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规则的名言
时间:2022-05-11 02:04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京读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守规则的名言
1.关于遵守规则的名言警句
1、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出自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意思是能工巧匠能够教会别人规矩法则,但不能够教会别人巧。
2、无规矩不成方圆
出自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意思是:像从前离娄那样精明的眼睛,公输般那样的巧匠,不凭规和矩,是画不成方圆的。
3、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出自先秦管子《管子·法法》。意思是有要求必然希望得到,有禁令必然希望制止,有命令必然希望实行。军事上,喻指令必行,禁必止,部队才有战斗力。
4、令行禁止
出自先秦管子《管子·立政》。意思是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正,纪律严明,执行认真。
5、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出自春秋《老子》,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到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终究逃脱不了天法的惩处。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无规矩不成方圆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梓匠轮舆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令行禁止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2.关于遵守规则的名人名言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
------莱蒙特
人们厌烦了寂静,就希望来一场暴风雨;厌烦了规规矩矩气度庄严地坐着,就希望闹出点乱子来。
------契诃夫
你挣得了安适的睡眠,你就会睡得好;你挣得了很好的胃口,你吃饭就会吃得很香。这儿的情形和人间是一样的——你得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挣一样东西,然后才能享受它。你决不能先享受,然后才来挣得。
------马克·吐温
地狱是一个炉灶,上面放着僧侣的热锅。它是教士的专用灶。天父教士的大厨师,很关心改善僧侣的营养,他把自己的那些不规规矩矩地注意僧侣的诫命的孩子放在烤锅上。
------霍尔巴赫
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管子.版法》
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元朱震亨《局方发挥》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管子》
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韩非子。有度》
言无二贵,法无两适。
——《韩非子。问辩》
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
——《韩非子。八说》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张居正
3.有关守规矩的名言
你好,
无规矩不成方圆。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身有正气,不言自威。
有公德乃大,无私品自高。
官多一分廉,民增一分福。
劲松立险处,正气显人格。
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于鸿毛。
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
莫怨清廉淡滋味,应愁贪婪铁窗泪。
清丝要知廉洁早,莫待进牢愁白头。
反腐莫论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
廉如清风常拂面,贪似毒药蚀灵魂。
为官应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
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
天天洗脸净在其外,日日反省明在内心。
勤政从一言一行做起,廉政从一分一厘拒之。
布勤,无以成就事业;不廉,难以凝聚人心。
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勤者不贫,廉者不腐。
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
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常思百姓冷暖。
一心为公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始能正气凛然。
德如深山幽兰,不言自芳;欲似长堤蝼蚁,无孔不入。
戒贪,贪则无品;戒骄,骄则无知;戒情,情则无进。
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诚,
说话重在信,办事重在实。
腐败,只能获取片刻的享乐;
清廉,却能换来永久的幸福。
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
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淡泊名利好比清茶一杯静心正身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35313732,
务实为民好比功积如山德载千秋。
智者,以别人惨痛的教训警示自己;
愚者,用自己沉重的代价唤醒别人。
为官当自律,甘心清贫,不触“高压线”;
做人须正己,诚信守法,勿打“擦边球”。
纵贪欲如落水,不用吹灰之力,终成灭顶之灾;
保清廉似上山,定需步步用力,方能攀上巅峰。
4.遵守规矩的名言
不遵守规矩定要付出代价
星期天,同几个朋友聚会后开车回家,由于是傍晚,对于男人来说,这个时候是视线最不好的时候,加上路上车辆比较多,我也非常小心谨慎。突然,我前面的一个大货车右转向灯亮了,我也赶紧刹车,这时候,从我的右边过来一辆中型面包车,速度较快,撞到了正在右转的货车上。在一般路面上,交通规则是不允许从右边超车的,这是规矩,面包车违反了规矩。
我们在生活中,有许多规矩,有些是法律法规禁止的,有些是道德规范不允许的,有些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这些规矩只所以能成为规矩,或者被人们认为是规矩,证明其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某种程度上,是必须遵守的。有些人胆子大,敢以身试法,大部分会受到惩罚。那些侥幸逃脱的人,隐姓埋名,终日恐慌不安,背上沉重的包袱,生活在煎熬中,也是一种惩罚。有些规矩,表面上看起来,约束力不强,也没有人随时监督,比如交通规则中规定的超车规则、转弯各行其道、前后车辆保持车距等等,你偶然违反一次,或者违反9999次,也没有什么后果,但第一万次,你可能必须付出代价了。
中国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养成了现在的有规矩而不遵守的习惯,涉及政治、文化、体育各个领域,遍及生活的各个角落。各级领导的提拔任用、各类国家资金的使用等等等等,置党纪国法于不顾,非要整出一个什么潜规则;体育界应该是规则最严格的地方,可是,除去兴奋剂事件特殊外,黑哨、赌球成为了破坏规则的借口,管理层可以随便更改规则,裁判员可以明显误判,球员可以打假球,造成的结果是,整体水平下降,失去了观众,失去了市场,加速了人们对规则的随意践踏。生活中的不遵守规矩的也太多了,谁要是违反了法律法规,第一个想到的是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有没有熟人,如果有,规则就不成为规则了。
好久以前看到的两个电视画面,可以显示出中国人和外国人对规则的认知、理解和遵守程度:一个是北京环城路上,虽然有分道标志,可是车辆确左突右转,像是赛车场;一个是美国某个城市,车辆虽多,但都是很有秩序的行进。还有就是排队问题,中国人只知道找熟人,或插队、拥挤,而外国人会很规矩地站成一排并保持距离,等等等等。中国人要养成遵守规矩的习惯,我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不遵守规则,对一个人也罢、对一个团体也罢、对一个国家也罢,必然导致信誉度的降低或者缺失,最终会付出代价。
5.有关守规矩的名言
无规矩不成方圆.清正在德,廉洁在志.身有正气,不言自威.有公德乃大,无私品自高.官多一分廉,民增一分福.劲松立险处,正气显人格.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于鸿毛.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莫怨清廉淡滋味,应愁贪婪铁窗泪.清丝要知廉洁早,莫待进牢愁白头.反腐莫论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廉如清风常拂面,贪似毒药蚀灵魂.为官应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天天洗脸净在其外,日日反省明在内心.勤政从一言一行做起,廉政从一分一厘拒之.布勤,无以成就事业;不廉,难以凝聚人心.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勤者不贫,廉者不腐.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常思百姓冷暖.一心为公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始能正气凛然.德如深山幽兰,不言自芳;欲似长堤蝼蚁,无孔不入.戒贪,贪则无品;戒骄,骄则无知;戒情,情则无进.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诚,说话重在信,办事重在实.腐败,只能获取片刻的享乐; 清廉,却能换来永久的幸福.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淡泊名利好比清茶一杯静心正身,务实为民好比功积如山德载千秋.智者,以别人惨痛的教训警示自己; 愚者,用自己沉重的代价唤醒别人.为官当自律,甘心清贫,不触“高压线”; 做人须正己,诚信守法,勿打“擦边球”.纵贪欲如落水,不用吹灰之力,终成灭顶之灾; 保清廉似上山,定需步步用力,方能攀上巅峰.。
明白规则给予的意义,就会获得自由
每一个女子,都本应蕙质兰心,你好,这里是兰心书院。本周让我们继续为大家分享《醒醒吧,老好人》这本书。
昨天我们讲解了第五章内容,情感安全带来内心的平和,情感安全、意义,是和平的两把钥匙。说明了人们往往以爱的名义,束缚别人,也无法感知自我。没有心灵的感知交流,就像表面寂静的火山,地下汹涌的岩浆会突然爆发出来。
那位48岁的家庭主妇,将女儿的一切大事小情都在她掌控之下。女儿如果反抗,她变本加厉的管控,搞得两人关系很糟糕。生活中我们所做的一些事,总是以爱对方的名义干涉对方,却在维护自私的自己而不自知,自己感到自己是多么好的人呀,付出那么多,还得不到别人的认可。殊不知却是对别人形成了暴力。
同样是那位父亲,一心想让儿子成为工程师,但儿子在大学最后一个学年,在学校社团里发现了自己在戏剧方面的才华。最后儿子在演出中赢得了全校师生和家人雷鸣般的掌声,而他的父亲却狂怒地待在大厅里。演出结束后,父亲没有对儿子的成功和才华道一声祝贺,也没有听在场观众对儿子的赞扬,而是野蛮地把儿子带回家,并不容辩驳训斥儿子。儿子上楼回到自己的房间,用父亲的左轮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如果知道是这样的结局,我想那位父亲不会采取这样方式对待儿子的。
但作为父母的往往是高举“为你好”的大棒暴力自己子女,错误认为是对子女成长负责。既没有做真实自己,也阻止了他人做自己。父母将所谓对孩子负责混淆了责任与爱,做着毁灭孩子的事情,却是在维护自己“好母亲”“好父亲”的形象的自私行为。
为什么人们陷入做老好人而孜孜不倦?其实是因为我们害怕冲突,不得不做违背自己内心需求,以维护世俗的眼光,无论它们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自身,不自觉按照别人期待的样子而活着。拒绝做“老好人”,从做自己开始,从敢于说“不”开始,从我们认真彼此互相了解开始。
因此,今天就让我们讲解《醒醒吧,老好人》第六章,让我们能相互了解,分享我们的价值观。
生活中“你应该知道……,”“你必须……”“你别无选择……”的话语充斥耳旁,比比皆是,我们被束缚在框架之中,感到窒息,又毫无办法。时间久了也麻木了,认为生活中很多事,无论我们想不想做,都应该做。是不是应该这样,也无需多思考,因为别人也一样。因为我们从小被教育遵守纪律和服从是天经地义的事,虽然这让人内心对此感到烦躁、郁闷与无奈。
但如果我们理解为什么要遵循这些命令并懂得遵守的意义,我们应对会变得平和,态度会发生转变。
比如每个人都会想:是的,我必须工作。我别无选择,就是这样,我只有通过工作才能赚钱,而为了独立生活,应该早起。因为你本身是不想工作的,你会对此感到厌倦和痛苦。
为什么呢?因为你想要更有创造力,想要随意的享有自己的时间。就像现在很多人憧憬的财务自由,不受朝九晚五的约束。但由于人们需要物质安全,要支付房租,支付养老金,以至于以后不工作了也不会饿死。为了这个目的,你必须去工作,去独立,去努力奋斗。
如果你是个大学生,工作会使得你离开学生宿舍,进入社会,独立享有一个空间。因此,当意识到工作是因为它能使你比住在学生宿舍更舒服的公寓里,保证你有养老金、有车开,能去度假或接受培训,你是不是感到似乎改变了对工作态度。
的确,当明白了应该去工作这个问题,一方面是物质安全感的需求,另一方面是要换一份更令人满意的工作的需求。让你痛苦的问题,就转变成为你可以接受的事情。如果你对应该做的事情抱有成见的反抗,就进入非黑即白的僵化中。但就工作这件事来说,可以尝试从容的、循序渐进的转变自己心理,心态也会转变。因为随着工作时间延长,经验的积累,报酬的增加,逐渐实现自己可以安排更多的时间,增加更多的人际关系活动,减少因必须工作带来的约束。
对大多数人年轻人而言,懂得自己独立的人生意义,就会接受自己必将面临工作这个现实,学会欣然接受。
再看一个故事。一位母亲向心理师诉苦,作为母亲,她必须每天做饭,别无选择。而这令她感到精疲力竭,因为她很想放松一下,哪怕每周只有一天,把孩子从学校接回家后,去好好泡个澡。但她不能,她必须每天按时做饭的意念紧紧的束缚着她。如果她想松懈一下,她会因自己不做饭而让孩子们胡乱吃东西而感到愧疚不安。
她不能忍受让孩子们因等着她泡澡而延迟吃饭这件事,她将自己禁锢在“自己是个好母亲,就必须……”的意念中,内心与实际发生冲突,陷入别无选择的矛盾中不能自拔。
但事实上呢?心理师问这位母亲的两个女儿,如果母亲这样做了,会有问题吗?她们一致认为,妈妈是可以的,她们也常提议,在做饭前,妈妈去休息一会儿,也可以将做饭的事情交给她们。而女儿们不知道,妈妈内心是讨厌做饭的,她们也明白了,妈妈为什么会辛苦的付出也会不时爆发的莫名坏脾气毁掉家里气氛,妈妈对按时做饭这件事是违心的,她内心纠结是否可以放松不去做饭的事情。
可是妈妈为什么从来没有听过女儿们的建议?她将自己禁锢于此,我是母亲,我应该…..的枷锁中,我应该全力把事情做好,应该全力做一位好母亲。
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呢?我们是不是也常常被自己那些“我必须…….,”“我应该……”意念所左右而产生压抑,莫名感到厌烦。这暴露出我们每一个人常常犯的错误,就是我们习惯将自己维护在自己和对别人的形象标准里。其实我们做自己和维护形象不矛盾,但自己内心却感到自我束缚和制约。
因此,我们要对自己的选择或自己的时间安排负起责任,就能获得改变我们想要改变的事情的行动力。一句英国格言不无幽默地说:如果你不喜欢这个,那就改变它,如果你不改变它,那就喜欢它。放开心态去做事。
生活忙忙碌碌,人们的口头禅是 “我没时间”。是真的没有时间还是不愿意看到某些优先事项?一对夫妻,他们借口“没有时间”在晚饭后见他们的孩子,因为他们正在装修房子。他们选择家具、装修风格等等,忙得不亦乐乎。孩子们抱怨见不到他们,并开始出现混乱:愤怒、在学校犯错误、赌气等,父母指责孩子们不遵守纪律、缺乏礼貌。他们也意识到,一段时间内,他们将装修房子放在了首位,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意识到这一点,他们重新安排了处理事项顺序,并因此改变了他们的时间安排。
实际上,家人关系不和睦,厨房装修再好有什么用?没有时间坐下来,要一个新客厅有什么用?家里人不能常常相伴,错过孩子成长教育,要更多财富有什么用?
生活中很多无奈,确实很多别无选择,但对于这些应该的和必须的,我们真的是没有办法解决吗?
我们要遵守规则,前提是先去理解它。
一位母亲有这样一件事对朋友说:"我无法让我6岁的女儿理解,当她穿着睡衣在家里跑时,必须穿上拖鞋。”
朋友让她说说,是怎样向女儿提建议的。这位母亲向女儿说"我跟你说过100遍了,让你穿上拖鞋,我不知道再怎么说才能让你听懂我的话。马上去穿上你的拖鞋!”她重复这句话后自己也笑了。
朋友说“如果我是你的女儿,当我听到这些话,我就会想要对着干,其中至少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我不明白你这个要求的意义:而我,光着脚跑很开心!"
母亲说到“但我一开始已经跟她说过,我担心她着凉。她生病了,我还得请假陪着她。但是的确自从我跟她讲过一次后,我想她已经明白了,所以当我生气的时候,就没有提醒她促使我提出这个请求背后的需求。”
朋友说“你可能会发现她或许没有像你一样重视你的需求。因为我们不难想象,对于一个小女孩儿来说,着凉和与妈妈待在家里这种情形,对她而言并不像对妈妈那样有约束力!因此或许可以进一步澄清需求,还要重申它,而不是认为因为我们已经说过一次,对方就已经像我们一样完全领会了。现在我想问你,在告诉她你的需求和对她提出你的请求时,你是否尊重了她不同意的自由?”。
母亲说到“哦,没有,当然没有”
朋友说“这就是第二个原因,如果我是你女儿,我就不想穿上我的拖鞋:我需要我的自由得到尊重,因为我是一个完整的小女孩儿!”
母亲说“这很难!接受对方不同意很难!"
朋友说“当然,这不容易。但如果我们把我们的请求变成强求施于对方,我们得到的要么是顺从,要么是反抗,而不会是理解和配合。现在,“你是不是不确定你能够接纳你女儿的不同意见,同时又不放弃你自己的需求?””
“嗯,是的。实际上,我希望她身体健康,我希望她能够在这些小事上对自己负责,比如,当她冷的时候,穿上她的拖鞋。”
“你是不是希望能够相信她,接受她能够逐步地自己决定什么时候穿上拖鞋?”
“就是能够相信她这一点,我很难相信她,我控制着一切!这让人筋疲力尽!”
这位母亲通过与朋友谈话,其实意识到她是很难相信别人的,在家庭关系中,无论对孩子对丈夫,总是存在不信任,很多事亲力亲为,付出了很多精力,却得不到认可。
理解给予我们行动力:我们不应竭力让别人盲目地遵守规则,而应该使自己明白,这条规则的意义以及它所表达的价值观是否以同样的方式被所有人准确地领会了。如果我们不知道规则是表达或解释日常生活中某种价值观的一种尝试,那么我们就很可能只把它当作一种令人恼火的约束来遵守。
交心使情感获得安全,需要理解为基础,而不是一味强压给对方,当明白共同遵守的规则,以及大家共同的价值观的意义,才能形成和谐关系。
今天先讲到这里,明天我们学习如何才能真正做回自己的方法,有意识地建立良好沟通交流习惯,摆脱“老好人”禁锢。这些方法值得学习实践,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处事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好。
期待明天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