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祖名言

时间:2022-05-10 15:49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活在古代的老高 | 评论: 次 | 点击:

四祖名言

1.求 佛教名言名句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八大人觉经》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八大人觉经》

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八大人觉经》

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

《佛说十善业道经》

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

《佛说十善业道经》

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

《佛说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

《佛说十善业道经》

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

《佛说十善业道经》

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於顺违境,无爱恚心。

《佛说十善业道经》

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2.求佛教名言

释迦佛入涅盘说无常偈曰: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至尊释迦牟尼佛传法之偈: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西方一祖迦叶尊者传法偈:

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何于一法中,有法有不法?

西方二祖阿难尊者传法偈:

本来付有法,付了言无法。各各须自悟,悟了无无法。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传法偈:

非法亦非心,无心亦无法。说是心法时,是法非心法。

四祖优波鞠多尊者传法偈:

心自本来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

五祖提多迦尊者传法偈:

通达本法心,无法无非法。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

六祖弥遮迦尊者传法偈:

无心无可得,说得七祖婆须蜜尊者传法偈:

心同虚空界,示等虚空法。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

八祖佛陀难提尊者传法偈:

虚空无内外,心法亦如此。若了虚空故,是达真如理。

九祖伏驮蜜多尊者传法偈:

真理本无名,因名显真理。受得真实法,非真亦非伪。

十祖胁尊者传法偈:

真体自然真,因真说有理。领得真真法,无行亦无止。

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法偈:

迷悟如隐显,明暗不相离。今付隐显法,非一亦非二。

十二祖马鸣尊者传法偈:

隐显即本法,明暗元不二。今付悟了法,非取亦非离。

十三祖迦毗摩罗尊者法偈:

非隐非显法,说是真实际。悟此隐显法,非愚亦非智。

十四祖龙树尊者传法偈:

为明隐显法,方说解脱理。于法心不证,无瞋亦无喜。

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法偈:

本对传法人,为说解脱理。于法实无证,无终亦无始。

十六祖罗侯罗多尊者法偈:

于法实无证,不取亦不离。法非有无相,内外云何起?

十七祖僧伽难提尊者法偈:

心地本无生,因地従缘起。缘种不相妨,华果亦复尔。

十八祖伽耶舍多尊者法偈:

有种有心地,因缘能发萌。于缘不相碍,当生生不生。

十九祖鸠摩罗多尊者法偈:

性上本无生,为对求人说。于法既无得,何怀决不决。

二十祖阇夜多尊者传法偈:

言不合无生,同于法界性。若能如是解,通达事理竟。

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尊者偈:

泡幻同无碍,如何不了悟,达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

二十二祖摩蝗罗尊者法偈: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

二十三祖鹤勒那尊者法偈:

一法一切法,一切一法摄。吾身非有无,何分一切塔?

二十四祖师子尊者传法偈:

正说知见时,知见俱是心。当心即知见,知见即于今。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偈:

圣人说知见,当境无是非。我今悟真性,无道亦无理。

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尊者偈:

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

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偈:

心地生诸种,因事复生理。果满菩提圆,华开世界起。

二十八祖菩提达磨祖师偈:

吾本来磅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

二祖慧可大祖禅师传法偈:

本来缘有地,因地种华生。本来无有种,华亦不曾生。

三祖僧璨鉴智禅师传法偈:

华种虽因地,従地种华生。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

四祖道信大医禅师传法偈:

华种有生性,因地华生生。大缘与性合,当生生不生。

五祖弘忍大满禅师传法偈: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六祖慧能大鉴禅师传法偈: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生。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

南岳怀让禅师传法偈:

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三昧华无相,何坏复何成!

马祖道一禅师传法偈:

心地随时说,菩提亦只宁。事理俱无碍,当生即不生。

3.慧能法师六祖禅师名言

名言:1. 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

禅宗的顿教法门,我现在已经留给你们。世界人遇见我这顿教法门,要自己修行啊!不是不修行的。

2. 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这三句话就是《六祖坛经》上六祖接引惠明的时候所说的话,这句话是禅宗最根本的思想之一。这 里的“善、恶”,代表所有分别的。

有了分别智,我们就失去了本心。3.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悟此法门”:你若明白这个顿教的法门,不是离开心而有佛,也不是离开佛而有心;也不是离开定而有慧,也不是离开慧而有定。“由汝习性”:为什么你不明白?就因为你多生多劫,有很大的习性障着。

“用本无生”:妙用本来就是无生无灭的。“双修是正”:所以你修心,就是修佛,修佛,就是修心;修定,就是修慧,修慧,就是修定。

这双修才是正法。4. 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善知识!每个人的菩提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只要用此清净的菩提心,当下就能了悟成佛。5.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义;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此句是《六祖坛经》在最后有两个偈子,其实这就是我们说的禅宗认为一切,不管是真假、善恶、净秽,这都是戏论。如果你在这戏论上用功,去著意的话。

“自性入生死”什么意思?就是自性变成无明生死。6.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7. 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8. 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9.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10.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11. 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12. 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13. 不思善,不思恶,此刻那个是你本来面目。14. 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15.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16. 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17.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18.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惯;用本无生,双修是正。19.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20.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1.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22. 心肠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23. 无二之性,即是佛性。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一切法,不离自性。24. 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名戒香。

25. 惠能没手法,一直百思维;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26. 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面,悟人在处一般。

27.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能。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

若无尘劳,智能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

用自真如性,以智能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28.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能,护短心内非贤。29.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30. 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31. 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32. 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33.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34. 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幷将为空,不思酬害。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35. 无情无佛种。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

36.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

37.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欲拟化他人。

38.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39.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40. 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41. 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42. 解脱知见香,自心即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善知识!此香各自内熏,莫向外觅。43.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作业。

44.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45. 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46.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47. 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48. 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49.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

4.50条名人名言

一、道德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 萧楚女 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 徐玮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

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

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托尔斯泰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尔斯泰 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 爱因斯坦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 爱因斯坦 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 秋瑾 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 —— 郭小川 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

—— 赫胥黎 生活就是战斗。 —— 柯罗连科 为了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

—— 罗丹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 鲁迅 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 郭小川 当一个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会来照耀着他。 —— 冯学峰 东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 雪莱 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 雪莱 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 —— 罗丹 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 布莱克 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 普希金 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 朗费罗 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不要慨叹生活底痛苦!---慨叹是弱者。

—— 高尔基 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 —— 罗曼·罗兰 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

—— 拉罗什福科 私心胜者,可以灭公。 —— 林逋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 刘鹗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 —— 吕坤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 陶铸 常求有利别人,不求有利自己。 —— 谢觉哉 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 列夫·托尔斯泰 人的理性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感情也将摧毁利己主义。 —— 海涅 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

—— 布莱希特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丘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陶渊明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 程颢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 方志敏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孔丘 志不强者智不达。 —— 墨翟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陈涉 志当存高远。

—— 诸葛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操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 曹植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王勃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李白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李清照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 陆游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 王阳明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我们以人们的目的来判断人的活动。

目的伟大,活动才可以说是伟大的。 —— 契诃夫 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

—— 培根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 丁玲 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 黑格尔 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 巴尔扎克 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 —— 车尔尼雪夫斯基 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 奥斯特洛夫斯基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 爱因斯坦二、国家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

—— 孟德斯鸠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 周恩来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 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 —— 斯宾诺莎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

5.探险家的名言(30条)

②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 中国)

③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徐霞客 中国)

④为什么去登山?——“因为山在那里”!(马洛里 英国)

Ⅰ我的官员需要具备如下品质:敢于参加危险的旅程,拿很少的工资,忍受刺骨的寒冷,要几个月不见光明,并且不确定能否安全返回。(谢克尔顿·英)

Ⅱ除非是最笨的老鼠,否则不会躲入猫的耳朵;但除非是最聪明的猫,否则不会搜察自己的耳朵。(史考特·拉夫)

Ⅲ去登山吧,看,山在那里。(乔治·马洛里 英)

1.凡是我能够做的,我都想尝试。

2.当你第一次背起背包踏上远方的路,就永远都不会停下来!

3.为什么去登山?——“因为山在那里”!这是英国著名登山家马洛里的名言。

4.“世界是用来探险的,规矩是用来违背的,手洗干净是用来再弄脏的。”——蔡康永。

5.除了记忆什么也

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

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

——林语堂

一个人单独旅行好处较多,因为他思考得多。

人生是跋涉,也是旅行;是等待,也是相逢;是探险,也是寻宝;是眼泪,也是歌声。

人生是跋涉,也是旅行;是等待,也是相逢;是探险,也是寻宝;是眼泪,也是歌声

历史选择了我 我选择了苦难――刘雨田

四祖名言

无故斋碎语:不提心安

前些天听说我与利奇马有个约会,大惊。

自幼生长北京,台风就见过一次,还是九年前在烟台。端的是风吹树倒、雨泼如狂,后来听说不过台风界小卡司。如今闻听大卡司要来,顿时想起当年印象。于是腿软脚快,借个由头杀奔宜兴西北的南京,好歹也就蹭个台风尾巴。

事实证明,台风尾巴扫一下也算了得,风亦不小。当日中午,我在南京老门东一座烟水气十足的江南宅院里用餐。此酒家名字甚妙,唤做“问柳”。在风雅和声色之间暧暧昧昧,又余韵无边,最是这座六朝走来的大萝卜之城的气度。

问柳酒家把天井直接挖成两畦鱼池,风雨之下叮叮咚咚。我们的包间在天井之上,另一边下面是大厅的演出台,一位清瘦无匹的江南妙龄正弹古筝。于是,右耳是利奇马奏出的叮叮咚咚,左耳是茜红妆奏出的叮叮咚咚,想着问柳二字,算妙得很了,心驰而摇也是自然。此时,若有修禅大神在侧,怕不要幽然说一句:“非风动,心动耳”。

幸好,吾辈体俗,与各路大神无相交。

无故斋碎语:不提心安

禅史名言之风动、心动,最早见于《曹溪大师传》:

至仪凤元年初,(惠能)于广州制旨寺,听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法师是江东人也。其制旨寺,是宋朝求那跋摩三藏置,今广州龙兴寺也。法师每劝门人商量论义。时嘱正月十五日悬幡。诸人夜论幡义,法师廊下隔壁而听。初论幡者:“幡是无情,因风而动。”第二人难言:“风幡俱是无情,如何得动?”第三人:“因缘和合故动。”第四人言:“幡不动,风自动耳。”众人诤论,喧喧不止。能大师高声止诸人曰:“幡无如余种动,所言动者,人者心自动耳。”

《曹溪大师传》中国早佚,但于9世纪被带至日本,现存本从日本《卍新纂续藏经》第86册里辑出。该本抄录完成于唐贞元十九年二月二十三日,距六祖约70余年,所以被认为比较真实。一百多年后,南唐僧人撰写的《惠能和尚传》里,这个故事呈现一个新版本:

至仪凤元年正月八日,南海县制旨寺遇印宗。印宗出寺迎接归寺里安下。印宗是讲经论僧也。有一日,正讲经,风雨猛动,见其幡动。法师问众:“风动也?幡动也?”一个云:“风动。”一个云:“幡动。”各自相争,就讲主证明。讲主断不得,却请行者断。行者云:“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讲主云:“是什么物动?”行者云:“仁者自心动。”

这个版本是现在最常见的说法。南唐时南禅已巍然大宗,能和尚的六祖之位也已岿然不动。所以印宗法师就从贞元年间的师者成了能和尚的粉丝,能和尚也从贞元时的门人成了断义理的尊者。反正经此一役,能大师登上圣坛,身后才能留下《坛经》。

有一段时间,身边修禅的成集群状。所谓衣必着麻料禅服,言必称慧能六祖。当然,这算比较文静的了,毕竟你身手敏捷一点,不让他们抓住陪聊也就能苟且个清净。更多的是行动派,比如拿出刷标语的劲头,逮个地方就刷幅一笔“禅”,以示禅心;再比如大姐们凑一块,不跳广场舞咱就抄《心经》,个个标准赵体小楷修养爆棚,定睛一看原来印刷好了,大伙一起描红模字。

《心经》是好东西,我年轻时候倒也能背。它跟《金刚经》同出般若一系,不过禅宗本宗《楞伽经》,禅师们本名楞伽师,至四祖道信方转入般若,就少听修禅江湖里提及。《西游记》里乌巢禅师传唐僧《心经》,说你没事就念,保你啥事没有到西天。如今乌巢传人多,天天念心经怀想六祖,可这修的明明类似念佛禅,似乎更像神秀师门下。

当年能大师揍了神会和尚三下,打的硬核得很。因为打完还跟挨打的说:你连痛不痛都弄不明白,自迷不见,过来捣什么乱!神会和尚立马拜入座下,最后也传了坛经衣钵。所以抄心经不如找人打自己几下,打几下兴许能一下把心打踏实了。能大师不是说戒定慧的定就是“心地无乱自性定”嘛。修禅说到底就是弄个心定。

心定也是个大事,中产们忙完房子和孩子,基本都来忙这事。当然,心定这词有点专业,说着说着不说出点坛经里的话来会不好意思。咱改说心安就不一样了,这词不缺禅味,还有挥都挥不去的一层烟火气。所以心安这词火,你看朋友圈里的鸡汤,好多碗都是拿它当主料煲的。

“心安”在禅宗大盛的宋朝就很鸡汤,连女同志煲起来都毫不含糊。有位叫王定国的领导干部,吃了好朋友苏轼“乌台诗案”的挂落,贬至岭南。那会儿的广东一点都不高光,纯属百死一生的艰苦之地。王同志的小妾跟着去了好多年,估计回来时已经红颜不在风霜满面了。苏轼问起这些年你们怎么过的啊,岭南艰不艰苦啊。人家女同志回了一句李清照水平的话“此心安处是吾乡”。老文青东坡同志当时就不行了,唏嘘着填了一首《定风坡》: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么鸡汤且大牌的话,必定不会被我们这个拿着显微镜找商业价值的时代忽略。于是那种把田园拆掉,面对青山碧水建起一片片伪中式豪宅的地方,竖起广告也写“此心安处是吾乡”。看了之后很想diss苏老前辈:瞧你那个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这么牛的地方当然心安啊,这也值得你感动地填首好词。

嗯,这个时空里,豪宅很贵,但心安很廉价。

其实我有可能跟利奇马相会的,只差一个礼拜。此前一周,我正在利奇马登陆地台州的天台山。

《六祖坛经》里有位叫法达的大和尚,学了七年《法华经》越学越糊涂,就跑到曹溪给能大师念了一遍法华。大师听完给他讲了几句,大和尚从此开悟。文宣很重要,软文技巧更重要。你看,一个故事就隐隐塑造出了《法华经》不及《金刚经》,法华宗不如南禅宗的形象。

我去的就是法华宗的祖庭国清寺,因为建于天台山,它更响亮的名字叫天台宗。

其实倒退1400年,天台宗声势比禅宗大得多。它的二祖智恺是隋炀帝的师父,国清寺就是杨广为报师恩为智大师所建。按理说,如此煊赫的身世,它就应该和如今的少林寺一样,在金碧辉煌上镀着一层油光才是,如同信大和尚的面容一般。可它偏不,它陈旧得带着包浆,安稳得如同祖父额头的皱纹,清雅得好像连乾隆的字都不讨人厌了。

无故斋碎语:不提心安

最不合“时宜”的,它居然不要门票,您任意随喜。这可还行!这岂不是复辟了佛门应有的样子,给这个时代出难题吗。

一个不要门票的古刹,它又是清净的、人少的古刹。这是一个多么奇怪,又是多么伟大的逻辑。

这里没有佛门纪念品出售,也没有师傅向你“推荐”大粗香。

这里所有的休憩都是随意而免费的,包括口渴了去茶寮白喝他几杯香茶。

山门前有几百年的古树,古树下有七八十岁的老和尚。老和尚简简单单穿着僧衣,没有一丝宝相庄严;随随便便把手机举在耳边,叽哩咕噜地说着当地方言,听不大懂但知道里面没一句格言儆语。突然觉得,好心安。

无故斋碎语:不提心安

出茶寮右拐,这一边山门背后照例是韦陀塑像。上面横匾四个大字,居然写“神功叵测”,真是出其不意。

另一边殿里塑四大天王,威风飒飒,殿门匾上却居然题着“雨花殿”。

“神功叵测”和“雨花殿”就这么对视了不知多少年,我似乎看到了数丈至尊对着三寸花瓣的拈然一笑。这世界,好心安。

无故斋碎语:不提心安

我在天台两天,两刷国清寺,就只发呆。这里繁华挺廉价,心安挺昂贵,虽然它免费。我难得高消费,要珍惜。

当然,也有不高消费就心安的可能。

这两天有点烦,心绪不佳。昨天在拉坯机上修了一天瓷坯,大大小小二十来只瓶子。我的腰很疼,心很安。

我挺庆幸在不惑之年把自己变成个手艺人。耍手艺很好,不提心安,可以自产自销。


  • 发表评论
【已经有()位大神发现了看法】

  • 匿名发表
  •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