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口号

时间:2022-05-07 21:00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致敬小布 | 评论: 次 | 点击:

中山陵口号

1. 孙中山先生一生的口号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百折不挠,愈挫愈奋. 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须努力。

人类要在竞争中生存,便要奋斗。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

天下为公。 事功者一时之荣,志节者万世之业。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 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

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努力向学,尉为国用。

学者贵知其当然与所以然,若偶能然,不得谓为学。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自己应为之事,勿求他人;今日应为之事,勿待明日。 危难无所顾,威力无所畏。

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 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

本互助博爱之精神,谋团体永久之巩固。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 奋斗这一件事是自有人类以来天天不息的。

当立心做大事,不立心做大官。 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

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其价值之重可知。 顶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转来 立国于大地,不可无法也。

立国于世纪文明竞进之秋,尤不可以无法,所以障人权,亦所以过邪僻,法治国之善者,可以绝寇贼息讼争。 古人进步最大的理由,是在能实行。

能实行便能知,到了能知,便能进步。 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

2. 中山陵是什么地方

中山陵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它坐落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郊钟山东峰,由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

吕彦直(1894—1929年)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杰出代表。他曾留学美国,师从著名设计师墨菲。

他以设计并主持建造南京中山陵而奠定了他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中山陵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牌坊、祭堂和墓室等。

其中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有3道拱门,门楣上刻着“民族、民权,民生”横额,堂内的孙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是世界名雕刻家保罗•兰窦斯基的杰作,墙壁上刻有孙先生手书《建国大纲》全文;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安葬在祭堂后的墓室中。从空中向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

山下先生的铜像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形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中山陵西临明孝陵,东毗灵古寺,气势雄伟,依山势层层上升,使人产生敬穆仰止之情。

3. 中山陵门上的博爱是什么意思

“博爱”二字是出自《无量寿经》上的“尊圣敬善,仁慈博爱”,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许多的成语都是佛经上的,由此可知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对于中国人生活层面的影响,都非常的深。

唐朝韩愈《原道》“博爱之为仁”,据说孙中山先生常写这两个字送人,这也是孙中山先生一生极好的概括和写照。 根据著名语言大师吕叔湘编著的《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 博爱,是对全人类的广泛的爱! 博爱是一种特殊的爱,很无私的爱,因为爱的对象是全人类,所以程度上绝对不会是象“爱情”的“爱”一样! 博爱是要人与人之间有一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那么最基本的条件是“人人平等”、“有一颗热忱的心”但是,博爱的“爱”是有程度限制的,因为这种爱因为范围的广泛,所以只能是一种“泛泛的爱”最简单的对博爱的定义就是“对其他人有一种热忱的心,去帮助所有需要关心的人”。

博爱,既是无私的,又是广大的。既能把这种爱给予亲人,给予朋友,也能把这爱给予不认识的人。

甚至是在平时反目的敌人遇难的时候也能伸出援助之手! 爱是能让人心胸广大的,既然心中有了爱,再暴躁的人也会在爱的感召下变得柔情似水。百炼精钢都能化为绕指柔,可见爱的力量是多么伟大。

然,这种爱并不是滥施滥爱。博爱乃为仁者之爱。

4. 中山陵位于哪里

中山陵位于钟山第二峰小茅峰,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寝。

坐北朝南,依山而筑,由陵前广场、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组成,纵向排列在同一条南北轴线上。墓室在海拔158米处,与陵前广场平距700米,上下高差73米,整个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共有石阶392级。

建筑平面呈自由钟图案,寓意中山先生毕生致力于唤醒民众、争取民主自由、为挽救国家和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陵墓工程于1926年奠基,1931年年底完工,1929年6月1日在此举行奉安大典。

陵园内还有音乐台、光华亭、流徽榭、永慕庐、藏经楼、行健亭、美龄宫、紫霞湖、中山植物园等纪念性或辅助建筑,多为各界人士与海外侨胞捐建。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中山陵有哪些景点

铜鼎 相当于整个钟的挂扭,位于陵墓广场正南,1933年秋建成,是中山大学同学与戴季陶捐赠。鼎内藏六角铜牌,刻戴母手书“孝经”全文,鼎面铸“智、仁、勇”三字。

牌坊 牌坊前是半月形广场,为钟顶圆弧。牌坊高12米,用福建花岗岩建成,上勒有孙中山手书“博爱”二字。“博爱”二字,出自韩愈所做《原道》中“博爱之为仁”,孙中山把它引伸为反对封建专制注意的革命口号。

神道 长323米、宽约70米。两边青松郁郁葱葱,龙柏莽莽苍苍,标志着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如松柏常青,与世长存。

陵门 共三座拱形,门额刻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四字。

碑亭 进入陵门即到碑亭,亭正中碑高约9定米,用福建花岗岩制成。碑上刻“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

石级 从碑亭到祭堂,共有石阶339级(时国民党参众二院议员为339人,寓意每人作为一个台阶,将中山先生的精神发扬光大),8个平台。台阶用苏州花岗石砌成。其铺设特点是自下向上看,石级连续不断,登到高处,回首下望,反而看不见石级,全是平台。石级中部有二只铜鼎,左边一只下面有一炮眼,是日本侵略军进攻南京时被炮弹击中的。

祭堂及墓室 相当于钟的摆。祭堂为仿古宫殿式的建筑,蓝色琉璃瓦,寓意“青天白日”。祭堂有 拱门三座,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三个纲领。正面双椽之下刻着“天地正气”直额,和墓室横楣上的“浩气长存”一样,赞美孙中山的品德。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高4.6米,逼真生动,是世界名雕刻家保罗兰窦斯基的杰作。

中山陵口号

中山陵导游词

中山陵导游词

中山陵导游词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A级景区,位于紫金山麓的中山陵。

中山陵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孙先生出生于1866年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年少时学习医学,早年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后来弃医从政。于1905年在日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首次提出了“民族、民生、民权”的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被十七省代表一致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于1912年元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后来,孙先生为求得南北和平,将大总统之职让于袁世凯,此后又经历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的风风雨雨;1924年底先生应冯玉祥将军之邀抱病北上共商国家大计,因积劳成疾于1925年3月12日病逝在北京。

在孙中山先生去世后,根据他生前的遗愿,选择南京作为安葬之处,由我国青年设计师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被评为首奖。陵墓的设计呈“木铎”之状,含有警钟长鸣之意。1926年中山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举行了奠基典礼,历时三年多,耗资150万银元,陵墓主体部分在1929年春竣工,也就是在这一年的6月1日,国民政府为孙先生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自奉安大典以来,孙先生就一直长眠于此,至今已有80多年了。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就来到了中山陵的陵园广场,广场造型为半月形,绿化规整,气势开阔,在广场正南是一座八角形石台,石台上那尊紫铜宝鼎,重达五千公斤,高4.25米,是中山陵纪念装饰之一。它是由广州中山大学的全体师生捐资建造,在鼎的腹部刻有“智仁勇”三个字,这是中山大学的校训,也是孙中山先生提倡的军人必备的三大精神。鼎的上半部还有六角形的铜牌,上面有原中山大学校长戴季陶的母亲黄氏老夫人所书的孝经全文,所以,这座鼎又被称为孝经鼎。

由广场踏阶而上,迎面是一座四柱三门的冲天式仿古石牌坊。坊额的正中有孙中山先生亲手所书的“博爱”两字,这两个字是出自韩愈《原道》中的“博爱之为仁”。最广博的爱就是一种仁慈,在这里引申为反帝反封建的口号。孙先生以伟大的博爱精神致力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两个字也是孙中山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

博爱坊向前是480米长的墓道,墓道两侧用两两相对的雪松、荟柏、银杏和红枫取代了古代帝王陵墓神道前的石人、石兽,更能体现中山先生的高风亮节。

穿过墓道,是一座单檐歇山式的建筑--陵门,为陵寝的入口。正中的横额上,有孙中山先生亲手所书的“天下为公”四个字,这四个字出自于孔子《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思是说,国家的政权不是哪一家人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是老百姓的天下。这也是孙先生毕生奋斗的最高理想和对三民主义的极好注解。

在陵前广场上,四块草坪两两相对,修剪成圆球状的是大叶黄杨,两侧还有6棵日本友人赠送的千头松和一排银杏树。不同的树种,不同的形态,为整个陵区增添了庄重肃穆之感。穿过陵门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碑亭,为重檐歇山顶,上覆蓝色琉璃瓦。亭中石碑高8.1米,上面是国民X元老谭延闿手书的“中国国民X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24个镏金大字,碑的顶端还刻有一枚国民XX徽,由此可见为孙中山先生举行的是X葬。

从碑亭往后就是层层叠叠的台阶,从碑亭到祭堂这段石阶共有290层,共分为八段,象征着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其中第四层平台上,陈列着一对紫铜鼎,是当时上海特别市政府捐赠的,鼎身刻有“奉安大典”四个字,在西侧的鼎有日军侵华时留下的弹孔。第五层平台上有一对石狮,是福建名匠蒋文子先生的杰作。在第8层的平台上,有孙先生长子孙科一家敬赠的青石鼎。

登上连绵的台阶,我们就来到了祭堂和墓室,这是陵墓的主体部分,为宫殿式结构,周围有西式堡垒衬托,两座华表拱卫。重檐歇山顶上覆盖着蓝色琉璃瓦,正中是中山先生手书“天地正气”四字直额,正门有三券拱门,在门楣上书有“民族,民权,民生”六个篆字。步入祭堂,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尊孙先生的坐像,这是由法国雕刻家保罗.阿林斯基用意大利白石雕刻的。先生身穿长袍马褂,双脚并坐,膝上摊着展开的文卷,睿智的目光凝视前方,神情沉思。坐像底坐的四周,还有六幅浮雕,分别是如抱赤子,出国宣传,商讨革命,国会授印,振聋发聩,讨袁护国。反映了孙中山先生一身从事革命活动的片断。左右两侧的护壁上有孙先生手书的《建国大纲》全文。顶上的斗式藻井是用马赛克所铺的国民XXX徽的图案。后壁的正中是墓门,与墓室相通,门额上有孙先生为黄花岗烈士手书的“浩气长存”四个字。

墓室为半球型封闭建筑,异常坚固。顶部仍然是马赛克所铺国民XX徽的图案。墓室的中央,是个圆形的大理石圹,直径4.33米,深1.7米,四周有大理石栏杆。墓圹正中就是由捷克雕刻家高崎按照1:1的比例雕刻的汉白玉的孙先生卧像。孙先生的遗体就在这个卧像下面5米深的地方,已经长眠了整整80个年头了。在墓室后方现开辟墓包公园,展出了当年修建陵墓的一些图片资料,大家可以自由参观。当年,为先生举行的奉安大典是一个浩大隆重的典礼,为此,国民政府还专门修了一条从中山码头直通中山陵,全长15公里的奉安大道,在中山陵周围还建有一些附属建筑,如孙中山纪念馆、藏经楼,音乐台,光华亭、行建亭、流徽榭等,它们大多是1929年奉安大典以后各界人士和海外侨胞捐款修建而成,

中山陵给人一种朴实、庄重的完美感。整个陵墓即融合古代陵墓的布局又吸取了大量西方的建筑艺术,是中国近代陵墓的精典之作。

中山陵就为您讲解到这,希望通过我的介绍,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印象!谢谢大家。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