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名言
时间:2022-05-03 11:22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海南省信访局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新疆的名言
1. 有没有什么关于新疆的名言谚语俗语歇后语什么的
早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
回汉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十个回回九姓马,一个不姓纳就姓哈。
干恶人人皆知,行善不必张扬。
—天不抓三遍水,不能算是好回回。
不论穷,不论富,都是三丈六尺布。
山羊头上的肉——没多少。
拿了寺上一粒米、祖祖辈辈还不起。
锅下无火水永凉,人无精神死人相
满瓶子稳稳当当,半瓶子晃里晃荡
野草不种年年有,叵烦无根日日生
娃娃是绊大的,葫芦是吊大的
楼兰美女,高昌城,喀什的“麻扎”飘香风;
惠远的城楼,苏公塔,雅丹鬼城独一家;
阿图什的石榴,伽师的瓜,英吉沙的小刀人人夸;
准噶尔的野马,阿尔金的驴,罗布泊的野驼最珍奇;(阿尔金山的野驴也属珍奇物种);
和田美玉,伊犁羊,维吾尔的“朵帕”最漂亮;(维族称小花帽为“朵帕”)
戈壁红柳,钻天杨,塔里木的胡桐千年长;
吐鲁番的葡萄,善鄯的瓜,库尔勒的香梨没有渣;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车的“羊冈子”一朵花;(维语 “羊冈子”即妇女的意思);
库尔勒的香梨,焉耆的马,阿克苏的苹果顶呱呱;
天山的雪莲,博斯腾的鱼,精河的“塔吾孜,亚克西”!(维语称西瓜为“塔吾孜”,“亚克西”,维语“好”的意思);
哈萨克的纳仁,维吾尔的馕,库车的“卡瓦甫”半米长;(纳仁,是在肉汤内煮薄面片,哈、蒙族特吃;“卡瓦甫”,维语“烤羊肉串”);
2. 有没有什么关于新疆的名言谚语俗语歇后语什么的
早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 回汉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十个回回九姓马,一个不姓纳就姓哈。 干恶人人皆知,行善不必张扬。
—天不抓三遍水,不能算是好回回。 不论穷,不论富,都是三丈六尺布。
山羊头上的肉——没多少。 拿了寺上一粒米、祖祖辈辈还不起。
锅下无火水永凉,人无精神死人相 满瓶子稳稳当当,半瓶子晃里晃荡 野草不种年年有,叵烦无根日日生 娃娃是绊大的,葫芦是吊大的 楼兰美女,高昌城,喀什的“麻扎”飘香风; 惠远的城楼,苏公塔,雅丹鬼城独一家; 阿图什的石榴,伽师的瓜,英吉沙的小刀人人夸; 准噶尔的野马,阿尔金的驴,罗布泊的野驼最珍奇;(阿尔金山的野驴也属珍奇物种); 和田美玉,伊犁羊,维吾尔的“朵帕”最漂亮;(维族称小花帽为“朵帕”) 戈壁红柳,钻天杨,塔里木的胡桐千年长; 吐鲁番的葡萄,善鄯的瓜,库尔勒的香梨没有渣;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车的“羊冈子”一朵花;(维语 “羊冈子”即妇女的意思); 库尔勒的香梨,焉耆的马,阿克苏的苹果顶呱呱; 天山的雪莲,博斯腾的鱼,精河的“塔吾孜,亚克西”!(维语称西瓜为“塔吾孜”,“亚克西”,维语“好”的意思); 哈萨克的纳仁,维吾尔的馕,库车的“卡瓦甫”半米长;(纳仁,是在肉汤内煮薄面片,哈、蒙族特吃;“卡瓦甫”,维语“烤羊肉串”);。
3. 形容新疆的诗句
1、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唐代:岑参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译文
天山上的云雪终年不开,巍巍千山万岭白雪皑皑。
夜来北风卷过赤亭路口,天山一夜之间大雪更厚。
雪光和着月光照映银山,雪花追着北风飞过铁关。
交河城边飞鸟早已断绝,轮台路上战马难以走过。
寒云昏暗凝结万里天空,山崖陡峭悬挂千丈坚冰。
将军皮袍久卧不觉温暖,都护宝刀冻得像要折断。
天山正是大雪纷飞之时,送别为友走马归还京师。
冰雪之中怎将心意表示,只有赠您青青松柏树枝!
2、从军北征
唐代: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译文
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行路难》。
听到这悲伤的别离曲,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都抬起头来望着东升的月亮。
3、独不见
唐代:李白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春蕙忽秋草,莎鸡鸣西池。
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译文
骑在白马上翩翩而驰的,那是谁家的少年,是在龙城边塞戍城立功的征戍之人。天山如今天寒地冻,积雪厚有三丈,这个时候怎么适合远行呢?春日的蕙兰忽而变得枯萎,变成了秋草,闺中的美人也已经到迟暮之年了。在这凄清落寞的深秋,曲池边传来阵阵吱吱呀呀梭子的声响。那是风吹动寒梭发出的声响,月亮伴着清霜,更显出秋天深居闺中的女子的无限伤悲。还记得与丈夫离别的那年,门前种的桃树与她齐眉。如今桃树已经高百余尺了,花开花落几十年过去,很多枝条已经枯萎了。始终不见丈夫归来,只有凄伤的眼泪独自空流。
4、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代: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译文
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看不见花草。
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象到春光,而现实中从来就没有见过春天。
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
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5、碛中作
唐代: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译文
骑马向西走几乎来到天边,离家以后已见到两次月圆。
今夜不知道到哪里去投宿,在这沙漠中万里不见人烟。
4. 关于新疆 句子
我们新疆好地方啊
天山南北好牧场
戈壁沙滩变良田
积雪溶化灌农庄
来来来。
我们美丽的田园
我们可爱的家乡
我们美丽的田园
我们可爱的家乡
麦穗金黄稻花香啊
风吹草低见牛羊
葡萄瓜果甜又甜
煤铁金银遍地藏
来来来。
各族人民大团结
歌颂领袖毛泽东
各族人民大团结
歌颂领袖毛泽东
弹起你的东不拉呀
跳起舞来唱起歌
各族人民大团结
歌颂领袖毛泽东
各族人民大团结
歌颂领袖毛泽东
来来来。
各族人民大团结
歌颂领袖毛泽东
各族人民大团结
歌颂领袖毛泽东
5. 描写新疆的诗句诗词
描写
新疆的
诗句诗词
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横吹曲辞·雨雪曲
李端
天山一丈雪,杂雨夜霏霏。
湿马胡歌乱,经烽汉火微。
丁零苏武别,疏勒范羌归。
若看关头下,长榆叶定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出嘉峪关感赋 林则徐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
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向月明看
横吹曲辞·梅花落 卢照邻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
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6. 新疆的俗语
静夜思新疆版
床头上哈妈四都似月酿光,卧怀疑类些一满都四地上霜;卧一抬头,一哈子看见天上地月酿,儿子娃娃卧就开死想我老家的爹和娘了!
新疆话四级考试
1.“匕石”是:(10分)
A.一种石头 B.一种刀具 C.动物的骨骼制成的儿童玩具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氓到”是:(10分)
A.形容外地人 B.形容流氓 C.形容猥琐 D.以上答案都不对
3.“皮牙子”是:(10分)
A.皮制品 B.和牙齿有关 C.一种食物 D.以上答案都不对
4.“二球”是:(10分)
A.二楞子 B.球类玩具 C.游戏名称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日能”是:(10分)
A.能人、厉害的人 B.白天做什么都行的人 C.骂人脏话 D.以上答案都不对
6.“逼蹭”(bi 一声ceng 一声)是:(10分)
A.一种民间运动 B.爱显示,显摆,强出头 C.逼迫,强迫 D.以上答案都不对
7.“搔青”是:(10分)
A.形容风骚,爱出风头 B.形容女人风情万种 C.跳蚤的另个名称 D.以上答案都不对
8.“猴筋”是:(10分)
A.聪明,有鬼点子 B.一种女生用来束头发的 C.形容小孩太闹 D.以上答案都不对
9.“唧熘”(ji一声 liu二声)是:(10分)
A.很聪明 B.运动 C.吃的东西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0.“儿子娃娃”是:(10分)
A.爸爸给别人介绍自己的儿子 B.好汉,男人 C.形容小孩可爱 D.以上答案都不对
7. 赞美新疆的诗句
1、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出自唐代: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白话文释义: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看不见花草。
2、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出自唐代:陈羽《从军行》
白话文释义:远远听到横笛声却看不到人,把红旗一直插上天山头顶雪。
3、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出自唐代:李益《从军北征》
白话文释义: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
4、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出自唐代: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白话文释义:天山上的云雪终年不开,巍巍千山万岭白雪皑皑。
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出自唐代:李白《关山月》
白话文释义: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6、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出自唐代:卢照邻《梅花落》
白话文释义:下雪的地方看上去疑是开满了白白的梅花,而梅花的边缘处又像是落了一层积雪。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话文释义: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8. 赞美新疆的句子
【第1句】走进新疆,喜欢的是这广袤的土地上博大的胸襟,他能包纳很多。它没有西南的崎岖。没有北方的粗犷,更没有江南温柔乡里的飘渺柔情。但它却容纳了一切,改革开放后,因为西部开发,因为兵团支援来自各方的人流都涌进这片神秘而又传奇的土地!
【第2句】新疆,那么熟悉的名字,我当然没去过,那里充满神秘,充满诱惑,做梦也想去看看,去体验那里的风土人情,去领略那里的自然风光,亲口尝一尝当地的羊肉串,吃一吃新疆的哈密瓜。新疆的省会是乌鲁木齐,也是我们开会的地点。乌鲁木齐在维吾尔语言里意思是“优美的牧场”,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乌鲁木齐大多数是汉族,维吾尔族,回族,蒙族,哈萨克族等四十七个民族居住。
【第3句】当然说到瓜果,不能不说说新疆的秋天了。新疆的秋天是金色的,是收获的,是到处充溢着瓜果甜香味的季节。最著名的要算是吐鲁番的葡萄节了,从八月一直可以延续到十月,欢庆的日子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南来北往的游客将这里充塞的热闹非凡。
9. 有关赞美新疆的诗句有哪些
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诗云:阴山苦雾埋高垒,交河孤月照连营。阵云朝结晦天山,寒沙夕涨迷疏勒。李元纮《相思怨》诗曰:交河一万里,仍隔数重云。杜甫《高都护骢马行》写道: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几蹴曾冰裂。
岑参《寄韩樽》)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地出北庭尽,城临西海寒。《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就有“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高适《东平留赠狄司马(曾与田安西充判官)》)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
王昌龄的《从军行》中写到了楼兰: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岑参的《题铁门关楼》里写道: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关门一小吏,终日对石壁。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
10. 描写新疆的古诗句和成语
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使至塞上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塞下曲 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①.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②,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⑧.渔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夜游宫·记梦 寄师伯浑陆 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从军行七首(其五)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雁门太守行 李 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①.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②.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古诗中的新疆
▲天山风光。陈龙摄
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地域辽阔,地貌奇特;景色壮美,物产丰富;民族众多,积淀深厚。“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凡亲临此地者,无不引发满怀诗情,形诸笔端,从而创作出独具一格的诗歌。
莫言塞外风雪稠
自有美景比杭州
新疆风景独特,就其总体特色来说,是“奇”与“美”。新疆不分春夏秋冬,都会下雪。流放新疆的清代官员铁保在翻越冰达坂时遇到雪天,作有《冰垯坂》一诗,就专门写夏天的雪:“六月风雪寒,穷阳气凛冽。”
同样谪戍新疆的清代官员成书,七月巡行到伊吾,夜晚借宿农家遇雪,作诗《伊吾绝句》:“灯槽古驿乱山颠,咫尺炎凉各一天。正是中元明月夜,雪花如掌落檐前。”此时天山南面天气炎热,而山北却突然下起雪来。这种异乎寻常的景象,可谓难得一见,与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八月飞雪一样,让诗人大开眼界,终生难忘。
在新疆,或踏大漠黄沙,寻驼铃声声;或看戈壁绿洲,听水流淙淙——不同风格的美融为一体,对此清代诗人多有描述。
其一曰雄浑壮美
如舒其绍《天山行寄同年张雨岩太守》写天山之巍峨高峻:“天山突兀拔地起,雪光烛天天尺咫”;
再如沈青崖《南山松歌》写松树之茂盛劲拔:“南山松,百里阴翳车师东,参天拔地如虬龙”。
其二曰清丽奇美
除岑参以梨花喻雪的诗外,祁韵士《雾凇》诗云:“岂是梅花开满树,居然柳絮欲漫天”,即以梅花和柳絮比拟雾凇,与岑参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再如方希孟《赛里木淖尔》写赛里木湖之神奇苍茫:“层冰万古凝不开,茫茫一白如潮来”。
其三曰自然秀美
如裴景福《哈密》写哈密春色:“天山积雪冻初融,哈密双城夕照红”;
再如庄肇奎《伊犁纪事二十首效竹枝体》写伊犁春景:“果子花开春雨凉,垂丝斜亸嫩条长”,如此美景,确实可以比肩苏杭。
正因新疆风景奇美,所以诗人们来到此地,非但没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代,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的苍凉幽怨,反而会感叹并赞美“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清代,杨昌浚《恭颂左公西行甘棠》),其中所表达的思想,不仅仅是乐观与旷达,更多的是对新疆地域与景物的一种由衷热爱。
官学私塾开遍地
中庸论语吟篇章
公元前60年,西汉统一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自此“汉之号令班西域”。
1993年10月,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了两枚汉简,被专家考证为秦汉启蒙识字书《苍颉篇》的残文。这说明在两汉时期,西域大地已经推行使用这一汉语识字教材。
1960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也曾出土一份文书,是唐景龙四年抄写的《论语郑氏注》,纸的背面是一首诗:“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咸(嫌)池(迟)。明朝是贾(假)日,早放学生归。”这首署名卜天寿的诗中有3个错别字,正说明当时儿童学习汉语的真实情况,也可以从这首诗中看出当地教育的情况:除了诵读儒家典籍之外,还有诗文写作的练习。而近些年吐鲁番出土的《论语》《孝经》《千字文》等典籍残卷,也反映出新疆地区各民族积极学习儒家文化的情况。
元朝是中原文化在西域传播的一个高峰,在此时期涌现出大量的少数民族文学家、艺术家、农学家、翻译家,陈垣先生所著《元西域人华化考》对此进行了考辨。其中维吾尔族廉氏家族、偰氏家族等均深受中原文化影响,以诗书传家,为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偰氏家族在元朝还创造了“一门九进士”的奇迹,族人也写作了大量诗文,其中以偰逊的《山雨》最为著名:“一夜山中雨,林端风怒号。不知溪水长,只觉钓船高。”诗句清新自然,洒脱飘逸,论者评价为“纯乎天籁”,可见其水平之高。
及至清代,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固边疆,其中就包括发展文化和教育,兴建迪化直隶州学、镇西府学、昌吉县学、奇台县学等官学,招收文生、武生、廪生等,并进行科举考试;同时兴办迪化州虎峰书院、昌吉县书院等大量义学,教育各族学生,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认同。
此时的新疆,对文化教育的推崇深入人心,甚至在乡村、军队中兴起了好学之风,
纪晓岚《乌鲁木齐杂诗》
“芹香新染子衿青,处处多开问字亭。玉帐人闲金柝静,衙官部曲亦横经。”
“芹香”与“子衿”相对,指农民也知学习,熏染了读书的风气。“玉帐”是军队中主帅所居住的营帐,“金柝”指军用铜器刁斗,“部曲”指古代军队编制的单位,“经”即儒家经典。这说明军队将士们会在闲暇时学习儒家经典。
施补华《轮台歌》
诗云:“巴郎汉语音琅琅,中庸论语吟篇章。”
“巴郎”指维吾尔族小男孩,这首诗写维吾尔族儿童从小学习汉语,不仅说得非常流利,而且能够吟诵《论语》和《中庸》的篇章。
天山雪松根连根
各族人民心连心
新疆一直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不断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历代诗文对此多有反映,最早的当属表现周穆王与西王母传说的诗歌。
《史记》卷四十三载:“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穆天子传》还详细记载了二人相互赠答的诗歌,尤其是西王母所作的《白云谣》:“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复能来。”写出了西王母在昆仑山下留别周穆王,并真挚地希望他还能再来的美好愿望。诗歌情深意重,算是最早的西域诗。
唐代诗人岑参在西域从军时,经常参加主帅封常清的宴会,其诗《奉陪封大夫宴,得征字,时封公兼鸿胪卿》云:“座参殊俗语,乐杂异方声。”“殊俗语”指不同民族的语言,“异方声”指不同地域的音乐。宴会上各族将士说着不同民族的语言,欣赏着来自不同地方的音乐,好不畅快。可见在当时的西域军营中,各族将士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岑参还有一首诗《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曰:“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此处的“花门将军”指唐军将军,“叶河蕃王”指少数民族首领或郡王。由于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唐军将领和少数民族首领互相学习彼此的语言和歌曲,相处融洽,情感相通,也因此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和谐。
元代诗人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西征,在西域居住近十年,在这里结识了曾任西辽郡王的李世昌和从山东来的道人丘处机等,并与他们诗酒唱和,创作了130余首西域诗,这些西域诗也是各民族团结和睦的真实写照。如
耶律楚材 《赠李郡王笔》
“聊复赠君为土物,中书休笑不中书”
意思是说,勉强(将毛笔)当土特产赠给您,您这中书令不要笑话这毛笔不中用。这首诗以谈笑的语气,写出了耶律楚材与李世昌的深厚情谊。
此外,新疆各族人民的节日习俗很多也与中原地区一致,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均在西域诗中有所反映。如
耶律楚材 《西域元日》
“凌晨随分备樽罍,辟疫屠苏饮一杯。迂叟不令书郁垒,痴儿刚要画钟馗。”
元日即春节,耶律楚材及家人在西域过春节,喝屠苏酒,画郁垒和钟馗,这与中原风俗相同。
丘处机 《中秋以诗赠三太子医官郑公》
“吴越楼台歌吹满,燕秦部曲酒肴盈”
写出当时西域人民过中秋节的习俗,这里不仅有人能唱吴越地区的歌曲,还有人可以演奏燕赵和秦陇地区的音乐,反映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和文化的互鉴融通。
(作者系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
来源:中国民族报、“国家民委”微信公众号
编辑:王肇帮
审核:徐化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