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名言十八反歌(求:本草纲目名言十八反)
时间:2022-05-09 18:05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青年中医李铎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本草名言十八反歌(求:本草纲目名言十八反)
1.求:(本草纲目名言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具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萎、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和“十八反”诸药,有一部分同实际应用有些出入,历代医家也有所论及,引古方为据,证明某些药物仍然可以合用。如感应丸中的巴豆与牵牛同用;甘遂半夏汤以甘草同甘遂并列;散肿溃坚汤、海藻玉壶汤等均合用甘草和海藻;十香返魂丹是将丁香、郁金同用;大活络丹乌头与犀角同用等等。
现代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做得不多,有些实验研究初步表明,如甘草、甘遂两种药合用时,毒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甘草的用量比例,甘草的剂量若相等或大于甘遂,毒性较大;又如贝母和半夏分别与乌头配伍,未见明显的增强毒性。而细辛配伍藜芦,则可导致实验动物中毒死亡。
由于对“十九畏”和“十八反”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作较深入的实验和观察,并研究其机理,因此,目前应采取慎重态度。一般说来,对于其中一些药物,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仍须避免盲目配合应用。
2.妊娠用药禁忌: 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元以致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该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根据药物对于胎元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与慎用二类。
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慎用的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等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凡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药物,则可根据孕妇患病的情况,斟情使用。
但没有特殊必要时,应尽量避免,以防发生事故。 3.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饮食禁忌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
在古代文献上有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菜:以及蜜反生葱等记载。这说明服用某些药时不可同吃某些食物。
另外,由于疾病的关系,在服药期间,凡属生冷、粘腻、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应根据需要予以避免。高烧患者还应忌油。
2.中医药学里的十八反歌和十九畏歌各是什么
十八反歌和十九畏歌分别是:
十八反歌:
十八反列述了三组相反药,分别: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
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南沙参、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
十九畏歌:
十九畏歌列述了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
《神农本草经·序例》指出“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尔,勿合用也”。自宋代以后,将“相畏”关系也列为配伍禁忌,与“相恶”混淆不清。
扩展资料:
“十九畏”和“十八反”诸药,有一部分同实际应用有些出入,历代医家也有所论及,引古方为据,证明某些药物仍然可以合用。
如感应丸中的巴豆与牵牛同用;甘遂半夏汤以甘草同甘遂并列;散肿溃坚汤、海藻玉壶汤等均合用甘草和海藻;十香返魂丹是将丁香、郁金同用。
大活络丹乌头与犀角同用等等。现代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做得不多,有些实验研究初步表明,如甘草、甘遂两种药合用时,毒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甘草的用量比例,甘草的剂量若相等或大于甘遂,毒性较大;又如贝母和半夏分别与乌头配伍,未见明显的增强毒性。
而细辛配伍藜芦,则可导致实验动物中毒死亡。由于对“十九畏”和“十八反”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作较深入的实验和观察,并研究其机理,因此,应采取慎重态度。一般说来,对于其中一些药物,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仍须避免盲目配合应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八反歌十九畏歌
3.中草药十八反歌决
十反
配伍禁忌,即指在一般情况下不宜相配合使用的药物。包括十八反、十九畏。
十八反列述了三组相反药,分别: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
--------------------------------------------------------------------------------------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具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第一句:本草明确的指出了十八种药物的配伍禁忌
第二句:半(半夏)蒌(瓜蒌)贝(贝母)蔹(白蔹)芨(白芨)攻击或与乌(乌头)相对
第三句:藻(海藻)戟(大戟)遂(甘遂)芫(芫花)都与草(甘草)不和
第四句:诸参(人参、党参、沙参、元参等所有的参)辛(细辛)芍(赤芍白芍)与藜芦相背叛
古今中医在开方用药时都沿用上述禁忌原则,也是学习中医中药必须要弄懂的。
如何看待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
中药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只是需要注意某些药物不宜在同一处方中同时应用,否则会对人体产生不利的一面。如降低药效或失效,甚至药物配伍后产生毒性反应,所以应避免合用。历代关于配伍禁忌的认识,并不一致。影响较大的为金元时期所概括的“十八反”和“十九畏”。
十八反:甘草反甘逐、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要想读懂这个内容,先来回顾下中药配伍“七情”的相关内容,参照《神农本草经》原意,也是当今教材之意。
“相畏”是指: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使其毒副作用减轻或消失的配伍方法称为相畏。如半夏畏生姜,即生姜可抑制半夏的毒副作用。
“相杀”是指:一种药物能够清除另一种药物毒副作用的配伍为相杀。如金钱草杀雷公藤毒,防风杀砒霜毒,绿豆杀巴豆毒,麝香杀杏仁毒等。
“相恶”是指: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使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的一种配伍谓相恶。如生姜恶黄芩,黄芩能削弱生姜的温胃止呕作用。
“相反”是指:两种药物配伍应用后,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即谓之相反。如“十八反”、“十九畏”。
按照我们常规的理解,十八反、十九畏应当属于“相恶”、“相反”的意思,这是正确的。笔者多方论证十九畏之“畏”,考虑是由于从宋代开始,一些医药著作中,出现畏、恶、反名称使用混乱的状况,与《神农本草经》“相畏”的原义相悖。作为配伍禁忌的“十九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后蜀医家韩保升修订《蜀本草》时,首先统计七情数目,提到“相恶者六十种,相反者十八种”,今人所谓“十八反”之名,盖源于此。
中药既然要配伍,就是有目的选择药物,就应当是对人体有利的方面,而在用药禁忌中首先列举的却是配伍禁忌“十八反”和“十九畏”,即七情中属于相恶和相反的关系。这样一来,就使得关于“配伍”的定义、“配伍七情的内容”和配伍禁忌之间形成了悖论。为了避免这种定义混乱,应急需将现行“中药配伍七情”的说法,改称为“中药七情”或“中药单行与药物合用的关系”,以防发生误解。
回过头来继续说十八反、十九畏本身,对于这种配伍禁忌,历代医药学家虽然遵信者居多,但亦有持不同意见者,有人认为十八反、十九畏并非绝对禁忌;有的医药学家还认为,相反药同用,能相反相成产生较强的功效。尚若运用得当,可愈沉疴痼疾。《太平圣惠方》说:“反恶药同用,病既不瘳,遂伤患者”。朱丹溪《本草衍义补遗》说:“人参与藜芦相反,若服一两参,入藜芦一钱,其一两参虚费”。由此可见,相反的涵义在这种说法中世代相传,影响可深远,成为医家临床处方禁忌的“规范”。
其实,历代本草医籍多有药物相反相畏的记载。比如《洁古珍珠囊》的相反药物达59种;《本草纲目》有36种;《本草分经》有45种;《景岳全书》有土贝母反乌头;《罗氏约医镜》有黄芪反防风,柴胡反藜芦等;《中国药典》第2版中有不宜同用药41种;兽医草药专书中列举的相反药多达56种等。
近代有关文献报导药物相反配伍的毒性实验发现,当甘草剂量成倍大于芫花时,家兔呈中毒性症状,甚至死亡;反而是家畜山羊、耕牛仅见肠胃蠕动增强。利用这一作用,先后用芫花与甘草配伍或甘遂、大戟与甘草配伍治疗耕牛肠胃弛缓,获得满意疗效。甘草与甘遂、大戟、芫花配伍,随着配伍比例的不同,或者没有明显作用,或者表现毒性强或减弱毒性。细辛和藜芦配伍实验,对于豚鼠有“相反”反应,并且有一匹病马引起死亡。
前人不拘泥清规戒律的也不少见,如《金匮要略》中的赤丸和《千金方》中的五噎丸方,半夏与乌头同用;《金匮》中的甘遂半夏方,《涸方》中的大豆散方,甘遂与甘草同用等等。根据统计,含相反药物的内服方,《千金方》有46方,《外台秘要》有45方,《太平圣惠方》有46方,《圣济总录》有58方,《普济方》有248方。至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中有相反内服方34个,外用方68个等。相畏的配伍使用也有很多,如生姜和黄芪配伍,人参和五灵脂配伍运用等等,充分反映了前人敢于打破陈规,树立新风的可贵精神。
现代有不少相反或相畏的药物配伍应用,收到良好疗效的报导。如支气管哮喘患者服用含贝母的复方中加附子而获显效。乌头与半夏同用治疗破伤风亦有良效。甘遂半夏汤(方中有甘草)对咳嗽、痰喘,痛引胸胁,脉沉实有力的胸膜炎、支气管炎大多有效,从未发现中毒现象。用加半夏的乌头汤治疗痹症,疗效满意。由此可知,中药十八反、十九畏学说,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会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古人对于某些部分的认识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是,在没有得到可靠的科学实验证实以前,为了对病人的负责,对于十八反,十九畏应持慎重态度,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总之,对中药“十九畏”和“十八反”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进行较深入的实验和观察,并研究其机理,对于其中一些药物,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仍须避免盲目配合应用。两种以上中成药同时使用时应注意处方组成,尽量避免含有“十八反”和“十九畏”组分的药物同用。
【文中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