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批注
时间:2022-05-11 08:01 | 分类: 句子大全 | 作者:连环画杂志手机阅 | 评论: 次 | 点击: 次
名人名言批注
1.古人名言和批注
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泪来冲洗。
——泰戈尔批注:有些事情最好是想流泪就流泪,不必用笑来凌迟自己。灵魂的孤独是最可怕的,最难捱的。
——蒋子龙批注:一个人若敢于孤独,说明他的灵魂不孤独;一个人若敢于使灵魂孤独,我认为他的勇气和光辉几近于神了。留在外面总比从里面摆脱出来容易些。
——马克.吐温批注:有时候坚持留在外面更需要智慧与力量。一个人看不见自己的美貌,他的美貌只能反映在别人的眼里。
——莎士比亚批注:注意自己的美貌反映在别人眼里成了丑陋;在函数中,除了自变量和函数值,还有一个对应法则。我爱你是因为你无所不知,但是却沉默不语。
——高尔基批注:我鄙视你是因为你沉默不语,其实你无所不知。朋友有三种:爱你的朋友,恨你的朋友,忘记你的朋友。
——桑费批注:恨你的朋友不一定没有爱,而忘记你的朋友却肯定已没有爱。不要相信豺狼,你给他一个指头,他会吞掉你整条胳膊。
——谚语批注:也不要相信石头,你给他整条胳膊,他连一个指头也不要。我宁可看到青年人脸红,也不愿看到他的脸色变得苍白。
——加图批注:我宁可看到青年人的脸色变得苍白,也不愿看到他的脸既不红也不苍白。美即真,真即美。
——济慈批注:真实往往残酷,假象中未必匮乏人性的光辉。若要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就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席勒批注:若要把理性的人变为感性的人,首先的途径是使他成为爱美的人。使用不当,利刃也会变钝。
——莎士比亚批注:同样是用刀,刀柄不能切东西,而你又不能握着刀刃切东西,朋友之道何尝不是如此?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批注:此情只待和酒煮,且共明月一楼辉。
不相信任何人和相信任何人,都是同样错误的。——赛涅卡批注:不该相信的人你去相信了,这是最大的错误。
功利是一部机器的目的和检验机器价值的依据,而善良只是人的目的和意愿。——泰戈尔批注:功利就是把社会和他人当做机器的同时,把自己变作了机器。
在贫困笼罩的地方,就谈不上贞操和罪行,也谈不上道德和智慧了。——巴尔扎克批注:生活的重负逐渐沉淀所凝成的痛苦,不是别人能轻易言传的。
当生活把人反复折磨之后,有的人就离开了人的是非世界。我们说某个人如何如何,往往不是他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可幸如此,可悲亦如此。
2.求一句名人名言及对它的批注,解释及感受
男人年过三十就应该为自己的相貌负责------林肯
解:学识及胸怀使你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30岁前因为你的生活积累不够,所以这时你的相貌是天生的,但年过三十,你的生活感受越来越多,越来越强。所以你的相貌就反映了你的能力,魄力,人格修养等。
注:学识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林肯总统的朋友向他推荐了一位名人进入白宫工作,并且该人的工作能力也相当一流。。林肯却当场给于拒绝:我不喜欢他的长相!
儒家文化一直强调不要以貌取人,所谓海水深不可测。
但是,林肯在遭受质疑时给出的答案可谓经典,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思:男人年过三十就应该为自己的相貌负责!
3.课外名句的注释到哪里找啊
名言名句(一)解释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得载物。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自强不息”就应当效法自然界生生不息、日新月异的精神,就应当自力更生、发奋图强,不断前进、勇于拼搏。“自强不息”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对生活充满信心,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厚德载物”就应当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载育万物、生长万物。做人时,要心胸开阔、意志高远、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只要是“恶”,即使是小恶也不做;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
3.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4.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
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5.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译:健康的语言是文雅朴实、优美动听的,它起到促进团结、激励人奋进、改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积极作用。粗野污秽的语言是令人讨厌的,它会破坏团结、败坏社会风气、腐蚀人们灵魂。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荒废在嬉笑声中,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他却能毁灭于随随便便。
古往今来,多少成就事业的人来自于业精于勤荒于嬉。有个很好的典故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战国时期的苏秦,开始虽有雄心壮志,但由于学识浅薄,跑了许多地方都得不到重用。后来他下决心发奋读书,有时读书读到深夜,实在疲倦、快到打盹的时候,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去,刺得鲜血直流。
他用这种“锥刺股”的特殊方法,驱逐睡意,振作精神,坚持学习。后来终于成了著名的政治家。
1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1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1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1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
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14.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1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16、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1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18.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1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2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
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21.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2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宋·。
4.古人名言和批注
(一)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当一个人的地位、名誉和财产,遭逢重大损坏时,一定要保住身心的平衡与健康,以求来日东山再起,此即另一良言所谓的:"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
(二)莫笑他人老,终须还到老
(年轻人不可在"老"字上讥笑老人,如笑老人动作迟钝,如笑老人鸡皮鹤发,因为任何人到了老年,都会如此。)
(三)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分
(人要珍惜父母和夫妻之情,不亲父母和配偶,而能真心亲爱他人者,未之有也!)
(四)痴人畏妇,贤女敬夫
(什么都听从妻子的男人,是个标准的白痴;能让丈夫在家感觉有尊严和地位的妻子,才是最具智慧的。)
(五)闹里有钱,静处安身
(住在热闹的地方,让你容易赚钱,住在偏远,让你享受林野的清静,你要选择哪一项?)
(六)家用长子,国用大臣
(长子即使稍嫌能力差,也要尊重他的地位;大臣即使稍嫌能力不足,也该重用之,这是基于法统和伦理的考量,因为不尊重长子,正如同妻子不尊重先生,家庭伦理将受到动摇,同样,国家不用大臣,则政治伦理亦必深陷混乱。)
(七)水太清则无鱼,人太紧则无智
(水太清,则养分流失,鱼儿自无生长环境,同样,一个人若是对人对己要求太过分,就不能网罗住人才或着眼于大局!)
(八)好狗不咬鸡,好男不打妻
(不仗势欺人,不欺负弱小。鸡的力量不如狗,女的力量不如男,所以有义气的动物,不倚强压弱。)
(九)但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菜根谭说"弄权于一时,凄凉于万古",倾权一时之际,人们对他是谄媚攀附,但当这些人权力一失,他们的罪行,就会被一一挞伐。)
(十)运去金成铁,时来铁成金
(当受到人们的欣赏或力捧时,即使成就不大、作品不精,声名也会如日中天;但是当一个人的创举,被人们不解或埋没时,再好的成就或作品,也被弃如敝屐!)
(十一) 兄弟是兄弟,过江须用钱
(即"生意归生意,亲戚归亲戚",近似名言有"亲兄弟,明算帐"、"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哪怕裁缝是你舅,也要让他赚只袖!")
(十二)记得少年骑竹马,看看又是白头翁
(人生过得很快,少年时光一转眼就消失,随之老年晚景降临。)
(十三)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事情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用不正当手段讨公道,不足取;依循正道,事情虽不会立即获得澄清,但终会受到肯定,相近成语有"宁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十四)不孝父母,敬神无益
(相近成语有"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贪淫好赌,勤俭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此语意即在父母生前不尽孝心、孝行,待老人家去世又为之烧一大卡车的纸钱,或举办一连串的念经仪式,这对死后和生前的人,是毫无助益的。)
(十五)竹因落 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
(所谓的"浴火重生",人要经过多次的失败、痛苦和磨练,才能成器,亦"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才"之意。)
(十六)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人生短暂,少年时代的黄金岁月尤其短暂而珍贵。所以树叶的好花绿叶会年年盛开,但人的少年时光、青春岁月,却像小鸟般的飞去不返。相近成语有"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十七)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意时
(所谓"等待亦是一种力量",当人们遭逢冤情或受到贬抑时,要懂得"冷静"和"等待",亦耐心争取。 )
5.古人名言和批注
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泪来冲洗。——泰戈尔
批注:有些事情最好是想流泪就流泪,不必用笑来凌迟自己。
灵魂的孤独是最可怕的,最难捱的。——蒋子龙
批注:一个人若敢于孤独,说明他的灵魂不孤独;一个人若敢于使灵魂孤独,我认为他的勇气和光辉几近于神了。
留在外面总比从里面摆脱出来容易些。——马克.吐温
批注:有时候坚持留在外面更需要智慧与力量。
一个人看不见自己的美貌,他的美貌只能反映在别人的眼里。——莎士比亚
批注:注意自己的美貌反映在别人眼里成了丑陋;在函数中,除了自变量和函数值,还有一个对应法则。
我爱你是因为你无所不知,但是却沉默不语。——高尔基
批注:我鄙视你是因为你沉默不语,其实你无所不知。
朋友有三种:爱你的朋友,恨你的朋友,忘记你的朋友。——桑费
批注:恨你的朋友不一定没有爱,而忘记你的朋友却肯定已没有爱。
不要相信豺狼,你给他一个指头,他会吞掉你整条胳膊。——谚语
批注:也不要相信石头,你给他整条胳膊,他连一个指头也不要。
我宁可看到青年人脸红,也不愿看到他的脸色变得苍白。——加图
批注:我宁可看到青年人的脸色变得苍白,也不愿看到他的脸既不红也不苍白。
美即真,真即美。——济慈
批注:真实往往残酷,假象中未必匮乏人性的光辉。
若要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就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席勒
批注:若要把理性的人变为感性的人,首先的途径是使他成为爱美的人。
使用不当,利刃也会变钝。——莎士比亚
批注:同样是用刀,刀柄不能切东西,而你又不能握着刀刃切东西,朋友之道何尝不是如此?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
批注:此情只待和酒煮,且共明月一楼辉。
不相信任何人和相信任何人,都是同样错误的。——赛涅卡
批注:不该相信的人你去相信了,这是最大的错误。
功利是一部机器的目的和检验机器价值的依据,而善良只是人的目的和意愿。——泰戈尔
批注:功利就是把社会和他人当做机器的同时,把自己变作了机器。
在贫困笼罩的地方,就谈不上贞操和罪行,也谈不上道德和智慧了。——巴尔扎克
批注:生活的重负逐渐沉淀所凝成的痛苦,不是别人能轻易言传的。当生活把人反复折磨之后,有的人就离开了人的是非世界。我们说某个人如何如何,往往不是他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可幸如此,可悲亦如此。
6.优美句子摘抄加批注
1、《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哪一天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深夜秉烛长谈,诉说我在巴山这天晚上看雨时想念你的心情。
以未来的乐反衬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增添重聚时的乐,虚实相生,情景相融,余味无穷。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只要四海之内有你的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仍像是近邻。勉励友人,勇敢地踏上征途,表现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
一洗以往送别诗的酸楚情调,豁达乐观,意境开阔。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船侧畔有干帆竞发,病树前头有万木逢春。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表达了作者以达观的态度来面对世变,劝诫友人不必为自己的境遇而忧伤,表现了诗人振作的精神。
蕴含了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的客观规律。 引用典故,描写了阔别归来人事全非,表现了诗人无限怅惘的心情。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突发奇想,将明月拟人化,借月传情。
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诗人想到:我还是把自己的一片愁心托付给这皎洁生辉的明月,让它随风飘到远在夜郎以西的友人身边去吧!寄托诗人思念友人的殷殷深情。 5、《登飞来峰》:“不畏浮云望眼,只身在最高层。”
蕴含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6、《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的雄姿,引发诗人登临高峰的愿望,他要临绝顶,将天下群山尽快收入眼底。泰山的隽秀磅礴之气与诗人凌云壮志之豪情自然地溶为一体,情景交融,浑然天成。
表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运用拟人写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7、《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互文) 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进行虚写,将眼前海上的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
表达了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8、《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
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 9、《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在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蕴含哲理。
“生”说明旧事物中已孕育了新的生命,景中出理。“入”,是说新春提前闯入旧的一年,景中出情,思乡而不低沉。
10、《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后两句运用对比表现对早春的喜爱。 11、《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以“黑云”比喻敌军来势汹汹,“甲光”与“黑云”相对色彩鲜明中显示了守城将士雄姿英发。 引用典故表达了将士誓死报国的决心。
12、《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只有18个字却接连出现了九个名词,九种景物,体现了“断肠人”对于这些景物的独特感受,用笔简略,意象鲜明。
直抒胸臆,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 13、《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互文见义,以乐景写哀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触景生情,感时伤世,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1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两句诗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春花喻冬雪,想象丰富奇特,从塞北的严酷环境,竟然想到春天的梨花,气氛热烈,色彩奇丽。
1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这三句诗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其中的“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安如山”等词,声音洪亮,节奏铿锵,境界开阔,恰当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
表达了诗人推已及人的博大胸怀和希望天下寒士都能安居乐业的美好理想。 16、《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暗含着克服重重困难最后终于实现理想愿望的深刻哲理。
17、《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深刻展示了戍边战士的内心世界。
一杯浊酒,怎能排遣这离家万里的乡愁呢?但不能因为思乡忘了为国分忧。又引用典故写出了边防将士以国事为重,勇敢保卫边疆的高度责任感。
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宋朝“安内虚外”忍辱求和政策的不满,以及功业未就、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18、《浣溪沙》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
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19、《观刈麦》:主要写诗人对农民的悲惨境。
7.一句名言以及它的批注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其句见于《孟子》 。原句为:舜发于畎亩之中,传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微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释义: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能。
启迪:人生旅途不可能一帆。增长他的才能。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饿其体肤。原句为,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衡于虑,追求更高的目标,劳其筋骨,管夷吾举于士: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国恒亡,曾益其所不能,百里奚举于市。
释义。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
入则无法家拂士,饿其体肤。人恒过,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而后喻,空乏其身,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后作,发于声,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困于心,而死于安乐也:人生旅途不可能一帆风顺。
其句见于《孟子》 ,传说举于版筑之间:舜发于畎亩之中,行拂乱其所为;微于色,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必先苦其心志,孙叔敖举于海。启迪,空乏其身,坚韧他的性情,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然后知生于忧患,做事总是不能顺利,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然后能改。
国学经典名句100句(含注释)
(来源: 望子成龙大语文 )
渊博的学识来自不断的积累,从容的智慧来自日常的培养。
这些简练的国学名句言近而意远,滴水藏海地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译:君子应该像天体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4.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
——《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译: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
6.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7.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尚书》
译: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8.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
——《尚书》
译:(人要有九德)宽厚而庄重,温和而有主见,讲原则而谦逊有礼,聪明能干而敬业,善于变通而有毅力,正直而友善,直率而有节制,刚强而务实,勇敢而符合道义。
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11.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礼记·儒行》
译:不要见到财利就做有损于大义的事,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决不改变自己的志节。
12.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礼记·祭义》
译:自己不说出恶言, 别人的忿语就不会返回到自身上来。你若以恶语伤人,他人也会以恶语相加。
1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1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1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1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1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1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20.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21.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22.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2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25.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6.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7.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8.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30.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31.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孟子》
译:为人正直坦荡,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不做任何有愧于人的事。
3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3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译: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造福天下,使天下人都能这样。
3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译: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意,贫贱不能改变他的节操,威武不能屈服他的 意志,这就叫大丈夫。
38.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弃者不可有为也。
——《孟子》
译: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39.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
译:人的毛病,在于喜欢教导别人,做别人的老师。喜欢教导别人的人,又往往自以为是,自以为正确,一副高高在上的气魄。
4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4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4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4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44.不以一眚(shěng)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4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4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47.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庄子》
译:有技巧的人劳累,聪明的人忧虑,没有本事的人没有追求。
48.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49.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50.事随心,心随欲。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
——《吕氏春秋》
译:事从心出,心随欲来,如果不从心欲的细微处观察事物,我们往往会被事物的表象所欺骗。纵横古今中外,详细考察事情的成败得失。如果深入观察,就会发现。事情的发展往往是被人的心欲所控制。
5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52.学不可以已。
——《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54.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55.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56.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5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史记》
译文: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5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
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59.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
译文:(人生一世,无非是在追求名利),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6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
译文: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61.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汉书》
译文: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
62.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后汉书》
译文: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6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64.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
——《后汉书·王符传》
译文: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6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66.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67.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
——《三国志》
译文: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
68.义感君子,利动小人。
——《晋书》
译文: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69.太刚则折,至察无徒。
——《晋书》
译文: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门徒。
70.成败相因,理不常泰。
——《南史》
译文:成功与失败互为因果关系,世事不会永远太平安宁。
71.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
——《南史》
译文: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质留给后代子孙,不也是很厚重的一笔财富吗?
72.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
——《隋书·文帝纪》
译文:君子在社会上立足成名,尽管需要修养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诚和孝才是最重要的。
7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
译文: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以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兴衰和更替;以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失。
74.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
——《明史》
译文:有长远打算的人不应为眼前的一点怨言而担忧,做大事的人不必顾及一些细微琐事。
75.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76.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7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7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79.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8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8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8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8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84、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醒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8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86.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8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88.位卑未敢忘国。
——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8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90.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91.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92.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93.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汉·陈蕃语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4.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9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97.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9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9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10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意,居处不求恬静,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论语》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把握了知识而不致疑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索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1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倦怠,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15、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16、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译文】孔子说:“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犹如浮云一样。”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18、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19、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阔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2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译文】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吗?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遥远吗?”
2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这样的人很少有仁义之心。”
2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2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在下者也不会服从。”
2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重视和谐而不强求完全相同,小人强求完全相同而不重视和谐。”
25、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和大方。”
26、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言过其实为耻辱。
27、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译文】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傲容易做到。”
2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29、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文】孔子说:“君子端庄而不争执,会群而不拉帮结伙。”
30、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能为求生而损害仁德,只能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
3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假如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3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严格要求别人。”
3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单凭语言来荐举人,也不单凭人来废除他的言论。”
3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孔子说:“那就是恕道吧!我所不情愿强加给自己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35、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36、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37、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
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38、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论语》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节制礼乐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长处为快乐,以广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恣淫乐为快乐,以放荡无度为快乐,以宴玩荒淫为快乐,都是有害的。”
39、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年轻时,血气未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方刚,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贪得。”
4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所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点要考虑的:看的要考虑是否明白,听的要考虑是否清晰,脸色要考虑是否暖和,态度要考虑是否谦恭,语言要考虑是否忠诚,做事要考虑是否敬业,疑问要考虑如何向人请教,心里不平时要考虑是否有所患,得到利益时要考虑不要忘义。”
41、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
【译文】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假如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42、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弟子规》
【译文】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43、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
【译文】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44、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弟子规》
【译文】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
45、不可以夸耀自己的才能。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弟子规》
【译文】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
46、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弟子规》
【译文】穿衣服需注意整齐,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47、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弟子规》
【译文】青少年未成年不可以饮酒。成年人饮酒也不要过量,试看醉汉疯言疯语,丑态毕露,惹出多少是非?
48、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弟子规》
【译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49、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弟子规》
【译文】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哀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50、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弟子规》
【译文】开口说话,诚信为先,允许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
51、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弟子规》
【译文】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晰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52、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弟子规》
【译文】看见他人的长处或善行义举,要马上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
53、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眦《弟子规》
【译文】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如果别人有能力,不能轻蔑,更不能妒忌。
54、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
【译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奉,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55、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弟子规》
【译文】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气愤,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
5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译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5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译文】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5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译文】常用来表示记取过往的经验教训,以作为后来行事的借鉴。
59、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译文】走失了羊,赶紧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失误要后及时补救。
60、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译文】指在一个陷阱的环境里,不要过于与对手争强好胜,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敌人。
61、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译文】仁慈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智”的一面。
6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文】天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
6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文】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谦逊虚心会得到好处。
6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译文】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6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译文】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6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译文】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学之后才会知道困惑的地方。
67、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译文】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么到哪里都有公平。
6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译文】广博的学习知识,仔细地询问知识,谨慎的思考知识,明确地分辨知识,全心全意地用知识。
69、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译文】接受了别人的礼品而不思回报,是失礼的行为。礼,原是礼节礼貌。现在人们通常指礼物。
7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译文】这句话告诫人们指责不要太苛刻,看问题不要过于严厉,否则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与之打交道,就像水过于清澈养不住鱼儿一样。
7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译文】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人要生存,要有作为,要有出息,就要敢于直面内忧外患,就要历经一番艰辛困苦的磨难,就要历经一番肉体至精神的人生锤炼。
7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译文】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7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译文】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时也尊敬别人的父母和老人;爱护自己的幼小儿女,同时也爱护别人的幼小儿女。
74、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译文】没有圆规和直尺,就做不出真正“圆”或“方”的形状来。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7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7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译文】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7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译文】不停地刻,金块和石头都可以被雕刻。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恒,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
7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译文】青,从蓝草中取得,颜色却比蓝更深,比喻后生晚辈通过学习和积累,学习超过前辈。
79、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译文】马不停地走十天(也能走很远的距离),他的成功在于不断行走。比喻先天条件差的,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也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80、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译文】水既能托载着船前进,也能使船倾覆。这句话深刻地指出,凡事都具有两重性,好的事情如不加以适当引导就会造成坏的结果,坏的事情如经合理疏导则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81、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译文】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8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译文】真实可信的言词不漂亮,漂亮的言词是不真实可信的。
8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译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8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译文】君子交友讲究志同道合,不求私利,他们的交情看起来像水一样淡。小人以利为先,他们交友往往亲密狎昵,他们的交情就象醇酒一样甘甜,却不讲道义。
85、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译文】了解自己,了解敌人,百战都不会失败。即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86、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译文】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
87、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商君书》
【译文】行动迟疑不决办不成事,做事犹豫不能成功。
8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译文】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8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译文】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90、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
【译文】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比喻做事须谨慎,不能出一点点差错。
91、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
【译文】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老年人越是年长,精神应当越壮豪。
9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译文】真诚之心所到的地方,就算是坚如金石的东西,也要被打开。
9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译文】少壮年华时不努力学习,待到年老时就只能悲伤了。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94、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答宾戏》
【译文】不可以骗取功名,不应该虚假名声。
9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译文】即使是很小的坏事也不做;但即使是再小的好事也要做。
96、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国志》
【译文】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9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志》
【译文】指不辞辛劳,勤勤恳恳,小心谨慎,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9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志》
【译文】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9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太子少傅箴》
【译文】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100、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
【译文】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