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的名言
时间:2022-05-09 13:31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如影随形雷官人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七分的名言
1. 七年级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1.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3.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4.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5.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7.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意大利)
8.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
9.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10.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11.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
12.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13.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14.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1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6.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17.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
18.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雨果
参考资料
360问答:/q/1363981943060032?src=140
2. 急求7字名言警句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5、读书勤乃成,不勤腹中空。(韩愈)
6、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8、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陈毅)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0、一勤天下无难事。(韩愈)
11、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华罗庚)
12、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陈毅)
13、天才出于勤奋。(高尔基)
1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 命运天注定
两句都有道理,前句消极,后句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我比较相信第二句,因为人老了不会因为做过什么而后悔,却因为没做过什么而总会因为没做过什么而后悔(当然除了伤天害理的事以外咯).如果你受生活所迫,更应该努力用双手改变命运.相信命运的人,大多遇到了挫折之后没有重新振作,而是选择怨天尤人!不断找主观的原因,只会让自己对世界不满,只有勇敢踏出第一步才有可能做出改变!(而往往踏出这一步是最为艰难的!)前进的道路上砖墙的存在是有道理的,它不是为了拦住我们,只是让我们可以证明自己到底有多么想要到另一边去.。
4. 十分聪明用七分 留得三分给儿孙出自哪里
经常在报纸或电视上看到某些大人物和某些艺术家的子女不是弱智就是聋哑,而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或者乞丐的子女其聪明程度却令人咂舌,不知遗传学家对此如何解释?对于一个普通人,我的看法应该是,聪明人的基因里也有愚蠢的部分,老实人的基因里也有聪明的成分,只是他们在遗传过程中哪一个最先跳出来表演而已,我想这就要归结于人的命运了。如果交了好运,聪明那一部分就会顺理成章的出来表演喜剧,如果交了厄运,愚蠢那一部分就会跳出来表演悲剧。
记得古籍《增广贤文》中有一句经典说:“十分聪明用七分,留得三分给儿孙”,这恐怕就是古人在实际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吧,因为人的命运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也看惯了聪明人愚蠢的后人,不得不作出如此感慨。为什么人们常说,人做事不要做得太绝了,给自己留条后路,这里所说的“绝”字我认为有两种解释,一是太不计后果,不顾别人的感受,爱谁是谁,毫无回旋余地;二是非常绝妙,某一方面的造诣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无人能及。前一种好像是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因为是对常人所言。第二种就不一样了,是对那些非普通人而言的,他们都是因某方面的特长太绝而名利双收的,但他们却不能因成功而感到幸福和完美,因为他们会有一个不能让人满意的子女,常常与其父母的智商大相径庭。从这点上看,似乎上一代把下一代的聪明都给用光了,这就是做绝了,没有留给后人一点他们值得骄傲的东西,留下的只是一种悲哀。从遗传学讲,可能遗传基因出了问题,如果用迷信的方式来解释,就只能在读一遍“十分聪明用七分,留得三分给儿孙”,也就是不管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得太绝,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古训:十分聪明用七分,十分福气享三分
老祖宗告诉我们:十分聪明用七分,十分福气享三分。
如此,便会拥有“十分人生”。
1
十分聪明用七分
也许,很多人都会有这个疑问:论才智,论计谋,论勤奋,自己都不逊于他人,为什么成功的总是别人?
《红楼梦》中有句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人生,并不总是赚得越多,就越成功。
李嘉诚这样叮嘱儿子李泽楷:“你和别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们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
只懂追逐利益,为众;懂得利益分享,方为王。
人若是过于精明、算计,结果往往是,赚了眼前,却输掉未来。
到底怎么样的人生,才更赚呢?
人的一生,给别人借过时,实际也是在给自己修路。厚道的人,人生之路便会很宽、很长……
《增广贤文》说:“十分聪明用七分,留得三分给儿孙。 ”
父母非常聪明,子女却愚钝不开窍,古往今来,这种现象屡见不鲜。
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可谓英明神武,集万千才华于一身,他们的聪明才智胜出常人数倍。
可他们的儿孙,却有些不堪,很难找出几个出类拔萃的,真应了那句名言:“高处不胜寒”。
人,要学会糊涂,聪明不可用尽,留三分给自己的儿孙,才好。
2
十分福气享三分
冯梦龙《警世通言》中有这样的故事:李甲与杜十娘一见倾心,不想李甲在船上受人诱惑,将杜十娘卖与一富家公子,杜十娘心灰意冷,投江自尽。
李甲非惜福之人,真心实意的爱情,他不珍惜,结果人财两空。
人一生的福报是有限的,如果不珍惜而肆意浪费,就像透支的信用卡,早晚要还回去。一旦福报享尽了,就只剩痛苦。
懂得惜福之人,懂得珍惜眼前人,眼前事,不会得陇望蜀。
《增广贤文》说:“良田万顷,日食三斗;广厦万间,夜宿一床。”
纵使皇亲国戚,纵使富可敌国,一生能享受到的,也寥寥无几。
人生不过百年,不可能享尽世间所有荣华富贵;要懂得知足,要惜福。
大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见弘一法师中午饭只吃咸菜,问道:“您不嫌这咸菜太咸吗?”
弘一法师回答:“咸有咸的味道。”
见弘一法师只和一杯开水,夏先生又问:“您怎么只喝这平淡的开水?”
弘一法师笑笑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弘一法师曾告诫众人:“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二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
曾国藩也这样劝诫后人:“家门太盛,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人人须记此二语也”。
懂得惜福之人,吃饭果腹就行,穿衣避寒即可,其他的,并无特别讲究。
懂得惜福之人,并非不懂享福,而是懂得细水方能长流的道理。这也是平淡生活之人,常常高寿的原因。
惜食惜衣皆惜福,修孙修子在修身。
十分福气享三分,幸福生活万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