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产名言
时间:2022-05-03 18:55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天堂里的农夫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子产名言
1. 子产论政宽猛名句
全文通过子产授政、大叔用宽以及孔子的评价,阐明了为政应当“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的观点。这种观点既是郑子产执政二十多年内政外交的经验总结,也是先秦儒家对历史政治统治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提炼。后来,它便成为中国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根本手段。 文章观点鲜明,层次清楚,结构完整;善于运用通俗浅显的比喻说明深刻的道理;善于通过人物的对话、言论,刻画人物性格特征,塑造了子产、大叔、孔子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是一篇颇具文学色彩的历史短文。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①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②人于萑苻③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⑨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诗》曰:‘民亦劳止,汔④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毋从⑤诡随⑥,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絿⑦,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⑧。’和之至也。”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郑国的子产得了病。(他)对子大叔说:“我死(以后),您必定主政。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够用宽厚(的政策)使民众服从,其次(的政策)没有比刚猛更有效(的了)。比如烈火,民众望见就害怕它,所以很少死(在其中)的。水柔弱,民众轻视并和它嬉戏,就很多死(在其中)的,所以宽厚(的政策)难(以实施)。”(子产)病数月后死去。
大叔执政,不忍心严厉,而施行宽柔政策。郑国(因此)很多盗贼,(他们)从沼泽地招集人手。大叔后悔了,说:“我早听从(子产)夫子的,不会到此地步。”发步兵去攻击沼地的盗贼,将他们全部杀灭,盗贼(才)稍微被遏止。
孔子说:“好啊!政策宽厚民众就怠慢,(民众)怠慢就用刚猛(的政策)来纠正。(政策)刚猛民众就受伤害,(民众受)伤害了就施与他们宽厚(的政策)。用宽大来调和严厉;用严厉来补充宽大,政治因此而调和。《诗经》中说:‘民众也劳累了,差不多可以小小休息啦;赐予城中的民众恩惠,用来安抚四方。’(这是)施与民众以宽厚啊。‘不要放纵奸诈,用来防范邪恶;遏止盗贼肆虐,恶毒是不害怕美好的。’(这是)用刚猛来纠正啊。‘宽柔对待远方的民众能够使大家亲近,(这样)来稳定我们的王朝。’(这是)用和缓(的政策)来使民众平安祥和啊。还有(《诗》)说:‘不争斗不急躁,不刚猛不柔弱,实施政策平和,所有的福祉汇集过来。’(这是)和平的极致啊。”
等到子产逝世,孔子听说了,哭泣道:“(他)是古代圣贤继承人啊。(【子产继承了】古人仁爱的遗风啊)”
2. 孔子名言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解读:君子走的是君子之道,君子之道当以修身为要,修身是修自己,不是修别人,把自己修的像一块海绵一样的可以容下一切困难,阻力,障碍。这就是君子之道了。
容忍的力越高,所修的道也就越高;容纳的力越强,修持的境界也越强。戚:在古代的意思形声。
从戉,从尗,尗亦声。戉(yuè),斧子。
第一个戚是指的斧子,第二个戚是指的斧别人,功击别人,小人不是修自身的,是修别人的。荡:清除,洗涤。
译文:孔子说:“君子清除自身的缺点,身轻体也安;小人总是斧攻别人。”------------通过以上的对比,我们知道了君子与小人的习性刚好是两个极端。
那些总喜欢对别人指指点点,挑三拣四的人就是小人的某一特性。所以这种人根本听不进去长者的教诲,本身已是满身成见,任何劝勉也听不进去,只装了一肚子垃圾,还自以为是的不懂装懂,你说这种人怎么去培养他的君子之道呢。
女人并不是不好人群的代名词,但是有些女人却是也是非常的难以教育她们。比如一个老师,教一个女人学习轻松些,还是教一个男人学习轻松些?再比如,教一个君子轻松些,还是教一个小人轻松些?(指的是两千五百年以前)这句的意思应该是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孔子说:“只有女子与小人是难以培养的。”
3. 论语里有什么名言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
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 论语里有什么名言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 论语中的名句
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为政第二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里仁第四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公冶长第五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雍也第六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述而第七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泰伯第八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悖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罕第九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末由也已。”
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乡党第十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先进第十一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颜渊第十二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子路第十三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夏为苣父宰,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宪问第十四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卫灵公第十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子贡问为仁。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季氏第十六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6.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至少五句)
1、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
《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终。
《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3、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语出《论语·泰伯》 5、从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6、当仁不让;语本《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注:"当仁,以仁为之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
"后来泛用"当仁不让"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 7、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
《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8、发愤忘食;用功学习,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女,同"汝",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
9、犯上作乱;犯上:触犯长上;作乱:指造反。《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 10、割鸡焉用牛刀;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
《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也作"杀鸡焉用牛刀"。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把活儿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语出《论语·卫灵公》。 12、好行小惠;惠:同"慧",聪明。
原指好耍小聪明。《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后也指爱施小恩惠。
13、后生可畏;后生;年轻人,后辈;畏:这里指敬服。年轻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
《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后多用此称赞有志气有作为的年轻人。
14、诲人不倦;诲:教导。教人时不嫌疲劳。
形容教导特别耐心。《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5、惠而不费;惠:施惠,给人以好处;费,耗费。
施惠于人,自己又无所耗费。《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后来常用以形容有实利而不多费钱财。
16、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程注"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
" 17、见义勇为;看到了争议的事情就奋勇地去做。语本《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 18、举一反三;比喻从懂得的一点,类推而知道其他的,形容善于类推,能触类旁通。语本《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 19、理屈词穷;利用站不住脚,无话可说。《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朱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7. 论语经典名句50句
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曰:父在,观其志。
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为政第二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
回也不愚。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张学干禄。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八佾第三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三家者以雍彻。
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汝弗能救与?”对曰:“不能。”
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若林放乎!”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子曰:“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或问谛之说。子曰:“不知也。
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也。
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
8. 孟子的名言名句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弃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 孟子》名言名句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孟子曰:“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孟子·离娄上》作者: 守时间的闹钟 2005-10-12 04:39 回复此发言--------------------------------------------------------------------------------2 回复:[原创]《孟子》名言名句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其进锐者,其退速。(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仁者无敌。(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
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
9. 论语中的名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为政第二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里仁第四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公冶长第五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雍也第六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述而第七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泰伯第八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悖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罕第九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末由也已。”
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乡党第十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先进第十一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颜渊第十二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子路第十三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夏为苣父宰,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宪问第十四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卫灵公第十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子贡问为仁。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季氏第十六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
10. 治家的名言警句
唐诗中的“家”
○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李世民《过旧宅二首》)
○我家柱石衰,忧来学丘祷。(李昂《题程修己竹障》)
○帝宅王家大道边,神马龙龟涌圣泉。(蔡孚《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二章》)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李白《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
○战回各自收弓箭,正西回面家乡远。(王建《杂曲歌辞·辽东行》)
○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张志和《杂歌谣辞·渔父歌》)
○我家吴会青山远,他乡关塞白云深。(陈子良《于塞北春日思归》)
○黄裳元吉,邦家以宁。(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歌储宫第六》)
○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卢照邻《春晚山庄率题二首》)
○山川只询物,宫观岂为家。(张九龄《奉和圣制初出洛城》)
○芙蓉秦地沼,卢橘汉家园。(宋之问《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
○林塘花月下,别似一家春。(王勃《山扉夜坐》)
○浦口多渔家,相与邀我船。(储光羲《采菱词》)
○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王昌龄《浣纱女》)
○万里依孤剑,千峰寄一家。(刘长卿《赠元容州》)
○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李白《江夏行》)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韦应物《园林晏起,寄昭应韩明府、卢主簿》)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传家二字耕与读,发家二字勤与俭;倾家二字淫与赌,防家二字盗与奸。
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人生有三好,父严,母慈,人不老。
鬼神可敬不可谄,冤家宜解不宜结;人生何处不相逢,莫因小事动声色。
祖宗富贵自诗书来,子孙富贵却贱诗书;祖宗家业自勤俭来,子孙得家业却忘勤俭。
话不要说死,事不要做绝,理不要占尽,路不要走错。
田也大,产也大,子孙撞出祸也大。借问此理是何如?子孙有钱胆子大,破产行凶都不怕。
田也少,产也少,子孙出来祸也小。借问此理是何如? 子孙没钱胆子小,忍气吞声也过了。
近水吃水,靠山吃山;兄弟姐妹,本出一源;只宜互助,切莫相残。
勤能补拙,谦能受益;人捧人高,人压人低;龟兔赛跑,笨鸟先飞。
不怕慢,只怕站,不怕官,只怕管,听人劝,得一半,少说话,多打算。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一种不道德行为,只能给双方套上不牢靠的枷锁,这种枷锁或早或晚或明或暗是要被挣脱
郑国子产一春秋时期伟大的法治先驱
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是一个了不起的贤相,有人评价他是春秋第一人。《左传》对他的记述颇多。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成文法”的制定者。子产作刑书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子产
子产当政初期,郑国的情况并不乐观。早期的郑国,在一百四十多个大小诸侯国里,堪称是“平头哥”,无所畏惧,上至周王室,下至诸侯国。见谁怼谁,不服就打。连王室老子都敢给他弄出血,以至于“天下诸侯,莫非郑党”。齐国的老板见郑国不好惹,想搞和亲,要把女儿嫁给郑庄公的儿子公子忽,。齐国作为一个大国,放下架子,死皮赖脸地倒贴,郑国都不买账,很牛吧?(后来嫁到了卫国,前面文章里那个老爹娶儿媳妇的故事,就是齐僖公的女儿)。
郑国高傲过头了,后来内乱,很快就弱鸡了。没有逃过“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规律。而子产上位恰恰就是这个时候,郑国面临晋国和楚国两霸的夹击,在夹缝中生存,左右摇摆。今天被楚国打一顿,明天被晋国削一盘。总之,难做人啊。
子产这人有个性,上台后就搞改革,在执政期间,既维护公室的利益,又限制贵族的特权,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主要措施是:为田洫,划定公卿士庶的土地疆界,将农户按什伍加以编制,对私田按地亩课税;作丘赋,依土地人口数量交纳军赋;铸刑书,修订并公布了成文法;实行学而后入政、择能而使之的用人制度;不毁乡校,愿闻庶人议政,有控制地开放言路,在他的改革下,郑国出现了中兴局面。
铸刑书
子产的改革并不顺利。《左传》记载:郑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曰:其父死于路,己为虿尾”。意思就是,子产让贵族出钱、服兵役。人家骂他爹死到半路上,不得好死,他自己毒的像蝎子的尾巴。子产面对诅咒辱骂,说出了一句名言: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并说“礼仪不愆,何恤于人言。我在礼仪上没啥毛病,还怕你们嚼舌头?而且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想法:政不率法,而制于心。民各有心,何上之有?就是各项政策一定要依法,不能率心而行,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谁还想国家呢?这话出现在那个时代,确实是比较进步的。
昭公六年三月,郑人”铸刑书“。正式颁布法律,将法条刻在鼎上。晋国的叔向首先举手发表意见,表示不同意。说过去都是用仁义,信用,礼仪来管理国家,你这是瞎搞啊,他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以前夏商周都是因为制定法律把国家搞灭亡了,你铸刑书,老百姓都放弃礼仪,而陷入争端,就会出现乱狱和贿赂等腐败问题。国将亡,必多制,其此之谓乎
事实证明,叔向想多了,郑国在子产的治理下,逐步恢复国家实力,在政治上清明,老百姓安居乐业,外交关系正常化。
子产治理国家,允许老百姓发表意见,言论自由,不搞审查制度,也不搞禁言。子产不毁乡校。连召公都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引导舆论为自己所用。孔老夫子听说后感叹道: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看来,连一向认为应该用儒家道德思想来管理社会、约束人们行为的孔圣人也是子产的粉丝。
子产死后,孔子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说”古之遗爱也!
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在完全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来管理社会的年代,而且相信鬼神、崇尚祭祀的背景下。子产能够用明确的法律来管理社会,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他把传统道德的“德治”和“法治”很好的结合起来,既没有舍弃传统,又改革创新。而且允许自由发表意见,引导舆论,实在是难能可贵。在他的治理下,郑国逐步强大起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 上一篇:写家人的作文唯美句子
- 下一篇:小学名言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