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帕提娅名言
时间:2022-05-05 23:46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理想国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希帕提娅名言
1. 浅析希帕提娅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希帕提娅,出生于370年,她是当时名重一时、深受大家欢迎的女性哲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占星学家以及教师,她居住在希腊化时代古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希帕提娅对这个城市的知识社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希帕提娅去世于415年,关于希帕提娅之死有很多种说法。
希帕提娅剧照图
对于希帕提娅遭受暴民暴力攻击而死的说法,有很多种不同的版本。其中有说,这是地方基督教自发性激起的一场行为,亚历山大城的总主教西里尔因为跟总督有矛盾,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说,这是罗马皇帝直接支持的一场阴谋。还有的说,这是一群无法无天、的暴民所为,其中不只有基督徒,也有非基督徒人。
爱德华·吉本在他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中,有这样的叙述:“数学家席昂的女儿希帕提娅,深受父亲学说启蒙,她以渊博的评注,精准地阐释阿波罗尼奥斯与丢番图理论。这位谦逊的处子颜如春花初绽,却有着成熟的智慧,她多次拒绝情人的求爱。以致于最显赫的大人物们,都个个迫不及待地想要拜访这位女哲学家。而西里尔以忌妒之眼,盯视她讲学处门前云集的冠盖车马。于是在基督徒中谣言散开,说席昂之女是罗马官方与大主教之间握手言和的唯一绊脚石。有一天,希帕提娅被从她的两轮车中扯出,衣物给撕得稀烂,一路拖到教堂,并遭礼拜朗诵士彼得、一群蛮人与残忍的狂热分子们,以徒手毫无人性地屠戮致死。
2. 问一个女数学家的故事
希帕提娅(Hypatia,西元370--415)
希帕提娅出生於西元370年,她的父亲泰奥恩(Theon) 是亚历山大里亚大学杰出的数学教授,后来成为该校的校长。从小,希帕提娅就沈醉在研读、诘难与探索的气氛中 。亚历山大里亚大学当时荣居学术界第一把交椅,文明国家的学者,无不纷纷汇集此地,交换心得。身为泰奥恩的爱女,希帕提娅成为这充满挑战性环境中的一份子。除此之外,她还受到诸如艺术、文学、科学和哲学等非常完整的正规训练。她为人真诚,有很多王子和哲学家都曾向她求婚,但都经她以「已嫁真理。」为由回绝了。
希帕提娅,作为哲学上新柏拉图学派的领袖,在反对基督教,为异教辩护方面起了凸出的作用。这引起了亚历山大里亚的亚里尔(Cyril) 这位新主教的愤怒;他带著疯狂的热诚,反对并压制所有的"持异端邪说者"。有一天,正当 希帕提娅驱车回家的时候,他把她从车上拉下来,把头发扯脱,还惨无人道地用牡蛎壳把她的皮肉刮下来,在将余下的躯体放火焚烧。就这样,颇有名望的亚历山大里亚大学的荣景就一去不复返。
3. 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女数学家
希帕提娅主要是帮助他的父亲,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赛昂(Theon),修订了托勒密的《天文学大全》和欧几里得的《几何学原本》。
在他们的修订和勘误下,《几何学原本》就成了定本。在希帕提娅其后的生涯里,她独自一人补注了代数之父丢番图的《代数》和阿波罗尼斯的《圆锥曲线》。
在希帕提娅30岁的时候,她就成为了新柏拉图哲学学派的的学术领袖,名动天下。随后,她便在亚利山大港教授哲学和数学,直到基督教迫害致死。
她是当时那种基督教兴起的社会下,女性研究天体运行和数学的顶尖科学家。具有历史的标志性意义。
4. 哈姆雷特中的名言
“To be , or not to be , that is the question.”这句名
言,出自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之口。一
般的译者都将这句话译成: 生存还是(或者)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这种翻译是仅从字面上的直译,没有确切地把握原文的涵义。
莎士比亚的原文是一个倒装语序,其中还省略了几个部分。如果
我们把原文按其正常语序排列,并把省略的几个部分加上去,我们就
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原文的涵义了(括号内是省略的部分):The question
(of all questions) is that (I am) to be or (I am) not
to be. 从这里可以看出,问题的关键是“question”前的定冠词
“the ”。在英语中,定冠词一般是用于特指。而在原文中,由于作
者使用的是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中的舞台语言,就把用于修饰
“question”的部分省略了。这里的“问题”,并不仅仅是一个问题,
也并不仅仅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而是所有问题中的问题。如果这
样翻译,与哈姆雷特所处的“情境”是很不相容的。因为,无论对任
何人来说,“生存与死亡”都是一个问题。这里的“问题”的涵义,
乃是指“问题中的问题”、“事情的实质、核心、根本”之类的东西。
翻译成“问题所在”比较适合。后面的表语从句,也只保留了从句中
的表语。“to be ”即“在”或“是”,翻译成“生存”,“not to
be”即“不在”或“不是”,翻译成毁灭,倒也还十分贴切。 从上
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出自哈姆雷特之口的这句名言,翻译成“生存,
还是毁灭,这就是问题所在。”比上述两种翻译较为接近原文的涵义,
并且,用字较少,朗读起来比较顺口
A little more than kin, and less than kind. (Hamlet 1.2)
超乎寻常的亲族,漠不相关的路人。——《哈姆雷特》
Frailty, thy name is woman! (Hamlet 1.2)
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哈姆雷特》
This above all: to thine self be true. (Hamlet 1.3)
最重要的是,你必须对自己忠实。——《哈姆雷特》
The time is out of joint – O, cursed spite, that ever I was born to set it right! (Hamlet 1.5)
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哈姆雷特》
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 (Hamlet 2.2)
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言贵简洁。——《哈姆雷特》
There are more things in heaven and earth, Horatio, than are dreamt of in your philosophy. (Hamlet 1.5)
天地之间有许多事情,是你的睿智所无法想象的。——《哈姆雷特》
/在这天地间有许多事情是人类哲学所不能解释的。
There is nothing either good or bad, but thinking makes it so. (Hamlet 2.2)
世上之事物本无善恶之分,思想使然。——《哈姆雷特》
/没有什么事是好的或坏的,但思想却使其中有所不同。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Hamlet 3.1)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哈姆雷特》
There's a special providence in the fall of a sparrow. (Hamlet 5.2)
一只麻雀的生死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哈姆雷特》
The rest is silence. (Hamlet 5.2)
余下的只有沉默。——《哈姆雷特》
5. 从零开始的异世界蕾姆名句
艾米莉娅:久闻妞之大名,今日有幸相会。妞既知天命,识时务,为何要兴无名之师,犯我486?
蕾姆:我奉编剧之命而上昂,何谓之无名?
艾米莉娅:话数有变,神作更易,而归有貌之人,此乃自然之理。
蕾姆:外善内邪,霸占我昂,何称有貌之人?
艾米莉娅:
自1话、2话以来,我昂重生,欲死不得,有*子累卵之危,观众有***之急。
我化身莎缇娜,扫清反派,席卷小贼,我昂倾心,五体投地,此非以权势取之,实乃天命所归也!
我身居小别墅,亲力亲为,贴身呵护,应天合人,法妮禅可,处别墅以治486,这岂非天心人意乎?
今妞蕴大才,抱大器,自比有希,立华,何乃强要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
岂不闻古人云:顺女主者昌,逆女主者亡?
今我大波,带金披银,***千副。
谅尔等腐草之荧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
你若倒戈脱衣,以昂来降,仍不失女二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蕾姆:
哈哈哈哈……
我原以为你身为本剧女主,来到评论前,面对百万观众,必有高论,没想到竟说出如此粗鄙之语!
我有一言,请诸位静听。
昔日十几话之时,我昂衰落,自暴自弃,看不下去,为我出气。
几话之后,怠惰,FFF,白鲸等接踵而起,劫持我昂,残暴我昂。
因之,屏幕面前,口水为枪,评论之间,互相引战。
以至狼心狗行之辈汹汹刷屏,有眼无珠之徒纷纷***。
以致番剧变为闹剧,观众饱受涂炭之苦!
值此番难之际,艾米莉娅又有何作为?
艾米莉娅之生平,我素有所知。
你世居小别墅里,初举魔女入仕,理当匡君辅国,安昂兴番,何期反翻白眼,潜水不出!
罪恶深重,天地不容!
艾米莉娅:你。你。蕾姆***……你敢……
蕾姆:
住口!
无耻老妇,岂不知天下之人,皆愿生脱你衣,安敢在此饶舌!
今幸天意不绝re,我蕾姆于昂旁,继承女主之位。
我今奉编剧之旨,兴众讨妇,你既为绿茶之婊,只可潜身缩首,苟图粉丝,怎敢在我粉丝面前妄称天数!
皓首匹妇,苍髯老娘!
你即将命归九泉之下,届时有何面目去见re九九八十一万死忠粉!
艾米莉娅:我……我……
蕾姆:
二话女主,你枉活十几话,一剧未立寸功,只会摇唇鼓舌,勾引我昂!
一个潜水女主,还敢在我的粉丝前狺狺狂吠。
艾米莉娅:我……我……
蕾姆: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艾米莉娅:啊~~~~
6. 著名科学家
除了上边的布鲁诺,还有赛尔维特希腊女数学家希帕蒂娅 塞尔维特(Michael Servetus,1511~1553)西班牙医生,文艺复兴时代的自然科学家,肺循环的发现者。
他亦是一位神学家。1535~1538年在巴黎研究医学,并学习了解剖学,是解剖学家维萨利(AndreasVesalius)的门生。
他与当时流行的盖伦的观点相抵触,提出所谓生命的精气(vital spirit)是由物质产生的,这种所谓精气来源在左心室,靠肺的帮助而产生。认为纯净的精气为红黄色,具有火一般的潜力,即吸进的空气与血中大部分物质的混合物。
他第一次提出关于血液由右心室经肺动脉分支血管,在肺内经过与它相连的肺静脉分支血管,流入左心房的正确看法。 他还认为在其间存在着一些很巧妙的装置(看不见的微血管),和极微细的肺动脉分支和肺静脉分支相连结;并预见到血液按心肺循环流动的生理意义。
他认为,左、右心室中的血是交流的,但并不是盖伦所说由心室的“间隙”所通。并指出:血液在肺血管内经过“加工”并得到澄清。
这些看法都提到肺循环的基本事实。限于当时条件,他未能提出有系统的循环的概念,“循环”一词未被使用。
但后人基于他的功绩,常将肺循环称为“塞尔维特循环”。1553年,他秘密出版了《基督教的复兴》(Christianism Restitutes)一书,在此书中,他用一元论的观点,并阐述了上述有关肺循环的看法。
他的书,被天主教徒与基督教徒视为异端邪说,宗教裁判所对他进行缉捕并判处火刑。他拒绝放弃自己的观点,于 1553年在日内瓦被烧死在火刑柱上。
他的所有著作也同他一起上了火刑场,通通被烧毁。 1553年10月的一天,在日内瓦的宗教法庭上,主持法庭的人是加尔文教的创始人加尔文,被审讯者是他的好友、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
塞尔维特正在研究人体的血液是怎样循环的,他对天主教的“三位一体说”提出了批判。当加尔文因进行宗教改革受到迫害的时候,他也在遭受教会的迫害,两人成了密友。
如今,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已经取得胜利,他成了有名的宗教领袖,而塞尔维特竟成了他的阶下囚。 “你必须承认错误,否则就处死你!”加尔文恶狠狠地说。
“我的言行是正确的,我不怕死。你们诽谤我的学说,但是举不出有分量的证据。
我将勇敢地为自己的学说、为真理而死去!”塞尔维特大义凛然地回答。 1553年10月23日,塞尔维特昂首挺胸地走向火刑柱。
这时,有人对他说:“只要承认错误,还为时未晚。 但是,塞尔维特断然地摇摇头,终于英勇地死去。
他的著作被天主教和新教定为禁书。 恩格斯在论及这件事时,愤怒地指出:“值得注意的是,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学的自由研究上超过了天主教徒。
塞尔维特正要发现血液循环过程的时候,加尔文却烧死了他,而且还活活地把他烤了两个钟头。 希帕蒂娅 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女数学家 古希腊是数学的故乡.古希腊人为数学的进步耗费了大量心血甚至生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个文明古国哺育了许多数学家,象泰勒斯、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德、阿波罗尼斯、阿基米德、托勒玫、海伦、丢番图等.希帕蒂娅(Hypatia)——这位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数学家也诞生在这里. 1 乱世才女 公元前47年,罗马统治者凯撒大帝指使纵火焚毁了停泊在亚历山大的埃及舰队,大火延及该城,殃及图书馆,代表着希腊文明的大量藏书和五十万份手稿付之一炬.基督教兴起以后,出于愚昧迷信和宗教狂热,基督教的领袖们排斥异教的学问,尤其鄙视数学、天文和物理学,基督徒是不许“沾染希腊学术这个脏东西的”.公元325年,罗马皇帝康斯坦丁以用宗教为统治工具,逐渐把数学、哲学、教育等都置于宗教的控制之下.此后,基督徒摧毁希腊文化的行径变得有恃无恐、变本加厉.有人甚至说:“数学家应该被野兽撕碎或者活埋.”希帕蒂娜就诞生在这样一个科学开始衰退、黑暗即将降临的时代. 公元370年希帕蒂娅出生在亚历山大城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赛翁(Theon)是有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在著名的亚历山大博物院教学和研究,那是一个专门传授和研讨高深学问的场所.一些有名的学者和数学家常到她家做客,在他们的影响下,希帕蒂娅对数学充满了兴趣和热情.她开始从父辈那里学习数学知识.赛翁也不遗余力地培养这个极有天赋的女儿.10岁左右,她已掌握了相当丰富的算术和几何知识.利用这些知识,她懂得了如何利用金字塔的影长去测量其高度.这一举动,倍受父亲及其好友的赞赏,因而也就进一步增加了希帕蒂娅学习数学的兴趣,她开始阅读数学大家的专著.17岁时,她参加了全城之诺悻论的辩论,一针见血地指出芝诺的错误所在:芝诺的推理包含了一个不切实际的假定,他限制了赛跑的时间.这次辩论,使希帕蒂娅仅名声大震,几乎所有的亚里山大城人都知道她是一个非凡的女子,不仅容貌美丽,而且聪明好学.20岁以前,她几乎读完了当时所有数学家的名著,包括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阿波罗尼斯的《圆锥曲线论》、阿基米德的《论球和圆柱》、丢番图的《算术》等.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公元390年的一天,希帕蒂娅来到了著名的希腊城市——雅典.她在小普鲁塔克当院长的学院里进一步学习。
“但美好的事物也来自女人”| 伊斯坦布尔的女人们
希帕提娅陷入亚历山大各大交战的宗教团体的火网中。这些备受挫折的男人十分愤怒,他们急着找替罪羊。
“我(狄奥多拉)希望自己永远不会脱下这一身紫袍,我希望自己活着的每一日,遇见我的人都能叫我皇后。”
“许多龌龊的事都是因为女人而起。”皇帝一边说一边用挑逗的眼神看着她。“但美好的事物也来自女人”,卡西亚反驳说。
一座城市的意义,
事关城市里的所有居民
当人们追溯伊斯坦布尔数千年的历史时,总要提起君士坦丁大帝,写他如何在米尔维安大桥战役目睹天空中的异象,领会到神的赐语:
In hoc signo vinces
凭借这个记号,你将克敌制胜。
或者是二十一岁的穆罕默德,这位年轻的征服者在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以及在国际格局中纵横捭阖的土耳其的国父凯末尔。
但在这座城市的历史里,女人的身影总狡黠地“藏”在其中。
帖撒罗尼迦的犹太妇女跳舞
以往的历史书并非有意无视女性,不过往往都是从男性角度展开。贝塔妮在《伊斯坦布尔三城记》中做了一个宝贵的尝试,她试图把目光投向伊斯坦布尔的居民:
伊斯坦布尔一直矗立在历史舞台的前沿,除了讲述那些显赫的人物以外,我也设法探寻一些普通人的生命经验,尽管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同样是创造历史的人。
从语义、象征和哲学的层面来看,一座城市的意义, 事关城市里的所有居民。因此你会发现,在这本书中有男人也有女人,有富人也有穷人,有强者也有弱者。
19世纪奥斯曼帝国的犹太人
其中女性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在君士坦丁堡的精神风貌中,女性并未隐形,恰恰相反,她们的角色相当显眼。”
这里有飞黄腾达的皇后,也有在昏暗后宫中死去的女奴,还有战争期间的女性受害者。
一旦伊斯坦布尔某个人家买走了女孩,就会为她们另取一个波斯名字,并且把名字像会议名牌一样别在她们的上半身。如果被卖进苏丹后宫,她们会发现自己与黑人阉人狱卒紧密地混居一处,这些黑人阉人也重新取了悦耳动听的名字,如风信子、水仙、玫瑰与紫罗兰。
在一连串交战中,平民百姓遭遇的冷酷现实就跟从古至今历史记载的一样,妇女总是遭受强奸与其他性暴力。
强奸证明了对俘虏与领土的所有权,并确保让当地社群内部分崩离析、人心惶惶。从第一次到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无论是穆斯林还是基督徒都以妇女儿童作为攻击的目标。有些记载甚至会以男性的性侵行为来描述这一时期的军事入侵行动。强奸不是战争的副产品,而是有意使用的军事策略。
亚美尼亚屠杀,一名妇女跪在死去的孩子身边
贝塔妮尝试从细节处还原伊斯坦布尔女性的真实生活。她着重在书中描写浴场和后宫这两个地方。
对绝大多数女孩而言,后宫是个安全但昏暗的地方。许多处于底层的女孩最终只会是服侍奴隶的奴隶。由于在伊斯坦布尔举目无亲,这些被送到伊斯坦布尔的女孩不大会惹是生非。如果发生纠纷,没有家人协助,而且她们不是穆斯林,在伊斯兰教律法下无法求助法律,诉诸司法。
在这个封闭的环境里,经常爆发大规模的传染病。现今拼凑起来的文本证据指出,后宫中不只是大量女性与孩子(包括苏丹的儿子与继承人)死于霍乱或肺结核,与这些人定期见面或产生性接触的苏丹也是受害者。
不可避免地,或许艺术家与诗人不想回忆伊斯坦布尔女眷区与土耳其浴场传染病横行的现实:天花、梅毒与瘟疫受害者,充满呕吐物的结核病病房,病人因为喘不过气悄然离世。
与后宫一样,伊斯坦布尔的土耳其浴场并非情色幻想,而是真实生活的一部分。
身为有教养的伊斯坦布尔女性,每个星期应该会有四到五个钟头待在浴场。仆役跟在后头携带当天所需的物品:水果、坚果、糕点、肉丸、浴巾、蛋糕。女人在充满雾气的小房间里讨论未来的结婚对象,交换城中的见闻。
当然,这种状况也不常发生,不过到19世纪晚期,妇女们有时会在女性专用的浴场交换情报,然后群起上街抗议城中不得人心的发展。
安格尔的《土耳其浴女》绘制于1862年。包括莫扎特、爱德华·克拉克和马蒂斯在内的400余名作曲家、作家和艺术家,都在让人感到愉悦的女性的封闭房间里找到了创作灵感;尤其是伊斯坦布尔苏丹后宫,也就是最富有的女性所在的地方。
“女性还能是什么?”
如果单纯把君士坦丁堡想象成某种原始的女权主义的乐园是完全愚蠢的。在4世纪中叶,拜占庭帝国讲道坛上高声疾呼着这样的看法:
除了是友谊的敌人、不可逃避的惩罚、必要之恶——一种天然诱惑、诱惑人的灾难、家中的危险、可憎的危害、用美丽色彩涂饰的邪恶事物——女性还能是什么?
但到16 世纪,为了翻译《古兰经》而游历安纳托利亚的天主教教士所罗门·施韦格尔提道:“土耳其人统治世界,他们的妻子统治他们。没有任何国家的女性能够享有如此高的地位。”
当时,伊斯坦布尔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宗教建筑地基由女性兴建。依照惯例,奥斯曼上层阶级妇女在日出与日落之间是不许外出的,但她们却能保证自己享受到富有创造性的都市生活。
到了17世纪,伊斯坦布尔被形容成是一座“女苏丹当家”的城市:从1574年开始主掌后宫的苏丹皇太后努尔巴努、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交好的宠妃萨菲耶都在这一时期,展现出了自己非凡的智慧与人格魅力。
但同时,在英语世界里,“变成土耳其人”带有了性的内涵。在英格兰人与欧陆民众的心中,“大后宫是个难以磨灭、引起情欲、挑逗任性的禁忌”。“无论奥斯曼帝国宫殿中居民实际的政治行动能力有多强大,西方国家仍选择夸大或追求奥斯曼宫廷难以餍足的胃口、激发情欲的允诺”。
到19 世纪60年代初期,菲尼亚司·泰勒·巴纳姆“引进”高加索妇女,只要付个几毛钱,她们就会诉说被抓的过程、在苏丹后宫的淫荡生活,以及后来如何被巴纳姆的手下解救。
为苏丹皇太后摆设的筵席,奥斯曼水彩画。17世纪奥斯曼的水彩画,描绘了苏丹皇太后大摆筵席的场面。法国驻君士坦丁堡大使馆的吉哈丹夫人也出席了此会。图画左侧还站着一个黑人宦官。
千百年来,人们要么将女性视为情欲的象征,要么历史无视其存在。这并不能掩盖伊斯坦布尔历史上女性有过的抗争和出彩。
在贝塔妮所描写的女性当中,就有几位的个人经历和才华如此绚烂,足以颠覆世人对伊斯坦布尔女性的刻板印象。这些女性在当时所展现出来智慧、魅力和政治方面的才华,还有身上的复杂性,一直到今天都令人刮目相看。她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生命力,本身是伊斯坦布尔最迷人的景观之一。我们在伊斯坦布尔的街头也许不曾见过她们的塑像,但只要留心,就会发现我们依然活在她们的影响之下。
可以说,如果当初不是狄奥多拉皇后拦住了要逃跑的查士丁尼皇帝,就不会有今天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也不会有查士丁尼法典,这将彻底改变如今的伊斯坦布尔和我们如今生存的世界。
载送蒙着面纱的奥斯曼女子前去散步的牛车,由卡尔戈普罗(B. Kargopoulo)在1854年拍摄。
伊斯坦布尔的女性群像
希帕提娅
3 世纪与4 世纪之交,一名女性在亚历山大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她就是数学家、天文学家与哲学家希帕提娅。
希帕提娅重新设计了星盘,与父亲一起提出了新的数学公式,成为了一个令学生感到振奋的老师,我们可以从学生给她写的信中感受到她的影响力。当时有一个名叫辛奈西斯的学生爱上了希帕提娅,并向她求婚, 但希帕提娅却把生理期用的布垫丢到他身上,声明他们最好还是专注于心灵而非肉体。
421年以后,恺撒勒乌姆成为区利罗主教的基督教总部。希帕提娅卷入了世俗与宗教的权力斗争。区利罗主教注意到希帕提娅并且认为她使用科学仪器进行黑占卜——也就是预言未来。希帕提娅的实验被诬指为巫术。改变中的世界,连同憎恨与谣言的丑恶毒箭向她袭来。希帕提娅陷入亚历山大各大交战的宗教团体的火网中。这些备受挫折的男人十分愤怒,他们急着找替罪羊。
415年春,希帕提娅被人从马车上拖下来。这名女哲学家在被扒光衣服后,拖到了恺撒勒乌姆边上。暴民群情激愤,他们手边能拿到什么是什么——例如陶片。接下来发生的事难以用文字形容。哲学家被活活剥皮,奄奄一息的她遭到焚烧,尸体被肢解后游街示众。
狄奥多拉
狄奥多拉小时候与父母姐妹一同出场,他们的演出是整套娱乐节目的一环,她主要负责在竞技场当中或周围表演杂耍或色情舞蹈。后来狄奥多拉成为某个叙利亚官员的伴侣,并且随他离开君士坦丁堡前往北非,在当地忍受了四年的虐待,最终被这名官员抛弃,丢了生活来源。
为了返回母城,她一路卖淫为生。唯一对这名20岁女子伸出援手的是一群亚历山大的基督徒。
然而这无法阻止狄奥多拉为了探听秘密而与男人共眠。她以陪睡的方式一路打通到最高层,还赢得了“最敏锐的情报贩子”的名声,成功引起查士丁尼的注意。
526年,查士丁尼被指定为查士丁的继承人,这名娼妓顺理成章当上了皇后。狄奥多拉为女性同胞做出的贡献尤多。此后,丈夫必须两次取得妻子的同意才能借贷。家人必须将丈夫的遗产返还寡妇。犯下强奸罪的男性更容易被起诉,量刑也更加严厉。禁止以食物与衣物引诱10岁以下的女孩进行性交易。
在尼卡暴动后,她阻止了试图逃跑的查士丁尼皇帝。
我认为在这个关键时刻,即使逃走能获得安全,这个决定也将是大错特错。正如人出生免不了一死,曾身为皇帝,最后要亡命天涯,这是不可忍受的。我希望自己永远不会脱下这一身紫袍,我希望自己活着的每一日,遇见我的人都能叫我皇后。
皇帝,如果你想保住性命,那不成问题。我们有钱,海洋与船只都已齐备。但想想你获救后可能发生的事,到那个时候,恐怕你无法如愿用安全换取死亡。古代有句格言深得我心,皇室身份是葬礼上最好的裹尸布。
尼卡暴动后,查士丁尼夫妻重建圣索菲亚大教堂教堂内柱尖顶饰刻着查士丁尼与狄奥多拉名字的首字母,两个字母交缠在一起。
卡西亚
2009年来自德国的女子合唱团VocaMe演绎了卡西亚的部分赞美诗,带有典型的拜占庭风格。
卡西亚生于君士坦丁堡的贵族家庭,她是个多产的诗人与赞美诗作家。拜占庭时期的女修道院院长。写了49首著名的赞美诗和261首非礼拜性质的诗文。身为女修道院院长,卡西亚同时也主管着该区男性在从事的文化工艺。
卡西亚幼时并不是个安分的孩子。有关她的生平描述提道:她小时候拒绝放弃圣像崇拜,还偷溜出去照顾被囚禁的僧侣,并因此遭到鞭打。在这一时期,拒绝放弃圣像崇拜的其他人,往往会遭受更严厉的责罚:继续彩绘圣像的僧侣,双手会被砍断,让他们不能再画下去;有些僧侣的额头则被烙印或刺青。
至今,在圣周二这天,许多教堂里仍在咏唱她的《卡西亚赞美诗》,许多性工作者也会在这天前往聆听与祷告。卡西亚的赞美诗同情“堕落的妇女”,也关切一般妇女的处境。
据说卡西亚在年轻时曾拒绝皇帝狄奥斐卢斯的追求,“许多龌龊的事都是因为女人而起。”皇帝一边说一边用挑逗的眼神看着她。“但美好的事物也来自女人”,卡西亚反驳说。
她指的是圣母马利亚所具备的救赎他人的可能性,但也让人觉得她像是在说自己。
努尔巴努
苏丹皇太后努尔巴努。她从1574年开始主掌后宫,一直到1583年去世为止,是一位具有非凡地位与影响力的女子,也是典型的“接近权力即能获取权力”的例子。
她兴建了雄伟的老皇太后清真寺,让人引以为豪的是,这一建筑群涵盖了清真寺、修道院、医院、救济院、学校、公共浴场、商队旅舍与济贫供餐设施。这一建筑群至今仍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沿岸。而在关爱弱小与贫苦这一点,她身上带着狄奥多拉的色彩。在伊斯坦布尔某间华丽的清真寺里,她创办了历史上第一座由女性建立的图书馆。
努尔巴努频繁干涉儿子的婚姻。她从奴隶市场购入最美丽与最诱人的女子塞满了整个后宫,此举无疑是成功的,因为她的儿子成了103个子女的父亲。宠妃的萨菲耶对于婆婆那些诱发儿子恋母情节的干预深表不满,据说努尔巴努原因不明的猝死也与萨菲耶脱不了干系。
苏丹皇太后临终时释放了150 名女奴,给她们每人留下了1000 枚金币。
萨菲耶
萨菲耶与英格兰的伊丽莎白一世,一个是妃子,一个是女王,两人结成好友,彼此馈赠礼物。据说伊丽莎白曾将一只英格兰大黑猫送给了她的奥斯曼友人,这只猫就在后宫昂首阔步地走着,直至寿终正寝。
这两名女性相隔约6500公里的大海,她们的关系正是奥斯曼文化与欧洲文化相互往来的缩影。当时奥斯曼处于黄金时代,欧洲既是殖民地也是殖民者。萨菲耶为伊丽莎白一世提供适当的保护,同时对国际事务施加影响。
1593年,萨菲耶下令写信给英格兰女王,向她表达安慰,并阴谋地表示:“我会在统治亚历山大领土的苏丹陛下面前多多提及女王殿下的尊贵和美誉……我会努力达成您的目的。”
萨菲耶还曾通过她的犹太女仆向伊丽莎白索取一些化妆品:
由于陛下是女性……在您的王国可以找到罕见的用来保养脸部的各种蒸馏水以及保养双手的芳香精油。希望得到陛下恩赐,将这些物品经由我转呈给最尊贵的皇太后;因为这些是女性用品,皇太后希望由我代领,不愿假手他人。
约翰·桑德森(John Sanderson)是英格兰驻伊斯坦布尔大使馆秘书。他提到:
当萨菲耶走在宫殿中时,“望见远处的河上匆忙集结了一些船只”。她听说这是维齐尔急着外出找妓女,萨菲耶不悦地传话告知宦官巴萨(Bassa),她的儿子‘出征在外’,把国家大事交给他,不是要他狎玩女人……”
1596年,当她的儿子穆罕默德三世领兵作战时,她把加拉达与斯坦布尔的犯人全部释放,只留下“恶名昭彰”的人。
1597年,萨菲耶把自己的钱捐出来,资助帝国军费,用来翻新大炮与购买驮兽。
彩 蛋
如果光看历史,可能会觉得这些人距离我们还是太遥远了。事实证明,就像乾隆和甄嬛一样,这些历史人物依然活跃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以影视剧主角的方式(你可以在油管上看到她们的角色cut)。
土耳其大型人气电视连续剧《宏伟的世纪》(MuhteşemYüzyıl),讲述了奥斯曼帝国时期的故事,当然也包括了这一时期登上帝国权力巅峰的女性。
其中由演员Merve Boluğur饰演的人气角色努尔巴努:
由演员Hülya Avşar扮演的萨菲耶:
以及2009年的电影《城市广场》(Ágora),就是以希帕提娅为主角的,豆瓣评分8.1。
要把这些都看完需要一定的时间,但还有一个更加简单的方式能够让你在短时间内领略这些传奇人物。还可以顺便了解一下他们所生存的时代背景。
如果你有去土耳其旅游的计划,这个方式还可以帮助你在旅游团中脱颖而出——当大家发朋友圈感慨这里的清真寺真好看时,你:
“努尔巴努兴建的老皇太后清真寺真壮观,早就有所耳闻,今天终于看见了!”
摄影:Ymblanter
当众人感慨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壮观时,你:
“如果当初没有狄奥多拉,就没有这一切了。她真是个奇女子。”
当不喜欢的人向你表白时,你(像希帕提娅一样,虽然在智慧上未必能够比肩):“希望您最好还是专注于我的心灵,而非我的肉体。”
当众人问你为什么知道这么多时,你(不要)告诉他们——
新书上架
“如果世界是一个国家,伊斯坦布尔必定是它的首都。”一座拥有三个名字的城市,见证拜占庭、奥斯曼两大帝国的兴衰变幻。
本书从公元前6000年开始讲起,直到20世纪,前后贯穿近八千年,将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和伊斯坦布尔的故事融会贯通,写于一书,以平易生动的叙事、翔实严 谨的实地考察和优美的笔调,探索这座“世界之都”,如何能在长达近千年的历史光阴中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探究它如何在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的交融影响下,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特质。
正如法国将军拿破仑所说,“如果世界是一个国家的话,伊斯坦布尔必定是它的首都”。经由这一本书,我们将重新理解,什么是“世界性”,以及,作为世界公民的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