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的名言

时间:2022-05-09 21:55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豆蔻诗词工 | 评论: 次 | 点击:

宋应星的名言

1.宋应星他的话强调的是什么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

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 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

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尤其是机械,更是有详细的记述。在国外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与现在追求的与自然和谐共存,提高能源利用率是一个道理。

2.一个浑身有几何全诗的意思

这是明代写《天工开物》的宋应星的《怜愚诗》

《怜愚诗》概叹那些胡思乱想而致一事无成的人,从反面说明如何才能成才。

一个人一生的岁月是有限的,要具有才干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专心致志,执一不二。这首诗首句“一个浑身有几何”,末句“明镜催人白发多”,即说明人青春易老,一生易浙,在这有涯的期间,如果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东张丙望。朝此暮彼,那便一事无成。“学书不成学兵戈”,学文不行,又去学武。“南思北想无安着”,一刻想着这里,一刻又想着那里,东一榔头西一拐杖,也是无一可成。

这首诗意在告诫人学一样就要专一样,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一个人一生时间有限,不可能事事精行行通:学什么、干什么不是浅尝辄止就能奏效的。常言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专一以立基,博览以兼善”、“宁从一而专攻,勿旁涉而两误”,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的哲理名言。宋应星是个自然科学家,他这首诗无疑是长期生活经验的结晶,叫人不要“愚”,明智地认识事理,正确地走上成才之路。

3.综合性学习阅读所提供材料,结合你对宋应星的了解,参照示例,为宋

例:宋应星(公元1587—约1666年),中国明代著名的科学家,字长庚,奉新(今属江西)人。

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于乡。崇祯七年(1634)任江西分宜教谕,十一年为福建汀州推官,十四年为安徽亳州知州。

明亡后弃官归里,终老于乡。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同时思想上的超前意识使他成为对封建主义和中世纪学术传统持批判态度的思想家。

在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生产技术达到新水平的条件下,他在江西分宜教谕任内著成《天工开物》一书。《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4.宋应星的故事

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县人,生于明代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

宋家是一个世代书香人家。其曾祖宋景是明代中期重要阁臣,为官清廉,曾推行过"一条鞭法"的改革政策,而震撼朝野。

宋族后人代代读书,举人、秀才层出不穷。 明朝是一个封建社会,当时的统治者极力倡导"八股科举取士"制度,仕途(做官)被大多数知识分子看成是唯一的前途。

宋应星兄弟姐妹六人,他为老三。幼时与长兄宋应升同在家塾中就读。

他聪明好学,"数岁能韵语"(作诗),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深得老师及长辈的喜爱。后来,他与哥哥一起考入当地县学当庠生,熟读经史及诸子百家。

他个性活泼,对枯燥乏味的八股文不感兴趣,喜欢音乐、作诗,常与同窗好友游山玩水,吟诗作赋,纵论天下。 课外,他还喜欢学习被当时读书人称为"旁门左道"的各种物件的制作技术。

有一次,他和几个朋友到一个人家去做客。那人家里摆满了许多大小、形状、颜色、图案都不同的花瓶。

宋应星立即对这些陶土制成的花瓶发生了兴趣,不断询问这些花瓶的制作方法。一些朋友却摇头对他说:"这些花瓶的制造方法,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不值得我们读书人学习。

"宋应星却想:我们对这些日常生活用品,都不知道是怎么来的,这只说明自己的无知,怎么能简单地看作为雕虫小技呢?我一定要把他们搞懂。于是,他开始留心做各种技艺资料的收集和记录。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宋应星与哥哥宋应升赴省城南昌参加乡试。在一万多名考生中,宋应星考取全省第三名举人,他的哥哥名列第六。

奉新县只有他们兄弟俩中举,故时人称他们为"奉新二宋"。 乡试的成功使宋氏弟兄受到鼓舞,当年秋便前往京师(今北京)应试,但第二年春发颁时,名落孙山。

他们兄弟俩特地去江西九江府白鹿洞书院跟名师学习,又参加了四次京师科举考试,但均告失败。 崇祯四年(1631年),宋应星的哥哥宋应升由吏部铨选任浙江桐乡县令,走上仕途。

宋应星经历了几次科举后,意识到封建选仕制度的弊端,打消了做官的念头,回乡去待奉老母。崇祯八年(1635年),宋应星到分宜县任县学教谕(教师)。

在分宜县任教4年中,宋应星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写书。因为在会试途中,他行程数万里,曾做了广泛的社会调查,对南北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作了大量的详细的科学考察,收集了丰富的资料。

这是宋应星一生中的最重要阶段,他的主要著作都在此期间撰写。 后来,宋应星因教学工作优秀,又被推举到福建、安徽等地任小官,此时已值明朝灭亡前夕。

不久,李自成农民起义大军攻占京师,清兵人关,建都北京,宋应星成为亡国之民。明朝遗老组织新王朝,委任宋应星为官,他推辞不就,回归故里,过着隐居的生活。

他又多次拒绝清王朝的委任,在贫困中度过了晚年,大约死于康熙五年(1666年),享年80岁。宋应星的子孙皆能奉其遗训:一不参加科举,二不去做官,在家乡安心耕读。

宋应星才大学博,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作品有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著作:《天工开物》、《观象》、《乐律》等;有人文科学著作:《野议》、《画音归正》、《杂色文》、《春秋戎狄解》、《原耗》、《卮言十种》等;有文学著作:《思怜诗》、《美利笺》等。

由于社会动乱,加上有强烈的反清思想,宋应星的著作为当时社会所不容,大部分已经散失。现在保留下来的作品只剩《天工开物》、《野议》、《思怜诗》、《论气》和《谈天》5种,而后两种是《卮言十种》中残存下来的。

5.宋应星的故事

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县人,生于明代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

宋家是一个世代书香人家。其曾祖宋景是明代中期重要阁臣,为官清廉,曾推行过"一条鞭法"的改革政策,而震撼朝野。

宋族后人代代读书,举人、秀才层出不穷。 明朝是一个封建社会,当时的统治者极力倡导"八股科举取士"制度,仕途(做官)被大多数知识分子看成是唯一的前途。

宋应星兄弟姐妹六人,他为老三。幼时与长兄宋应升同在家塾中就读。

他聪明好学,"数岁能韵语"(作诗),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深得老师及长辈的喜爱。后来,他与哥哥一起考入当地县学当庠生,熟读经史及诸子百家。

他个性活泼,对枯燥乏味的八股文不感兴趣,喜欢音乐、作诗,常与同窗好友游山玩水,吟诗作赋,纵论天下。 课外,他还喜欢学习被当时读书人称为"旁门左道"的各种物件的制作技术。

有一次,他和几个朋友到一个人家去做客。那人家里摆满了许多大小、形状、颜色、图案都不同的花瓶。

宋应星立即对这些陶土制成的花瓶发生了兴趣,不断询问这些花瓶的制作方法。一些朋友却摇头对他说:"这些花瓶的制造方法,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不值得我们读书人学习。

"宋应星却想:我们对这些日常生活用品,都不知道是怎么来的,这只说明自己的无知,怎么能简单地看作为雕虫小技呢?我一定要把他们搞懂。于是,他开始留心做各种技艺资料的收集和记录。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宋应星与哥哥宋应升赴省城南昌参加乡试。在一万多名考生中,宋应星考取全省第三名举人,他的哥哥名列第六。

奉新县只有他们兄弟俩中举,故时人称他们为"奉新二宋"。 乡试的成功使宋氏弟兄受到鼓舞,当年秋便前往京师(今北京)应试,但第二年春发颁时,名落孙山。

他们兄弟俩特地去江西九江府白鹿洞书院跟名师学习,又参加了四次京师科举考试,但均告失败。 崇祯四年(1631年),宋应星的哥哥宋应升由吏部铨选任浙江桐乡县令,走上仕途。

宋应星经历了几次科举后,意识到封建选仕制度的弊端,打消了做官的念头,回乡去待奉老母。崇祯八年(1635年),宋应星到分宜县任县学教谕(教师)。

在分宜县任教4年中,宋应星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写书。因为在会试途中,他行程数万里,曾做了广泛的社会调查,对南北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作了大量的详细的科学考察,收集了丰富的资料。

这是宋应星一生中的最重要阶段,他的主要著作都在此期间撰写。 后来,宋应星因教学工作优秀,又被推举到福建、安徽等地任小官,此时已值明朝灭亡前夕。

不久,李自成农民起义大军攻占京师,清兵人关,建都北京,宋应星成为亡国之民。明朝遗老组织新王朝,委任宋应星为官,他推辞不就,回归故里,过着隐居的生活。

他又多次拒绝清王朝的委任,在贫困中度过了晚年,大约死于康熙五年(1666年),享年80岁。宋应星的子孙皆能奉其遗训:一不参加科举,二不去做官,在家乡安心耕读。

宋应星才大学博,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作品有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著作:《天工开物》、《观象》、《乐律》等;有人文科学著作:《野议》、《画音归正》、《杂色文》、《春秋戎狄解》、《原耗》、《卮言十种》等;有文学著作:《思怜诗》、《美利笺》等。

由于社会动乱,加上有强烈的反清思想,宋应星的著作为当时社会所不容,大部分已经散失。现在保留下来的作品只剩《天工开物》、《野议》、《思怜诗》、《论气》和《谈天》5种,而后两种是《卮言十种》中残存下来的。

有“典”意思,《典籍里的中国·天工开物》笔记文案,值得收藏

有“典”意思,《典籍里的中国·天工开物》笔记文案,值得收藏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这部著作,它的名字来源于两部典籍,一部是《尚书》,另一部是《易经》。“天工,人其代之”,“天工”可以理解为自然的能量、自然的职责;“开物”是《易经》里的一句话:“开物成务”,就是开创万物、开发万物、成就万物。所以“天工开物”人要利用自然开发出万事万物来。“天工开物”四个字里人与自然相协调,人力与自然力相配合,这个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天工开物》这部书里的思想精髓,是一种中国人自古传承的技术观。

一、识读《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全书梳理了作物栽培、谷物加工、纺织、制盐、制瓷、冶铸、造纸、兵器等一百三十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天工开物》在对中国古代各项技术的系统总结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被称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

二、《乃粒》

1.贵五谷而贱金玉

宋应星将有关粮食生产的《乃粒》放在了整本书的第一卷,表现了宋应星的“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思想,他认为五谷价值是高过金玉的。

2.为什么要种粮食?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

译:人类自身并不能长久生存下去,人能生活下去是因为人能依靠五谷养活自己;可是五谷并不能自己生长,而需要靠人类去种植。

3.烝民乃粒,万邦作乂。

译:于是,百姓都安定下来,各个诸侯国也得到治理。

4.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为家国天下、为黎民百姓写一部实用之书。不作溢美之词、不作浮夸文章,书中要包括先人之智慧,书中要囊括今世之技艺,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三、上古神话

神农尝百草

神农辨药尝百草的故事,是一则著名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神农氏本是三皇之一。有一次他见鸟儿衔种,由此发明了五谷农业,因为这些卓越的贡献,大家又称他为神农。他看到人们得病,又到都广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园取瑶草而遇天帝赠神鞭,神农拿着这根神鞭从都广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农尝百草多次中毒,都多亏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建药王庙四时祭祀。

四、名言名句

1.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天工开物·序》

译:宇宙天地容纳万物,而事之纷繁复杂便由此衍生.物.事遵循相同的规律,互相影响派生出世界万相而无所遗缺.这难道是人力可比的吗?

2.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天工开物·序》

译:本书分成前后卷,是以五谷为贵而以金玉为贱的意思。

3.佳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天工开物·佳兵》

译:兵器是不祥之物,所以要谨慎使用。

4.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 、景德镇之产也。 《天工开物·陶埏》

译:中华驰名四方的瓷器都是景德镇生产的。

5.凡京师为军民集区,万国水运以供储,漕舫所由兴也。《天工开物·舟车》

译:京城是军民聚集之地,所有的物资都从各地由水运运到这儿以供使用,漕运就是因为这个而兴起的。

6.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7.物自天生,工开于人。

8.国无农不稳,农以种为先。

9.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

11.古人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

12.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

13.实用之学是可以为民所用,益于天下的。

14.古有屈原《天问》,后世登月问天,壮哉!妙哉!

15.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把重农固本视为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一代代人殚精竭虑致力于提供农业技术,正是为了“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16.从2018年开始,中国把“秋分”这一天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国家为农民庆祝丰收设立节日,是对农民的尊重,对农业的重视。

17.中华民族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创新精神本身就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一个禀赋。一代又一代的追梦人始终秉持着用科技造福民族、造福世界的梦想,传承着深深地刻在我们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创新基因。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