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的外形优美句子

时间:2022-05-05 19:08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古籍 | 评论: 次 | 点击:

纸的外形优美句子

1. 有关纸的名言句子+唯美

纸——丁谓

妙制剡溪人,多名锦水春。

卷疑方絮重,开觉露桃新。

左氏三都贵,张芝径雨珍。

谢公如就乞,九万一纤尘。

纸——毛氏

家住稽山剡水头,陈玄毛颖忆同游。

荣封楮国金符在,尺素修成五凤楼。

纸——李峤

妙迹蔡侯施,芳名左伯驰。

云飞锦绮落,花发缥红披。

舒卷随幽显,廉方合轨仪。

莫惊反掌字,当取葛洪规。

2. 描写女孩纸很漂亮的句子或段落

1、清澈明亮的瞳孔,弯弯的柳眉,长长的睫毛微微地颤动着,白皙无瑕的皮肤透出淡淡红粉,薄薄的双唇如玫瑰花瓣娇嫩欲滴。

2、只见这女子约莫十七八岁年纪,一张瓜子脸,容貌甚美。

3、只见一个清秀绝俗的少女正在观赏菊花,穿一身嫩黄衫子,当真是人淡如菊,我一生之中,从未见过这般雅致清丽的姑娘。

4、他侧头看去,见是个十五六岁的小泵娘,脸蛋微圆,相貌甚甜,一双大大的眼睛漆黑光亮,嘴角也正自带着笑意。

5、只见一个少女穿着淡绿衫子,从庙□快步而出,但见她双眉弯弯,小小的鼻子微微上翘,脸如白玉,颜若朝华,她服饰打扮也不如何华贵,只项颈中挂了一串明珠,发出淡淡光晕,映得她更是粉装玉琢一般。

3. 描写折纸的句子有哪些

1. 折纸是一种以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活动。

2. 折纸不只限于使用纸张。世界各地的折纸爱好者在坚持折叠规范的同时,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材料。

3. 折纸与自然科学结合在一起,不仅成为建筑学院的教具,还发展出了折纸几何学成为现代几何学的一个分支。折纸作为一项玩具,有益身心、开发智力和思维的活动。它是一个和平与纪念的象征手段,也是一个极佳的消遣方式。

4. 关于折纸的起源,因为无从考证,有中国起源说、日本起源说和西班牙起源说,莫衷一是。虽然这些说法都无外乎推测,但是中国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以大麻和少量苎麻纤维制造的纸张,而日本直到公元610年才由朝鲜僧人昙征将造纸术献于当时摄政的圣德太子。所以不少人相信,折纸2000多年前起源于中国,再经由日本传播到全世界。

5. 在平安时代(794~1185),折纸是日本贵族阶级各项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武士们互相交换经过装饰的折纸礼物,这是一种折纸作品加上鲍鱼条或者干肉组成的代表好运的纪念品。

6. 在公元8世纪,摩尔人入侵西班牙的时候把折纸带到了那里,并把介绍折纸原理当做几何学理论教育的一个辅助。他们的这种艺术在13世纪的时候达到了繁荣。

7. 在德川幕府时代(1603~1867),又出现了折纸的平民化,从此折纸作为日本一种艺术和文化开始繁荣发展。

8. 自从19世纪开始之后,折纸艺术与自然科学结合到了一起,它开始在西方成为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工具。

9. 色彩丰富,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折纸并不仅仅限于单色或者双色,根据所需要表达的事物本身,可以使用色彩丰富的材料进行折纸。

10. 印刷质感的“折纸”。虽然差不多所有薄片状材料都可以折叠,但材料的选用会直接影响折叠的效果,以至模型的最终外型。

11. 对于儿童来讲,折纸游戏有很多好处。折纸可以锻炼孩子手指的灵活性,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折纸必须一步一步地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还可以养成按步骤、有顺序认真做事的良好习惯,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12. 对于老人来讲,折纸游戏不但可以帮助他们开动脑筋、活跃思维,从而达到手、眼、脑三位一体的综合协调,还可以预防老年人记忆力下降,有些疗养院,就以折纸作为病人康复的治疗途径。

13. 由折纸艺术引申而来的“折纸数学”,用方程式证明了:理论上任何一种几何形态都可以用折纸模拟。

14. 现代折纸已不单是一门艺术,进而发展成一门新的科学:折纸数学。它被应用于人工卫星太阳能电池板、汽车安全气囊的收纳方法,甚至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结构设计都有一部分得益于折纸数学的帮助。

15. 20世纪80年代,进入老年的吉泽章又创造了一种湿折法,即在开始折纸之前将纸湿润,成型之后再把它晾干,这种方法大大的提高了折纸的精确程度,使得以前一些看似很难完成的折纸技法成为可能,折纸由此进入一个新的水平。

4. 描写钢笔外形的优美句子

我的名字叫钢笔。我头戴金黄色的帽子,身穿一件紫色的大衣,可漂亮了!同学们都离不开我。在我身上还有黄色、红色、绿色、粉色、蓝色和橘色的斑斑点点,像在夜空中的一颗颗闪闪发亮的星星。

把我的“帽子”拿下来我的外衣里面穿了件银色的上衣。笔头尖尖的像是我可爱的小嘴。有时会有墨水在上面,像是吃过饭没有擦过嘴的小朋友。我有个缺点,有的时候我会“流口水”,严重的时候会把小朋友的本子弄个大洞。

小主人可喜欢我了。有一次一位同学不小心把我碰掉了地上,小主人见到了心疼地不得了,仿佛能看见我摔疼的样子,赶紧给把我从地上拾起,用纸把我上上下下擦了好几遍才算放心。我已经跟小主人一年多了,小主人非常喜欢我,我也是她学习的好帮手。希望她能利用我写出漂亮的字,优秀的文章来。

我有一支小巧的钢笔,它是我形影不离的好伙伴。

我的钢笔就像一个微型火箭筒。它身穿金黄色的外衣,头戴一顶灰色的高帽,顶端有一个挂钩,用它卡住衣服,就很便于把钢笔带在身上,拔下笔帽就看见笔尖了,笔尖是用钛合金做的,非常坚固。笔尖是由两块金属合在一起的,写字的时候墨水就是从中间的缝中流出来的。拧开笔杆便露出了笔肚,笔肚是用透明的塑料做的。每天早上我都要它喂“饱”,从透明塑料上可以看出钢笔是否已经“饱”了。

钢笔的作用就是写字。以前我的字写得不怎么好,自从用了钢笔,我对写字就非常有兴趣,字也写得越来越好了。钢笔写的字又顺滑、又流畅。于是我就更加喜欢用钢笔了。

钢笔有时也会发点小皮气——“使坏”,就是我忘记喂它,它“饿”了就写不出字来了。所以一定要把钢笔喂“饱”,这样呢,它就可以随时为我服务了。

钢笔可真是我的好伙伴!

5. 人物外貌描写的优美句子

这小子两只狡猾的小眼睛三眨两转悠,一个新的“鬼点”马上出来了。

浓浓的眉毛下边嵌着一对大眼睛,乌黑的眼珠,像算盘珠儿似的滴溜溜乱转。

她那双顾盼撩人的大眼睛每一忽闪,微微上翘的长睫毛便扑朔迷离地上下跳动。

他的白眼珠大黑眼珠小,两颗瞳仁像锥子,锐刺刺的,有些怕人。

他那灰白而粗长的眉毛下,有一双严峻的眼睛、谁看到这双眼睛就会不自觉地和他保持一段距离。

那双近视眼,如今已没有了一点灵气,仿佛里面藏着过多的忧伤,深不可测。

亮亮是个10岁的男孩,长得虎头虎脑,特别是淡眉下那双黑葡萄似的眼睛,滴溜溜地不停地四下张望,充满着强烈的求知欲望。

荣荣今年4岁,脸蛋红扑扑的,一对黑亮的眼睛像是两颗黑宝石。

小海燕说起话来,两个眼珠一闪一闪的.好像一对明亮而美丽的珍珠在闪耀。

修长的眉毛下,闪动着一双水晶般明亮而又纯洁的大眼睛。

哥哥的两道浓眉下衬着一双大眼睛,瞪起眼看人就像小老虎。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他这一双不大但很明亮的眼睛里,显露出了他的与众不同。

她的眼睛,黑黑的,老是湿漉漉的,使那长长的睫毛,像是长在两池清水岸上的青草。

眼睛像天空一般的清澈,像海一般深沉,黎明和黄昏,光明和阴影,都在这里自由嬉戏。

这孩子黑虎头似的脸上,长着一对铜铃一般的大眼睛,十分精神。

这孩子的圆脸上缀着好看的刘海儿;嵌着一双不断眨动的黑宝石一样的大眼。

她,坐在台阶上,稚气的大眼睛闪烁着黑宝石一般幽深的光泽,笔直的鼻梁显露出倔强的性格。

圆圆的脸上,蝌蚪似的两只黑亮的眼珠一闪一闪的,可爱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264653531极了。

她的脸上有一双带着稚气的,被长长的睫毛装饰起来的美丽的眼睛。

纸的外形优美句子

周有光:说纸

承受书写的材料,殷商和西周用甲骨(龟甲和兽骨),东周、秦和西汉用简牍(木简、竹简)和缣帛(丝绸);此外有:范铸文字的钟鼎、凿刻文字的石碑,等等。东汉开始有「纸」。

《说文》:「纸,絮一苫也。」段玉裁认为「苫」应作「」。「絮一」就是:一帘子的丝絮。最早的「纸」是丝絮(下脚乱丝和破烂缣帛)做成的。这比缣帛便宜得多。

史载:「蔡伦造纸」。蔡伦(?- 121),东汉桂阳(湖南郴州)人,字敬仲,和帝时为中常侍(宦官)。他总结西汉以来用麻质造纸的经验,改进造纸术,于元兴元年( 105)奏报朝廷。安帝元初元年( 114)封龙亭侯。根据他的方法造出的纸,后来被称为「蔡侯纸」。

周有光:说纸

《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旧)鱼网以为纸。」

他造的是植物纤维的纸,在造纸材料和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他把「树皮、麻头、破麻布、旧鱼网」等含有植物纤维的废品,捣烂、腐蚀、分解,造成纸张,叫做「打浆法」。「打浆法」是造纸的关键技术。从纸浆中提出纯净的纤维,去除杂质、加以漂白,就造成适合书写和绘画的洁白纸张。他主管宫中器物生产,既有改进造纸的要求,又有试验生产的条件,终于造出轻软价廉的「蔡侯纸」,对人类文化做出伟大贡献。

西汉宣帝(在位:前 73-前 47)时候已经有早期的植物纤维纸,不过质地过于粗劣。出土的西汉麻纸证明,不能用于书写。这比「蔡侯纸」早两百年。蔡伦的成就,不仅有试验生产的条件,还有历史发展的背景,不是凭空陡然出现的。

「蔡侯纸」之后一百年,又有「左伯纸」,是东汉末年左伯(字子邑,东莱人)所造,进一步提高了造纸技术。《三辅快录》:蔡邕作书,用张芝笔、左伯纸、章诞墨。

由于有了「打浆法」,造纸原料就能扩大,包括多种植物纤维:

1.麻料:早期的麻纸太粗糙,因为制造方法不行。蔡伦用旧鱼网(麻料)造出好纸。

2.破布:蔡伦用的破布,是破碎的麻布;元代以后用破碎的棉布,造成高级棉纸。

3.藤角:藤条的下脚料腐烂以后,适于造纸,唐代开始使用。

4.竹头:江南多竹,可造竹简,更可造竹纸,最为价廉。

5.树皮:有楮树皮、檀树皮、桑树皮、黄檗树皮等。这是来源广阔的造纸原料。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录造纸原料楮树的栽种和培育。蔡伦用树皮造纸,成为西洋后来用木料生产木浆的先河。

周有光:说纸

东晋以后,纸完全取代简牍。东晋末年桓玄称帝(公元 403年),下令说:古代没有纸,所以用简牍,今后凡是用简牍的,都改用黄纸代替。两晋、南北朝时期,经常用纸抄写古籍。甘肃敦煌莫高窟发现北魏、隋、唐、北宋等时期用纸抄写的经卷。

造纸术由洛阳一带传到江南,促进了江南的文化发展。宋赵希鹄《洞天清录集》:「北纸用横帘造,纸纹必横;南纸用竖帘,纹必竖。若二王(羲之、献之)真迹,多是会稽竖纹竹纸。」用「竹丝帘」捞浆成浆片,把浆片贴在墙上晒干,就成纸张。这种手工造纸法,我在中学生时期还经常看见。

东晋葛洪用黄檗造纸防止虫蛀。陈朝( 557- 589,南北朝)徐陵《玉台新咏序》提到「五色华笺、河北、胶东之纸。」这时候,既求耐久,又求美观,造纸技术又前进了一步。

周有光:说纸

为了扩大生产,造纸原料因地制宜。在产藤的地方用「藤角」造纸,是新的发展。唐徐坚《初学记》中说,东晋范宁对下属说,「土纸不可以作文书,皆令用藤角纸。」西晋张华《博物志》说,剡溪(浙江嵊县)多古藤,可用来造纸。唐皮日休诗:「宣毫利若风,剡纸光与月。」

唐李肇《唐国史补》:「纸则有越之剡藤苔笺;蜀之麻面、屑末、滑石、金花、长麻、鱼子、十色笺;扬之六合笺;韶之竹笺;蒲之白薄、重抄;临川之滑薄。」纸的品种五光十色!

元费着《蜀笺谱》云,唐代盛行楮树皮纸,称为广都纸。唐宋时期,蜀纸最有名。宋苏易简《文房四谱》:「蜀中多以麻为纸。」苏东坡《东坡题跋》中说,「成都浣花溪水清滑异常,以沤麻楮作笺纸,洁白可爱。」居住成都的女诗人薛涛,用芙蓉花染成红色的小彩笺,用以誊写小诗,被誉为「薛涛笺」。

此外有浙江竹纸,九江云蓝纸,江西白藤纸,观音纸,苏州春膏纸,温州蠲纸等。程粲《三柳轩杂识》:吴越钱氏时供此纸者蠲除赋税故称蠲纸。染色、印花,各有新意。

这时候发展了「砑花」技术,可加上山林、人物、鸟兽等花色。「砑花」方法:以石磨纸,使纸光滑,底版刻花,现出花纹。《文房四谱》:「逐幅于文版之上砑之,则隐起花木麟鸾,千状万态。」五代北宋的陶谷说:「砑纸版上乃沉香(木)刻山水、林木、折枝花果、狮凤、虫鱼、寿星、八仙、钟鼎文,幅幅不同,文绣奇细,号砑光小本。」

明清时期,作用较大的纸是:竹纸、毛边纸和宣纸。

「竹纸」。今天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大都用过竹纸。在我是小学生的时候,竹纸是经常使用的廉价纸。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有一章专门介绍竹纸的生产过程。

「毛边纸」。晚明藏书家毛晋筑「汲古阁」,大量印书,为了降低成本,选用特种印书纸,纸的边缘处印「毛」字为记,人们称它为「毛边纸」。毛边纸比较粗松,但是适合写字,适合印书,价钱便宜,为青年学生所常用,也是大量印书所常用的纸。主要生产于江西、福建等省,直到「五四」时期,仍为大众化的重要纸张。

「宣纸」。这是在造纸历史中的特殊地位的纸。它的优点是「物美」,不是「价廉。」出产于安徽泾县等地,集中在宣城销售,因此称为「宣纸」。洁白、细密、均匀、柔软、经久不变色、润濡性能好、耐搓折。

清末泾县胡朴安《纸说》:「泾县古称宣州,产纸甲于全国,世谓之宣纸;宣城、宁国、泾县、太平皆能制造,而泾县所产尤工,今则宣纸惟产于泾县,故又名泾县纸。」

传说,蔡伦的徒弟叫孔丹,东汉时候在安徽南部造纸为生,为了替蔡伦画像需要白纸,在山中发现檀树倒在山涧水溪,年长月久,浸泡腐烂,色泽发白。得此启发,造出质地优良的白色宣纸。

宣纸原用青檀树皮制造,只有泾县以及附近的太平、宣城等地生长,属于榆科落叶乔木,与楮树、桑树外貌相似,但是并非相同树种。宣纸的生产过程包括:浸泡、灰掩、蒸煮、洗净、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烘等十八道工序,一百多条操作要求,经过一年才能造成。唐代宣纸是贡品,受到书画家的喜爱。唐以前,用绢画画,以后就用宣纸了。唐代宣纸有生纸、熟纸之分。经过加工,填粉、加蜡、施胶,沾墨而不晕,又称「熟宣」(矾宣)。「生宣」适用于水墨写意;「熟宣」适用于工笔画。

现代画家刘海粟赞宣纸:「纸寿千年,墨韵万变;白如云、柔如锦。」甚么叫「墨韵」?「墨韵」是一种发墨现象:发墨处,豪放淋漓;浓墨处,发亮鲜艳;淡墨处,层次分明;积墨处,浑厚深沉。最近用科学方法鉴别「墨韵」,发明「触点晕圈测试法」。宋苏轼诗:「精皮玉版白如云,纸寿千年举世珍;朝夕临池成好友,晕漫点染总迷人。」

南唐后主李煜赞宣纸:「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宫中设专门机构监造宣纸,把精品藏于「澄心堂」。宋代的澄心堂纸,少数是南唐遗物,多数是宋时仿制。宋代闻名的纸还有:宣州的金庞榜、画心、潞王、白鹿、卷帘等纸;歙州的碧云春树笺、龙凤印边三角内纸、印金团花纸、各色金花笺等;池州的细白池纸;休宁的玉版、观音、堂札等纸,都很可爱。苏易简《文房四谱》中提到「黟县多良纸,亦有凝霜、澄心之号。」纸张的加工技术,逐步提高。

明朝是宣纸鼎盛时期。清朝宣纸分为棉料、皮料、净料三大类,并有单宣、夹汞宣、罗纹宣等二十多种。经过加工复制后,又有虎皮宣、玉版宣、泥金宣、蝉翼宣等多种名目,其中以汪六吉制造的「汪六吉纸」为最上。老汪六吉纸厂始于清代,二次战后停产, 1985年重新建设,现称「泾县宴公堂宣纸厂」。汪六吉首创中国的「水印纸」。

宣纸历千年而不变。「千年纸、五百年绢」,名不虚传。今人赵朴初诗:「看挽银河照砚池,宣城玉版启遐思,澄心旧制知何似,赢得千秋绝妙词。」

清末以来,洋纸竞争,纸业衰落。宣纸具有特色,勉强维持。今天中国和日本的书法家,不少人仍旧经常使用宣纸。

纸的用途不断扩大。唐宋时代曾用纸作衣服、被褥、帐子、帽子、纸砚台、纸酒杯,甚至还有纸的盔甲、纸的棺材( 1973年新疆出土)。宋陆游《谢朱元晦寄纸被》:「纸被围身度雪天,白于狐腋软于绵。」宋代就有纸币。活人用的纸币、死人用的纸钱,一直用到今天。纸的用途多得无法列举。纸和文化,纸和生活,在中国一早就结成了不解之缘。

东晋( 5世纪)以后造纸术从中国传到朝鲜;隋末( 7世纪)由朝鲜传入日本。他们利用本国材料制造新品种,在唐代输入中国,例如朝鲜的高丽纸、蛮纸。

在西方,中国造纸术经西域传到阿拉伯,再传到北非和西班牙,最后传到西欧。长期间,欧洲人以为植物纤维纸(所谓褴褛纸)是德国人或者意大利人所发明。现在由于文献记载和考古出土的物证,承认纸是由中国人首先发明的。

公元 2世纪,正当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时候,中国和西域之间的交通开通了。纸张沿「丝绸之路」出口到当时的西方。唐玄宗天宝十年( 751年),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领军队攻打阿拉伯人的大食国;唐军失败,被俘的中国士兵,把造纸术传授给阿拉伯人( 8世纪)。11世纪,阿拉伯旅行家贝鲁尼在他的著作《印度》一书中说,「中国的战俘把造纸术输入撒马尔罕(中亚古名城, 14世纪铁木尔帝国首都、现在乌兹别克共和国),此后,许多地方造起纸来。」撒马尔罕建立起第一座中国以外的造纸厂。

随后,传到报达(巴格达,现在伊拉克),传到达马司库斯(现在叙利亚),传到开罗(埃及首都),传到摩洛哥(北非西边)。这许多地方当时都是阿拉伯人的世界。纸成为那时阿拉伯人的一项重要产品。

8世纪初,阿拉伯军队占领西班牙,造纸术传到西班牙,在西班牙建立起阿拉伯人经营的造纸厂。欧洲人得到外来的纸以前,用羊皮或者苇纸(以阿拉伯的水草茎作原料)。公元 10世纪末,欧洲大陆才开始有用纸的记录。公元 13世纪后期,西班牙和意大利才有欧洲人自己经营的造纸厂。后来造纸术传到法国( 1248),德国( 14世纪初),瑞士( 1380),英国和荷兰( 1450),美国( 1690,不算哥伦布发现美洲前土人的造纸)。到 14世纪,纸的应用已经普及欧洲。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