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锟名言
时间:2022-05-09 16:04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新华网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高锟名言
1.关于高锟的英文简介,我今年初三,在澳门读书,老师要求我们介绍
起先你们各有任务 第一个主要导入人物,介绍他的一些个人基本信息; 第二个主要介绍他的生平; 第三个主要介绍他的科学成就 ; 最后说明社会评价和一些纪念物。
注:人名,地名可以直接读中文第一:Attention please! First ,I do want to say it's a shame of all of us, up to now, there is no real Chinese people has won the Nobel prize but some foreign citizens of Chinese origin ,such as 李政道 丁肇中 杨振宁 高锟 had got it . And we will focus our attention on 高锟. He was born in jinshan(金山) city of jiangsu (江苏) province in 1933. his father is a lawyer while he is a famous scientist in the world . He is not only a Englishman but also a America. ok , let us welcome+ (你同学名字) to give us more details about 高锟。 第二 thank you! I will give you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his whole life . in 1933 ,he come to the real world. Before entered school , he was educated by a tutor to lear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articles. When he still a little boy , he showed a great interest on the chemistry and he always made something by his own hand ,such as , fireworks and bombs . In 1984, his whole family moved to the TaiWan , soon to the HongKong in the next year. In 1957, he worked for the ITT. In his later years, he was engaged in writing his own English biography. Now he suffered from a serious disease. That 's all , thank you again .第三 hello , everyone, I 'd highlight his remarkable achievement . in 1966, he published a paper to put forward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optical fiber in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And later he was called “Father of 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s” in honor of his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is field. And in 2009 ,he won the physic Nobel Prize. Today we can surf the internet so quickly and smoothly that we can not give too much thanks to him. 第四 in order to let us remember him forever, there are many great things named after him, for example, a small planet which the number is 3463 was called” gaokun xing”(高锟星) ;the science museum in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was named 高锟楼, what's more , they found a fund which called “高锟基金” to develop the academic research and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There are many famous people think highly of him. When it comes to our students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learn well and make a big difference. That's all ,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him ,you can visit +一个网站名称 具体的你们再改动一下,大概能用了,几个小时的辛苦劳动啊,祝你们好运了。
2.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
tjh19830527: 您好! 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依依耐人际关系、外世技巧。
软与硬是相对而言的。专业的技术是硬本领,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交际本领则是软本领。
—————————— 如何去理解这句话 ~~~~~~~~~~~~~~~~~~~~~~~~~~~~~~~~~~~~~~~~~~~~~~~~~~~`````` 专业、人脉,一个都不能少 什么是“人脉竞争力”呢?我们说,相对于专业知识的竞争力,一个人在人际关系、人际网络上的优势就是人脉竞争力。 一个人脉竞争力强的人,他拥有的人脉资源不仅广而且深。
在平时,人脉资源可以让他比别人更快地获取有用的信息,进而转换成为升迁机会或者财富;而在危急或关键时刻,人脉资源则可让他转危为安。 哈佛大学为了解人际能力在一个人成就中所扮演的角色,曾经针对贝尔实验室的顶尖研究员做过调查。
结果发现,的杰出人才,专业能力往往不是很强,关键在于“他们会采用不同的人际策略”——一位表现平平的研究员遇到棘手问题会努力去请教专家,之后却苦候回音浪费时间;但顶尖人才却因平时就已经建立丰富的资源网,一旦有事请教便立刻能得到答案。 因此,这份研究报告指出,专业技能已是必备条件的现代社会,决定胜出的关键往往在于面临难题时,人们如何以最快方式找到对的人解决问题。
3.中国杰出的物理学家有哪些人
一定要活着的话,杨振宁最牛。
一定要大陆籍的话,黄昆最牛。又是大陆籍,又是活的,容我想想 。
以上是我认为的两个“最”,其他大牛还有谢希德,吴健雄,李政道,高锟,王竹溪,丁肇中,崔琦等,还有中国物理奠基人饶毓泰,叶企孙等。中国十大物理学家简介和名言 1、杨振宁 简介 杨振宁,安徽省合肥市人。
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学 奖获得者。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则于70年代发展成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此外并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卓越的重大贡献。
名言 成功的奥秘在于多动手。 2、李政道 简介 李政道,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 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
名言 如果没有一个所有的错误都犯了以后,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对的。 3、丁肇中 简介 丁肇中,1936年出生,美国实验物理学家。
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华 裔美国人,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和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名言 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 4、邓稼先 简介 邓稼先,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和美 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邓稼先被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名言 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 5、高锟 简介 高锟,华裔物理学家,高锟为光纤通讯、电机工程专家,华文媒体誉之为“光 纤之父”、普世誉之为“光纤通讯之父”,正是光纤通信为当今互联网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名言 可以说不听话就是顽皮,但如果做一点不正常的东西,人家没有做过的,那个 不应该算是顽皮的,那个是“小孩子的自由”。 6、王淦昌 简介 王淦昌,中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 开拓者,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被誉为“中国核武器之父”、“中国原子弹之父”。在70年科研生涯中,他奋力攀登,取得了多项令世界瞩目的科学成就。
名言 党的信任,人民的重托,自己几十年来的追求、期望,都落实到我将要接过的 这一副沉沉的担子上。我有许多话要说,但当时我只说了一句话:“我要以身许国。”
7、钱三强 简介 钱三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父亲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 字学家。他是第二代居里夫妇的学生,又与妻子何泽慧一同被西方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他是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组织协调者和总设计师,中国“两弹一星”元勋。
人称他领导的研究所“满门忠烈”。 名言 古往今来,能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攀登的结果。
8、钱学森 简介 钱学森,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领域的世界 级权威、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堪称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他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成为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少数的巨星之一;钱学森同志也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之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名言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9、严济慈 简介 严济慈,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
曾在上海大同大学、中国工学、暨南大学 和南京第四中山大学任教授。在巴黎大学光学研究所和法国科学院大电磁铁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
曾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兼镭学研究所所长、物理学会理事长。 名言 要教好书,除要有真学问外,一要大胆,二要"少而精",三要启发学生,识别人才。
10、朱棣文 简介 朱棣文,美国华裔物理学家,生于美国圣路易斯;因“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 获原子的方法”而获得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任美国能源部部长。
名言 我们不一定要是天才,但我们知道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我们会时常受到挫折,但不要失去热情。
4.“终身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终身学习的内容 软本领和硬本领——最重要是发挥才能的才能。
硬本领指专业技术;软本领包括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人生态度、心理调控能力、策划能力等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著名成人教育家卡耐基有一句名言: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依靠人际关系、外世技巧。
软与硬是相对而言的。专业的技术是硬本领,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交际本领则是软本领。
人生态度 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成功、成就、升迁85%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态度。待人、待事、待己都有好的态度,这也是成功者的一项基本素质。
心理调控能力 心理调控能力也是种软本领。 有“中国的艾科卡”之称的方宏,聪明能干、智力超群、办事兢兢业业、正直善良,却在他的事业如日中天、他的才智处于巅峰状态时,突然自杀身亡。
方宏的硬本领绝对一流,可是他调节心理的软本领欠缺,结果走上了绝路。 发挥才能的才能 一位哲人说得好:最重要的才能是发挥才能的才能。
才能是硬本领,发挥才能的才能就是软本领。 策划能力 另外,策划家的策划能力是软本领,企业家的操作能力是硬本领。
著名策划家王志纲说碧桂园能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碧桂园有个务实的好老板杨国强,他能将策划思路真正化成现实,这一点恰恰是很多企业做不到的。 但是现在许多人只重视提高自己的硬本领,忽略了软本领的学习和培养。
所以,应该软本领和硬本领一手抓。 合本领和自本领 “合”的奥秘 合本领就是借用、利用他人能量、组织能量、社会能量的超级本领。
掌握了合本领,就掌握了打开无穷无尽的能量宝库大门的金鈅匙,可以调动外界无限能量,是骤增力量、巨增力量的魔方。 合,是时代精神的精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会共处”,“学会合作”,企业内部倡导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商战竞争讲究双赢,讲究共同把蛋糕做大,无不例外地重视“合”。 很多成功人士都是自本领与合本领高度和合的人。
自己成功,也让别人成功 被誉为万世完人的曾国藩,他非常重视发展自本领――在当官期间还要苦学苦研,坚持每日精读十页史书。 同时,又特别重视提高合本领――勤于修身,提高待人的本领。
本来他的合要领并不怎样,生性爱发脾气,又有评头品足、议人长短的毛病,常与人发生矛盾。但是,通过全面严格、艰苦卓绝的修炼,修炼出了豁达大度的胸怀,才引得天下人才聚集在他身边而依附于他。
蒋介石曾经说:曾国藩自己成功,也让别人成功;他自己发财,也让别人发财。 仅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自己成功,也让别人成功。”这是合作的境界,也可看出曾国藩在合本领上造诣之深。
大凡有大本领、有大气候的成功者,无不是既有高强的自本领,又有高强的合本领的人。他们不仅是能自立自强、自有才干、自有头脑、自有风骨的人。
同时又是能够与众相融、善于合作、善于借力之人。 兵本领和将本领 兵本领即本行业的技术本领;将本领即管理、领导本领。
通常情况下,任何人都有一定的兵本领、将本领,只不过本领的类型不同、能量不同。如韩信有将兵本领,刘邦则有将本领。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光靠自己一个人的兵本领,只能成小事,无法完成大事。 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一个项目常需十几个人、几十个人参与、合作,如果管理不好,组织不好,那么很多很多的事情都是没办法做成的。
所以,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里,我们都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将本领――领导才能。 感同身受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一心当将,有将本领就行了,干嘛还要兵本领?殊不知,要有扎实的将本领,也需要有一定的兵本领。
从当兵干起,才能最了解实际情况,才能更好地领导、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很多家族企业培养掌舵的接班人,也不会让他一来就坐上当将的位置,而是要一步一步地从基层开始。
一个将军,如果是老兵出身,就更能熟悉士兵各个方面的情况,更好地带兵、领兵。一个领导,要指挥手下的专业技术人员,如果对本专业十分精通,就能避免瞎指挥,就能更好地领导。
因此,兵本领与将本领和合才最为理想。比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他在电脑软件技术上达到了极高的造诣,是一个人所共认的软件奇才。
同时,他又善于管理,善于领导一个高能人才集团。 民族化与国际化 把金苹果奖给中国人 作为中国人,首先要发掘、学习并且善于利用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伏尔泰称赞中国人“在所有的人中是最有理性的人”。莱布尼茨说:“如果由哲人担任裁判的话,那么一定会把金苹果奖给中国人”。
享誉近代的《人权宣言》,摘引《论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至今仍在法国宪法中熠熠生辉。美国前总统里根在旧金山纪念孔子诞辰的纪念会上演讲时说:“孔子的学说世代相传,揭示全世界人类丰富的为人处世原则。
”孔的核心思想就是以诚待人,尊重人、帮助人。这最能促进人际关系乃至人际关系的和谐,圣言虽然经过岁月磨砺,仍能光照四海。
中国的谋略智慧的伟大更是举世公认的。《孙子兵法》虽然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却具有穿透时空的强大的生命力,至今仍然风行世界,誉?M全球,对整个世界产生。
5.读下面的名言,根据其含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鼻子用来呼吸,眼睛用来交流感情,耳朵用来传递信息,嘴用来表达自己,样样不可缺少。
而他们却自视甚高,互不买账,各自争功,不善于在协同事业中做出必要的让步,不禁令人感叹:合则两利,斗则俱伤。(闪光点:开篇三言两语提炼材料,引出论点,可谓精练!) 孙刘联合,火烧赤壁,大破曹军,成就周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美名,也为吴、蜀各占一分天下奠基。
无奈孙吴贪小利,夺荆州,吕子蒙白衣过江,麦城擒关羽,一代虎将死于东吴,(闪光点:语言长短错落有致,很见功底。)致使吴蜀相攻,两败俱伤,曹操渔翁得利。
先前刘备、孙权执手相游,跃马驰骋,誓共伐曹操,后来却反目成仇,水火不容,招致祸患。前和后分,前胜后败。
孙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不禁令人感叹: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太平天国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遥想当年太平天国盛况,控制18个省,占据半壁江山,是众王齐心协力的结果,却不想他们后来竟然争权夺势,相互猜忌,致使内讧频发,军队分裂,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最终覆灭。“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历史总会让人无奈无助又无力,伟业的建立靠的是团结,伟业的轰然倒塌又恰恰是因内讧、分裂。不禁令人感叹: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缺乏合作的团体注定是一盘散沙,只懂得单枪匹马自顾自的人注定难成大事,唯有合作,才能创造双赢,甚至多赢。正如克雷洛夫所言:“一燕不能成春。”
如果不能够齐心协力,通力合作,那么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 回想近几年来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许多都是依靠与他人合作才在自己的领域完成了时代性的突破。
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理查德·赫克、根岸英一和铃木章三人。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威拉德·博伊尔、乔治·史密斯和高锟三人。
歌德曾说:“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然而,今天的我们就像五官一般自视过高,好争功,不懂得妥协与合作。试想,在一个集体中,人人以自我为中心,互不相让,能成就事业吗?能实现每个人的自我价值吗?人与人之间,绝非你死我活,成王败寇,而是可以通过协调与合作,共创只有赢家、没有输家的理想结果。
雄鹰振翅高飞,那一片蓝天包容了它的不羁,承载了它的孤傲,于是,蓝天才多了一分神秘,多了一分厚重;鲤鱼摆尾洄游,那一汪碧水收留了它的灵动,接纳了它的轻快,于是,碧水才多了一分澄澈,多了一分美丽;黄鹂枝头鸣叫,那一派苍郁容纳了它的不安,守护了它的灵巧,于是,森林才多了一分深邃,多了一分安适。彼此容纳,彼此和谐,这便是合则两利的智慧,这便是双赢的智慧。
(闪光点:此段排比句气势恢弘且富有哲理,使文章显得文采斐然。) 五官或许不曾想到,如果失去了一个伙伴,那么纵使自己的功劳再大,也变得毫无意义。
反之,如果它们能够珍视彼此,齐心协力,那定能使各自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呈现。正所谓: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6.【用毕生心血来完成一件事作文】
有这样一位画家,一生只画花卉,尤其钟爱玫瑰。
任凭世事风雨,他都潜心绘画,沉迷其中。几十年来,他孜孜以求、不断探索,把科学的严谨与艺术的美感融入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之中,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
他的作品清新典雅、明快生动、色泽自然,让人叹为观止。由于他的执着与专注,他先后记录了169种玫瑰的姿容叶貌,绘成了举世闻名的《玫瑰图谱》。
这本被称作“玫瑰圣经”的图谱,在他之后的180年里,以各种语言出版了200多个版本,其艺术高度至今无人能越。他就是被称着“花卉中的拉斐尔”的法国画家雷杜德。
有这样一位商人,当兵退役后在路边开了一家小加油站。为了招揽生意,他把炸鸡卖给过往的司机。
由于炸鸡味道好,生意十分红火,于是他扩大规模,在加油站对面开了一家炸鸡店。他一边经营,一边钻研,配制出有40多种药草和香料组成的独特秘方。
使用这种秘方的炸鸡,表皮油光红润、通透香脆,而鸡肉则鲜嫩爽滑、肥而不腻,达到了令人吮指的口味,深受顾客青睐。 不久,他的加油站和炸鸡店因建高速公路而被拆除。
无奈,他只好带着炸鸡秘方四处兜售。整整两年,他被拒绝了1009次,终于在1010次时,有一家饭店答应购买他的配方,加盟到他的名下。
这便是世界上餐饮加盟特许经营的开始。之后,在他的坚持下,先后有400家饭店加盟,他的生意如滚雪球般越做越大。
今天,他的加盟店遍及世界各地。他就是肯德基的创始人——哈兰·桑德斯。
有这样一位通信工程专家,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电话电报公司,从事通信传输材料的研究。早在1966年,他就果断提出,利用玻璃清澈、透明的性质,使用光来传输信号。
与传统用铜线传输的方式相比,它传输的信息量更多、速度更快。而当时,人们都认为他的想法匪夷所思,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为了寻求“没有杂质的玻璃”,他进玻璃厂与工人探讨玻璃制法,进实验室反复实验。几经周折,几经磨难,终于发明了石英玻璃,制造出史上第一根光导纤维,震惊了全世界。
因为他的发明改变了世界通讯与信息传输的模式,为高速发展的信息通讯作出了杰出贡献。在2009年,76岁高龄的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不错,他就是“光纤之父”——华裔物理学家高锟。 其实,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不胜枚举。
无论是雷杜德、桑德斯还是高锟,他们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倾一生的时间,执着而专注地把一件事做到了那一领域他人所无法企及的高度。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是的,无论你身处哪个领域,从事何种职业,只要你能够倾一生的时光与精力、倾一生的思维与智慧、倾一生的执着与追求,黾勉苦辛,朝乾夕惕,不气馁、不放弃,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做到完美、做到极致,那么,你就能超越梦想、成就辉煌。否则,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抑或见异思迁、半途而废,都将碌碌一生,一事无成。
大师逝去,记忆永存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18年,离我们而去的名人似乎有点多,霍金、饶宗颐、李敖、程开甲、单田芳、金庸、二月河……一个个熟悉名字的远去,让很多人内心涌起阵阵离别的惆怅。
每一天都有人逝去,但为什么有些人的离去会让我们觉得“曾经的时代”在远去?
或许,是因为这些活跃于风起云涌的20世纪的人们,不少人曾在各自的领域书写传奇、成为大家。他们陪伴、影响、联结了几代人的记忆,他们丰富过我们的生活,颠覆过我们的观念,影响过我们的世界,这令他们成为我们生命中一些标记时光的坐标与象征。
2018年,第一个被人们大规模缅怀的人是物理学家霍金。3月14日,76岁的霍金在英国去世。有人发现,他生于伽利略忌日,死于爱因斯坦诞辰。
尽管多数人都未必了解霍金的研究,不清楚什么是“奇点定律”“霍金辐射”,甚至也没读过《时间简史》或《果壳里的宇宙》,但这位年轻时就被困于轮椅的科学巨匠却用其毕生追求让所有人看到了生命的能量,正如他自己所言:“人类的努力应该是没有边界的,我们千差万别。不管生活看上去多么糟糕,总有你能够做的事情,并且能够成功。”
2018年,引发最广泛伤逝之情的人应该是金庸。10月30日,这位94岁的武侠小说泰斗、香港《明报》创刊人因病逝世。旋即,无数人在各种平台、以各种方式回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里的义薄云天、儿女情长和自己与这些故事有关的过往——譬如如何躲着老师家长,蒙着被子,打着手电偷看那些江湖儿女的快意恩仇。
15部小说,1427个人物,约1000万字,金庸一手打造了一个庞大的武侠江湖,他在其中讲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讲述“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讲述“人就是江湖”。
金庸给自己拟过这样一个墓志铭:“这里躺着一个人,在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他写过几十部武侠小说,这些小说为几亿人喜欢。”
与金庸同在香港、同为江浙人氏的刘以鬯也在这一年逝去,享年99岁。他一直致力于严肃文学创作,其著名小说《对倒》启发导演王家卫拍出了《花样年华》。
2005年,81岁的金庸与60岁的二月河在深圳一个读书活动上做过一次“南北二侠”的对谈。此前,金庸曾提及二月河的小说,说他对清史细节研究得很细,二月河则一直是金庸的资深书迷。
2018年12月15日,作家二月河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其“帝王系列”小说——《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深受读者欢迎,据其作品改编的电视剧《雍正王朝》1999年在中央一套播出后,引发轰动效应。
“二月河开凌解放”,1982年,还没取笔名的中国红学会会员凌解放去参加全国《红楼梦》学术研讨会。会上,有学者感叹,康熙这样杰出的政治人物,居然没有一部像样的文学作品写他,37岁的凌解放冒出一句:“我来写!”此后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
二月河写的是“康乾盛世”,而拍摄《末代皇帝》的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也在今年走了。
最会写江湖的作家走了,最会写帝王的作家走了,最会“骂人”的作家也走了。
今年3月18日,李敖在台北结束了他嬉笑怒骂的一生,终年83岁。这个总戴着蓝色墨镜,以“斗士”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学者、作家一辈子口无遮拦,从政坛骂到文坛,从蒋介石骂到金庸。喜欢他的人不少,厌恶他的人也很多。在他离世后,他的好友、台湾媒体人陈文茜说:“大多数的人一生都活在政治正确之中,是永远的顺风者,但李敖永远活在他个人价值正确中,成为永远的逆风者。”
对于曲艺界,2018年尤为悲情。仅仅一个9月,人们就送别了评书大师单田芳,相声名家常宝华、刘文步、张文霞、师胜杰。那些年,老旧收音机旁的沙哑烟嗓犹在耳畔,晚会上逗得大伙儿前仰后合的面容似在眼前,讲着《三侠五义》《白眉大侠》,说着《帽子工厂》《白字先生》的老先生们却一一鞠躬,接连下台。
勾连人们共同记忆的还有主持人李咏。10月25日,李咏离世的消息一度让很多人难以置信。从《幸运52》到《非常6+1》,这个长脸长发的男主持人定格在多少国人的周末记忆里。
李咏曾在节目中做过名为《生命中的最后一天》的演讲,他说:“我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静静地待着。我不会有道歉,也不会有离别,更不会有抱怨,我只会有感谢……”
“感谢你们给我留下美好的回忆。”2018年,我们也不时说着这句话,送别那些“熟悉的陌生人”。我们真挚地感谢“漫威之父”斯坦·李,他为我们带来钢铁侠、蜘蛛侠、绿巨人等超级英雄;我们真挚地感谢漫画家樱桃子,她创作的樱桃小丸子给予多少孩子快乐;我们感谢与宫崎骏一起打造吉卜力动画王国的高畑勋,感谢海绵宝宝之父史蒂芬·海伦伯格;我们又一次聆听盛中国的小提琴曲《梁祝》和唱着“朋友啊朋友”的臧天朔;忘不了北京人艺表演艺术家朱旭在电影《我们天上见》中扮演的“姥爷”,忘不了香港影视女演员蓝洁瑛在《大话西游》里的“蜘蛛精春三十娘”,他们已和角色融为一体,永存人世……
所有这些与我们自己的人生与记忆产生交织的人物,都是如此难忘,他们的逝去,令人怅惘。但是,还有一些名字值得人们铭记,还有一些安静的背影值得人们仰望,他们是学界与民族的脊梁。
2018年1月9日,“两弹一星”功臣、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袁承业去世,享年94岁。作为“中国萃取剂化学之父”,袁承业为中国的核事业和工业发展穷尽毕生精力。他常用保尔·柯察金的名言激励年轻的科研人员:“作为科学家,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应该问问自己,我这一辈子为国家做了哪些有用的贡献。”
2月6日,101岁的国学泰斗饶宗颐在香港辞世。作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古文字学家,他先后与钱钟书、季羡林、任继愈并称为“南饶北钱”“南饶北季”和“南饶北任”,又与王国维、郭沫若、罗振玉、董作宾并称“甲骨五堂”。这位获过“世界中国学贡献奖”“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终身成就奖”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许多大师心中的大师,而他(谈及自己的学术成就,却)自比为“辛苦待舂锄”的农夫。
9月20日,著名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因病去世,享年80岁。他参与了从中国第一条地下铁道到中国第一条海底公路隧道建设等重大工程,改变了中国百年隧道设计施工方法。
9月23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光纤之父”,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高锟在香港去世,终年84岁。他的研究成果促使了光纤通信系统的启用,为当今互联网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1月17日,“两弹一星”功勋、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程开甲病逝,享年101岁。1960年,程开甲经钱三强推荐调入北京,加入中国核武器研究队伍,从此隐姓埋名,从学界销声匿迹20多年。他牵头起草了中国首次核试验总体技术方案,是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被称为中国“核司令”。
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我们却还未习惯于告别。不可否认的是,那些勾起我们思念、改变我们世界的名字还会在失去的名单上继续累积,然而死亡擦不去记忆里的笑与泪,血汗与功勋,而若记忆永存,则精神不灭,英雄不朽,在任何时间,我们就都还可以穿越时空,听见2018年那些远去人们的声音——
那是有人问金庸,人生应如何度过?金庸说: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那是李咏在自传中调侃,“欢迎大家光临我的告别仪式。今儿来送我,就别送花了,给我送话筒吧。”
那是李敖在他最后一次录制节目时批判:“现在年轻人的危机,不是没有钱没有前途,而是同类化。”
那是单田芳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那是有摄影师在给霍金拍照后,问他能不能用一个词谈谈想对世界说什么?霍金用眼睛下面一小块活跃肌肉指挥着屏幕上的光标,打出一个词:哇哦!(记者 王京雪 陈琰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