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儒行的名言警句
时间:2022-05-01 06:52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汤老师聊作文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礼记儒行的名言警句
1. 《礼记·儒行篇》其中句子的意思
1鲁哀公问孔子说:“夫子的衣服,是儒服吗?”孔子回答说:“我年少时在鲁国居住,因此习惯穿这种‘逢掖’之衣,成年以后,曾经在我祖先的国家——宋国居住,按照传统,成年人要戴这种‘章甫’之冠,我听说‘君子学问广博、穿戴随俗’,我不知道什么是‘儒服’。”
2哀公说:“我冒昧地问一下儒者的行为规范?”孔子回答说:“如果仓促地加以概括,则无法全面描述,如果逐条讲述,则需要很长时间。”3哀公宴请孔子,孔子陪坐。
孔子说:“儒者确实有些珍馐美味等待他人来享用,但儒者有自己的原则:不通过日以继夜的学习和思考,就不敢回答他人的询问;没有做到忠诚和信实,就不会接受他人的举荐;没有努力践行过自己的原则,就不敢接受聘任。这就是儒者获取社会地位的原则。”
4“儒者衣冠适中,动作谨慎。推辞重大的利益,如同傲慢一样,仪态威严;推辞小利,则举止夸张,如同内心有愧。
招徕他很难,但让他离去很容易。他举止谦卑,不张扬自己的才能。
这就是儒者的容貌。”。
2. 《礼记·儒行篇》其中句子的意思
1
鲁哀公问孔子说:“夫子的衣服,是儒服吗?”
孔子回答说:“我年少时在鲁国居住,因此习惯穿这种‘逢掖’之衣,成年以后,曾经在我祖先的国家——宋国居住,按照传统,成年人要戴这种‘章甫’之冠,我听说‘君子学问广博、穿戴随俗’,我不知道什么是‘儒服’。”
2
哀公说:“我冒昧地问一下儒者的行为规范?”
孔子回答说:“如果仓促地加以概括,则无法全面描述,如果逐条讲述,则需要很长时间。”
3
哀公宴请孔子,孔子陪坐。孔子说:“儒者确实有些珍馐美味等待他人来享用,但儒者有自己的原则:不通过日以继夜的学习和思考,就不敢回答他人的询问;没有做到忠诚和信实,就不会接受他人的举荐;没有努力践行过自己的原则,就不敢接受聘任。这就是儒者获取社会地位的原则。”
4
“儒者衣冠适中,动作谨慎。推辞重大的利益,如同傲慢一样,仪态威严;推辞小利,则举止夸张,如同内心有愧。招徕他很难,但让他离去很容易。他举止谦卑,不张扬自己的才能。这就是儒者的容貌。”
3. 老师,请问 《礼记》名言有哪些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 《礼记》 择师不可不慎也。
《礼记》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君学 。 《礼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礼记》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礼记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礼记 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礼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礼记》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如果对你有用 请点好评 多谢。
4. 儒家思想的经典名言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孔子)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述而》(孔子)4.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下》5.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
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区分开来。
5. 600字《礼记.儒行》读后感怎么写
礼记》又称《小戴记》或《小戴礼记》,儒家经典之一。
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四十九篇。 又,《礼记》又称《礼经》,为儒家"五经"之一(诗经\尚书即书经\礼经\易经即周易\春秋).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
据传,《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
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
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成为士人必读之书。《礼记》由多人撰写,采自多种古籍遗说,内容极为庞杂,编排也较零乱,后人采用归类方法进行研究。
东汉郑玄将49篇分为通论、制度、祭祀、丧服、吉事等八类。近代梁启超则分为五类:一通论礼仪和学术,有《礼运》、《经解》、《乐记》、《学记》、《大学》、《中庸》、《儒行》、《坊记》、《表记》、《缁衣》等篇。
二解释《仪礼》17篇,有《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等篇。三记孔子言行或孔门弟子及时人杂事,有《孔子闲居》、《孔子燕居》、《檀弓》、《曾子问》等。
四记古代制度礼节,并加考辨,有《王制》、《曲礼》、《玉藻》、《明堂位》、《月令》、《礼器》、《郊特牲》、《祭统》、《祭法》、《大传》、《丧大记》、《丧服大记》、《奔丧》、《问丧》、《文王世子》、《内则》、《少仪》等篇。五为《曲礼》、《少仪》、《儒行》等篇的格言、名句。
梁氏的归类划分,对我们有一定参考价值。
6. 礼记大学中的经典名句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
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
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
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
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
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
30句历久弥新的儒家经典名句,写进作文里文采斐然
如何提高自己作文的“文采分”,一直是很多同学的烦恼。今天为大家精选了30句富于哲理且文质兼美的儒家经典名句,写进作文里文采斐然,哲思满满。
这些经典名句有的可作为标题,如“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功崇唯志,业广唯勤”可直接写作标题,格调满满。
有的可作为过渡句,如“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可作为理论论证与事实论证之间的过渡。
有的亦可作为分论点,进行对比论证,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等。
希望这些万能经典的国学金句,能给同学们的作文锦上添花。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向新,在于使人的道德达到完善的境界。
2.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
译文: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想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的道理。
3.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译文:所谓使意念真诚,是说不要欺骗自己。就像厌恶恶臭的气味,就像喜爱美色,这样才能使自己心满意足。所以君子哪怕在独处时也一定要谨慎。
4.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大学》
译文:如要修养好品德则先要端正心意:心中愤愤不平,则得不到端正;心中恐惧不安,则得不到端正;心里有偏好,则得不到端正;心里有忧患,则得不到端正。
5.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大学》
译文:品德高尚的君子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
6.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尚书》
译文:积德做好事,心地坦然,无忧无虑,会一天比一天顺心;弄虚作假干坏事,用尽心机,藏奸饰伪,处境只会越来越窘迫。
7.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
译文:不顾惜小节方面的修养,到头来会伤害大节,造成终生的遗憾。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8.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译文: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9.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尚书》
译文:未经考查没有根据的话不要听,没有征询过意见的谋略不采用。
10.功崇唯志,业广唯勤。——《尚书》
译文:想要取得伟大的功业就必须有远大的志向,想要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就必须要勤奋努力。
11.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ロ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礼记》
译文:君子的举止要不失体统,仪表要保持庄重,言语要谨慎。所以君子的外貌足以使人敬畏,仪表足以使人感到威严,言语足以使人信服。
12.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礼记》
译文:礼,不是随便取悦人,也不是空话连篇。礼,要做到行为不逾矩,不侵犯侮慢别人,不与人故作亲热。
1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译文:只有认识到了自己学问上的不足,才能自我反省;只有认识到了自己对某些知识困惑不解,才能自我勉励。
1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礼记》
译文:礼节讲究的是相互往来,你讲礼节但得不到对方的回应,这是对方的失礼;人家对你讲礼你却不还礼,这是你的失礼。人讲究礼节才能心安身安,不讲究礼节就会有危险,所以说,礼的学问是不能不学的。
15.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礼记》
译文:学习是无止境的,知识的积累是无止境的,要时刻注意谨言慎行,不能懈怠。
16.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庸》
译文:不愿意别人施加给自己的,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17.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文:爱好学习就接近智慧,努力行善就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8.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译文:任何事情有准备才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译文: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2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
译文:别人一遍能做到的,我做一百遍;别人十遍能做到的,我做一千遍也要做到。果真能这样做的话,即使是愚笨的人也一定会变得聪明,即使是柔弱的人也一定会变得坚强。
2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译文: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22.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译文: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2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译文: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那么他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如果他的行为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
2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译文: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像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像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2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文: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则与此相反。
2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译文: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让他的工具锋利。
2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译文: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28.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
译文:君子有九种事情需要考虑:看要考虑是否清楚,听要考虑是否明确,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恭敬,言语要考虑是否忠实,做事要考虑是否认真,疑惑要考虑是否求教,愤怒要考虑是否有后患,利益当前要考虑是否符合道义。
2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译文: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3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译文: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君子。
结语
以上30句经典名句,都是高考作文的高频金句,富于思辨色彩。
同学们可收藏积累,从经典中汲取历经千年的儒家智慧。
相关文章:
- 上一篇:感恩岁月唯美的句子
- 下一篇:生恩不如养恩大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