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江名言

时间:2022-05-05 19:47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辰希悦读 | 评论: 次 | 点击:

淅江名言

1. 赞美浙江的名句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1. 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2. 白鹭:一种水鸟。

3.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4. 箬笠:竹叶编的笠帽。

5. 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简析]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诗人张志和,唐朝金华人。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父生活来表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剌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注释]

1.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2.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3. 奇:奇妙。

4.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简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636f7079e79fa5e9819331333234313365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

辙合称“三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夏日绝句】

2. 描写浙江的诗句

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余杭形胜

【唐】白居易

余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

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

梦儿亭古传名谢,教妓楼新道姓苏。

独有使君年太老,风光不称白髭须。

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

【唐】白居易

三年闲闷在余杭,曾为梅花醉几场。

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

蹋随游骑心长惜,折赠佳人手亦香。

赏自初开直至落,欢因小饮便成狂。

薛刘相次埋新垄,沈谢双飞出故乡。

歌伴酒徒零散尽,唯残头白老萧郎。

经杭州

【唐】顾非熊

郡郭绕江濆,人家近白云。

晚涛临槛看,夜橹隔城闻。

浦转山初尽,虹斜雨未分。

有谁知我意,心绪逐鸥群。

宿杭州虚白堂

【唐】李郢

秋月斜明虚白堂,寒蛩唧唧树苍苍。

江风彻晓不得睡,二十五声秋点长。

登杭州秦望山

【唐】马湘

太乙初分何处寻,空留历数变人心。

九天日月移朝暮,万里山川换古今。

风动水光吞远峤,雨添岚气没高林。

秦皇谩作驱山计,沧海茫茫转更深。

杭州江亭留题登眺

3. 关于钱塘江的名言名句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王在晋《望江台》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李廓《忆钱塘》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刘禹锡《浪淘沙》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

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 ──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 ──李白《横江词》 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

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 ──徐凝《观浙江涛》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苏轼《观浙江涛》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毛泽东《七绝·观潮》。

4. 浙江有哪几位诗人,名句是什么

中国古代诗歌浙籍著名诗人及其诗作数量颇多,主要有:沈约、骆宾王、贺知章、孟郊、罗隐、林逋、陆游、永嘉四灵(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戴复古、王冕、于谦、袁枚、龚自珍等.

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浙江古代诗选》一书中,选编了古代(含近代)200多位浙籍诗人的300多篇佳作.其中杭州市收入49位诗人,其次依次是台州22位、绍兴21位、金华20位、湖州19位、嘉兴17位、温州、宁波各16位。从诗人入选篇数多寡来说,陆游以入选13首居冠,其他入选较多的则有戴复古、孟郊、袁枚、钱起、龚自珍等。

(一).【年代】:宋

【作者】:陆游——《钗头凤》

【内容】

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二).

【年代】:唐

【作者】:孟郊——《游子吟》

【内容】: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三).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一百二十五)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5. 观潮的千古名句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潮的千古名句。

其他描述有: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

乍起闷雷疑作雨,忽看倒海欲浮山。万人退却如兵溃,浊浪高于阅景坛。

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可摧。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素练横江,漫漫平沙起白虹。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横在浪花中。

赭山潮势接天来,捍海塘东石囤摧。

淅江名言

《格言联璧》原文

《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晰,情给理明。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所谓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

《格言联璧》原文

作者:金缨

金缨,清代学者,浙江山阴人,生平不详。 编著有《格言联璧》一书。

全文分别为: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本文仅摘取学问类、处事类、齐家类展示。

学问类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祭虽有仪,而诚为本;丧虽有礼,而哀为本;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飘风不可以调宫商,巧妇不可以主中馈,词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源;心性见之事功,心性方为圆满。

舍事功更无学问。求性道不外文章。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竭忠尽孝,谓之心。治国经邦,谓之学。安危定变,谓之才。经天纬地,谓之文。霁月光风,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

以心术为本根,以伦理为桢干,以学问为菑畬,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结实,以书史为园林;以歌咏为鼓吹,以义理为膏梁,以著述为文绣,以诵读为耕耘,以记问为居积;以前言往行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受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

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工夫。

万理澄彻,则一心愈精而愈谨。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而愈流。

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妄。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口里伊周,心中盗跖,责人而不责己,名为挂榜圣贤,独凛明旦,幽畏鬼神。知人而复知天,方是有根学问。

无根本底气节,如酒汉欧人,醉时勇,醒来退消,无分毫气力。无学问底识见,如庖人炀灶,面前明,背后左右,无一些照顾。

理以心得为精,故当沈潜,不然耳边口头尔。事以典故为据,故当博洽,不然臆说杜撰也。

只有一毫粗疏处,便认理不真,所以说惟精;不然,众论淆之而必疑。只有一毫二三心,便守理不定,所以说惟一;不然,利害临之而必变。

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道通。

在古人之后议古人之失,则易;处古人之位为古人之事,则难。

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

古之君子病其无能也,学之;今之君子耻其无能也,讳之。

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圣贤。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

读经传则根柢厚,看史鉴则事理通,观云天则眼界宽,去嗜欲则胸怀净。

一庭之内,自有至乐;六经以外,别无奇书。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何思何虑,居心当如止水;勿取勿忘,为学当如流水。

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神则疲而不入。

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

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固甲,不能御也。

把意念沈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为?!

不虚心,便如以水沃石,一毫进入不得;不开悟,便如胶柱鼓瑟,一毫转动不得;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爱惜精神,留他日担当宇宙。蹉跎岁月,尽此身污秽乾坤。

戒浩饮,浩饮伤神。戒贪色,贪色灭神。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饱食,饱食闷神。戒妄动,妄动乱神。戒多言,多言伤神。戒多忧,多忧郁神。戒多思,多思挠神。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枯神。

处事类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

无事时常照管此心,竞竞然若有事;有事时却放下此心,坦坦然若无事。无事如有事,提防才可弭意外之变;有事如无事,镇定方可消局中之危。

当平常之日,应小事,宜以应大事之心应之;盖天理无小,即人事观之,便有一个邪正,不可忽慢苟简,须审事之邪正以应之方可,及变故之来。处大事,宜以处小事之心处之;盖人事虽大,自天理观之,只有一个是非,不可惊惶失措,但凭理之是非以处之便得。

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不耐烦者,做不成一件事业。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过去事,丢得一节是一节;现在事,了得一节是一节;未来事,省得一节是一节。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闲暇。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

天下最有受用,是一闲字,闲字要从勤中得来;天下最讨便宜,是一勤字,勤字要从闲中做出。

自己做事,切须不可迂滞,不可反复,不可琐碎;代人做事,极要耐得迂滞,耐得反复,耐得琐碎。

谋人事如己事,而后虑之也审;谋己事如人事,而后见之也明。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置其身于是非之外,而后可以折是非之中;置其身于利害之外,而后可以观利害之变。

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救,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来,始事而要终,定事而知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

救已败之事者,如驭临崖之马,休轻策一鞭;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

以真实肝胆待人,事虽未必成功,日后人必见我之肝胆;以诈伪心肠处事,人即一时受惑,日后人必见我之心肠。

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

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见事贵乎理明,处事贵乎心公。

于天理汲汲者,于人欲必淡;于私事耽耽者,于公务必疏;于虚文熠熠者,于本实必薄。

君子当事,则小人皆为君子,至此不为君子,真小人也。小人当事,则中人皆为小人,至此不为小人,真君子也。

居官先厚民风,处事先求大体。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小人处事,于利合者为利,于利背者为害;君子处事,于义合者为利,于义背者为害。

只人情世故熟了,甚么大事做不到;只天理人心合了,甚么好事做不成。

只一事不留心,便有一事不得其理;只一物不留心,便有一物不得其所。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到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

事有机缘,不先不后,刚刚凑巧。命若蹭蹬,走来走去,步步踏空。

齐家类

勤俭治家之本,忠孝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积善传家之本。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以父母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友之兄弟;以祖宗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和之族人;以天地之心为心,天下不无爱之民物。

人君以天地之心为心,人子以父母之心为心,天下无不一之心矣;臣工以国家之事为事,奴仆以家主之事为事,天下无不一之事矣。

孝莫辞劳,转眼便为人父母;善因望报,回头但看尔儿孙。

子之孝,不如率妇以为孝,妇能养亲者也;公姑得一孝妇,胜如得一孝子。妇之孝,不如导孙以为孝,孙能娱亲者也;祖父得一孝孙,增一辈孝子。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婚而论财,究也,夫妇之道丧。葬而求福,究也,父子之恩绝。

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是也。君子有百世之养,邱墓是也。

兄弟一块肉,妇人是刀锥。兄弟一釜羹,妇人是盐梅。

兄弟和其中自乐,子孙贤此外何求。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现在之福,积自祖宗者,不可不惜;将来之福,贻于子孙者,不可不培。现在之福如点灯,随点则随竭;将来之福如添油,愈添则愈明。

问祖宗之泽,吾享者是当念积累之难;问子孙之福,吾贻者是要思倾覆之易。

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吾谓昨日以前,尔父尔祖,皆前世也。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吾谓今日以后,尔子尔孙,皆后世也。

祖宗富贵,自诗书中来;子孙享富贵,则弃诗书矣。祖宗家业,自勤俭中来;子孙享家业,则忘勤俭矣。

近处不能感动,未有能及远者。小处不能调理,未有能治大者。亲者不能联属,未有能格疏者。一家生理不能全备,未能有安养百姓者。一家子弟不率规矩,未有能教诲他人者。

至乐无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子弟有才,制其爱,毋弛其诲,故不以骄败;子弟不肖,严其诲,毋薄其爱,故不以怨离。

雨泽过润,万物之灾也;恩宠过礼,臣妾之灾也;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安详恭敬,是教小儿第一法;公正严明,是做家长第一法。

人一心先无主宰,如何整理得一身正当;人一身先无规矩,如何调剂得一家肃穆。

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大学问;消得家庭中嫌隙,便是大经纶。

遇朋友交游之失,宜剀切,不宜游移;处家庭骨肉之变,宜委曲,不宜激烈。

未有和气萃焉,而家不吉昌者;未有戾气结焉,而家不衰败者。

闺门之内,不出戏言,则刑于之化行矣;房幄之中,不闻戏笑,则相敬之风着矣。

人之于嫡室也,宜防其蔽子之过;人之于继室也,宜防其诬子之过。

仆虽能,不可使与内事;妻虽贤,不可使与外事。

如仆得罪于我者尚可恕,得罪于人者不可恕。子孙得罪于人者尚可恕,得罪于天者不可恕。

奴之不祥,莫大于传主人之谤语;主之不祥,莫大于行仆婢之谮语。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治家忌宽,而尤忌严;居家忌奢,而尤忌啬。

无正经人交接,其人必是奸邪;无穷亲友往来,其家必然势利。

日光照天,群物皆作;人灵于物,寐而不觉,是谓天起人不起,必为天神所谴,如君上临朝,臣下高卧失误,不免罚责。夜漏三更,群物皆息;人灵于物,烟酒沈溺,是谓地眠人不眠,必为地祗所诃,如家主欲睡,仆婢喧闹不休,定遭鞭笞。

楼下不宜供神,虑楼上之秽亵。屋后必须开户,防屋前之火灾。

《格言联璧》原文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