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强字唯美句子
时间:2022-05-02 06:46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澎湃新闻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带强字唯美句子
1. 关于强字的句子
关于强字的句子:
1. 强栽松竹养烟光,官舍公余喜晚凉。
2. 强壮登黄阁,斑衣衮绣成。
3. 强寝夜何永,通宵梦不成。
4. 强敌骄兮晋多垒,忽登山兮望廷尉。
5. 强健宦途何足谓,入微章句更难论。
6. 强插黄花三两枝,还图一醉浸愁眉。
7. 强兵四合国将危,赖有谋臣为发挥。
8. 强哀强惨亦从伊,归到私庭喜可知。
9. 强开尊酒向陵看,忆得君王旧日欢。
10. 强寻残梦苦难成,推枕搘藤绕舍行。
11. 强健如翁举世稀,夜深容我叩门扉。
12. 强饭年来幸未衰,睡魔百万要支持。
13. 强戴罗旛怯岁增,光阴堪叹捷飞腾。
14. 强行南仕莫辞勤,闻说田园已旷耘。
15. 强扶衰病衰淮舸,尚怯春风泝午潮。
16. 强仕赋归去,频年亦漫行。
17. 强记师承道古先,无穷新意出陈编。
18. 强寻春物散无聊,直使楼高恨未消。
19. 强读诗书叹白头,一官飘泊寄东周。
20. 强颜从宦益堪悲,此日逢君异昔时。
宽缓阔达:追念易学家杨效雷先生
霍宏伟(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
2022年1月17日凌晨,一轮明月低垂于京城寒冷冬夜的树梢之上。当我坐在车里、行进在空荡荡的街道上、读着一篇篇发自肺腑纪念效雷文章的时候,禁不住再一次潸然泪下。
1月15日傍晚,效雷的突然离世,令人震惊,让我想起多年前一部电影的名字《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效雷的这一次远行,却是今生难以重逢的诀别之行。几天来,脑海中时常浮现出他的形象,还有曾经一起走过的日子。回顾着他在洛阳、长春、天津三座城市的生命历程,回味着效雷55年的“人生三段论”。
杨效雷先生(1967-2022)
学术传承
效雷的学术传承,最早得益于其父杨荣垓先生与母亲叶桂馨女士的启蒙。高等教育阶段,洛阳大学文物考古专业老师们的室内授课与户外田野考古发掘指导,让效雷在文物考古方面获益良多。1989年赴长春吉林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1999年考入南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这些都是他后来成就斐然的重要学术支撑。
效雷所在的洛阳大学文史系1985级文物考古专业班,有25名同学,按照学生家庭背景的不同,大致可划分为知识分子、干部、工人、农民四类。效雷家庭属于第一类,堪称“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杨荣垓先生是洛阳大学文史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出版有《〈新仪象法要〉研究》一书,曾经给我们班开设《天文考古》《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课程,让我受益终生。效雷母亲叶桂馨老师就职于洛阳大学图书馆。善良正直,勤勉好学,宽宏大量,乐于助人,是效雷父母的优良品质,而这些优秀基因遗传给了他,此即以后效雷登上大学讲坛、被众多学生誉为一代贤师的本质所在。
大学学习期间,以洛阳文博考古界为主的专家们纷至沓来,传经送宝,亲自授课,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大饱耳福。这些课程涵盖面较广,例如国家文物局杨林先生讲授《旧石器时代考古》,叶万松先生《新石器时代考古》,张剑先生《商周考古》,蒋若是先生《秦汉考古》《博物馆学概论》,陈久恒先生《隋唐考古》,李德芳先生《田野考古》,蔡运章先生《中国古钱币学》,黄明兰与徐金星先生《洛阳文物志》,宫大中先生《古代艺术史》等课程。
与文物考古室内课程并行的还有户外实践课,包括多次全班出动的田野考古调查,我们曾经在老师的带领下或是同学自己行动起来,北上邙山考察历代陵墓土冢,南下龙门观摩石窟造像,在洛阳涧西、西工等地进行田野发掘实习。古都洛阳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现场考察,课堂教学与田野实践紧密结合,让我们迅速、快捷地进入文物考古之门,学到了真正实用的文博考古知识、田野调查与发掘技术。在此过程中,效雷也和同学们一样,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为他以后从事易学考古研究、讲授考古学相关课程奠定了良好基础,洛阳也成为天津师范大学重要的田野考古发掘实习基地。
大学阶段的效雷,在爱好、专长方面不是我们考古班最突出的一位。在我们同学中,有的文笔优美,有的书法功底强,还有的擅长下围棋、弹吉他、打排球,各有所长。良好的学习氛围,同学们相互切磋,相互影响,大家得到共同成长。但在学习方面,效雷的热爱与执著无人能比,他性格内敛,喜欢安静,饱读诗书成为他的专长。同学相聚时,他大多情况下是默默无闻地做一名忠实听众,但偶尔说个冷笑话,却是最高境界。他讲笑话从来不笑场,讲完之后,他自己面无表情,听者哄堂大笑,少有的表现却给同学留下极深印象。
1988年,效雷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洛阳市历史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1989年,他顺利考上吉林大学,师从管成学先生,攻读历史文献学硕士研究生。1992年毕业,就职于天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并入天津师范大学)。1999年,他在职攻读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成为白新良教授招收的第一位博士生。从洛大到吉大再到南开,效雷顺利完成了他学业深造的“三级跳”,为他今后的学术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
洛阳大学1985级文物考古专业同学毕业师生合影(二排右起第一为杨效雷,第二为其父杨荣垓教授)
易学成就
作为中国古代经典文献,《周易》堪称“群经之首”,研究难度较大。虽然关于易学的论著数量众多,但是效雷知难而上,依然坚定地选择了易学这一学术专题进行研究。20多年来,效雷发表有关易学方面的论文20余篇,出版易学著作三部。他的基本研究方法就是实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在全面收集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效雷对清代易学史料做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与深入剖析,于2003年完成了他的博士学位论文《清代易学研究》,后来出版了《清儒易学举隅》一书,受到学术界的好评。
2017年,经过十多年的史料积累与不断探索,效雷完成了两部易学著作,即《诠释学视野下的易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周易〉诠释史纲要》(中州古籍出版社)。他尤其看重后者,字数长达35万字。正如效雷在该书后记中所说:“以一部书稿纵论历代《易》学,挂一漏万是难免的。……前贤时彦关于《易》学史的研究成果十分丰硕,本书在尽可能充分吸收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补苴罅漏,阐幽发微,力争做到突出重点。……如与前人已有成果相互参看,自可见本书拾遗补缺,发人所未发的筚路蓝缕之功,以及有异于前人的千虑之得。”
《中国古代〈周易〉诠释史纲要》书影
此书出版之后,得到了易学界学者的及时关注。洛阳易经学会会长蔡运章先生对该书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部有着较高水平的《易》学经典名著导读“纲要”性力作,具有四大学术特征:一是精准把握,遴选得当;二是钩沉索隐,勇于探索;三是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四是潜心《易》史,矢志不移。(蔡运章:《易学名著导读的“纲要”性力作——读〈中国古代周易诠释史纲要〉》,《藏书报》2018年2月5日)
对于效雷的这部易学著作,孙航先生指出:它“无疑是对汤先生建构中国经典诠释学志愿的回应”,其研究有四个特点足以称道:其一,提纲挈领,重点突出;其二,具体深入,后出转精;其三,立足前沿,广征博引;其四,逻辑清晰,科学规范。就现代易学体系的构建而言,杨著的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孙航:《提纲挈领,后出转精——评〈中国古代周易诠释史纲要〉》,《周易文化研究》第九辑,2017年)
由于效雷的辛勤耕耘,在易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得到了易学界的充分肯定,先后当选为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周易学会常务理事。在他逝世的第二天,国际易学联合会发来唁函:杨效雷教授“在易学、考古学等方面造诣颇深,为国际易学联合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杨效雷教授长期致力于易学、考古学人才的培养,出版多部易学专著,在他的带领下,天津师范大学易学史研究成绩斐然,为易学界所瞩目。杨效雷教授治学严谨,求真好学,淡泊名利,品德高尚,他的逝世是我国易学界的重大损失。”
中国周易学会也对他给予高度评价:“杨效雷教授是我国知名的历史学、考古学、易学专家。他一生耕耘在史学、考古、易学等众多研究领域,为中国考古学和易学的发展,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一生严于律己,真诚无私地提携后辈,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
南开大学哲学院唁函云:“杨效雷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易学史专家,在考古学、易学哲学等方面造诣颇深,长期致力于考古学、易学史、易学哲学人才的培养,在他的带领下,天津师范大学考古文博专业、易学史研究等多有突破,为学界所瞩目,他的逝世是我国史学界、哲学界的重大损失。杨效雷教授带领的天津师范大学易学研究团队与南开大学哲学院始终保持密切联系,在课题协作、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有经常性合作。”
激励前行
效雷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仅专注于自己的学业深造、学术研究,并取得较大成就,更为重要的是,他还会毫无保留地向别人传授成功之道,激励和鼓舞他人不断进取,追求成功,其对我影响至深,并改变了我后半生的学术发展轨迹。
2000年7月16日,效雷放暑假从天津回到洛阳探亲,顺便到寒舍一坐。不经意之间,他提到自己于1999年开始在职攻读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效雷的一番话,打破了我小富即安的平静生活,重新点燃起我心中的理想之灯,考研读书的执念再次被他激活,并当面向效雷表达了我的这一大胆想法。
第二天,效雷不请自来,乐呵呵地拿出一本大学英语词汇书,扉页上赫然写着:“祝老霍马到成功。”原来,前一天他离开我家之后,直奔洛阳市新华书店,精挑细选,买了这本英语词汇书,特地再次到家中赠送给我。因为他很清楚,英语底子薄是我考研的致命弱点。从此,在效雷的激励和引导下,我又一次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考研之路,终于在2004年考取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硕士研究生,2006年提前攻博,2009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
在我毕业找工作之时,于北京投了50多份纸质或电子版求职简历,基本上石沉大海,没有结果,对我的自信心打击很大,当时处境艰难。效雷得知此事后,再一次伸出援助之手,建议我扩大求职范围,在天津地区投简历,甚至还积极帮助我联系天津师范大学,争取到一个参加该校面试试讲的宝贵机会。后来,由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同意接收我入职,我在第一时间告诉效雷,以避免浪费天津师大的试讲名额。虽然我赴津工作的想法未能成行,但对于效雷雪里送炭的善举,仍是心存一片感激。
在我就职国博工作岗位之后,效雷有时进京开会或者办事,只要有空,他就找机会与我联系,见面聊聊天,我会倾诉一下在北京工作、生活及研究等方面的压力与困惑。因为我是个急脾气,容易暴躁,做事风风火火,不免毛糙。效雷赠送我四个字:“宽缓阔达”,并说源于《史记·货殖列传》。后来,我查了《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原文,确有此句:“临菑亦海岱之间一都会也。其俗宽缓阔达,而足智,好议论,地重,难动摇。”
效雷所赠“宽缓阔达”四字,成为我的人生座右铭,并赋予其新的含义:“宽以待人,徐缓做事,开阔胸襟,通达古今。”概括起来,这就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对照效雷所做的一切,他完全做到了这四个字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在我的心目中,效雷不仅仅是一个谦谦君子,更是一位接近圣哲的贤士。
效雷品格如玉,好似上乘羊脂,温润,内敛,深沉,大气,低调而高贵。他的最大优点就是认真、至诚。写一流书,做一等人,“止于至善”。效雷之所以能成为一代贤士,与他父母的教育密不可分。“遵循王杰道路,效仿雷锋精神”,这就是其父母对一双儿女的殷切期望。他的姐姐名字叫“循杰”,是父母希望她要向英雄王杰学习。对于效雷,杨、叶两位老师则是要让儿子仿效雷锋,成为一个具有雷锋精神的人。回顾效雷半个多世纪的生命历程,他真正实现了父母寄托在自己身上的人生理想与生命价值。
人生,就是一段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生命旅程。或长或短,或宽或窄,或高或低,或深或浅,或顺或逆,或喜或悲。百样形态,无一雷同。1998年12月12日上午,当我和叶老师、循杰姐、效雷等亲朋好友将杨荣垓先生骨灰安放入土、进行祭奠之时,伴随着烧纸缓缓升起的烟雾,我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悲痛之情,吟诵起三国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曾几何时,当我再次吟诵着这首《短歌行》时,却是为了与大学同窗效雷的离别隔空送行。
斯人已逝,来者可念;宽缓阔达,道法自然。
责任编辑:钟源
校对:丁晓
相关文章:
- 上一篇:形容梦境的唯美句子
- 下一篇:描述二次元的唯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