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的名言
时间:2022-05-08 07:43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混沌婴孩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子路的名言
1. 关于《论语.子路》的名言有哪些
1、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译文】孔子说:“‘行善之人治理国家,连续一百年下来,也可以做到化解残暴、去除杀戮了。’这句话说得对啊!”
2、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译文】孔子说:“如果有王者兴起,也一定要三十年才能实现仁政。”
3、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译文】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管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怎能使别人端正呢?”
4、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译文】冉求退朝回来,孔子说:“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晚呀?”冉求说:“有政事。”孔子说:“只是一般的事务吧?如果有政事,虽然国君不用我了,我也会知道的。
5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子曰:“无倦。”
【译文】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子路请求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懈怠。”
2. 提问:谁有子路的读书名言啊
子路关於论语中的有一些,不知是否有用: 1.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论语·公冶长第五》 2.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
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3.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论语·公冶长第五》 4.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第五》 5.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论语·雍也第六》 6.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第七》 7.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第七》 8.子疾病,子路请祷。
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只。
’”子曰:“丘之祷久矣。” 《论语·述而第七》 9.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
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论语·子罕第九》 10.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论语·子罕第九》 11.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论语·乡党第十》 12.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论语·先进第十一》 13.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论语·先进第十一》 14.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第十一》 15.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
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论语·先进第十一》 1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论语·先进第十一》 17.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论语·颜渊第十二》 18.子路问政。
子曰:“先之劳之。”请益。
曰:“无倦。” 《论语·子路第十三》 19.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论语·子路第十三》 20.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
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论语·子路第十三》 21.子路问成人。
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宪问第十四》 22.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如其仁!” 《论语·宪问第十四》 23.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论语·宪问第十四》 24.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论语·宪问第十四》 25.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论语·宪问第十四》 26.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论语·宪问第十四》 27.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28.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
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论语·阳货第十七》 29.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
’佛肸以中牟畔,。
3. 关于孔子对子路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的名言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 御狂马者不得释棰策也操弓不反檠. 弓不反于檠然后可持也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毁仁恶仕,必近于刑. 谤毁仁者憎怒士人必主于刑也君子不可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 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
」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应该能有好的才能。
」子路说:「学习能够增长我们的能力吗?」孔子说:「好比君王如果没有敢进谏的大臣,政事就会有错失;读书人如果没有能够指正自己缺点的朋友,品德就容易有缺失。对性情狂放的马不能放下鞭子,操弓射箭则不能随便更换辅正的檠。
树木如果以墨绳来牵引就能长得笔直,人能接受善言规劝就能品格高尚。接受教导认真多问,没有什么学不成的。
违背仁德专行恶事的人,随时要接受国法的制裁。所以说君子不能不学习。
」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4.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名句
最重要的是"礼"的 思想,治国为人都要"以礼行之" 关于“吾与点也”(详见后第三问) 孔子为什么说“吾与点也”,对这个问题,历来是有争议的。
对曾皙说的那段话(“暮春”至“咏而归”),有的是从积极方面理解的,认为曾皙是主张以礼治国,他说的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的图景,与孔子的“仁政”“礼治”“教化”的政治主张相符,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教材采用这种理解)。(另一种是从消极方面理解的,认为曾皙是主张消极避世,符合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主张,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
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 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 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
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5.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 6.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
7.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8.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局部思想内容的理解及评价 问: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学生的言志,那些不同,那些相同?孔子是怎样表示态度的? 答:三个人的志向各有侧重,子路直爽,敢作敢为,其理想侧重于强国(有勇知方);冉有其理想侧重于经济生活,富民(可使足民);公西华侧重于礼乐教化,以礼治邦(宗庙会同)但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对三个学生言志的内容,孔子当场都未置可否。
问:写曽皙答话时的动作为什么比较详细?曽皙的答话跟子路等三人有什么不同? 答:写曽皙答话时的动作比较详细,子路等三人回答问题表述志向时,曽皙正在鼓瑟,表现他志向高洁,淡泊功名,突出他与子路等三人相异之处,为写曽皙的特殊志向、引起孔子的感叹和赞赏张本。子路等三人虽然讲法不同,但都讲为政;而曽皙认为在乱世中不能推行正道,因此要洁身自好。
曽皙所说的时间、地点、同游的人物,描写的是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图,人们潇洒自得,乐趣天然,天下太平,人民生活美好,人与自然和谐。 问:曽皙言志后,“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为什么孔子表示赞同? 答:曽皙的言志与其他人不一样,他没有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自己的志向,而是以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在这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中,人们潇洒自得,乐趣天然,家国安宁,人民生活美好,人与自然和谐。这种表述深深打动了孔子,他“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 或 曽皙言的志,抒发的是春风沂水的情怀,实际上是人生的一种艺术审美境界,是人际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美好理想的充分展示和流露。它既符合儒家的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的心态。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既赞许曽皙言的志,又表达了自己对这理想境界的向往。
或 曽皙言志后,“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表现孔子具有热爱自然,陶醉自然的乐天态度。
也反映出他对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实现的怅惘。
5. 论语子路的好词有哪些
”子路闻之喜。
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论语·公冶长第五》 2.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
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3.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论语·公冶长第五》 4.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第五》 5.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论语·雍也第六》 6.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第七》。
论语:经典名言16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儒家最重要的典籍,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言论汇编。「论」的意思就是编撰、编写。「语」就是言辞、言论。比如《国语》《孔子家语》《世说新语》等书籍都是言论的汇编。
《汉书·艺文志》曾言「《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大意是,《论语》记录了孔子回答弟子、时人,以及弟子们相互讨论的言论。当时弟子们有做笔记,等孔子去世后,他们就把笔记整理成书,取名《论语》。
本文撷取书中经典名言16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不凭空猜测,
不主观臆断,
不固执己见,
不自以为是。
点评:出自《论语·子罕篇》。孔子没有这四种毛病 。
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看的时候,要想想是否看明白了;
听的时候,要想想是否听清楚了;
对于脸色,要想着是否做到温和;
对于容貌,要想着是否做到谦恭;
对于言辞,要想着是否违背忠诚;
做事之时,要想着能否认真完成;
疑问之时,要想着如何向人请教;
发怒之时,要想想会不会有后患;
见到可得,要想着是否合乎道义;
点评:出自《论语·季氏篇》。孔子说君子有九思,告诫弟子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符合道德修养的规范。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已经做了的事,
就不要解说了;
已经完成的事,
就不要再规劝;
已经过去的事,
就不要再追究。
点评:出自《论语·八佾篇》。鲁哀公问宰我作社主用什么木头。宰我答道「夏朝用松木,商朝用柏木,周朝用栗木。周朝之所以用栗木,是为了让百姓畏惧而感到战栗。」孔子听到后,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过去已不可挽回,
未来还可以追补。
点评:出自《论语·微子篇》。楚国隐士接舆说的话。接舆并不是这位隐士的真名,而是说他曾接近孔子的车舆,在车前佯狂唱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为人处事讲究和谐,不盲目服从;
小人为人处事盲目服从,不讲究和谐。
点评:出自《论语·子路篇》。君子尊重包容他人,故能与人和谐相处。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美丽的笑容很动人,
美丽的眼目真妩媚,
美丽的脸庞真好看。
点评:出自《论语·八佾篇》。子夏问孔子「诗经上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答道「有白色的底子,才能画上美丽的色彩。」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朴胜过文采,则会粗野;
文采胜过质朴,则会浮夸。
文采与朴实两者兼备,
才可以称为正人君子。
点评:出自《论语·雍也篇》。君子温润如玉,言行合乎中庸。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处事,严格要求自己;
小人处事,总是要求别人。
点评:出自《论语·卫灵公篇》。君子责己深,责人浅。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不要发愁没有职位,要发愁能不能胜任它。
不要发愁没人知道,应求为什么值得知道。
点评:出自《论语·里仁篇》。君子求己不求人,求内不求外,求德才兼备之实,不求徒有虚名之虚。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胸怀平坦宽广,
小人胸怀局促忧愁。
点评:出自《论语·述而篇》。君子表里如一,思想洁净。小人表里不一,心思沉重。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者,要向他看齐;
见到不贤,要反躬自省。
点评:出自《论语·里仁篇》。孔子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时开始求学,
三十岁时能立身于世,
四十岁时不再有疑惑,
五十岁明白何为天命,
六十岁听懂世间奥义,
七十岁能够随心所欲,
不用担心会违反规矩。
点评:出自《论语·为政篇》。孔子在五十二岁时担任鲁国大司寇。在孔子的治理下,鲁国日益强盛。一旁的齐国不愿看到鲁国强大,借机离间鲁定公、孔子的君臣关系。孔子不得已离开鲁国,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
等到孔子七十岁时,季康子将他接回鲁国,尊为国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有益于己的有三种朋友,
有害于己也有三种朋友。
与公正刚直的人做朋友,
与诚实守信的人做朋友,
与见闻广博的人做朋友,
这些朋友都会有益于己。
与谄媚逢迎的人做朋友,
与表里不一的人做朋友,
与巧言善辩的人做朋友,
这些朋友都会有害于己。
点评:出自《论语·季氏篇》。孔子告诫弟子们交友要谨慎,要与「益者」交朋友。
未知生,焉知死?
我还没弄明白生,
怎么会知道死呢?
点评:出自《论语·先进篇》。子路询问鬼神之事,孔子以此语作答。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慧的人喜欢水,
仁德的人喜欢山。
点评:出自《论语·雍也篇》。孔子认为智慧的人喜欢动,仁德的人沉静。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名不符实,言语就会不顺;
言语不顺,事情就做不成。
点评:出自《论语·子路篇》。子路问孔子「卫君要请你佐理国政,您第一件事要做什么呢?」孔子答道「第一件事,就是要辨正名分。」子路不解。孔子说 「定下名分,就可以言之成理,言之成理才能很好地执行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