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江黄河的名言
时间:2022-05-10 17:33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混沌婴孩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关于长江黄河的名言
1.描写长江黄河的名言
描写黄河的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唐《浪淘沙》 关于描写长江的诗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2.有什么关于黄河长江的名言警句
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
3.关于长江的名言警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唐《浪淘沙》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出处】: 中华诗词-唐五代-李白 【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思量意。
【出处】: 中华诗词-北宋-李之仪 【临江仙】 《二十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出处】: 中华诗词-明-杨慎 【水调歌头】 游泳(1956.06)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出处】: 中华诗词-现当代-毛泽东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回答者:小松博客 - 首席执行官 十五级 3-1 19:45 --------------------------------------------------------------------------------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杨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长江:<<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回答者:紫色水晶链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3-1 19:59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王昌龄的“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
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 杜甫《黄河二首》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
元代诗人萨都剌《过古黄河堤》:“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
唐代刘禹锡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 王维的“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
李商隐的“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 白居易的“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
宋代丘崈《黄河清》鼓角清雄占云祲。喜边尘、今度还静。
一线乍添,长觉皇州日永。楼外崇牙影转,拥千骑、欢声万井。
太平官府人初见,梦熊三占佳景。皇恩夜出天闱,云章粲、凤鸾飞动相映。
宝带万钉,与作今朝佳庆。勋业如斯得也,况整顿、江淮大定。
这回恰好,归朝去、共调金鼎。 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4.形容长江、黄河的诗句
形容长江,黄河的诗句:
1、长江的诗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诗》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崔季卿《晴江秋望》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王维《汉江临眺》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李之仪《卜算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
2、黄河的诗句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浪淘沙》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柳中庸《征人怨》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李白《北风行》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其一》
斩胡血变黄河水,枭首当悬白鹊旗。
李白《送外甥郑灌》
黄河直北千余里,冤气苍茫成黑云。
常建《塞下曲四首》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李益《塞下曲》
寄泣须寄黄河泉,此中怨声流彻天。
孟郊《闻夜啼赠》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李流芳《黄河夜泊》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谢榛《渡黄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刘采春《啰唝曲六首》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
李白《古风·其一》
愿衔众禽翼,一向黄河飞。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一》
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
李白《赠崔侍郎·其一》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潼关怀》
5.描写长江黄河的名言
描写黄河的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唐《浪淘沙》
关于描写长江的诗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6.关于长江黄河的名言及作者
黄河--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李白《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
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黄河清,圣人出
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九曲黄河十八湾 一碗河水半碗沙
长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水经注:经典名言17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水经注》,作者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是郦道元对《水经》一书的注解。《水经》成书于三国时期,但内容极其简略,仅有八千二百字。经过郦道元详细注解的《水经注》已超过三十万字。
北魏末年,洛阳城遭遇兵燹。人们曾猜测《水经注》毁于此。幸运的是,唐朝人在隋朝的皇家图书馆里找到了它,还被唐玄宗钦定为《唐六典》之一。《水经注》流传到民间已经是北宋时期了,但主要还是上层人士阅读。苏轼曾言「嗟我乐何深,《水经》亦屡读。」说他常常看《水经注》,看得不亦乐乎。
本文撷取书中经典名言17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巴东三峡数巫峡最长,
猿啸声让人泪洒衣襟。
点评:三峡一般指的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但是《水经注》里的三峡是指广溪峡、巫峡和西陵峡。
狐欲渡河,无如尾何。
狐狸想要渡河,
不湿尾巴不行。
点评:想要做成一件事,就不要怕会失败。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重重叠叠的岩石和峰峦,
遮住天空掩住太阳光辉。
太阳或月亮不行至中天,
就看不到阳光或者皎月。
点评:「曦」就是太阳。曦和是尧舜时期执掌天文历法的官吏。
高者千仞,多奇形异势,自非烟寨雨霁,不辨见此远山矣。
山峰高达千丈形状怪异。
除非烟消云散雨过天晴,
不然分辨不出这远山来。
点评:「仞」是古代计量单位。七尺为一仞,十尺为一丈。
风泉传响于青林之下,岩猿流声于白云之上,游者常若目不周玩,情不给赏。
青郁的密林之下传来风吹泉瀑的声音,
白云深处时不时传来悬崖上的猿啸声,
游玩的人看不尽也欣赏不完眼前美景。
点评:此处写的是荆山。荆山位于湖北省南漳县西部。
泉源上奋,水涌若轮
趵突泉的泉水不断向上飞腾,
落下来形成的波痕状若车轮。
点评:趵突泉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另外两处是大明湖和千湖山。
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为太帝之居。
昆仑山分为三级;
最下一级叫樊桐,又名板桐;
第二级叫作玄圃,又名阆风;
最上一级叫层城,又名天庭,
是天帝居住之处。
点评:古人把土丘分为三级。第一级是「敦丘」,第二级是「陶丘」,第三级是「昆仑丘」。
余考群书,咸言河出昆仑,重源潜发,沦于蒲昌,出于海水。
我参考了很多书籍,
都说黄河出自昆仑。
潜地后又冒了出来,
到蒲昌海又隐没了,
然后从内海中流出。
点评:蒲昌海就是现在的罗布泊。
览百川之宏壮,莫尚美于黄河;潜昆仑之峻极,出积石之嵯峨。
纵览百川之宏伟壮丽,
没有能和黄河相比的;
曾潜流于高峻的昆仑山底,
又从耸立的积石山下流出。
点评:西晋文学家成公绥曾作《大河赋》。郦道元就引用过来,赞美黄河。
王尊建节,河堤不溢,王霸精诚,呼沱不流
王尊持勇敢之节,
河堤就不再溢水。
王霸怀精诚之心,
呼沱河因而不流。
点评:王尊是汉元帝时期的益州刺史。有一年,黄河水泛滥。瓠子口金堤将要决口。众人见势不妙,纷纷逃走,只有王尊站在坝上一动不动。不久,大水回落。
香醑之色,清白若滫浆焉,别调氛氲,不与佗同,兰薰麝越,自成馨逸。
这芬芳的美酒,
颜色如米泔水,
别有一番香味。
与其他的酒不一样,
像幽兰发出的馨香,
又像麝香空中飘散。
点评:酒水描摹如此,让人浮想联翩。
其山重阜修岩,有草无木,泉源导于南麓之下,盖稚水濛流耳。
这座山山峰层峦叠嶂,
山上只有杂草没有树。
泉源从山体南麓流出,
只是流水很细小罢了。
点评:此处的山就是燕京山。汾水的源头。
水出石盐,自然印成,朝取夕复,终无减损。
水中出产石盐,
是自然形成的。
早上采完石盐,
晚上重新凝结,
始终不会减少。
点评:此处写的是河东盐池。位于山西运城南部。
以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之所交易也。
陶地是天下的中央,
能够通达四方诸侯,
货物都在这里交易。
点评:战国时期范蠡雪了会稽之耻后,就离开吴国来到陶地,改名为朱公。范蠡利用陶地的地理优势发挥其经商才能,终成一方巨富。
南峰北岭,多结禅栖之士;东岩西谷,又是刹灵之图。
峰岭上居住了不少修禅之士;
岩谷上常常能见到刹柱浮图。
点评:此处说的是白鹿山。位于河南辉县西北。
二馆之城,涧曲泉清,山高林茂,风烟披薄,触可栖情。
两馆所在的山城中,
涧水弯曲泉水清清,
高山覆盖茂密森林,
轻风吹拂烟雾缥缈,
到处都可寄托情怀。
点评:河北易县西南有二馆。一为荆轲馆,一为樊於期馆。
东湖西浦,渊潭相接,水至清深,晨凫夕雁,泛滥其上,黛甲素鳞,潜跃其下。
东西两湖靠一水相连,
潭水极其清澈且深邃。
早晚都有凫雁在湖上浮游,
青甲白鳞常常潜游于水下。
点评:此处写的是桑乾河连接黄土高原上两个湖泊的情景。非亲眼所见,写不出这样栩栩如生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