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名言名句

时间:2022-05-06 16:36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老王读书会 | 评论: 次 | 点击:

李世民的名言名句

1. 唐太宗的名言、名句

唐太宗的名言、名句有下面几个内容:

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译文: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听信单方面的话,就分不清是非。

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载唐太宗语。

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译文:一个人以铜为镜子,可以用来整理衣冠;以历史为镜子,可以知道朝代兴衰的道理;以人为镜子,可以知道得失、对错。

出自后晋·刘昫《旧唐书·魏征传》载唐太宗语。

3.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译文:君子在用人就像用器具一样,使用他们的长处。

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八·贞观元年》载唐太宗语。

4.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译文:当政的关键,唯在用人得当,若所用的人不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能、长处,政事就必然难以得封治理。现在所任用的官员,必须是道德、修养、学问都本分的人。

出自唐·吴兢《贞观政要》载唐太宗语。

5.开直言之路,广不讳之门,闻所未闻,日慎一日

译文:开启臣子们说直话的言路,打开臣子们说直话不为尊者隐讳的大门,让我听到没有听说过的事情和道理,我就能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

出自唐·唐太宗《唐太宗集》。

扩展资料:

唐太宗治国,有许多过人之处。其中尤以善于用人为世人称道。

他曾经与大臣讨论隋文帝施政得失。有大臣认为隋文帝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君主,而太宗恰恰认为隋文帝之失在于不懂得放权,不信任臣下,有大事小事一把抓的毛病。

他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敢于用曾经反对过自己的人,反映了唐太宗的胆识。其典型事例是重用魏徵。魏徵在隋末诡为道士,初投瓦岗军,曾效力于李密帐下,后归依窦建德。所投皆为李世民平定山东时的敌对势力。及窦为唐军所破,又在太子李建成东宫效力,官至太子洗马。他虽职位不高,却自称曾经劝谏李建成在与李世民的争斗中先下手为强。

这样一个几乎处处与己为敌的人,李世民却能爱惜其才而摒弃前嫌,委以重任。

又如,范阳卢承庆父、祖皆隋官。贞观中,太宗任其为民部侍郎和兵部侍郎并兼选举,卢承庆自辞“越局”。太宗不允:“朕今信卿,卿何不自信也。”能够团结曾经是自己敌对阵营的人才,这对于唐太宗稳定唐朝初年的政治局面,笼络人心,减少反对派,具有重要作用。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不求全责备,反映了唐太宗的明智。他对于自己大臣的所长所短,了如指掌。

如评长孙无忌,“善避嫌疑,应对敏速……而总兵攻占,非所长也。”评高士廉,“涉猎古今,心术聪悟,临难既不改节,为官亦无朋党;所少者,骨鲠规谏耳。”评房玄龄、杜如晦,不善于理狱,不擅长处理杂务琐事,长处是多谋善断。说戴胄的短处是“无学术”,但敢于犯颜执法。说博陵崔敦礼,“深悉蕃情,凡所奏请,事多允会。”

总之,唐太宗懂得“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资治通鉴》卷198贞观二十一年)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是什么成就了唐太宗?

2. 唐太宗的故事与名言

1,唐太宗纳谏的故事 他深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明君兼 听,昏君偏信。这是大臣魏征跟他讲的。

有一次,太宗虚心地问魏征,明君和昏君怎样才能区分开?魏征郑重地答道,国君之所以圣 明,是因为他能广泛地听取不同的意见;国君之所以昏庸,是因为他偏听偏信。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又举了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加 以论证。

他说,古代尧、舜是圣君,就是因为他们能广开言路,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小人就不能蒙蔽他。而像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 这些昏君,住在深宫之中,隔离朝臣,疏远百姓,听不到百姓的真正声音。

直到天下崩溃、百姓背叛了,他们还冥蒙不知。采纳臣下的 建议,百姓的呼声就能够上达了。

魏征的这些至理名言,深深地铭刻在唐太宗的心里。 从此,唐太宗便格外注意虚心纳谏。

他不管 你是什么人,也不管你提意见的态度如何,只要你的意见是正确的,他都能虚心接受。这里有一个“回天之力”的真事。

当时,唐太宗 下令,要把洛阳破败了的乾元殿修饰一番,以备作为到外地巡视的行宫。对于皇帝来说,想要修理一下小小的行宫,本来是小事一桩。

可是,有一个小官张玄素,却上了一道奏折,痛陈此举不妥。他说,修了阿房宫,秦朝倒了;修了章华台,楚国散了;修了乾元 殿,隋朝垮了。

这都是历史的教训。现在,我们唐朝百废待兴,国力哪里比得上当年的隋朝?陛下在国家的破烂摊子上,继续役使饱受 战乱之苦的百姓,耗费亿万钱财,大兴土木。

陛下没有继承前代帝王的长处,继承的却是百代帝王的弊端。如果从这一点看,陛下的过 失远远超过了隋炀帝。

这是一道笔锋犀利、击中要害的奏折。 但是,小小的张玄素,竟敢把英明的君主唐太宗比作昏聩的暴君 隋炀帝,冒犯天威。

这不是拿鸡蛋往石头上撞么?满朝文武都为他捏一把汗。人们都在观察唐太宗的反应。

假如不是唐太宗,而是别的 皇帝,看到这一大不敬的奏折,当即会雷霆震怒,不仅张玄素人头落地,而且会株连九族。但是,唐太宗就是唐太宗。

他不仅没有怪罪 张玄素,反而下令召见他。此时的唐太宗想进一步地试一试张玄素的胆量,就直问道,卿说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我和夏桀、商纣相 比,怎么样呢?要知道,夏朝的桀王和商朝的纣王,都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

唐太宗这样问,自有深意。不承想,这个张玄素却直 截了当地答道,如果陛下真的修了乾元殿,那就和夏桀、商纣一样昏乱。

听到这句答语,唐太宗不仅没有发怒,反而被深深地感动 了。他想,一个小官,敢于冒死直谏,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他的江山社稷?因此,唐太宗收回了他的谕旨,停止重修乾元殿。

并且表 扬了张玄素,同时赏给他500匹绢。对此事一直关注的魏征,听到了这个完满的结局,颇为感触地叹道,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这都 是因为是有高尚道德的君子说的话呀! 这个“回天之力”的真事,充分地说明了唐太宗的虚心纳谏。

唐太宗还有一个优点,就 是知错必改。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精美绝伦的鹞鹰。

他一时忘记了魏征平时说的国君不可玩物丧志的话,就兴味十足地把鹞鹰放在臂 上,逗着玩。不料,巧遇老臣魏征。

唐太宗一时情急,赶忙把鹞鹰藏在怀里。其实,魏征早已把一切看在眼里,却故作不知。

走上前 去,特意讲起古代帝王追求逸乐之事,旁敲侧击帝王不可玩物丧志。唐太宗担心时间长了,鹞鹰闷死。

但是,魏征说得没完没了,唐太 宗自知理亏,不敢打断。结果,鹞鹰还是闷死在怀中。

唐太宗知错必改,知人善任,且胸有大志。 2。

唐太宗反腐故事 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太宗对左右大臣说,我曾讲过,贪官们无不爱财,其实他们并不懂得应当怎样爱财。就拿五品以上京官和地方官来说吧,俸禄都很优厚,一年所得,数目很大。

若受人贿赂,不过数万,一旦败露,官职、俸禄全被剥夺。这岂是懂得爱财?上算吗?唐太宗善于设身处地为官员们着想,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教育他们切莫去做那些将会导致身败名裂、人财两空的贪赃枉法的事情。

唐太宗不反对官员“爱财”,但反对他们爱财过度成为贪财,反对“受人财贿”,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他告诉身边的大臣,官员爱财要取之有道,要通过合法途径取得。

靠合法收入———俸禄就可以生活得很好;如果有非分之想,如果贪得无厌,就可能落得“一朝彰露,禄秩削夺”的下场。从官员的私利来说,也是很不划算的事情。

他要官员们学会算这笔账。 为了加深左右大臣的印象,唐太宗又说,春秋时代鲁国有个宰相名叫公仪休,爱吃鱼,成为一种嗜好,但从不接受别人馈赠的鱼。

这样,他就能长久吃到鱼。因为他不接受别人的贿赂,不用担心有一天蹲大牢而吃不上鱼。

无论君主,还是官员,都不能贪。如果君主贪婪,必定导致亡国;如果官员贪婪,必定遭致身败。

《诗经》写道:“大风有隧,贪人败类。”(见《诗经•大雅•桑柔》,意为大风刮得很猛,贪人败坏族类。)

此话诚然不错。唐太宗告诫官员,站得正,才能立得稳。

如果有贪欲,倒霉的就不仅是贪者个人:主(国君)贪丧国,臣贪亡身。“贪者败类”,贪者一人,会贻害很多人。

从大处讲,会殃及一国;从小处而言,会殃及家庭、家族。 接着,。

3. 唐太宗的名言及体会

李世民的名言“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意思是老百姓都是贱骨头,容易无事生非,应该让他们长期当牛做马。

他当了皇帝之后连着闹了好几年的天灾,天灾刚刚过去,李世民就要劳师动众去泰山封禅,被魏征阻止了。他还大兴土木,建造许许多多的宫殿、建造规模宏大的皇陵。

比如穷兵黩武,四处寻衅挑起战争,为远征辽东不顾百姓死活。李世民说有些百姓不堪忍受繁重的劳役,故意把自己的手脚折断。

唐太宗知道后就下了一道诏书,不仅下令处罚这些刁民,还强迫这些残疾人继续服役。连很多大臣都认为,唐初刚刚经历了战乱,国家和百姓并不像隋朝那么富裕,唐太宗这么做简直比隋炀帝都过分。

但是唐太宗表面虚心纳谏,实际上继续我行我素,到死也没觉得自己有什么对不起百姓的地方,还总自我夸耀自己的文治武功古往今来无人能超越。实际上,魏征临死很担忧大唐会不会灭亡在他手里。

刘贶《续说苑》记载:”魏征疾甚,太宗与太子再临其第,征加朝服拖绅。帝见征悲懑,拊之泣恸,问所欲言,对曰:'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

‘”意思是唐太宗看到已经不久于人世的魏征还是那么忧伤烦闷,就问他还有什么要说的。魏征回答:“我自家的事没什么可担心,我担心的是大唐会改朝换姓。”

果然没过多少年,周武就取代了李唐。

4. 评析李世民的名言

1.君王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可以使船行驶,也可以使船淹没.大致等同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2.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

唐太宗李世民喜听与善取各种献议,深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之理。其直谏大臣魏徵曾上疏数十,直陈其过,劝太宗宜内自省,居安思危,察纳雅言,择善而从。后魏徵逝死,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叹曰:“以铜为镜,可使穿戴之时,端庄齐整;以史为镜,可知历朝以来,存亡兴替;‘以人为镜’,可观人之举措,以明本身得失,吾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已死,吾亡一镜矣。”

“以人为镜”。乃指以人为借鉴。即将其成败得失,引以为鉴,以免重蹈覆辙。

3.李世民:今中华强盛,徒兵一千可敌夷狄数万!夷虽众,有何惧哉!

其人魅力永存中华盛事之景,个人开明专制无出其右者,天下富泽,万国来朝,四夷皆服,百姓乐业。煌煌大唐,胡风汉韵,思想的融汇,文化的璀璨,个人武功比毛泽东更强,单骑对突厥,胆气魄力令人倾倒之!(毛泽东赞曰“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

5. 评析李世民的名言

1.君王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可以使船行驶,也可以使船淹没.大致等同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2.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 唐太宗李世民喜听与善取各种献议,深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之理。其直谏大臣魏徵曾上疏数十,直陈其过,劝太宗宜内自省,居安思危,察纳雅言,择善而从。

后魏徵逝死,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叹曰:“以铜为镜,可使穿戴之时,端庄齐整;以史为镜,可知历朝以来,存亡兴替;‘以人为镜’,可观人之举措,以明本身得失,吾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已死,吾亡一镜矣。”

“以人为镜”。乃指以人为借鉴。

即将其成败得失,引以为鉴,以免重蹈覆辙。3.李世民:今中华强盛,徒兵一千可敌夷狄数万!夷虽众,有何惧哉! 其人魅力永存中华盛事之景,个人开明专制无出其右者,天下富泽,万国来朝,四夷皆服,百姓乐业。

煌煌大唐,胡风汉韵,思想的融汇,文化的璀璨,个人武功比毛泽东更强,单骑对突厥,胆气魄力令人倾倒之!(毛泽东赞曰“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

战神李靖与太宗李世民用兵语录1:用兵之道在于致人而不致于人

李卫公问对是李世民与李靖关于兵法的主要讨论语录,重点还是在诠释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孙子兵法是兵书胜祖,是所有兵书里最系统最完整的战略型兵书,李世民在李卫公问对中也强调,他观兵书最好的也就是孙子兵法,为何最好,因为境界高,其次普世价值,第三就是系统性阐述了如何带兵如何打仗。

李世民说他观孙子兵法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如何致人而不致于人,何意思呢?就是说打仗重点是解决如何控制对方而不是被对方所控制!很多人说打仗重点是孙子兵法强调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其实我认为这个是理想主义,也就是最高境界,通过不战而战胜对方。这个也是孙子兵法最高境界,其次是致人而不致于人,最低是先胜后战,不胜不战,不虑胜先虑败。

这就是我认为的孙子兵法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就是不虑胜先虑败,先为不可胜以待敌制胜。也就是说先不要考虑如何战胜敌人,先要考虑如何不被敌人战胜。也就是说先做好防守再考虑进攻。所以读透兵法的人不一定做生意,当官有多成功,起码能做到不失败。不失败某种意义就是成功。

第二重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这重意思就是打仗不一定都是热战,真枪真棒地打,其实战争七分政治三分军事,一定是最少代价换取最大收获。如何做呢?那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也就是通过上兵伐谋,伐交,伐兵,再次攻城来实现。也就是说通过政治手段,外交手段,经济手段,舆论手段,军事威胁手段,来实现,这样的代价是最小的。最次的才是军事战争手段。也就是攻城手段,这些手段就是战胜对方的五种手段,政治,经济,外交,舆论,威胁手段。最后是攻城热战,动手手段。

第三重境界,就是李卫公问对李世民说的最高境界,致人而不致于人。这层意思就是既然要打仗,文得不行了,就采用武的,也就是政治,经济,外交,舆论,威胁手段都不行了,那就是军事战争手段。那么军事战争手段的核心也是如何做到控制对方,调动对方,而不被对方调动,不被对方看透真实意图。所以打仗最高境界就是致人而不致于人,即便是政治手段也是致人而不致于人,无论打仗,做生意,管理企业都是尽量能调动对方而不被对方调动,这样才能充分实现战胜对方的有利态势,才能实现最终的目标和目的。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