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说说板鞋
时间:2022-04-29 07:2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秋韵晨语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发说说板鞋
1. 谁可以发几张一双不一样的板鞋图片
突然想说说鞋子
一位好心的山友在登山经验里如是说:买登山鞋一定要买贵的,而且最好大一个号码。翻出了所有的运动鞋,似乎都不适合登山,脚底下没有凸凹,没有抓力,反正我会找到影响爬山的诸多无关紧要的理由,鞋子也未能幸免。然后,堂而皇之的到商店去买关于爬山的鞋子。
一贯的买鞋原则,第一是看长相,其次是价格,当然牌子也在考虑之内,因为太过于看中鞋子的长相,有时买的鞋子明知道不舒服也坚持买下,因为觉得穿出来光鲜亮丽。
这一次打破常规,首选专门的售有登山鞋而且有一些大牌子的专卖店,先去浏览了一下,试穿之后觉得都不好看,而且价格不菲,根深蒂固的关注鞋子的长相的想法占据了整个脑海,按照这个基本原则继续寻找,终于找到一款特别满意的户外鞋(非登山专用),看了一下鞋底,凸凹明显,柔软轻便,登山应该没有问题,难能可贵的是鞋子的折扣也很低,真可谓一见钟情。营业员说:你穿多大码的?我说36,或者37,她说:只有最后一双是36码的,我说试试吧,结果穿上正好,试着走了几步,觉得不是很宽松,但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如果有37的当然最理想,突然想起山友的忠告,但遗憾的是已经无货,犹豫了一下,还是无法抗拒鞋的款式的诱惑,毅然决然的拿下。
登山的那天早上,穿上了心仪的鞋子。沿途、上山,鞋子都没暴露出很大的问题,可下山的时候,因为脚是倾斜的,本来就没有多少富余的鞋子,狠狠地挤着我的脚趾,海拔近1000米的下山的路,我都不知道我是怎么咬着牙坚持下来的,一路上山友们嬉笑打逗,我强颜欢笑,如果不是山路坎坷不平,我一定会把鞋子扔掉光着脚走,没有听山友的忠告,让我后悔不已。在山友们面前,还得装出意气风发的样子。等我自己下了车,再也装不出来了,一瘸一拐的走回家,迫不及待的脱掉鞋子,光着脚走在地板上,突然觉得光着脚是如此的幸福,幸福竟然来得如此简单。
看着自己有些已经被挤的发紫的双脚脚趾,感慨良多。
有人说:婚姻如同一双鞋,是不是适合你,只有你自己的脚知道。坊间有一些关于婚姻鞋的趣谈,什么青梅竹马型是布鞋、郎才女貌是品牌鞋,患难夫妻是旅游鞋,还有浪漫型、事业型、开放型等等的婚姻,都可以在鞋子那里找到相匹配的类别,有时觉得说的不无道理。
把婚姻与鞋子放到一起比喻,颇有些意味深长,想想我们自己,看看周遭众生,体会可能更加深刻。
鞋子与脚哪个更重要?答案当然是不言而喻的,脚的舒适至关重要。但实际上,很多人包括我们自己,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在琳琅满目的鞋子面前,或许是虚荣心使然,看中的往往是鞋子的款式,其次是舒适度,即舒适又漂亮,当然是最佳的选择,但事实上这样的鞋子往往不多,偶尔有之,也会让人们奉为至宝,趋之若鹜。
鞋子舒不舒服,试穿的时候不一定能感受得到,往往是基本合脚,只有在后来的走路,特别是经历风雨,经历坎坷时,才会发现鞋子是否适合,是否舒服,可一旦发现不舒服、不合适时,为时已晚,穿着难受,扔掉不忍,而扔掉鞋子由不得任性,会受到诸多因素的牵绊,轻易难以扔掉。外人无法看出端倪,受到的伤害,只有自己的脚最清楚。买鞋子难道也是一场赌博?
因为认识到脚比鞋子重要,当鞋子伤害到脚时,还是毅然决然的扔掉鞋子,这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于是便有人赤脚前行,脚因为挣脱了不舒服鞋子的感觉有时也很惬意。只是偶尔觉得与其他的脚相比,为什么上帝对这双脚如此不公?虽然没有了鞋子的束缚和伤害,但赤脚前行,还是觉得旅途中布满荆棘,双脚有时难免“遍脚鳞伤”,孤独的体味着跋涉的艰辛。
不是不想穿鞋子,只是看到的好鞋子,都穿在别人的脚上。因为脚受到过伤害,所以不敢轻易地换一双新的鞋子。
非常羡慕别人的鞋子,为什么别人的目光那么犀利,那么漂亮的甚至有着光环的鞋子,稳稳的穿在别人的脚上,看上去还那么舒服自如。
后来也偶尔听说,有的鞋子似乎也有了问题,其实鞋里早已有了沙子,但一直忍受着痛苦,只是外人看来依然那么光鲜,依然走得那么从容自若。难道别人不知道脚比鞋子重要吗,可还是选择了用脚的疼痛适应鞋子,而不是呵护自己的脚。
有人说,最漂亮的鞋子,不一定是最舒适的鞋子,同样,最炫目的婚姻,也不一定是最幸福的婚姻。
漂亮的鞋子摆在橱窗里,每次路过都会驻足观看,你喜欢的欣赏的,你日思夜想有一天能够得到的,就摆在那里。可有一天你去鼓足勇气购买时,已经被别人捷足先登。原来会痛心疾首,现在看真的不用那么懊悔,其实看着好看的鞋子,未必适合你。
理论上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对鞋子的外在的款式的关注应该不那么浓烈,应该首选舒适,选择走路不累的鞋子,但有时还是在内心坚守着原来的理想主义,于是错过了许多应该还不错的鞋子。因为光着脚走路也会有着别人无法触及的伤痛,于是都渴望有一双比较舒适的鞋子,庇护自己的双脚,但又担心对鞋子的过于渴望会不会压抑选择的水准,仅仅为了舒适,沦落到对款式不管不顾,甚至削足适履?如果真的如此,那会不会让自己的脚再一次受到伤害?于是又谨慎的告诫自己,与其这样,还不如继续赤脚前行。
脚是无辜的,为什么一定要给脚套上枷锁?赤着脚你会直接的感受到行走时的洒脱和快乐,感受到沙滩的温热,感受到草地的润滑,感受到石子路对于经络的刺激。已经长满老茧的双脚,对于赤足前行,已经无所畏惧了,长时间的赤足前行,对鞋子似乎不大感兴趣而且也不大会去羡慕别人的鞋子。真若是把脚放在一双鞋子里,恐怕还要适应一段时间。
“人生是一条无涯的路,于是人们创造了鞋”,赤脚也许不是最长久的选择和归宿,不管是商场里的名牌,还是小店的小品牌,抑或是街边的地摊货,总应该找到一款基本合脚,基本舒服,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鞋子,不必刻意顾及款式的审美需求,有了鞋子的庇护也许就能抵御因赤脚带来的意外伤害。
作家张爱玲说:鞋子穿的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婚姻同样如此。鞋子,如若让脚舒服,抑或磨合之后的适应,当加倍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