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节口号

时间:2022-05-08 04:00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博客天下 | 评论: 次 | 点击:

电影节口号

1.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的口号是什么

1959年由前苏联电影委员会、前苏联电影工作者协会联合举办,每两年 举行一次。

该电影节的口号是:“为了电影艺术的人道主义,为了各国人民之 间的和平和友谊! ”规定每个国家仅可选一部故事片、一部儿童片,一部短片 参加比赛,但送电影节会外放映的影片不受数量的限制。电影节设有金质奖、银质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女演员奖等奖项。

90年代以后,受前苏联政局 变化的影响,电影节也在悄悄地变化,尤其是规模在缩小,越来越难以与戛 纳、威尼斯、柏林等国际电影节相匹敌。

2. 各国电影节

1.国际电影节之父———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1932年8月6日,意大利在旅游胜地水城威尼斯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因而被誉为“国际电影节之父”,至今已有七十多年历史了。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在二战期间停办,直到战后的1946年才恢复。上世纪五十年代是该电影节的黄金时期,逐渐成为世界电影艺术家显露才华和进行学术探讨的场地。

我国从1971年开始,多次选送影片参加该电影节的活动。故事片《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阳光灿烂的日子》都在电影节拿过大奖。

2. 最权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戛纳国际电影节 二战结束后,1946年9月20日,在法国旅游城市戛纳举行了第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电影节定为每年5月举行,最高奖是“金棕榈奖”。

被选中参加电影节的导演和影片,都享有极大的荣誉。电影节越办越红火,成为最权威性的国际电影节之一。

各国电影界人士以能在此夺冠为荣。 我国故事片《菊豆》、《霸王别姬》、《活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荆轲刺秦王》等都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过奖项。

3.东西方电影对话的桥梁———柏林国际电影节 柏林国际电影节,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1年。自东、西德统一后,改名“柏林国际电影节”。

柏林电影节对东西方电影的对话、交流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国际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我国影片《红高粱》、《香魂女》、《我的父亲母亲》在柏林电影节上拿过大奖。

巩俐还被邀请担任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 4.电影节的电影节———伦敦国际电影节 由英国电影协会和《星期日泰晤士报》于1957年联合创办。

每年11月至12月初举行一次,为期两周左右,因为要求参加的影片必须是参加过其他国际电影节并获奖的作品,故有“电影节的电影节”之称。 我国影片《邻居》、《骆驼祥子》、《天云山传奇》、《城南旧事》、《黄土地》等曾先后多次参加了电影节的活动,受到热烈的欢迎。

5.为了和平与友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于1959年由苏联电影委员会、苏联电影工作者协会联合举办。电影节的口号是:“为了电影艺术的人道主义,为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和平与友谊!” 6.北美洲的电影节———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 创办于1977年的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由加拿大政府、魁北克省政府、蒙特利尔市政府大力支持及一些私人企业的资助举办的。

在第7届(1983年)电影节上,我国和日本合拍的《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夺得“最佳故事片”大奖。 7.我国影片获奖最多的电影节———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是捷克斯洛伐克于1946年创办的,前四届在马里安温泉举行,第5届以后改在疗养胜地卡罗维发利举行,并以“卡罗维发利”定名,每两年举行一次。

电影节的最高奖品是“水晶地球仪奖”,并附设其他各单项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影片于1950年便参加了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并屡屡在电影节上获奖。

如故事片《中华儿女》、《祝福》、《聂耳》、《女大学生宿舍》、《芙蓉镇》等等。可以说,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是我国影片历来所参加过的国际电影节中获奖最多的。

8.亚洲最大的电影节———东京国际电影节 这是日本举办的第一个大规模的国际电影节。首届电影节于1985年5月31日由东京国际影像文化振兴会和东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联合主办。

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次。 我国故事片《老井》获得第2届(1987年)电影节大奖和“东京都知事奖”及最佳男演员奖(张艺谋);《过年》获第4届(1991年)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及最佳女演员奖(赵丽蓉)。

9.非洲最有影响的电影节———开罗国际电影节 开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76年,由埃及政府、电影家和评论家协会主办,是目前为止非洲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电影节。 10.全球最有名的电影节———奥斯卡金项奖 奥斯卡金像奖(Oscar Awards)的正式名称叫“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Academy Awards),奥斯卡只是一个名,这个名称的来历说法不一,较为可信的是,一九三一年,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图书馆的女管理员玛格丽特·赫里奇在仔细端详了金像奖座之后,惊呼道:“啊!他看上去真像我的叔叔奥斯卡”!隔壁的新闻记者听后写道:“艺术与科学院的工作人员深情地称呼他们的金塑像为奥斯卡。”

从此,这一别名不胫而走。 另外还有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法国南特国际电影节,美国圣丹斯独立电影节等等!。

3. 世界几大著名电影节都是

柏林国际电影节: 恺撒电影奖: 法国国内电影的最高奖,有“法国奥斯卡”之称,由法国电影艺术与技术学会和法国电视二台合作举办。

并组织评选投票产生。它以法国著名雕塑家吧勒达西尼 恺撒命名(因恺撒奖座由他设计)。

始于一九七六年,每年一届。首届设十三个单项奖,即最佳影片、导演、编剧、男女主角等。

一九八二年开始增设最佳处女奖。一九八四年又增设最佳男女青年演员希望奖。

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 捷克斯洛伐克第一个国际电影节,世界上历史最久的国际电影节之一。创办于一九四六年,于每年的七月五日至十五日举行。

一九四六年第一届至一九四九年第四届在捷克的马里安温泉举行。一九五零年起改在疗病地卡罗维法利举行。

一九五八年以前,除一九五三年和一九五五年未举行外,每年举行一次。一九五九年苏联创办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后,为与之交替举行,便改为两年一次,在六、七月间举行,为期两周。

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为和平、为人类幸福、为各国自由而斗争,同不道德的影片作斗争。一九四八年起正式授奖,最高奖为“水晶地球仪”(分为大奖和主要奖),其次有评委会特别奖、“利迪策玫瑰奖”。

此外还有导演奖、男女演员奖、编剧奖、摄影奖、荣誉奖、世界进步奖、为新人斗争奖、自由斗争奖,国际友谊奖等。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俄罗斯(前苏联)最大的国际电影节,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

由前苏联电影委员会和前苏联电影工作者协会创办于一九五九年,两年一次,一九九九年起改为一年一届,原定七月举行。一九七九年为了纪念苏联电影事业诞生六十周年,改为八月举行,为期两周左右,地点在莫斯科市。

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放映具有艺术价值和思想内容的影片,促进各国电影工作者交流经验和相互合作。最高奖名称为“圣 乔治奖”,靠政府拨款。

该电影节向来是规模大,参加国多,而且东西方客人并重,亚非拉国家也很踊跃,七十至八十年代,常有一百多个国家,五百至六百多部电影参展或参赛。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

主要活动项目有:一由三个评委会分别对故事片、儿童片、短片进行评奖。二举行会外演映和专场演映;三分别召开各种专题讨论会;四举办回顾展;五开设电影市场。

故事片奖项原来分为大奖、金质奖、银质奖三种。一九六九年起取消大奖,相应增加金质奖和银质奖的数量。

以上奖项授予最佳故事片、儿童片、短片。此外,还有最佳导演奖、男女演员奖、评委会特别奖、荣誉奖、纪念奖等。

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创办于一九七七年,于每年的八月二十五日至九月四日举行。最高 奖名称为“美洲大奖”。

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于每年八月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举行。主办者希望从电影中看世界,所以称谓“世界电影节”。

此电影节的活动有很多。有故事片和短片的比赛;而且奖项名目繁多,但每一届实际评出颁奖的项目不多。

电影节每年对本国参赛的影片都要颁发“国际电影评论奖”。除比赛外还有各种专题展映和研讨会。

一九九五年为了纪念世界电影诞生一百周年,该电影节邀请全世界最具影响的一批影评人评出本世纪世界十大最具成就的电影导演给予表彰,举行表彰大会,在这十名导演中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名列第七,也是亚洲唯一获此殊荣的电影导演。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

一九三二年八月六日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

一九三四年举办第二届后每年八月底至九月初举行一次,为期两周。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度停办。

大战结束后于一九四六年恢复举行。一九三二至一九四五年奖项分为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短片、意大利影片、外国影片、以及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摄影、音乐等奖。

此外,还有特别奖、综合奖、“墨索里尼杯”、“双年节杯”等。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八年,取消了“墨杯”。

一九四九年增设“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等。参加该电影节第一届活动的只有几个国家,二十几部电影参赛。

意大利政府拨款资助,还专门为电影建造了电影宫,所以规模逐渐扩大。二战始,意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评奖活动附上法西斯色彩,让德国和意大利的影片频频得奖,引起英、美、法等国家电影界的强烈不满。

反法西斯国家的电影工作者纷纷拒绝参赛。电影节不得不停办。

直到一九四六年才恢复。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其它大型电影节一样,都有自己的宗旨:奖励世界各地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并且适合进行国际发行放映的优秀影片,促进世界各地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并为发展电影贸易提供方便。

同时根据形势的不同,每届电影节还提出不同的口号。

这个五一档,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这个五一档,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疫情导致的五一档“空窗”,为小体量电影提供了一些排片机会、出头机会,但究竟能获得多少票房,还是需要影片本身质量说话。毕竟,对五一档的坚守,影院会感动,观众就未必了。

作者|郭贴

编辑 | 孤鸽

今年的五一档电影院,只能用一个词形容——冷清。

4月29日上午,记者正在采访一位影院运营时,看到了新闻:“北京东城区、西城区影院全部暂停营业。”采访气氛更悲凉了一些,没有乐观看法可发表。而随后,北京全市电影院暂停影业。

这个五一档,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这个五一档,似乎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包括《检察风云》《保你平安》《你好,哥》等头部种子在内,八部电影宣布撤档;定档的几部新片《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出圈吧,妈妈》、纪录电影《珠峰队长》等,则纷纷打出了“坚守”的口号。

重映和延长放映,勉强填补空窗。《一点就到家》《只要你过得比我好》《小美人鱼的奇幻冒险》等四部影片重映,《新蝙蝠侠》《神奇动物3:邓布利多之谜》《精灵旅社4:变身大冒险》等进口片延长放映时间,令这个小长假不至于太明显“无片可看”。

这个五一档还值得期待吗?答案已很难乐观,但每个关心电影的人,心中总有暗自期待。

五一档,坚守or撤退?

“坚守五一档,我们不撤。”

“你们坚守爱情,我们坚守电影。”

“准时出击,绝对不鸽。”

放在几个月前,很难想象这会成为一部电影的宣传口号。而如今,“不撤档”已经成为了五一档影片们的重要营销点。

光线影业爱情片《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成为了五一档最热影片。自从三月份定档以来,该片在集体撤档潮中巍然不动,海报中一句“你们坚守爱情,我们坚守电影”,俨然有救市之意,也算给了市场一份别样的感动。

这个五一档,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女性励志题材电影《出拳吧,妈妈》则逆势空降五一档。这部讲述拳击手妈妈为了孩子抚养权重回赛场的故事,有着冲破阻碍、勇敢迎战的态度,正适于冲淡疫情下五一档的阴霾气氛,片方也适时打出“不放弃,就出击”的宣传口号。

纪录电影《珠峰队长》于4月23日宣布“做了一个不理智的决定”,将影片提前到五一档进行全国大规模点映。电影官博中写道:“想用实际行动支持五一档,表明我们与中国电影市场风雨同舟的决心。”民间登峰队一路克服重重阻碍、登顶珠峰的故事,也隐隐为当下形势打气。

这个五一档,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坚守的影片,固然令影院有片可上,为阴云密布的五一档带来了些许希望,但不可能忽视的现象是,原本被视为头部种子选手的主旋律商业片《检察风云》、喜剧片《保你平安》、《你好,哥》均选择撤档,选择“坚守”和“空降”五一档的往往是一些相对小体量的电影。

究其原因,疫情下的影院情况,无法撑起头部影片的票房预期。自3月起,全国影院受疫情影响,营业率在50%左右徘徊,日均票房跌破千万元。对于头部大片而言,这样的营业率“让发行看了都害怕”,强行上映必败无疑,只能选择撤档。

而对于小体量电影来说,这恰恰可能是一次机会。放在头部电影云集的热门档期中,它们无法得到较好的排片,顶多只能“喝汤”。但如今头部电影集体撤退,反倒可以“搏一把”,若疫情稍稍稳定,就可享受缺乏竞争的五一假期。

从某种程度上说,疫情导致的五一档“空窗”,为小体量电影提供了一些排片机会、出头机会,但究竟能获得多少票房,还是需要影片本身质量说话。

毕竟,对五一档的坚守,影院会感动,观众就未必了。

五一档难救,电影院难救

对于坚守在五一档的影片,业内也并不看好其票房能力。根据拓普数据,《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坏蛋联盟》《出拳吧,妈妈》预测总票房不过2亿元,相较于去年五一档16.3亿元的总票房相距甚远。

一方面,头部影片撤退留下的市场空白,无法完全被小体量电影吸收。

截止4月29日,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坏蛋联盟》《出拳吧,妈妈》三部新片的想看人数分别为35.5万人、2.5万人、7931人。

《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受制于此前《你的婚礼》《十年一品温如言》等片透支的国产爱情片口碑,票房前景不被看好;《坏蛋联盟》是动画片,本就有票房局限性;而《出拳吧,妈妈》的题材和阵容,也缺乏市场号召力。

在影院经理看来,这些影片不太可能起到“救市”作用,顶多是在头部影片撤退后,令自己的票房成绩好一些。“比如某部小众电影票房只有3000万元,现在头部影片没有了,它可能达到5000万元了,或者过亿。”一位影院经理告诉《 博客天下》。

这个五一档,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此外,小成本电影,往往意味着宣传费用较低,原本就不太吸引大众目光,宣发还不够规模,自然更是乏人知晓。一位影院经理直言:“除了《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其他几部片子,也只有关心电影的人知道,大众根本不了解。”

而疫情之下,观众观影意愿的降低也显而易见。放在几年前,五一期间逛商场,随便挑部片子去看的观众,还大有人在。但如今的观众,没有特别想看的电影,绝不会选择走进电影院。

一位资深电影人表示:“如今看电影就三波人,第一波人是影迷,第二波人是情侣,第三波人纯闲着没事。谁会在这个时候看电影呢?他们都觉得没啥片子可看。”几天前,他曾写文章说:“大家都需要一部‘重量级’的影片能够真正空降定档,虽然有一点难度,但复工后急迫摆脱低迷的心理是众望所归。”可重量级影片,不会选择这个各地疫情反复的档期。

虽然头部影片“空窗”导致损失显而易见,但对于发行方的“撤档”决定,影院人更多表达的是同病相怜的理解——他们太清楚如今影院有多萧条。

这个五一档,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影院投资经营人刘建新告诉《博客天下》,自己所投资管理的影院中,青岛店计划五一前复工,天津店尚未接到允许复工的通知,只有北京店目前正常营业:“但票房非常惨淡,每月亏损二十多万。”他非常理解发行方的撤档行为,“毕竟都是真金白银投资拍摄的,他们也承受了很大的投资风险,互相理解吧,都是该死的疫情害的!”——采访后不久,北京全市电影院停业。

一种业内说法是:“影院营业率达到70%,发行定档才稳妥。”在这其中,还要求全国几大票仓城市的稳定状况。在疫情封控导致国内影院营业率减半、票房大盘创近几年新低的情况下,许多影片的撤档早已在意料之中,等待官宣撤档,不过是等待靴子彻底落地。

还有没落地的靴子,得观望疫情势头。在接受采访时,一位影院总部运营,感叹疫情反复下的不安,几大票仓城市接连失守:“上海封了情况已经很糟,现在北京又出事了,对,今天广州白云机场那边又有确诊,那边影院还刚刚复工,不知道会不会又停业。”

虽然话里透露着悲观,但他最终还是在采访中表示,很看重这次五一档。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全国总票房仅1.2亿元,创十年内新低。此次五一档,不仅关于现金流,更关乎行业信心。

“希望能给行业打一剂强心针,让大家觉得我们这个行业,还是有希望的。”他说。

咬紧牙关,等待曙光

接受采访的时候,一位影院总部运营强烈建议为春节档票价上涨“平反”:“这是今年电影院唯一赚钱的时候,我们同事是正常根据市场需求涨价,为什么要说得像利欲熏心呢?”在当时,由于春节档电影票价上涨,影院遭遇着“竭泽而渔”的批判。

如今看来,这个“史上最贵春节档”倒更像是影院的救命稻草。“如果我们没有那一拨现金流,可能关门的影院会更多。”他说。

据《证券日报》报道,一部分影院已经开始了一些“花式自救”行为。比如尝试增设剧本杀、影楼、咖啡馆、音乐餐吧等业务。但对于大多数影院来说,唯一能做的,还是“节源”:缩短营业时间、降薪裁员、压缩人力,尽量节省成本。

这又是一个巨大的讽刺现象——行业的所有雪崩,最终都压在了底层从业者身上,而这不仅仅出现在电影行业:。

这个五一档,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关于未来,所有人都很迷茫。展现在电影行业面前的,是一个恶性循环:疫情反复下影院营业率低→发行不敢定档→缺乏好片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影院营业情况更差……

现在的局面,或许比2020年初还要难熬。一方面,两年多的疫情已耗尽了影院的生存潜力,折腾不起了,另一方面,“2020年是全国统一的影院关停,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大、物业不得不考虑适当减免租金、设备维保等费用也会相应减免,而现在是各地不同步的影院关停,政策扶持和物业减免很难要到,但反过来重点影片的撤档却是全国同步的。”刘建新表示。

“保生存”成了如今的唯一要务。他观察到一些“向好”的方向,比如目前一些大的院线公司、影投公司已经着手清理不良影院项目,尤其是高租金影院项目,甚至变成纯票房提成模式,修正了过去资本浪潮中的狂热。但由于下游市场惨淡,上游制片方自然也缺乏信心,大制作项目的搁置和延迟,势必也会令未来电影市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个五一档,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电影行业现在只剩一个感觉:难!只能采取一项行动:熬!”

咬紧牙关熬下去,是电影人的现状,且可以预料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持续着。但总有一些东西,激励着大家往好的那面想。

北京慈云寺影院宣布停业的那天,一排排椅子被拆下,摆放在马路边,如同一排排“墓碑”,有许多影迷去打卡告别。这个极具象征性的画面,牵动了许多人的叹息——关于行业的渺茫未来,也关于那些美好旧日回忆。

电影不是刚需,但它总是能刺中我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但愿这样的告别少一点,希望疫情早日过去,我们能在银幕前再次相聚。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