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祸得福名言

时间:2022-05-08 19:40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国学论坛 | 评论: 次 | 点击:

因祸得福名言

1. 关于福祸相依的名言

关于福祸相依的名言有:

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南朝·范晔《后汉书·卷十七·冯异传第七》

译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

2、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

译文:虽然一时受到损失,但也有可能带来好处。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春秋·老子《老子》

译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结果。

4、祸不妄至,福不徒来。——西汉·司马迁《史记·龟策传》

译文:灾祸不会无缘无故地降临,幸福不会徒然到来。

5、得之不易,则失之不易,得之即易,则失之亦然。——宋·苏轼《士燮论》

译文:来的不容易,自然不容易失去,得来的容易,失去也同样容易。

6、因祸得福,乐极生悲。——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

译文:因遭遇灾祸之后反而得到福,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2. 关于“福祸相依”的名言有哪些

1.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2.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4.多了去了,古人看事情的时候,脚跟比今人站得高,智慧比今人深得多啊。

5.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6.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唯多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

7.祸莫大于贪欲,福莫大于知足。

8.损人是祸,让人是福。

9.祸生不德,福有慎机。

10.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11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2.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13.因祸得福,乐极生悲。

14.好事多磨。

15.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道德经》十句名言,感悟人生大智慧

今天和大家分享《道德经》的十句名言,共同学习老子带给我们的人生智慧。

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花草树木,山川河流,一切自然万物,本来就是和谐共存的一体,如果非要定出个善恶美丑的标准来,那就会打乱这个平衡,造成不和谐了。

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都是对立统一、共同存在的,没有这个,就没有那个,缺了哪个都不行,这才叫一阴一阳之谓道。所以人如果能放下分别、执着,那就真正得“道”了。

《道德经》十句名言,感悟人生大智慧

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往往可以驾驭最刚强的东西。比如水和空气,还有女人和男人,男人虽然很阳刚,但往往屈服在温柔的女人面前。所以做人要懂得能屈能伸,这才符合天道。

四、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太在乎名利了,往往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太乐于敛财了,往往会遭到更大的损失。所以做人要懂得知足,才不会受到屈辱;要懂得适可而止,才不会遇到灾祸;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的平安喜乐。

《道德经》十句名言,感悟人生大智慧

五、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越是正直的人,越是经常委曲求全;越是有智慧的人,越是显得很笨拙;越是口才好的人,越不轻易发言。

六、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人生最大的灾祸,源自不知足;最大的罪过,来自于贪欲。所以只有懂得知足的人,才能得到长久的安乐。

七、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知识学得越多,分别执就越多;修道修得越久,烦恼习气就越少。等烦恼习气全部去除以后,就回归本性,放下一切分别执着,无为而无不为了。

八、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圣人没有分别执着,没有自己的想法,不会说“我想怎么怎么样”,他完全是随顺众生的根机,随顺众生的想法,对症下药,利益众生。

《道德经》十句名言,感悟人生大智慧

九、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真正有智慧的人,明白世事无常,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只要用言语表达出来,就已经和事实真相偏离了,所以不会轻易发言;而没有智慧的人,分别执着心很强,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就喜欢夸夸其谈,高谈阔论。

十、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祸和福是一对孪生兄弟,是相互依存,共同存在的。人在遇到灾祸的时候,如果处理得当,往往会否极泰来,因祸得福;人在享受福报的同时,往往也为灾祸埋下了伏笔,乐极生悲。所以修行人都追求中道,要把一切顺逆看淡,得之不喜,失之不忧。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