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名言
时间:2022-05-03 19:23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混沌婴孩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谏名言
1.关于赞颂谏臣名言
先王之立爱,以劝善也;其立恶,以禁暴也。昔者三代之兴也,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故明所爱而贤良众,明所恶而邪僻灭。是以天下治平,百胜和集。《谏上》
财屈力竭,下无以亲上;骄泰奢侈,上无以亲下。上下交离,君臣无亲,此三代之所以衰也。《谏上》
国有三不祥: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谏下》
夫礼者,民之纪,纪乱则民失。乱纪失民,危道也。《谏下》
合升千之微,以满仓凛;合疏缕之绨,以成帏幕。太山之高,非一石也,累卑然后高。夫治天下者,非用一士之言也。固有受而不用,恶有拒而不受者哉?《谏下》
明君必务正其治,以事利民,然后子孙享之。《谏下》
古之人君,其宫室节,不侵生民之居;台榭俭,不残死人之墓。《谏下》
为政尚相利,故下不以相害;行教尚相爱,故民不以相恶为名。《问上》
昔三代之兴也,谋必度其义,事必因于民。《问上》
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不取。夫上士,难进而易退也;其次,易进易退也;其下,易进难退也。以此数物者取人,其可乎!《问上》
为君节养其余以顾民,则君尊而民安;为臣忠信而无逾职业,则事治而身荣。《问上》
为政何患?患善恶之不分。《问上》
羞问之君,不能保其身。《问上》
其政任贤,其行爱民;其取下节,其自养俭;在上不犯下,在治不傲穷;从邪害民者有罪,进善举过者有赏。其政刻上而饶下,赦过而救穷;不因喜而加赏,不因怒以加罚;不从欲以劳民,不修怒而危国。上无骄行,下无谄德;上无私义,下无窃权;上无朽蠹之藏,下无冻馁之民;不事骄行而尚同,其民安乐而尚亲;贤君之治国如此。《问上》
古者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故明王修道,一民同俗。上爱民为法,下相亲为义,是以天下不相遗,此明王教民之理也。《问上》
地不同生,而任之以一种,责其俱生不可得。人不同能,而任之以一事,不可责遍成。责焉无已,智者有不能给;求焉无餍,天地有不能赡也。故明王之任人,谄谀不迩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此任人之大略也。《问上》
节欲则民富,中听则民安。《问下》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问下》
顺爱不懈,可以使百姓;强暴不忠,不可以使一人。《问下》
望楼主采纳
2.魏征名言警句
魏征名言警句: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魏征
2.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征
3.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
4.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魏征
5.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征
6.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魏征
7.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魏征
8.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魏征
9.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魏征
3.关于纳谏的名言还有故事
虚心纳谏的齐景公齐景公爱喝酒,连喝七天七夜不停止。
大臣弦章上谏说:“君王已经连喝七天七夜了,请您以国事为重,赶快戒酒;否则就请先赐我死了。”另一个大臣晏子后来觐见齐景公,齐景公向他诉苦说:“弦章劝我戒酒,要不然就赐死他;我如果听他的话,以后恐怕就得不到喝酒的乐趣了;不听的话,他又不想活,这可怎么办才好?”晏子听了便说:“弦章遇到您这样宽厚的国君,真是幸运啊!如果遇到夏桀、殷纣王,不是早就没命了吗?” 于是齐景公果真戒酒了。
启示:吃喝玩乐人人都喜爱,但是应该有所节制,要懂得适可而止。我们自己固然不能逾越分寸,看到别人如此,也应该想办法来劝阻他,不要怕得罪了人就什么都不说了。
齐景公知过能改,肯虚心接受他人的劝告,这种宽大的度量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培根的名言: 知识就是力量.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 真挚的友谊犹如健康,不到失却时,无法体味其珍贵。
除了一个真心的朋友之外没有一样药剂是可以通心的。对一个真心的朋友你可传达你的忧愁、欢悦、恐惧、希望、疑忌、谏诤以及任何压在你心上的事情。
一个人从另一个人的诤言中所得来的光明比从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断力中所得出的光明更是干净纯粹…… 最能保人心神之健康的预防药就是朋友的忠言和规谏。 疑心病是友谊的毒药。
友谊的主要效用之一,就是使人心愤怨和抑屈之气得以宣泄释放。 临时结交的人,不能算是朋友。
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如果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天性好比种子,它既能长成香花,也可能长成毒草,所以人应当时时检查,以培养前者而拔除后者。 友谊使欢乐倍增,使痛苦减半。
参考资料:?md=3 回答者: szadong_123。
5.纳谏的名言警句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诗经•大雅•板》)
释:先民,古代贤人。询,询问,请教。刍荛chúráo,割草打柴的人。
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宋•苏轼《讲田友直字序》)
释:夫,一般人。诺诺,连声答应,表示顺从不违。士,有识见的人。谔è谔,直言争论。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汉•王充《论衡•书解篇》)
释:宇,屋檐。失,失误。草野,指民间。经,儒家经典。诸子,诸子百家。
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黄石公)
一分钟一秒种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 ( 徐特立 )
审时适变篇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泛论训》)
释:苟,如果。法,取法。周,合。循,遵循。
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宋•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时者国之所以存亡,天下之所最重也。”)
释:治,治理,掌握。不若,不如。时,时机,时势。
6.《论语》名言警句
《论语》名言警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巧言令色,鲜亦仁!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3、德不孤,必有邻。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7、君子周急不继富。
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6、子不语:怪,力,乱,神。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论语:经典名言16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儒家最重要的典籍,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言论汇编。「论」的意思就是编撰、编写。「语」就是言辞、言论。比如《国语》《孔子家语》《世说新语》等书籍都是言论的汇编。
《汉书·艺文志》曾言「《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大意是,《论语》记录了孔子回答弟子、时人,以及弟子们相互讨论的言论。当时弟子们有做笔记,等孔子去世后,他们就把笔记整理成书,取名《论语》。
本文撷取书中经典名言16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不凭空猜测,
不主观臆断,
不固执己见,
不自以为是。
点评:出自《论语·子罕篇》。孔子没有这四种毛病 。
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看的时候,要想想是否看明白了;
听的时候,要想想是否听清楚了;
对于脸色,要想着是否做到温和;
对于容貌,要想着是否做到谦恭;
对于言辞,要想着是否违背忠诚;
做事之时,要想着能否认真完成;
疑问之时,要想着如何向人请教;
发怒之时,要想想会不会有后患;
见到可得,要想着是否合乎道义;
点评:出自《论语·季氏篇》。孔子说君子有九思,告诫弟子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符合道德修养的规范。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已经做了的事,
就不要解说了;
已经完成的事,
就不要再规劝;
已经过去的事,
就不要再追究。
点评:出自《论语·八佾篇》。鲁哀公问宰我作社主用什么木头。宰我答道「夏朝用松木,商朝用柏木,周朝用栗木。周朝之所以用栗木,是为了让百姓畏惧而感到战栗。」孔子听到后,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过去已不可挽回,
未来还可以追补。
点评:出自《论语·微子篇》。楚国隐士接舆说的话。接舆并不是这位隐士的真名,而是说他曾接近孔子的车舆,在车前佯狂唱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为人处事讲究和谐,不盲目服从;
小人为人处事盲目服从,不讲究和谐。
点评:出自《论语·子路篇》。君子尊重包容他人,故能与人和谐相处。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美丽的笑容很动人,
美丽的眼目真妩媚,
美丽的脸庞真好看。
点评:出自《论语·八佾篇》。子夏问孔子「诗经上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答道「有白色的底子,才能画上美丽的色彩。」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朴胜过文采,则会粗野;
文采胜过质朴,则会浮夸。
文采与朴实两者兼备,
才可以称为正人君子。
点评:出自《论语·雍也篇》。君子温润如玉,言行合乎中庸。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处事,严格要求自己;
小人处事,总是要求别人。
点评:出自《论语·卫灵公篇》。君子责己深,责人浅。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不要发愁没有职位,要发愁能不能胜任它。
不要发愁没人知道,应求为什么值得知道。
点评:出自《论语·里仁篇》。君子求己不求人,求内不求外,求德才兼备之实,不求徒有虚名之虚。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胸怀平坦宽广,
小人胸怀局促忧愁。
点评:出自《论语·述而篇》。君子表里如一,思想洁净。小人表里不一,心思沉重。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者,要向他看齐;
见到不贤,要反躬自省。
点评:出自《论语·里仁篇》。孔子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时开始求学,
三十岁时能立身于世,
四十岁时不再有疑惑,
五十岁明白何为天命,
六十岁听懂世间奥义,
七十岁能够随心所欲,
不用担心会违反规矩。
点评:出自《论语·为政篇》。孔子在五十二岁时担任鲁国大司寇。在孔子的治理下,鲁国日益强盛。一旁的齐国不愿看到鲁国强大,借机离间鲁定公、孔子的君臣关系。孔子不得已离开鲁国,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
等到孔子七十岁时,季康子将他接回鲁国,尊为国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有益于己的有三种朋友,
有害于己也有三种朋友。
与公正刚直的人做朋友,
与诚实守信的人做朋友,
与见闻广博的人做朋友,
这些朋友都会有益于己。
与谄媚逢迎的人做朋友,
与表里不一的人做朋友,
与巧言善辩的人做朋友,
这些朋友都会有害于己。
点评:出自《论语·季氏篇》。孔子告诫弟子们交友要谨慎,要与「益者」交朋友。
未知生,焉知死?
我还没弄明白生,
怎么会知道死呢?
点评:出自《论语·先进篇》。子路询问鬼神之事,孔子以此语作答。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慧的人喜欢水,
仁德的人喜欢山。
点评:出自《论语·雍也篇》。孔子认为智慧的人喜欢动,仁德的人沉静。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名不符实,言语就会不顺;
言语不顺,事情就做不成。
点评:出自《论语·子路篇》。子路问孔子「卫君要请你佐理国政,您第一件事要做什么呢?」孔子答道「第一件事,就是要辨正名分。」子路不解。孔子说 「定下名分,就可以言之成理,言之成理才能很好地执行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