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上的优美句子赏析

时间:2022-05-01 19:00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中国毛体书法 | 评论: 次 | 点击:

课本上的优美句子赏析

1. 如何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

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指阅读中不仅能明白语句所表达的含义,而且能领略其精妙所在,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美感。这是阅渎过程中一种较高级的思维活动,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和体验,而且可以使其在更高的层次上理解和把握课文。因此,当同学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分析能力之后,应及 时锻炼自己的欣赏能力。

一、从体会语句的深刻含义入手欣赏 有的语句之所以让人感到精妙,是因为表达深刻、精辟,给人以启迪和警策。例如,《故乡》结尾处的“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话就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它告诉我们,希望的有无取决于是否实践,是否努力。光有希望,不去奋斗,希望必然落空;只要努力奋斗,敢于尝试,希望之路就会出现。它鼓励我们要为理想和未来去开拓,去实践。这样的句子总是常读常新,给人以无穷的启迪。 二、从分析语句的表现形式入手欣赏 许多句子之所以能令人耳目一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是因为它的表现形式不同凡响,或独特、或新颖、或巧妙,达到了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绝妙境界。还以《故乡》中结尾处的那段话为例,鲁迅先生没把深刻思想直接表达出来,而是把它蕴含在一个比喻里,这样就使深邃的哲理变得既含蓄而又通俗、形象,启迪人们深入思索。 三、从品味精当的遣词造句入手欣赏 许多句子过目难忘是与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当紧密相联的。精当包括生动、准确、严密等多层含义,优美、精辟的语句或是兼而有之,或是突出了某一方面,必有其独到之处。例如,《最后一次讲演》中的“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选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句子中的“一个”和“千百万个”就用得十分巧妙,通过数量上多和少的强烈对比,非常有力地表明了李公朴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人民群众将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决心和气概,同时也入木三分地揭示了敌人的愚蠢无能。 四、从揣摩语句的韵律节奏入手欣赏 语句的优美还常常表现在和谐的韵律和节奏上。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那组脍炙人口的赞颂志愿军战士的排比句就是如此:“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这组排比句每个分句的字数相同,都是14个字,第一、二、四句最后一个字押韵,读起来让人感到非常的和谐优美,有一种音乐的韵律回荡其中。这样就使作者对志愿军的赞美之情表达得更鲜明、更充沛、更热烈,从而也就更富于感染力。 〖练习题〗 一、下面的句子非常耐人寻味,谈谈你的理解 当初,白蛇娘娘压在塔底下,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现在却只有这老禅师独自静坐了,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论雷峰塔的倒掉》) 二、指出下列语句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1.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七根火柴》) 2.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白杨礼赞》) 三、找出下面句子中运用精当的词语,并作简单分析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孩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 2.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选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最后一次讲演》) 〖参考答案〗 一、雷峰塔倒了,被镇压在塔下的白蛇娘娘终于得到解放;法海躲在蟹壳里,再也出不来了。因为压迫残害人民的人,是终究逃脱不了历史惩罚的。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人民愿望的真实反映。 二、1.这段话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是成功地运用了对比和比喻,从而深刻地写出了卢进勇失去战友的无比悲痛和对烈士崇高精神的无限敬仰。2.特点是贴切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白杨的阳刚之气。 三、1.“欣欣然”、“朗润”、“涨”、“红”这几个词语把春天刚刚到来时自然界中山、水、太阳的变化和特点准确地写了出来。 2.“黑暗”与”光明”、“光明”与“末日”这两组反义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 优美的句子带赏析

1世上再也没有比时钟更加冷漠的东西了:在您出生的那一刻,在您尽情地摘取青春幻梦的花朵的时刻,它都是同样分秒不差地滴答着。

——高尔基《时钟》

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象征拟人等手法,写出了时钟的无情,提醒我们珍惜时间。

2人行秋色之中,脚下踩的,发上戴的,肩上似有意无意飘坠的,莫非明艳的金黄与黄金。

——余光中《左手的掌纹》

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叶比作黄金,生动形象。

3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赏析:这句话运用叠字,展现了文字的音韵美,表现了雪的冷艳与凄丽。

4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

——张抗抗《牡丹的拒绝》

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花比作羽毛,表现了牡丹卓越的风姿。

5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洗礼。

——张爱玲《秋雨》

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房屋比作老僧,写出了雨中房屋的淡定和冷清。

6时间好比一把锋利的小刀,如果用得不恰当,会在美丽的面孔上刻下深深的纹路,使旺盛的青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消磨掉.

——张爱玲《心愿》

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和象征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对时间的看法,时间是小刀,生命好不好要看自己把握得好不好。

7像一个巴掌,鲜红、鲜红;像一把扇子,平平展展;像一朵盛开的鲜花,永不凋谢!

——《秋叶》

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秋叶的颜色形状和姿态,表现了秋叶和秋色的美好。

8几个小伙伴,借着月光画竹影,你一笔,我一画,参参差差,明明暗暗,竟然有几分中国画的意味。

——丰子恺《竹影》

赏析:寥寥数笔,写出了几个小伙伴作画的情景,幽默风趣,用笔简练而独到,充满了丰子恺作品独特的魅力。

9丽日当空,群山绵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条流动的江河。

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朵比作江河,语言精致优美,富有感染力,言语间充满了对桐花的喜爱,让读者也仿佛一起看到了这漫山遍野的桐花开放的胜景。

10他悲戚地举目遥望苍天,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静的湖面上。

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手法写星星非常传神,把繁星比作百合,突出它的干净纯洁,把夜空比作湖面,写出它的平静美好。然而这样的美景下,我却要死去了,反衬出我的懊悔。

11这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在寂寞的冬天里,老槐树就是一首歌。

赏析:该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停在树枝上的小鸟比作树叶,将鸟鸣比作音符,将老槐树比作一首歌,生动形象的表现出冬天老槐树的热闹、充满生机的景象。

3. 芦苇荡这篇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赏析

“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环境描写。突出天气的闷热,为下文写鬼子洗澡,老头子报仇做铺垫。

环境描写富有诗情画意,充满水乡的气息,雅致隽永。

①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③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④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⑤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⑥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⑦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⑧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作用;这篇小说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都很有特色。人物形象鲜明,很有点传奇色彩,如文章开头部分先写环境的险恶,再写老头子的业绩,文章结尾部分先把老头子的决心写成难以置信的“大话”,再写他出奇制胜的英雄行为。倔强的个性,奇崛的情节,富有传奇的情趣。

4. 优美的句子和赏析

其实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一天一天地转动过去。秒针、分针、时针,拖着虚影转动成无数密密麻麻的日子,最终汇聚成时间的长河,变成我们所生活的庞大的时代。 而我,和我们,都是其中,最最渺小微茫的一个部分。

赏析:我们不能永葆青春,但是我们最起码在有的时候要珍惜。我们都是历史长河中的最微小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并不需要因此而有什么卑微的想法,我们要认清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在大的方面认清自己可以为人类,为祖国办点什么事情,小的方面自己可以看到自己的一生都干了些什么值得回忆,值得纪念,值得流传的事情,这样我们才不会生的无所谓,死的也毫无价值

5. 优美句子及赏析

优美句子赏析 例句1:“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蒙眬欲睡似的。”

赏析:一个动词“吻”字,写出了海浪亲昵温柔的情态。 例句2:“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

赏析:“疯狂”、“汹涌”、“吞没”这些充满力度的词语,描绘出了大海勇猛无畏的性格。 例句3:“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

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 赏析3:以“海”、“墙”作比喻,写出了森林的浩瀚和坚不可摧。

透过字表,我们能够领会到作者对森林的喜爱与赞赏之情。 例句4:“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上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它又不辞辛苦地从远处茂密树林里捎来种子,让雨水把它们唤醒。

坡上青翠的小苗讨得阳光喜欢了,阳光便慷慨地抚爱它们。” 赏析4:本句用拟人手法,赋予风、雨水、小苗、阳光以人的灵性,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获取原来如此的诗意,与峡谷的凄清冷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例句5:“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赏析:作者捕捉到大海清波微漾的特征,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多个比喻来描摹海潮的几种情态。

用“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来比喻海浪声的轻柔;用“情人的蜜语”来比喻海浪声的甜美;用“落花飘零在水上”来比喻海浪声渐闻渐远,直至杳然无声的情态。这种多角度的设喻,将落潮时大海的轻柔、静谧刻画得细致入微,使人如临其境。

6. 优美句子赏析

初中古诗名句赏析集 七年级上册1、《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哪一天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深夜秉烛长谈,诉说我在巴山这天晚上看雨时想念你的心情。

以未来的乐反衬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增添重聚时的乐,虚实相生,情景相融,余味无穷。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只要四海之内有你的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仍像是近邻。勉励友人,勇敢地踏上征途,表现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

一洗以往送别诗的酸楚情调,豁达乐观,意境开阔。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船侧畔有干帆竞发,病树前头有万木逢春。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表达了作者以达观的态度来面对世变,劝诫友人不必为自己的境遇而忧伤,表现了诗人振作的精神。

蕴含了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的客观规律。引用典故,描写了阔别归来人事全非,表现了诗人无限怅惘的心情。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突发奇想,将明月拟人化,借月传情。

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诗人想到:我还是把自己的一片愁心托付给这皎洁生辉的明月,让它随风飘到远在夜郎以西的友人身边去吧!寄托诗人思念友人的殷殷深情。5、《登飞来峰》:“不畏浮云望眼,只身在最高层。”

蕴含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6、《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的雄姿,引发诗人登临高峰的愿望,他要临绝顶,将天下群山尽快收入眼底。泰山的隽秀磅礴之气与诗人凌云壮志之豪情自然地溶为一体,情景交融,浑然天成。

表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运用拟人写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7、《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互文) 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进行虚写,将眼前海上的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

表达了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七年级下册8、《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

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9、《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在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蕴含哲理。

“生”说明旧事物中已孕育了新的生命,景中出理。“入”,是说新春提前闯入旧的一年,景中出情,思乡而不低沉。

10、《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后两句运用对比表现对早春的喜爱。11、《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以“黑云”比喻敌军来势汹汹,“甲光”与“黑云”相对色彩鲜明中显示了守城将士雄姿英发。引用典故表达了将士誓死报国的决心。

12、《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只有18个字却接连出现了九个名词,九种景物,体现了“断肠人”对于这些景物的独特感受,用笔简略,意象鲜明。

直抒胸臆,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13、《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互文见义,以乐景写哀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触景生情,感时伤世,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1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两句诗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春花喻冬雪,想象丰富奇特,从塞北的严酷环境,竟然想到春天的梨花,气氛热烈,色彩奇丽。

八年级1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这三句诗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其中的“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安如山”等词,声音洪亮,节奏铿锵,境界开阔,恰当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

表达了诗人推已及人的博大胸怀和希望天下寒士都能安居乐业的美好理想。16、《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暗含着克服重重困难最后终于实现理想愿望的深刻哲理。

17、《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深刻展示了戍边战士的内心世界。

一杯浊酒,怎能排遣这离家万里的乡愁呢?但不能因为思乡忘了为国分忧。又引用典故写出了边防将士以国事为重,勇敢保卫边疆的高度责任感。

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宋朝“安内虚外”忍辱求和政策的不满,以及功业未就、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18、《浣溪沙》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

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19、《观。

一篇高水平赏析毛主席书作文章:梅香墨韵走毫端

一篇高水平赏析毛主席书作文章:梅香墨韵走毫端

毛泽东《咏梅》词墨迹赏析

李树庭

一篇高水平赏析毛主席书作文章:梅香墨韵走毫端

毛主席自作词《卜算子.咏梅》

(小算子.味梅》一词,是毛泽东同志创作的一首意境清远,词意畅达,色彩柔和的佳作,至今读来,仍有暗香扑鼻,疏影横斜之感。1962年底,毛泽东以尺幅白宣7页,行草竖书21行,手书了这首词。其手迹奔放畅豁,婉转明丽,线条优美,浓淡相宜,结构严谨,张弛有致,前后一脉,首尾呼应,充分展示了毛泽东书法六十年代的典型风格,把作者在词中表达的对梅花的深情咏叹与通过书法线条显现的作者情怀有机地联系起来,珠联璧合,天衣无缝,使读者在揣度其词作意蕴的同时,也不能不品味其书作的神韵。

一篇高水平赏析毛主席书作文章:梅香墨韵走毫端

附陆游词手迹(一)

一篇高水平赏析毛主席书作文章:梅香墨韵走毫端

附陆游词手迹(二)

一篇高水平赏析毛主席书作文章:梅香墨韵走毫端

附陆游词手迹(三)

一篇高水平赏析毛主席书作文章:梅香墨韵走毫端

附陆游词手迹(四)

在毛泽东手书《咏梅》35年及毛泽东诞辰104周年之际,笔者试从以下4个方面对此墨迹作一赏析, 供国内外毛泽东书法艺术爱好者参考并就教于书法同道。

一篇高水平赏析毛主席书作文章:梅香墨韵走毫端

一篇高水平赏析毛主席书作文章:梅香墨韵走毫端

一篇高水平赏析毛主席书作文章:梅香墨韵走毫端

一篇高水平赏析毛主席书作文章:梅香墨韵走毫端

一篇高水平赏析毛主席书作文章:梅香墨韵走毫端

一篇高水平赏析毛主席书作文章:梅香墨韵走毫端

一篇高水平赏析毛主席书作文章:梅香墨韵走毫端

一篇高水平赏析毛主席书作文章:梅香墨韵走毫端

一篇高水平赏析毛主席书作文章:梅香墨韵走毫端

首先,在结字特色上,行草相间,以草为主。毛泽东作草书,始自五十年代前期,臻于六十年代中期;初而行草,继而大草,颇得张旭、怀素、黄山谷、董其昌等历代名家之神韵。《咏梅》墨迹(连同小注)共121字(不计标点,其中附陆游词手迹55字),严格按照草书规范结字的有72字,其余为行书。其中“意”、“用”、“归”、“飞”、“有”、“到”、“独自怜”、“作”、“群”、“故”、“尘”诸字,更是运笔娴熟,神采飞扬,作者通过书体结字,把对梅花的咏赞挥洒得淋漓酣畅,梅花不畏霜欺雪压的品格经过作者毫端的流泻跃然纸上。

其次,在线条特点 上.刚柔相间,以柔为主。毛泽东同志作书,十分注意通过书法线条,表情达意寄寓情怀。刚烈、雄劲的内容,须用粗犷、雄奇的线条;优雅、柔美的内容,当用纤细柔媚的线条。《咏梅》一词从吟咏的主体看是梅花;从遣词造句看,充满春意与活力;从作者创作的心境看,从容不迫,应对裕如。因此,在书写时,就完全没有必要雷电奔空、巨石裂岸。

一篇高水平赏析毛主席书作文章:梅香墨韵走毫端

墨迹中“风雨”、“飞雪”、“已是”3行,悠然怡然,不缓不疾,安详委婉,纤柔回荡,这既是书作者艺术功力的造化,又是书作者艺术匠心的写照。

一篇高水平赏析毛主席书作文章:梅香墨韵走毫端

再看手书附词中“独自”、“更着”、“碾作”、“只有”4行在柔和和安恬中显现几分刚劲、雄奇,书作者对陆游的同情,对南宋统治者的鞭鞑之意,从墨迹的线条中则隐约可辨。这同样是书作者功力与匠心的反映。

第三,在章法特点上,疏密相间,以疏为主。这幅墨迹,章法大致是纵有列,但又独有布局;整幅结构严谨而又有所突破,疏密得宜,盈虚统视;起伏相承;联属相应。

一篇高水平赏析毛主席书作文章:梅香墨韵走毫端

纵观全幅,纵有行列,但“笑”字后的时间小注则偏右,且字形甚小。此注虽不入通幅之列,是书作者一种独特的布局形式,但欣赏者却无法否认整幅墨迹的美。

一篇高水平赏析毛主席书作文章:梅香墨韵走毫端

一篇高水平赏析毛主席书作文章:梅香墨韵走毫端

词牌“卜算子”后的2行,“已是”至“俏也”2 行,以及从“更着风和雨”至“零落成泥”,不可谓不密,但绝无枪戟对垒,剑拔弩张之势。相反,倒使人有月荡星坠,清风入怀的意态。

一篇高水平赏析毛主席书作文章:梅香墨韵走毫端

一篇高水平赏析毛主席书作文章:梅香墨韵走毫端

“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等句,不可谓不疏,尤其“碾作”二字,笔酣墨饱,大开大合,但欣赏者并没有意断神移的感觉,却有一种云烟飞动,撼人心魄的快感。书法创作中的章法布阵是十分讲究的,毛泽东则是掌握了个中道理的巨匠。

第四,在用墨特点上,润燥相间,以润为主。书法用墨,极为讲究。浓淡润燥,一定要根据书作的内容着意安排,绝不可任意为之。墨太浓则板滞,墨太淡则无神;墨太润则无势,墨太燥则无气。润燥相杂,妍险兼得;润燥互应、方得虚实神雅。毛泽东此一墨迹,润燥把握极为得体,线条细处多润,线条粗处多燥;情感细腻处多用润笔,情感浓烈处多用燥笔,且有飞白出现,整幅墨迹以润墨开篇,以燥墨收篇,衔接映衬,浑然适度,飘逸洒脱,变化得当。梅香幽远,墨韵绵长。在毛泽东的众多诗词中,单独咏梅的仅此一首,而在毛泽东浩繁的墨迹中,此幅咏梅手迹则独有风采,不知每一个观览过这幅墨迹的读者是否都有这种感受?(作者写于1997年11月20日,曾发表于1997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