色香味俱佳的铁板文蛤便大功告成了。

只见一片片晶莹剔透的文蛤肉,像一弯弯乳白色的新月,又如一颗颗洁白无瑕的珍珠,更似一块块静卧在山间的美玉,笼罩在袅袅青烟之中。金黄色的生姜末、青色的葱段,点缀在浓稠似奶油般的文蛤汤中,使整道菜变得鲜活明亮。抛开其美味不谈,铁板文蛤本身就是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

在腾腾热气的萦绕下,鲜嫩的文蛤肉使人心生怜爱不忍下手。沿着盘子底部,文蛤汤汁稠若胶质,像浇了一层奶油,在热力作用下,不时地冲出点点气泡,将诱人的浓鲜之气扩散到空气里,其醇厚之味,让人口齿生津!

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片放入口中,顿时,唇齿之间鲜味四溢;文蛤肉虽已下肚,但鲜香依旧留在口中,久久不散,令人陶醉,难怪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要赐予它“天下第一鲜”的美称!

铁板文蛤不仅肉质鲜美,其营养价值也极其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成分,还有清热利湿、化痰散结的功效呢!

“腾腾热气铁板炙,颗颗琥珀散落盘。丝丝滑滑嫩如腐,鲜鲜香香客竞啖!”这就是享誉大江南北的铁板文蛤。读到这儿,你一定垂涎三尺了吧,那就赶紧来我的家乡如东,品尝这“天下第一鲜”,大饱口福吧!

8. 写铁板文蛤味道的片段

片段举例: 我的家乡如东,滨江傍海,素有“鱼米之乡”“海鲜之乡”的美誉。

这里自古盛产海鲜,在品种繁多、令人拍案叫绝的上百种海鲜中,最令我魂牵梦萦的当属“天下第一鲜”——文蛤了! 文蛤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可爆炒、煨汤、生炝……鲜美无比,其中铁板文蛤更是独具特色,令我爱不释“口”。 铁板文蛤的做法很讲究,先把文蛤洗干净,把小刀插进文蛤体内,微微一绞,一片鲜嫩的文蛤肉便滑了出来。

洗文蛤肉时,把它们放在竹篮里轻轻顺时针搅拌,沥去泥沙等杂质,然后切好大葱、生姜,准备好黄酒;接着,在铁板上放一张薄薄的锡纸,将铁板加热。当铁板上开始冒青烟时,赶紧将文蛤和作料一齐倒在上面,快速地用筷子搅拌。

随着一阵噼里啪啦声,诱人的浓香味随之飘出来,一道色香味俱佳的铁板文蛤便大功告成了。 只见一片片晶莹剔透的文蛤肉,像一弯弯乳白色的新月,又如一颗颗洁白无瑕的珍珠,更似一块块静卧在山间的美玉,笼罩在袅袅青烟之中。

金黄色的生姜末、青色的葱段,点缀在浓稠似奶油般的文蛤汤中,使整道菜变得鲜活明亮。抛开其美味不谈,铁板文蛤本身就是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 在腾腾热气的萦绕下,鲜嫩的文蛤肉使人心生怜爱不忍下手。

沿着盘子底部,文蛤汤汁稠若胶质,像浇了一层奶油,在热力作用下,不时地冲出点点气泡,将诱人的浓鲜之气扩散到空气里,其醇厚之味,让人口齿生津! 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片放入口中,顿时,唇齿之间鲜味四溢;文蛤肉虽已下肚,但鲜香依旧留在口中,久久不散,令人陶醉,难怪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要赐予它“天下第一鲜”的美称! 铁板文蛤不仅肉质鲜美,其营养价值也极其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成分,还有清热利湿、化痰散结的功效呢! “腾腾热气铁板炙,颗颗琥珀散落盘。丝丝滑滑嫩如腐,鲜鲜香香客竞啖!”这就是享誉大江南北的铁板文蛤。

读到这儿,你一定垂涎三尺了吧,那就赶紧来我的家乡如东,品尝这“天下第一鲜”,大饱口福吧。

9. 我家乡的特产

我家乡的特产—蛤蜊我的家乡是美丽的青岛,青岛紧挨着大海,大海里生长着许许多多的美味的海鲜,有鲜美的大虾,有各种各样、营养丰富的鱼类,有优质肥美的蟹子……现在我给大家介绍最常见的海鲜-蛤蜊。

蛤蜊是每家每户每餐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它不仅味美价廉,还是一道不错的下酒菜,蛤蜊生活在泥沙之中体外有双壳,壳呈深灰色,蛤蜊有好多种吃法,有的人把它辣炒,辣鲜俱全,会令人食欲大增,有的人喜欢吃原汁原味的,就是把它洗净,加水煮熟即可成为一道美味。还有的人喜欢把肉取出,晒干,成为蛤蜊干,易于储存,当然,也是一种休闲小食品。

欢迎到我们青岛来品尝各种海鲜。

评薛志鹏《七律 河蚌》

评薛志鹏《七律 河蚌》

评薛志鹏《七律 河蚌》

作者 杨利荣

【引言】

薛先生有缘把好友赠送的一只大河蚌养在办公室中,朝夕相伴,悉心养育。一日,一位好友不辞劳苦,路道驱车送来一些小河蚌,先生因事务忙碌便将这些河蚌与大河蚌一同喂养,不料水质污染,河蚌一同变为美食,先生一时怜惜与河蚌相处的日子,便赋诗一首以表怀念之情。

评薛志鹏《七律 河蚌》

【佳作欣赏】

七律·河蚌(中华通韵)

作者:薛志鹏

甘同寂寞得闲舒,

岂为唇舌动斧足。

时见横流迷水草,

任君相望在江湖。

尝闻琥珀争缘遇,

半入泥沙久不出。

讥笑坚壳黑丑者,

焉知蚌里育珍珠。

【注】

①河蚌:河蚌,又名河歪、河蛤蜊、鸟贝、西施舌等,属软体动物门蚌科,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和北非。用作淡水育珠的河蚌主要为三角帆蚌及褶纹冠蚌,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的水底,半埋在泥沙中,以滤食藻类为生。福建、江苏、浙江俗称“海蚌”,广东、香港称“贵妃蚌”,河蚌营养丰富,富含优质蛋白和氨基酸,味道鲜美,甘脆嫩滑,为人民大会堂国宴膳品,是久负盛名的筵席珍品佳肴。

②斧足:河蚌有斧头形状的肌肉,称为“斧足”,河蚌利用斧足的伸缩带动身体运动,可将整个身体钻入泥沙中。

③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是松柏科、云实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树脂化石,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又称“松脂化石”。

④珍珠:珍珠是一种古老的有机宝石,产于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因分泌作用而生成含碳酸钙的矿物珠粒,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体集合而成,分为淡水珍珠和海水珍珠两种,其形状各异,色彩斑斓。地质学和考古学研究证明,两亿年前的地球上就已经有了珍珠。

⑤2021年12月29日,书于台州三门春之谷。

评薛志鹏《七律 河蚌》

【诗评】

读了薛先生《七律 河蚌》诗的创作故事,深感先生诗作让人心动的原因是真情流露,借物抒情,托物喻人有感而发,哲理深刻。一只河蚌代表着友人馈赠的款款情义,更有朝夕相伴的缕缕相思与丝丝挂念。

首联:甘同寂寞得闲舒,岂为唇舌动斧足。先生开篇以设问的口吻写出与自己日夜相依相伴几月有余的河蚌,为何今日却成为美餐而食之。

颌联:时见横流迷水草,任君相望在江湖。回想那河蚌曾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水草湖泊之中,喜欢他的人在岸边遥遥相望他厚重的身影,心生爱慕之情。斑斓龙脉染风霜,行走滩涂沐暖阳。磨砺千般怀泥土,明珠璀璨腹中藏。

颈联:尝闻琥珀争缘遇,半入泥沙久不出。经常听说琥珀的形成是讲究缘份的,而河蚌久居泥潭沙土湖水中,甘于寂寞,当它们的壳张开的时候,如果有砂砾、病毒、寄生虫等异物入侵,蚌就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这些异物会连同入侵处的表皮细胞一起陷入蚌的结缔组织。接下来部分表皮细胞会分裂成为一个珍珠囊,它会以异物为核分泌出大量的珍珠质,随着时间的推移,珍珠质不断地累积加厚,于是一颗有核珍珠就形成了。河蚌在滩涂,泥沙育宝珠。但尝鲜肉美,磨砺出江湖。

尾联:讥笑坚壳黑丑者,焉知蚌里育珍珠。先生以反问的语气,赞美河蚌虽然外壳沾满了泥沙与尘土,但体内却孕育着精美而璀璨的珍珠的无私奉献精神。绚丽花纹五彩裙,扇形身体若孤邻。壳坚肉嫩泥丸走,蕴藏珍珠四海寻。

评薛志鹏《七律 河蚌》

据史料记载浙江自古以来就以珍珠天下闻名,河蚌也是国宴名菜,在广东和香港河蚌被称作“西施舌”。西施是诸暨人,或许河蚌这个“西施舌”的别名,其由来与生活在诸暨的西施有某种内在的联系。

评薛志鹏《七律 河蚌》

品读先生诗作,感悟人生真谛。一只普普通通的河蚌,却能蕴藏昂贵的珍珠。人又何尝不是如此,自古英雄多寂寞。那些扫街的清洁工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一身污泥灰尘,却换来了大街小巷的整洁。建筑工地上来自五湖四海的民工,他们远走他乡,吃苦耐劳,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撑起的是城乡一座座美丽的高楼大厦。

一日养育,恩情难忘。一只河蚌与诗人结下了不舍的情缘,一首诗篇怀念曾经的拥有,这是一种重情重义,铁骨柔肠的情怀所在。人非草木,熟能无情。一花一世界,一草一木一春秋,万物皆有灵,缘份要珍惜。亲情友情师生情,人生有缘情似海。

先生以脱俗的诗家语,讴歌了河蚌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品格,宛如落花生一般,外表朴实无华,可内心却丰盈厚重,意在说明做人的价值,要做一个有追求有品味的人。

创作源于生活,只有扎根于生活的作品才有永久的生命力。

评薛志鹏《七律 河蚌》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