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乌鸦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2-04-30 03:24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中国诗歌网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有关乌鸦的优美句子
1. 描写乌鸦的句子
第1句:乌鸦,民间叫做老鸹,通常是指鸦科动物中的大嘴乌鸦。
古人则称其为巨喙乌`大嘴乌`黑老鸦`老鸦。也有叫乌鹊的。
在分类学上,乌鸦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雀形目。与乌鸦同目的有百灵`家燕`喜鹊`画眉`大山雀`麻雀`燕雀。
第2句:这年春天,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林子里的鸦群。也不知从何时得,油麻地中学的校园里,那一片一片的林子中,栖落了数不清的乌鸦。
还在冬季时,他们就在林子里了。但,那是它们并太不闹人。
几乎整整一个白天,他们都飞到远处的田野上觅食,只是到了黄昏,才成群结队飞回来。那时刻,有一阵鼓噪。
但这对枯寂的冬日黄昏来说,倒是件让人兴奋的事情。但春天一到,他们就变得太不像话了,几乎整天不出外觅食,就在林子里聒噪、闹腾。
它们鼓动翅膀,相互追逐,在空中发出一阵阵翅膀搏击气流而发出的刷刷声。一只只皆漆黑如墨如夜,掠过空中时,便在空中打一道道黑闪。
雌鸦们有的立在枝头,若无其事的用那黑钻石般的眼睛去看天空,有的则立在枝头不停地颤抖着翅膀,仿佛在等待什么安抚。雄鸦们总是厮打不止。
它们用翅膀扇打拍击,用黑牛角一样的喙去互啄,空中常常黑羽纷纷。第3句:乌鸦是灵性鸟。
在北欧有这样一个传说:众神之主奥丁一只眼睛睁开可以观察到全世界,另一只眼睛永远关闭。当他睁开的眼睛被宇宙遮挡看不见的时候,就派两只乌鸦去巡视天下,因此奥丁对天下的事情无所不知。
加拿大也流传一个古老的传说:远古时代,一场毁灭世界的洪水过后,游曳在海滩的一只乌鸦发现了一个大贝壳,里面是当初的人类,但他们却全是男人,乌鸦又去海边找到一只巨大的石鳖,下面藏著的全是女人,乌鸦把他们领到了一起,并给他们招来日月星辰,教会他们捕猎和耕作。日本有文献记载:神武天皇东征到熊野,在熊野山被敌军围困,天神派“八咫鸟”为其引路突围.后来日本国内建立了3000多家熊野神社祭拜乌鸦。
第4句:预言鸟扇动智慧的翅膀在天空飞翔,如果你是一个心胸坦荡的人,你会听懂它欢快的歌唱——它的声音粗糙而严厉/ “哑——”的一声/猛一挫身,黑色的翅膀挑起天空 /滑翔出一道黑色的火焰/灼痛了人们惊悸的眼睛/这是一个晴朗的晌午/善良的人啊你为什么害怕/不善良的人啊你害怕什么/一只传说不吉祥的鸟/它给谁的心灵 留下一双黑色的翅膀/永恒地飞翔 这黑色的火焰,/就这样从五月的田野上空烧过/躺在坟墓里的人心静如水 第5句:乌鸦的黑色身躯,食腐的习性,以及粗厉的叫声,让人心生厌恶,于是就把乌鸦与巫术联系起来,认为看到了乌鸦,就会有倒霉的事情发生。因为乌鸦的嘴黑,时常有人把说话离谱,让人恼怒愤恨的人,称为乌鸦嘴。
人们常说,天下乌鸦一般黑,用来比喻世界上的剥削者`压迫者都一样坏。第6句:乌鸦是孝顺鸟。
“乌鸦反哺”是儒家以自然界的的动物形象来教化人们“孝”和“礼”的一贯说法,因此乌鸦的“孝鸟”形象是几千年来一脉相传的。《本草纲目》中称乌鸦为“慈鸟”:“此乌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
可见乌鸦是孝顺的典型,当他们的父母年纪大了,老了,病了,厌倦世事了,无法觅食的时候,小乌鸦、年轻的乌鸦、儿孙辈的乌鸦,不但会给父母寻找食物,而且会把食物给弄得很可口,像人类吐哺以养育子女一样。
李密的《陈情表》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私人的尽孝,大于对朝廷的尽忠。
第7句:乌鸦有时飞得很低,常从人的脸庞飞过,使人顿感一股凉风,有时又飞得很高,仿佛要飞到云霄里毁灭掉躯体。让人最受不了的,是它们的叫喊。
一只只声嘶力竭,完全是一种歇斯底里的喊叫。有发“哇”声的,有发“啊”声的,有好几只发出的声音,竟像是苍老垂危的人在绝望的荒原中发出的哀鸣。
它们一天天地闹着,不吃不喝,闹得自己一天一天地瘦下来。仔细看它们,觉得它们就只剩下了一副瘦的可怜的骨架。
在天空飞过时,让人竟然觉得那是个已经没有了身体而就只剩下了一对尺余长大翅的怪物。有些精疲力竭了,从树上歪歪斜斜的跌落在地上。
我们就常去追赶这些似乎已经耗尽了生命的黑精灵,它们不得不拍动翅膀,挣扎着飞到高处。第8句:乌鸦是救命鸟。
东北土著先民满族的保护神,也为萨满教和大多数通古斯语系民族认可。曾有“乌鸦救祖”的传说,清代文献记载:布库里雍顺数世后,“其子孙暴虐,部署遂叛,于六月间将鄂多理攻破,尽杀其阖族子孙,内有一幼儿名樊察,脱身走至旷野,后兵追之,会有一神鹊栖儿头上,追兵谓人首无鹊栖之理,疑为枯木遂回,于是樊察得出,遂隐其身以终焉。
满洲后世子孙,俱以鹊为神,故不加害”。 清顺治帝入关后,大清帝国一直保持着对乌鸦的最高规格的崇拜。
东北山民们进山打猎也有“扬肉洒酒,以祭乌鸦”传统,乌鸦可以保平安。第9句:乌鸦是那么黑丑的鸟,一到傍晚,便成群结队的飞于空中,或三两只栖于树下,苦呀,苦呀的叫着,便使人起了一种厌恶的情绪。
第10句:从外观上看,乌鸦从头到脚全身都是黑色,仅在局部有绿蓝色到深蓝色的光泽。乌鸦的嘴比较大,也是黑色的。
常见于田野`屋旁及山区树丛中,在树上的枝杈间做。
2. 有关乌鸦的名句
饥鸦啄雪枝上啼。
宋·谢翱《送人归乌伤》。本句大意是饥饿的乌鸦有的正在啄食着积雪,有的正在树枝上啼叫。
冬季,大地上白雪茫茫,鸟雀极难寻到食物。乌鸦不善于筑巢储食,因而冬天常常忍受饥饿之苦。
饿极则只得“啄雪”,只得在枝上悲啼。“饥鸦”的形象被刻画得活灵活现,真切可见。
可用来描写饥饿的乌鸦。南宋爱国诗人 谢翱 《送人归乌伤》啼涩饥喉咽,飞低冻翅垂。
乌鸦名言 唐·白居易《乌夜啼》。啼涩:啼叫声嘶哑。
这两句大意是:乌鸦叫声嘶哑,是饥饿使喉咙发出的声音变得低沉;乌鸦飞得很低,是由于翅膀结了冰而低垂。前句是听觉形象,后句是视觉形象,把乌鸦又“饥”又“冻”的狼狈样子写得很逼真。
可用来描写寒天的乌鸦。唐代诗人 白居易 《乌夜啼》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隋·杨广《失题》。这两句大意是:寒鸦点点,上下翻飞,流水潺潺,环绕孤村。
此条状景孤寂,满目凄凉。“数点”对“孤村”,“寒鸦飞”对“流水绕”,空旷寂寥,沉闷压抑,使人平添惆怅。
写作时适用于借写景表现落拓孤寂的心境。隋朝第二代皇帝 杨广 《失题》数点苍茫里,饥乌接翅归。
宋·孙觌《雨》。这两句大意是:在苍茫的暮色之中,几只饥饿的乌鸦翅膀接着翅膀飞回树林。
因是“苍茫里”,“饥乌”又是从远处飞来,轮廓不清晰,选用“数点”二字便显得分外贴切。“接翅归”既表现出饥乌越飞越近,也表现出“归”时的具体情状,使“归”更加形象化。
可用来描写暮鸦归林的景象。宋代文人 孙觌 《雨》渺渺倦鸦翻,相随归薄暮。
宋·孙觌《发桂林……》。渺渺:悠远的样子。
翻:指鸟飞。薄暮:傍晚。
这两句大意是:傍晚时分,远处那些疲惫的乌鸦互相追随着在苍茫的暮色中归巢。天色晚了,乌鸦也成了“倦鸦',“倦”字用得恰切;乌鸦在暮色中归巢,越飞越远,越远越小,“渺渺”二字用得准确。
可用来描写暮归的乌鸦,或用来描写苍茫的暮色。宋代文人 孙觌 《发桂林……》群鸦争晚噪,一意送斜阳。
关于乌鸦的名言 宋·戴复古《访杨伯子监丞自白沙问路而去》。噪:大声鸣叫。
这两句大意是:傍晚,成群的乌鸦争着乱叫,一心一意送斜阳落山。为了描写暮色降临的情形,作者选取暮鸦群噪的场面,并想象群鸦正在送别“斜阳”。
诗句从极为寻常的描写对象之中表现出盎然的情趣,可用来描写聒噪的乌鸦,也可用来描写村野傍晚的景象。南宋诗人 戴复古 《访杨伯子监丞自白沙问路而去》哑哑噪夕晖,争宿不争飞。
明·高启《归鸦》。这两句大意是:乌鸦在夕阳的余辉下哑哑地聒噪着,它们争抢着占据枝头过夜,却从来不争着展翅高飞。
讽刺乌鸦只知“争宿”,不肯“争飞”,不仅符合乌鸦的习性,而且极易引起读者的联想,既可用来描写乌鸦,也可用来讽刺那种只知与他人攀比物质享受,而在事业上却毫无进取心的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 高启 《归鸦》乌栖不定枝条弱,城头夜半声哑哑。
唐·杨巨源《乌夜啼》。哑哑(yā鸭):象声词,形容乌鸦的叫声。
这两句大意是:乌鸦在细弱的树枝上栖息不稳,半夜里在城头上“哑哑”地啼鸣。城头夜半乌鸦啼,其声哑哑久不息。
这乌啼之声,仿佛倾耳而可闻,弱枝啼乌,也如在目前。诗句语言质朴,而形象鲜明。
唐代诗人 杨巨源 《乌夜啼》瘦马羸童行背秦,暮鸦撩乱入残云。唐·蒋吉《出塞》。
撩乱:同“缭乱”,纷乱。本句大意是:傍晚,成群的乌鸦纷乱地飞入了天边的残云。
暮色苍茫,残云在天,一群乌鸦缭乱地飞,“暮”、“残”、“撩乱”等几个形容词语,有力地增强了表达效果。可用来描写傍晚成群翻飞的乌鸦,或用来描写苍茫的暮色。
唐代诗人 蒋吉 《出塞》寒鸦散乱知多少,飞向江头一树栖。 乌鸦名言 宋·刘子翚(huī辉)《天迥》。
寒鸦:寒天的乌鸦。这两句大意是:寒天的乌鸦乱糟糟一片,不知有多少只,都向江边飞去,栖息在一棵树上。
乌鸦惯于傍晚时分集聚成群,白天又分散开来,忽聚忽散,从无秩序可言。所以,诗文中常以“乱”或“乌合”形容乌鸦。
这里在“乱”字之上又加一‘散”字,“散乱”的寒鸦,飞动时更是乱糟糟一片,落下时又是黑压压一树,形象分明可见。可用来描写暮鸦。
宋代理学家 刘子翚 《天迥》欲觅一枝何处所,满天风雪漫回翔。清·张一鹄《归鸦》。
漫:徒然。回翔:盘旋飞翔。
这两句大意是:乌鸦想要找到一枝安身,可那一枝又在哪里呢?满天风雪纷飞,它徒然四处盘旋飞翔着。乌鸦不善造巢,风雪袭来,只能到处寻觅栖息之所。
然而,天寒地冻,一枝难觅,只能在满天风雪中“漫回翔”。诗句形象如画,含义隽永。
可用来描写风雪中的乌鸦,也可比喻流离失所的人。清代画家 张一鹄 《归鸦》真理不是乌鸦,不能抓住它的尾巴。
前苏联音乐活动家 谢德林 裁决总宣布乌鸦无罪,却判鸽子有罪。古罗马诗人 玉外纳 迁乔声迥出,赴谷响幽深,下听长而短,时闻绝复寻。
关于乌鸦的名言 南朝·梁·刘孝绰《咏百舌诗》。迁乔:迁往高处。
迥(jiǒng窘):远。这几句大意是:百舌飞到高处,它的叫声从远处传来;百舌飞进山谷,它的叫声便自幽深处传出;在下面听它的叫声,有时长有时短,有时能听到有时听不到,又要去寻找它。
3. 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优美词句有哪些
森林里有棵好大好大的树,树上住着乌鸦。
树下有个洞,洞里住着一只狐狸。一天,乌鸦叼来一块肉,站在树上休息,被狐狸看到了。
狐狸馋涎欲滴,很想从乌鸦嘴里得到那块肉。由于乌鸦在树枝上嘴里叼着肉,狐狸没有办法在树下得到。
对肉的垂涎三尺又使狐狸不肯轻易放弃。它眼珠一转说:“亲爱的乌鸦,您好吗?”乌鸦没有回答。
狐狸只好赔着笑脸又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狐狸摇摇尾巴,第三次说话了:“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就差远了。
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乌鸦听了非常得意:说我嗓子好,爱听我唱歌的唯独只有你狐狸,就高兴地唱了起来。刚一张嘴,肉就从嘴里掉了下去。
狐狸叼起肉就钻到洞里去了,只留下乌鸦在那里“歌唱”。这个故事讽刺那些虚荣心比较强,自以为是,爱炫耀的人。
从乌鸦的角度思考得出: 1.遇到别人的阿谀奉承,花言巧语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地思考,不要轻易相信,不可盲目行动。否则吃亏上当,中别人圈套,后悔莫及。
这点也印证了一句古语: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 2.人往往有一个弱点,就是喜欢听别人的称赞。
即使这种称赞言过其实,夸大其词,我们也照单全收,喜乐于听。喜听赞言无可厚非,但因此骄傲自大,自然对自己不利。
别有用心的人会利用这点达到自己的目的,正如狐狸一样。所以人要有自知之明,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对别人的称赞有理性的判断。
从狐狸的角度思考得出: 1.对人而言,若无害人之心,我们做一下狐狸未尝不可。为讨好某人,鼓励某人或要处理好人际关系,适时多称赞他,不仅能搏得他的欢心,又能提高他的自信心,也能赢得他的信赖。
2.甜言蜜语只是手段并无善恶本质之分,起决定作用是人心。甜言蜜语谋取他人钱财固然不可取,但若利人利己,说一下也无所谓。
比如,要追女朋友,哄女孩子开心,这是必不可少的。 3.谎言说多了,总有被拆穿的时候。
谎言毕竟是谎言,经不起眼前巨大利益的诱惑,在诱惑面前也就把本性暴露无遗。
4. 描写鸟的句子
乌鸦是那么黑丑的鸟,一到傍晚,便成群结队的飞于空中,或三两只栖于树下,苦呀,苦呀的叫着,便使人起了一种厌恶的情绪。
乌鸦的庞大队伍,像黑色的旋风一般,突然腾空又突然降落,整个村子都处在它的覆盖之下,然后,村里所有的树木都为之占据,像硕大的黑色的花。这是乌鸦刚刚进入村子里的情景。乌鸦一定是有首领和纪律的,它们离开这里,绝对是统一行动,似乎一夜之间,就无影无踪了。乌鸦返回故乡是在秋天,它们依然是出其不意地进到村子,不过只是作短暂的停留,休整一下,就匆匆而去。
5. 描写乌鸦的词有哪些
【爱屋及乌】: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彩凤随鸦】:凤:凤凰;鸦:乌鸦。美丽的凤鸟跟了丑陋的乌鸦。比喻女子嫁给才貌配不上好的人。
【老鸹窝里出凤凰】:老鸹:乌鸦。比喻在卑微的环境中产生杰出的人物。
【马角乌白】: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马角乌头】: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马生角】: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天下老鸹一般黑】:老鸹:乌鸦。天底下的乌鸦都是一样的黑。比喻不管哪个地方的剥削者压迫者都是一样的坏。
【乌白马角】: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乌白头,马生角】: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乌合之师】:象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军队。
【乌合之众】:象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乌合之卒】:象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乌鸟之情】:古时传说,乌鸦有反哺之情。因以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
【乌栖一枝】:乌鸦栖宿在同一个树枝上。比喻一家人住在一起。
【乌鹊通巢】:乌鸦与喜鹊同巢。比喻异类和睦共处。
【乌鹊争巢】:乌鸦和喜鹊争夺同一个窝。比喻异类相争必有一伤。
【乌之雌雄】:乌鸦雌雄不易辨认,因以比喻不分是非善恶。
【屋上乌】:屋上的乌鸦。指推爱之所及。
【屋乌之爱】: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关心与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鸦巢生凤】:乌鸦的窝里生出了凤凰。比喻贫苦人家培养出了才化的人物。
【鸦默雀静】: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没有一点声息。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鸦雀无闻】: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鸦窝里出凤凰】:乌鸦的窝里生出了凤凰。比喻贫苦人家培养出了才化的人物。
每日好诗 | 乌鸦之诗
乌鸦之诗
山东蓝泥
1
一块游离的炭
再次,回到了枯枝上
夜色,就浓了些
雪,还在亮着
它唤出,一颗又一颗的星子
也唤出一弯,刚磨好的镰刀
腊月之初,脚下的铁轨
就进入了惊蛰
他每次归来,并不急着躲进巢穴
而是,在这如酒的夜色里
泡一泡,看一列列东去的火车
消融在,积雪和月光的尽头
2
一群乌鸦,像一梭子子弹
从黄昏逃向黑夜,在一片墓地栖落
这里的枯树,有足够多的十字架
它们的融入,是那样的自然、贴切
黑暗中,看不见黑暗的轮廓
彼此,也看不见那对洞穿光明的眼睛
3
一小枚炭沉默,寡言
锁紧一小团火
雪花飞舞
它抱住枯瘦如柴的师者
听《山海经》里的故事
有那么几次
它抖掉身上的雪花
标榜一枚坚果
还活着
4
打开铁的翅翼
飞越长夜,留住一小团黑暗
站在黎明的枯枝上
遥望着那只红彤彤的眼睛
它用一部分热血
擦洗出一个干净的天空
而另一部分
倾泻在无垠的旷野
为秋风,铺满金色的前程
5
从夕阳里飞出来
以直线的方式,投进树林
它需要赶在寒霜前
对枯枝说:
“我尚有余温”
6
曾经怎样,隐匿你的黑
让伶仃的枯枝,一再惆怅
铺天盖地的雪,一再失落
三月,一切都在粉墨登场
再次的洗牌,那些眼花缭乱的
更深的隐藏,让你深恶痛绝
所谓偷天换日,它们一再浓重
甚至于抱团成云
你陷在春水里,压低嗓音
冷却碳里的火,诉说留给墓碑
7
黑与白搏斗,灼烧出一个深邃的漏洞
然后,以乌鸦的形体活下来
墨,必须浓重
远大于它的外延,内心与内涵
只有飞翔的姿势,能杀开一条血路
对于背景,不必分出雪地与天空
专 家 点 评
这首诗的难度在于,试图用一种具象的方位学揭示某种抽象的拓扑学,并把这种难度融入一种举重若轻的写作中。称其难,标题就泄密了,只有一个字,“说”。太初之际,神依靠“说”这项本能,造化苍生万物,绵延至今,“说”本然包含着“兑现”“生产”“完成”之意,“说”已经携带着以言行事、知行合一的古老基因。“说”到了,便“做”到了,这是诗人的神话学,也是普天下写作者们甘之如饴的意识形态。还有一点不得不提,“说”,亦乃“语言”“诗”的别称,不论这首诗写了什么,如何写的,它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一只小海螺,总藏有历史上“为诗一辩”的回声,以最直观的形式推动了一种本质之音的传播和迂回,参与到言说和创造的流动性进程当中。
这首诗用词语演绎了一个流动性现场,每读一遍,本来沉寂下去的诗就又活了一次,如同在一幅水墨画中目睹微风吹皱一池春水,也像诗人用一个词推动一次多米诺骨牌运动(整个过程是完整流畅的,但个别诗句偶有脱序和卡顿,因为朝向完善是个无止无限的过程)。全诗以这个句子开端——“我走到语言旁边”——这个领航式的动作,静悄悄地宣示一个极大的写作真理。如果“我”暂时地等同于作者的话,那么作者与语言的关系是怎样的?有时我们会认为,作者是语言的主人,我手写我口;有时则相反,认为作者只是语言的代理,语言是法西斯,不是禁止我们说话,而是强迫我们说话(罗兰·巴特语)。在这里,“我”和语言的关系,如此明确地被设置为邻近性的:“我”是语言的近邻,如同哲学是智慧的近邻一样。主奴关系被诗人革新为友谊关系,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意味深长的翻转。建立了这样一种新的心智视野,我们再往后读,便柳暗花明、别有洞天了。当“我”走到语言旁边这个象征性姿态发生之后,某个远景呈现出成熟的迹象,这情景被诗人想象成某座依山傍水的小屋升起了炊烟,有新的产品/原则即将诞生,“说”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做”。这个丰富的创造性过程,伴随着一连串随性而至的轻快步履和闪转腾挪,词语的顶真游戏和乔装变脸,空间和时间的微观戏剧,开始了虚实相生的命名、陈述、辨认、调校、内省和抒情,直到语言来到另一位邻居旁边,音乐以其升华的形式,并不停止,而是进入更广阔的流动命运之中。
《乌鸦之诗》有印象派的剪影,有鬼魅之幽音,也透出些哥特小说的气息,让人读后断然告别放松和欣快,转而投入一种存在的紧张感中,像被套上了一个用影子打造的紧箍咒。乌鸦是审美上的暗黑科鸟族,性喜浓夜,通体诡谲,阴森可怖,是感染力极强的氛围生物。乌鸦始一登场,周遭背景必定是一派萧瑟、瘦硬、枯索的墨色惨境,在这场面中,人噤若寒蝉、颤栗不已,双眼也被成片的炭色涂黑而昏聩了。恐怖电影中常有乌鸦出没,衔着死亡的触须,在暗处等待主人公自投罗网。这个不祥的鸟类在文学中几乎确定了自身的象征含义,这符号顽固、陌生,充满凉意和毒性,似乎没有比它更恰切的生灵来向人类指引精神花园中那片不可知的晦暗领域。
《乌鸦之诗》分割出若干关于乌鸦的蒙太奇,形成几个自然节,靠着汉语特有的精确和写意,勾勒出乌鸦与环境的种种关系。对乌鸦传统的审美写照和精神氛围,这首诗在艺术上有很娴熟的再现,比如那些跟乌鸦一衣带水的词:炭、枯枝、夜色、墓地……都默契地维护着它狡黠乖戾、荒寒迅疾的形象。乌鸦也被写进光明与黑暗、黄昏与黎明、积雪与热血的辩证法,这令传统中国读者熟稔的二元审美结构,也时刻提示着作者向旧诗中的玄鸟致敬。如果说这些内容并没有让这首诗显得别出心裁,那么我们不妨再从听觉上推敲一遍那片黑暗风景。诗中埋伏了由乌鸦引发的多种声音,让蛰伏的金属感在胸中爆棚(此处让人想起鲁迅在《秋夜》中描绘的那只恶鸟):一弯“刚磨好的镰刀”,它的正面显然指代月亮,但其背面,逐渐刻画出乌鸦的粗粝形象,躲在暗地里。“脚下的铁轨”,令人联想到火车凌厉尖锐的汽笛,带着喘息声,也构成了乌鸦呼啸而过的野蛮声线,“惊蛰”二字准确极了。从乌鸦制造的硬质声音中,我们最终听到了墓地和黑暗,这种声音的归宿。一切坚固的铁器和意志,都化为炭灰和霜雪,比一个无名氏的生活还要轻逸,还要虚无。乌鸦似乎用最后的力气暗示我们,黑暗也许并非是无边沉重的,它更像层层漂浮的败絮和从呼吸中透出的那种与生俱来的黯淡潜能。但黑暗是锋利的,像刀片般的一声嘶鸣,划开生存的诸多幻觉和假象,也将荒凉的真相痛苦地归还给我们。
特邀点评:张光昕
诗人简介
杨根德,笔名蓝泥,山东人。曾有诗歌发表于各类纸媒,曾在一些诗歌大赛中获得奖次。
专家简介
张光昕,文学博士,青年批评家,现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新诗评论》(北京)编委,《飞地》丛刊(深圳)编辑,2014年与友人发起北京青年诗会,在汉语诗界推动“桥与门”、“成为同时代人”、“诗歌正义”、“荒芜之后的风景”等主题系列讨论。有学术专著《西北偏北之诗》、《昌耀论》(即出)、诗论集《刺青简史》、随笔集《补饮之书》(即出),担任“当代诗人研究集”分卷主编,与友人合编《在彼此身上创造悬崖——北京青年诗会诗选集》,另主编各类诗歌选本若干。
点 评 专 家
陈先发、陈卫、曹宇翔、程继龙、耿占春、冯雷、顾北、顾建平、谷禾、洪烛、霍俊明、贾鉴、简明、蒋浩、雷武铃、冷霜、李少君、李海鹏、李建春、李犁、李壮、刘向东、李云、梁晓明、卢辉、罗振亚、马知遥、莫真宝、任毅、荣光启、师力斌、树才、谭五昌、唐翰存、田原、唐诗、汪剑钊、王久辛、王家新、王士强、吴投文、西渡、向以鲜、杨碧薇、杨克、杨四平、杨庆祥、杨墅、余怒、叶舟、臧棣、张德明、张清华、张定浩、张光昕、茱萸、张伟栋、周伟驰、周瓒、朱必松等
栏目主持:王夫刚
相关文章:
- 上一篇:描写蝴蝶和蜜蜂的优美句子
- 下一篇:忘记了的唯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