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德

时间:2022-04-30 01:27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古风诗词歌赋曲 | 评论: 次 | 点击:

孔子名言德

1.孔子名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三千人弟子,七十二贤人。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智者乐,仁者寿。 是可忍,孰不可忍?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孔子的名言警句

孔子名言*、不愤不咎,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而自习之。

*、敏于事而慎于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讷于言而敏于行。*、德不孤,必有邻*、听其言而观其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敬鬼神而远之。*、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民无信不立。*、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君子成人之美。

*、其身正,不令而行。*、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不忍则乱大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当仁不让于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匹夫不可夺志也。*、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道不同,不相为谋。*、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

舍生而取义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孔子哲理名言:人生态度: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5、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7、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做人格言:1、不学礼,无以立。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孟子名句精选: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9、尽信书,则不如无书。10、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有关孔子的名言

孔夫子说话——出口成章

孔夫子吃粥——心里没数

孔夫子拿笤帚――斯文扫地

孔夫子放屁――文气冲天

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孔夫子当教授——古为今用

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

孔夫子的褡裢——书呆(袋)子

孔夫子的坟——久慕(墓)

孔夫子穿西装――不土不洋

孔夫子挂腰刀——文不文,武不武

孔夫子门前卖《论语》——自不量力

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

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

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

孔夫子的徒弟――闲人

孔夫子背书籍——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搬家--尽输(书)孔夫子背书箱-- 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2.孔夫子的嘴巴 出口成章

3.孔夫子拿扫 斯文扫地

4.孔夫子教三字经 埋没人材

5.孔夫子念文章 咬文嚼字

6.孔夫子的手帕 包输(书)

7.孔夫子搬家 尽是输(书)

8.孔夫子的徒弟 闲(贤)人

孔夫子说话——出口成章

孔夫子吃粥——心里没数

孔夫子拿笤帚――斯文扫地

孔夫子放屁――文气冲天

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孔夫子当教授——古为今用

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

孔夫子的褡裢——书呆(袋)子

孔夫子的坟——久慕(墓)

孔夫子穿西装――不土不洋

孔夫子挂腰刀——文不文,武不武

孔夫子门前卖《论语》——自不量力

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

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

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

孔夫子的徒弟――闲人

孔夫子背书籍——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孔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孔父子搬家--尽是输{书)

孔夫子的坟-----久慕(墓)大名

孔夫子讲学 之乎者也

孔夫子的嘴巴---- 出口成章

孔夫子拿扫-----斯文扫地

孔夫子教三字经----- 埋没人材

孔夫子念文章----- 咬文嚼字

孔夫子的手帕---- 包输(书)

孔夫子搬家---- 尽是输(书)

孔夫子的徒弟---- 闲(贤)人

孔夫子背书箱-- 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孔夫子背书箱-- 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其他:

孔夫子讲学 之乎者也

孔夫子的嘴巴 出口成章

孔夫子拿扫 斯文扫地

孔夫子教三字经 埋没人材

孔夫子念文章 咬文嚼字

孔夫子的手帕 包输(书)

孔夫子搬家 尽是输(书)

孔夫子的徒弟 闲(贤)人

孔夫子门前卖文章 自不量力

4.孔子名言中体现德治的句子

德治与法治

【原文】

子曰:“道①之以政,齐②之以刑,民免③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④。”

【注释】

①道:通“导”,训导、引导、领导的意思。②齐:整治 ③免:避免 ④格:至,来,引申为归服

【译文】

孔子说:“用政令来训导,用刑法来整治,老百姓知道避免犯罪,但并没有自觉的廉耻之心,用道德来引导,用礼教来整治,老百姓就会有自觉的廉耻之心,并且心悦诚服”

【读解】

孔子与卫文子有一段对话,对这里的论述作了发挥。

孔子说:“用礼教来统治老百姓,就好比用缰绳来驾驭马,驾马者只需要握住缰绳,马就知道按驾马者的意思行走奔跑。用刑法来统治老百姓,就好比不用缰绳而用鞭子来驱赶马,那是很容易失去控制,甚至把驾马者甩下来的。”

卫文子问道:“既然如此,不如左手握住缰绳,右手用鞭子来驱赶,马不是跑得更快吗?不然的话,只用缰绳,那马怎么会怕你呢?“

孔子还是坚持说,只要善于使用缰绳,驾驭的技术到家,就没有必要用鞭子来驱赶。(见《论语正义》卷二)

这里的对话实际上说的是儒家政治与法家政治的区别;儒家政治主张德治,以道德和礼教约束民众;法家政治主张法治,以政令、刑法驱遣民众。德治侧重于心,法治兼用,儒、法并行。如果我们从实际出发,考察历史和现实,显然还是卫文子德主张比较行的通一些。

5.孔子名言警句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说同悦,通假字)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由,诲女(女同汝,通假字)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知同智,通假字)也。” 4、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 9.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2.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3.子曰:"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己者。

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 14.子曰:“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比慎其所与处者焉。”。

6.孔子的名言名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

孔子眼中的“学”内涵是很丰富的。看来并不是单指“作文”,首要的其实是“做人”,有了“做人”的基础,“作文”情真意切自是不难。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论语·为政》

求学需先立志,即先解决动机问题,才能使学习有内在驱动力,不致半途而废。

(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论语·公冶长》

教育中的人文不一定是要像政治课那样说教的,于“文”中渗透,方是正法。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在这里,孔子已认识到学习的内驱力不仅与动机有关,还与意志和情感有关,并且按内驱力大小把学习的心理境界分成三个层次:想学、好学、乐学。其中“乐学”是最高层次,可以产生最大的内驱力。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孔子发现,“愤”和“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必然要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并指出,学生处于这两种状态的时刻就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最佳时机。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高高在上的权威并不是唯一的老师,当然也就不是唯一的真理。真理可以随处存在,所以学习中要抱着所有的人都是老师,都有可学习处的想法,但又要清醒地认识到质疑的必要性。

(7)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论语·述而》

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与学生的坦诚相待。正因为孔子对他的学生有着无限热爱之情,才使得他在教学过程中不知疲倦,真诚无私,因而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敬。

(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

道德精神的培育,工作能力的锻炼,知识内蕴的充实,学术精神的涵泳,都必须依靠一种锲而不舍的自持力。

(9)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论语·子罕》

要想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教师的魅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有了教师魅力的引领,学生的学习自然会“欲罢不能”,何患不“自主”?

(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宪问》

告诫其弟子,首先要充实自己,要有真才实学,才能谈得上遇到伯乐。

(11)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

古时候的人大多为了完善自己而学,今天的人求学大多是为了沽名钓誉。所以学习者要努力加强修省躬行的自觉性,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学问。

(1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他曾经废寝忘食地去冥思苦想,以期得到什么彻悟或顿悟,结果一无所获。因此,孔子得出结论:与其空想,不如老老实实地去学习。

(13)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

一个人有仁、有知、有信、有直、有勇、能刚当然非常好,但如果不好学,都是有致命的短处。这里强调了知识修养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倡导积极学习,主动探求知识。

(14)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7.关于孔子的名言100句

孔子的经典名言100句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吾日三省吾身。

7、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8、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9、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10、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1、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2、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1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5、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7、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8、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9、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0、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21、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3、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2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6、礼之用,和为贵。

2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2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3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2、巧言令色,鲜矣仁! 3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6、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37、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41、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4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4、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4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6、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47、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9、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5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1、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3、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54、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56、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5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9、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60、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6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63、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6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6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6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9、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70、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7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2、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7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74、子谓于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75、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76、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7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8、不迁怒,不贰过。

79、小不忍则乱大谋 80、过,则匆惮改。 8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83、君子食无求饱,居。

8.孔子名言+译文+感悟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三千人弟子,七十二贤人。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是可忍,孰不可忍?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

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乎?绎之为贵。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孔子名言德

儒家国学经典著作,《论语》100条名言名句。孔子不愧是“文圣”

标题:儒家国学经典著作,《论语》100条名言名句。孔子不愧是“文圣”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解释: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因为知道自己错了而依然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如此才能更加明智。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解释: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已经做了的事就不要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得失与责任。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解释: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岁月还可以迎头赶上。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解释:君子追求与人和谐而不是完全相同、盲目附和,小人追求与人相同、盲目附和而不能和人相处。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解释:笑得真好看啊,黑白分明的眼睛多妩媚呀,好像在洁白的质地上画着美丽的图案。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解释: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现麻烦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从不会去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解释:见到一个品德能力超过自己的人,就要想着自己要努力跟他一样;见到一个不如自己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一样的缺点。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解释: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未知生,焉知死?

解释:活着的事情都还没有弄清楚,怎么知道死后的事呢?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解释: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

儒家国学经典著作,《论语》100条名言名句。孔子不愧是“文圣”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解释: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解释:君子说话应该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释: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德不孤,必有邻。

解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与他为伴。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解释: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解释:逝去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白天和黑夜都不会停止。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解释: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言必信,行必果。

解释:说出的话一定要算数,承诺的事要果断做到。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解释: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去考虑那个职位上的事,指不过问别人的事情。

朝闻道,夕死可矣。

解释: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之,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儒家国学经典著作,《论语》100条名言名句。孔子不愧是“文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自己不希望加于己身的,也不强加到别人的身上。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解释:君子安详舒泰,却不骄傲凌人;小人骄傲凌人,却不安详舒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解释: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解释:(到了)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这样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是不会凋谢的。

道不同,不相为谋。

解释: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

欲速则不达。

解释: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小不忍,则乱大谋。

解释: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解释: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巧言令色,鲜矣仁!

解释:花言巧语,满脸谄媚之色的人,很少会有仁爱之心!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解释:君子庄重又谨慎,而不与别人争执,虽然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儒家国学经典著作,《论语》100条名言名句。孔子不愧是“文圣”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解释:聪明的人不会困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解释:自己要站稳,才能扶起摔倒的人;自己要腾达,才能博施济众。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解释: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解释: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解释: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释: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解释: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从心所欲,不逾矩。

解释: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解释:不参加农业生产活动,分不清稻、麦等谷物。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解释:努力学习而从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儒家国学经典著作,《论语》100条名言名句。孔子不愧是“文圣”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解释: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解释: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解释:我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取知识的人。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解释: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解释: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要再教他更多的东西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释: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解释:君子考虑的是德行,小人考虑的是利益;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解释: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解释:每天一竹笼饭,一瓢冷水,住在贫民区一间破房子里,一般人忍受不了这种清贫,而颜回却能安贫乐道,淡然处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儒家国学经典著作,《论语》100条名言名句。孔子不愧是“文圣”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解释: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了解他心安于什么事情。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解释: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解释: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解释:​将知识默记在心,勤奋学习没有满足的时候,教导别人也不感到疲倦,这对于我来说有什么呢?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解释:富有显贵,这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如果不能用正确的方法获得它,君子是不会接受。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解释: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的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解释:(许多人)不去培养品德,不研讨学问,听到了应当做的事(义),却不能马上去做;有错误却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担忧的。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解释:上层执政者的道德品质就好比是风,平民百姓的道德品质就好比是草,当风吹到草上面的时候,草就会跟着风的方向倒。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解释:侍奉父母,对于他们一些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仍然要对他们恭恭敬敬不触犯他们,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解释: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儒家国学经典著作,《论语》100条名言名句。孔子不愧是“文圣”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解释:提拔正直的人,安置在邪曲的人之上, 人民就服从;提拔邪曲的人,安置在正直的人之上,人民就不服从。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解释:父亲在世的时候,看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以后,看他的行为,在父亲去世多年后,他仍然没有改变父亲为他选择的道路(没有忘记父亲的教诲),就算得上是有孝心的人了。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解释:老师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们的知识,用礼来约束我们的行为,我们想要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解释:在国家政治清明时贫困而且地位低下是耻辱的,在国家政治黑暗时富有而且位高权重是耻辱的。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解释:居于统治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恭敬,参加丧礼时也不悲哀,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解释:治理有兵车千辆的国家(言大国),应该恭敬谨慎地对待政事,并且讲究信用;节省费用,并且爱护人民;征用民力要尊重农时,不要耽误耕种、收获的时间。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解释:违反礼的事不看,违反礼的事不听,违反礼的事不说,违反礼的事不做。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解释:我曾经整日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思考问题,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解释:花言巧语,表面伪善,用过分恭敬的态度接近别人,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这么认为。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解释:君子的过错好像日食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们都看得见;改正过错的时候,人们都仰望着他。

儒家国学经典著作,《论语》100条名言名句。孔子不愧是“文圣”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解释:高尚的人凭借才华结交朋友,凭借朋友辅助仁爱。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解释:等到到壮年了,血气方刚,需要戒除善斗的心理。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解释:父母过世后,依旧坚持父母生前固有的为人准则,而不去随意改变,如果能做到这样的话,也算是孝顺了。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解释:刑罚如果不恰当,百姓就会不知所措。

尽美矣,又尽善也。

解释:乐曲非常完美,内容也很完善。指美与善是密不可分的。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解释:主张行不通了,坐木排到海上漂流去。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解释:那四海之内,都是兄弟了。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解释: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

君子忧道不忧贫。

解释:君子只忧愁自己的为人,不忧愁是否贫穷。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解释: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言行,又怎么去让别人端正呢?

儒家国学经典著作,《论语》100条名言名句。孔子不愧是“文圣”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解释:遇事谨慎小心,善于谋划而且能完成任务的人。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解释:快乐不是没有节制的,悲哀却不至于过于悲伤。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解释:自古人都有一死,人不讲信用就无立足之地。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解释:有仁德的人必然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见义不为,无勇也。

解释: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解释: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是真的过错。

小人之过也必文。

解释:小人犯了过错一定会加以掩饰。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解释:贫穷却不抱怨,是很难做到的,富贵而不骄纵是容易做到的。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解释:时光很快地流逝了,岁月是不等人的。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解释:年少时,血气不定,要戒除女色。

儒家国学经典著作,《论语》100条名言名句。孔子不愧是“文圣”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解释:居上位的人热衷礼仪,老百姓就没有敢不恭敬的;居于上位的人爱好道义,老百姓就没有敢不服从的;居于上位的人讲究诚信,老百姓就没有敢不诚实的。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解释:服事君主太频繁,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交太过频繁琐碎,反而会被疏远。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解释:提拔正直的人,安置在邪曲的人之上, 人民就服从;提拔邪曲的人,安置在正直的人之上,人民就不服从。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解释:君主使用臣子时要以礼相待;臣子侍奉君主时应该忠诚勤勉。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解释: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

君子成人之美。

解释:指品德高尚的人乐于帮助别人,成全别人的愿望。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解释: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解释: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 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

儒家国学经典著作,《论语》100条名言名句。孔子不愧是“文圣”

喜欢古风诗词歌赋的朋友点个关注吧!欢迎大家来点赞、评论、转发!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