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九节的名人名言
时间:2022-05-09 17:41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东张西望客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拗九节的名人名言
1.拗九节的名言有哪些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
-----------------鲁讯 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
-------戴达菲尔德 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大孝终身慕父母。
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
-------孟轲 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
---------莫泊桑 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
--------歌德 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父母惟其疾之忧。
------孟武伯 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增广贤文》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
2.不要浪费粮食的名人名言,警句
1、民以食为天。——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指最重要,最根本的依靠。此句又作“民以食为天”(见班固《汉书·郦食其传》),本句大意是:老百姓把吃饭作为最要紧的事。活着就得吃饭,食物是维持人们生命的最重要、最根本的生活资料,须臾不可缺少,故此句把它喻为天。
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诗人李绅《古风二首其二》
两句大意是:谁知道盘子里的饭食,粒粒都是辛苦劳动得来的。诗共四句,前两句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写农夫耕种的艰难。
3、高筑墙,广积粮。——清代大臣张廷玉《明史·朱升传》
这两句大意是:把城墙筑得高高的,广为储备粮食,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时,攻下了徽州,有人把朱升推荐给朱元璋。
4、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
大意是:粮食是天下百姓生命之所系,是国家之至宝。“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东西。我国自古就有珍重粮食的优良传统,这两句至今仍不失为警世箴言。
5、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东汉历史学家班固《汉书·食货志》
这几句大意是:积蓄储备,是国家存亡的命根子,如果粮食储备很多而且财物有剩杂,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
6、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无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西汉政论家晁错《论贵粟疏》
这几句大意是:尧禹时代遇到九年水灾,商汤时遇到七年大旱,而他们的国家却未因水旱灾害而闹饥荒遭毁灭,这是因为他所储藏的粮食多而预先已作了充分准备的缘故。
3.关于桂花的名人名言
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
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雾密前山桂. 3.山云漠漠桂花湿 . 4.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5.奠桂酒兮椒浆. 6. 沛吾乘兮桂舟. 7.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8.线惠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浪花细. 9.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10.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杨万里 《咏桂》 不是人间种, 移从月中来。 广寒香一点, 吹得满山开。 苏轼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 月缺霜浓细蕊干,此花元属玉堂仙。 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 破衣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 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遣孤芳老涧边。”
4.关于"中华魂"的名人名言
中华魂"的名人名言:周恩来,冼星海,冰心,文天祥,林则徐,陆游。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2、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
3、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冼星海
4、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63061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冰心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意思: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出自:
过零丁洋
朝代:宋朝 作者: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释义:释义: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意思: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出自: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作者:林则徐 朝代:清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释义: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我还是退隐不仕,当一名成卒适宜。
我开着玩笑,同老妻谈起《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
7、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意思: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出自:
示儿
作者:陆游 朝代:宋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释义: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5.珍惜粮食的名人名言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珍惜粮食就是热爱生命。
2、粮食就是生命,知识拯救灵魂。
3、珍惜粮食,远离浪费。
4、文明礼貌,秩序井然。
5、饮食是文化,请从窗口文明做起。
6、〈〈锄禾〉〉不止是诗,知辛苦,更需要行动。
7、天地"粮"心,珍食莫蚀
8、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9、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
10、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11、尊敬他人就是尊敬自己,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 。
12、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
13、盘内一分钟,厨内更多功。
14、知青的年代已过去,请勿再"插队" 。
15、请大家保持餐桌卫生,给我们一个干净的用餐环境。
16、食不净则多病,食不尽则多蝇。
17、学校食堂可真大,干净整洁靠大家,来买饭时请排队,争先恐后真不对。
18、即使饥肠辘辘,也要风度依然。
19、干净、卫生,你我共同努力。
20、留住绿色,留住美丽,为了我们的家更美好,请不要用一次性筷子。
21、不用方便筷,植树造绿荫。
22、自备碗筷,保护环境。
23、饭菜穿肠过,礼让心中留。
24、相互谦让,亲如一家。
25、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
26、粒米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
27、食堂饭菜香,买饭多谦让。
28、米饭粒粒念汗水,不惜粮食当自悔。
29、古诗《锄禾》你我读,盘中餐苦当记住。
30、节约光荣,人见人赞;浪费可耻,谁闻谁恶。
(原创作品)七绝--拗九节
七绝--拗九节
2020.02.22
数百年来传至今,闽人拗九意何深。
红糖杂果含情煮,教化长怀孝顺心。
拗九节习俗
“拗九节”,是福建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孝顺节”、“后九节”、“孝九节”和“送穷节”。
这天清早,人们用糯米、红糖,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特别是已出嫁的女儿,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回娘家,有的还要加上太平面、蛋、猪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祝福平安、健康,以表达儿女对父母的一份孝心。
此外,凡是一个人的岁数逢九,如九岁、十九岁、二十九岁……(称“明九”),或是九的倍数,如十八岁、二十七岁、三十六岁……(称“暗九”),也要像过生日一样,吃一碗“太平面”,以求平安、健康。在福建人的传统观念中,“九”是不好过的。
“拗九节”这种习俗至今依然在福建一些地区盛行,并演绎成为尊老敬老、崇尚孝顺的社会风尚,发扬光大。随着福建人到海外打拼,也把“拗九节”的习俗带到世界各地,也可以说,有福建人的地方,就有“拗九节”的习俗。
拗九节的来历
“拗九节”来源于“目连救母”的传说。据传,古时候有一叫目连的,其母生前悍恶,死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他探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均被看守的狱卒给吃掉了。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后,再洒一把黑芝麻送去给母亲,看守狱卒见这稀饭黑乎乎的,问道:“这是什么?”目连随口答道:“这是拗垢粥。”(在福建许多方言里,“九”与“垢”谐音)看守信以为真,认为这粥很脏,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连母亲的手中。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闽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称为“上九”,十九称为“中九”,廿九称为“后九”,所以这粥便叫“后九粥”。以后又以粥的颜色拗黑,叫“拗九粥”,以目连孝顺母亲,又叫“孝九粥”。
不管是正月廿十九,还是二十九岁,都是目连的母亲落难的年月,于是福州人逢九就犯忌,认为“九”是厄难的岁月,所以,凡逢“九”岁数的人要吃太平面,出嫁的女儿,也要给父母送“九”,以求父母平安、健康。
- 上一篇:关于祖国在我心中的名言
- 下一篇:与城言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